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曹中萍, 戎娜, 趙曉娟, 段暖, 李倩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1 住院接診處, 2 骨傷科, 河南 鄭州 450004)
髖部骨折是老年群體常見的外傷性疾病, 多與老年人骨質疏松或外界創(chuàng)傷有關, 骨折后除表現(xiàn)出明顯的患處組織疼痛反應外, 還可能誘發(fā)多器官組織異常損傷, 通過增加患者并發(fā)癥風險, 降低其生活質量[1]。 手術是緩解髖部骨折臨床癥狀、 治愈疾病的主要方式, 但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性, 老年患者因心理承受能力較低, 手術前后均可能出現(xiàn)負性心理情緒, 且術后疼痛反應、 低氧血癥均可能導致患者睡眠質量降低, 影響其術后康復,危害預后結局[2]。 近期研究[3]表明, 情志護理聯(lián)合疼痛護理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可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 降低患處疼痛程度, 進而提升患者睡眠質量。 本研究探討心理支持聯(lián)合睡眠管理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抽取2020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間于我院行手術治療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 共88 例,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4 例。 觀察組男性25 例, 女性19 例; 年齡63 ~85 歲, 平均 (73.01 ± 7.52) 歲。 對照組男性26 例, 女性18例; 年齡61 ~83 歲, 平均 (72.88 ± 7.42) 歲。 兩組的基線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 包括增加查房頻次, 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 日常維護患者病房環(huán)境, 明確患者身體狀態(tài)并施以對應干預處理。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心理支持聯(lián)合睡眠管理。 A. 心理支持: 強化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 以合適的稱謂并充分利用溝通技巧建立更加和諧的護患關系, 通過言語交流明確患者負性情緒類型, 并針對患者自身情況、 家庭特點開展疾病、 手術相關知識教育, 還可通過引導家屬加強陪伴予以患者更加充足的心理支持。 B. 睡眠管理: ①對患者進行疼痛程度評估, 結合評估結果施以物理或藥物鎮(zhèn)痛方法, 改善患者身體舒適度, 進而提升其睡眠質量。 ②從聲音、 光照、 環(huán)境溫度與濕度等方面入手, 優(yōu)化患者休息環(huán)境, 使其睡眠過程中不受外界其他異常因素影響。 ③對患者進行適當?shù)乃咝l(wèi)生教育, 明確患者睡眠認知方面所存在的偏差并積極解決, 改善患者無法獲得良好睡眠的恐懼心理。 ④每日睡眠前需指導患者開展?jié)u進性放松行為, 幫助患者自然放松并快速進入睡眠狀態(tài),延長其睡眠時間。 ⑤白天時安排適量的體育運動或文化活動,增加患者晚間睡意, 通過大幅度減少患者白天床上休息時間來提高夜間睡眠效率。
1.3 觀察項目①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 使用百分制量表SAS、 SDS 評估, 得分與負性情緒嚴重程度呈正相關。 ②比較兩組護理前以及護理后1 d、 3 d、 7 d 的患處疼痛程度, 采用VAS 量表 (0 ~10 分) 評估, 疼痛程度與得分呈正相關。 ③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的睡眠質量, 使用美國護理專家Richards 研制的針對患者睡眠的評估工具RCSQ 量表[4], 百分制, 評價項目共5 個, 得分與睡眠質量呈正相關。
1.4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 21.0 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 計量資料以表示, 采用t 檢驗; 計數(shù)資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負性情緒比較護理后, 觀察組的SAS 評分、 SD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P<0.05)。 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的負性情緒評分比較(, 分)
表1 兩組護理前后的負性情緒評分比較(, 分)
注: 與本組護理前比較, *P <0.05。
?
2.2 兩組的疼痛程度比較護理后1 d、 3 d、 7 d, 觀察組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P<0.05)。 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的VAS 評分比較(, 分)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的VAS 評分比較(, 分)
注: 與本組護理前比較, *P <0.05。
?
2.3 兩組的睡眠質量比較護理后, 觀察組的RCSQ 評分高于對照組 (P<0.05)。 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前后的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分)
表3 兩組護理前后的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分)
?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因負性心理情緒、 疼痛反應極易發(fā)生睡眠質量降低, 睡眠質量直接影響患者的術后康復, 同時還與患者康復期不良事件風險密切相關[5]。 臨床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實施合理干預可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 提升患者睡眠質量。 現(xiàn)今采用的常規(guī)護理方法雖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患者病情康復,但護理手段總體來說過于片面, 且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干預程度不高, 因此總體護理效果并不理想[6]。 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開展心理支持干預是尤為重要的, 通過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可直接判斷其負性心理情緒類別, 通過對患者身體狀況、 家庭因素進行充分分析后, 可制定對應的心理疏導方法, 在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同時提高其對后續(xù)護理、 治療方案的依從性,最終改善患者預后[7]。 睡眠管理則可通過針對性疼痛管理、 休息環(huán)境舒適度調整、 日?;顒优c休息時間合理分配、 入睡狀態(tài)訓練等方面對患者進行綜合睡眠管理, 改善患者睡前環(huán)境, 消除或減弱導致睡眠質量低的因素, 提升患者術后康復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護理后的SAS 評分、 SD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P<0.05), 表明心理支持聯(lián)合睡眠管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加速患者情緒狀態(tài)好轉。 本研究中, 觀察組護理后1 周內的V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P<0.05), 表明心理支持聯(lián)合睡眠管理能夠緩解患者骨折術后的疼痛癥狀, 避免因疼痛誘發(fā)的其他不良事件發(fā)生。 本研究中, 觀察組護理后的RCSQ 評分高于對照組 (P<0.05), 表明心理支持聯(lián)合睡眠管理能夠改善患者的睡眠環(huán)境, 進而提高睡眠質量, 與夏麗欣等[8]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 心理支持聯(lián)合睡眠管理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較好, 可有效調節(jié)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降低其疼痛反應, 提高睡眠質量, 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