李春玉,薛啟婷,李 躍
(1.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yī)院,北京 100038;2.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友誼醫(yī)院,北京 100050)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各種栓子堵塞肺動脈及其分支為主要發(fā)病原因繼而導致肺循環(huán)急性障礙的綜合征[1,2]?;颊甙l(fā)病多以呼吸困難、咯血、胸痛等為主要臨床癥狀,且APE患者多伴隨右室功能不全,病死率極高,嚴重威脅人們生命安全及影響生活質(zhì)量[3,4]。鑒于APE起病迅速,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可導致嚴重預后,甚至死亡,因此加強對該疾病的診斷及預后評估具有重要意義[5,6]。有研究指出,肌鈣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cystatin-C,Cys-C)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在評估APE疾病發(fā)生發(fā)展方面具有一定價值[7,8]。本研究探討APE患者cTnI、Cys-C及CK-Mb的表達及臨床意義,為臨床檢測促進患者預后評估提供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9年2月至2021年7月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yī)院收治的112例APE患者(試驗組),納入標準:①符合APE的診斷標準[9],經(jīng)CT等檢查確診,發(fā)病1周以內(nèi);②資料齊全;③年齡≥18歲。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嚴重不全、凝血功能障礙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③合并癡呆等精神疾病者。其中男60例,女52例;年齡(56.15±9.48)歲。同期體檢健康者98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51例,女47例;年齡(55.77±8.12)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收集入選者空腹清晨靜脈血5 ml,抗凝離心(半徑:13 cm,轉數(shù):3000 r/min,時間:15 min),獲取上清液,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cTnI及CK-Mb,使用改良免疫比濁分析法檢測Cys-C,試劑盒均購自武漢默沙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過程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1.3 觀察指標①對比兩組cTnI、Cys-C及CK-Mb水平;②隨訪6個月(電話隨訪或門診復查),直至隨訪時間截止(2022年2月)或患者死亡,根據(jù)預后評判標準[10]分組,預后良好組:患者生存,治愈;預后不良組:患者死亡,或雖存活但留有后遺癥而影響生活質(zhì)量;③分析影響APE患者預后的相關因素;④分析cTnI、Cys-C及CK-Mb檢測對APE預后的預測價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影響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預測價值分析采用ROC曲線。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試驗組與對照組cTnI、Cys-C及CK-Mb水平比較試驗組cTnI、Cys-C及CK-Mb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試驗組與對照組cTnI、Cys-C及CK-Mb水平比較
2.2 不同預后患者cTnI、Cys-C及CK-Mb水平比較隨訪結束,預后良好88例,預后不良24例。預后不良組cTnI、Cys-C及CK-Mb水平明顯高于預后良好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預后患者cTnI、Cys-C及CK-Mb水平比較
2.3 APE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糖尿病、右心室功能不全(右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受損)以及cTnI、Cys-C、CK-Mb水平異常升高是影響APE患者預后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3。
表3 APE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
2.4 cTnI、Cys-C及CK-Mb聯(lián)合檢測對APE預后的預測價值cTnI、Cys-C及CK-Mb聯(lián)合檢測的AUC=0.967,大于三者單獨檢測(P<0.05)。見表4。
表4 ApoA、LDH、ALP水平檢測對CHF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
APE是各種栓子阻塞肺動脈導致的以肺循環(huán)急性障礙為特征的疾病,我國肺栓塞病死率和發(fā)病率僅次于心肌梗死和心臟病[11,12]。APE的臨床表現(xiàn)較為復雜,癥狀較輕的患者可無任何臨床癥狀或短暫的呼吸困難,但癥狀嚴重的患者不但會累及多個器官或系統(tǒng),甚至還會出現(xiàn)休克,導致患者猝死[13,14]。對患者進行早期疾病診斷及預后評估,從而選擇更為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是促進患者預后的重要措施。目前,右心功能不全被認為是決定肺栓塞預后的關鍵因素,臨床上仍缺乏對患者預后情況進行評估的有效敏感生物指標[15]。
cTnI僅存在于心肌細胞中,外周血中含量極少,是心肌損傷的高度敏感和特異標志物[16]。在本研究中,通過對比APE患者與健康人群的cTnI水平得出,APE患者的cTnI水平出現(xiàn)異常升高,且預后不良組患者的水平顯著高于預后良好組患者,這與既往研究結果相符合[17,18]??紤]APE發(fā)生時,肺動脈壓升高,患者右心室心肌張力急速上升,右心后負荷迅速增加,繼而導致左心前負荷急劇減少、心輸出量降低,體循環(huán)、冠脈血流隨之減少,患者心肌細胞血流供給不足繼而缺血缺氧,導致cTnI出現(xiàn)異常升高。因此,APE患者的cTnI水平出現(xiàn)異常升高提示患者因APE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損傷,對評估預后具有重要價值。
Cys-C是一種堿性分糖化的分泌性蛋白質(zhì),屬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家族,其不受飲食、炎癥、疾病等影響,在血清中穩(wěn)定性較高。既往研究證實患者存在器官組織灌注不足及心排量降低情況時,機體出現(xiàn)代謝障礙,使炎性介質(zhì)刺激Cys-C活性增加,影響腎小球濾過,出現(xiàn)Cys-c排出量減少,Cys-c水平上升情況,可精確反應腎小球濾過率[19]。近年來國外學者發(fā)現(xiàn),Cys-c也可反映APE患者病程進展情況,90%~95%的肺血栓栓塞栓子來源于深靜脈血栓[20]。本研究中可以看出試驗組的Cys-C水平高于對照組,且預后不良組患者Cys-C高于預后良好組,考慮檢測Cys-C可以作為評估預后的生物學標記物。
CK-Mb是常見的心肌酶指標之一,主要存在于心肌中,是至今為止診斷心肌損傷最佳的血清酶指標[21]。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APE發(fā)生時血清CK-MB活性增高,認為可能與肺部炎性反應與缺氧有關[22]。本研究結果顯示,APE患者CK-Mb水平高于健康人群,且預后不良患者CK-Mb水平顯著高于預后良好患者,這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均提示APE患者存在CK-Mb異常升高的情況。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吸煙史、高血壓、糖尿病、右心室功能不全以及cTnI、Cys-C、CK-Mb水平異常升高是APE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cTnI、Cys-C及CK-Mb聯(lián)合檢測AUC面積最大為0.967,說明檢測三者對APE患者的不良結局有重要預測價值,建議作為該病的預后評估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