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陽, 趙俊濤
(新鄭市公立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 河南 鄭州 451100)
據(jù)統(tǒng)計, 腸易激綜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在我國的發(fā)病率在10% ~20%, 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可將其分為便秘型、 腹瀉型、 混合型和不定型, 其中便秘型IBS 所占比例相對較高[1]。 便秘型IBS 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腹痛腹脹、 排便困難及糞便性狀改變等, 雖然對患者的健康并無嚴重威脅, 但由于發(fā)作頻率較高,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 目前, 臨床針對便秘型IBS 以控制疾病癥狀程度和發(fā)病頻率、 調整腸道功能為主要治療原則。 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lián)活菌片與莫沙必利為治療胃腸疾病的常用藥物, 前者為雙歧桿菌、 乳酸桿菌、 腸桿菌三聯(lián)制劑, 后者可刺激胃腸道動力。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上兩種藥物聯(lián)用治療便秘型IBS 的臨床效果, 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 年1 月至2022 年5 月我院收治的80例便秘型IBS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 符合 《2017 版便秘的分度與臨床策略專家共識》[3]中關于IBS 的診斷標準;一周排便<3 次; 經(jīng)腸鏡、 實驗室檢查確認未出現(xiàn)形態(tài)結構或者生化指標異常變化; 患者了解本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 存在胃腸道潰瘍者; 對本研究所用藥物有過敏反應者; 合并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 合并代謝類疾病者。 隨機將80例患者分為兩組各40 例。 對照組男性25 例, 女性15 例; 年齡25 ~65 歲, 平均 (46.02 ± 2.56) 歲; 病程0.5 ~5.5 年, 平均 (2.68 ± 0.17) 年。 觀察組男性24 例, 女性16 例; 年齡26~64 歲, 平均 (46.21 ± 2.59) 歲; 病程0.5 ~6 年, 平均(2.70 ± 0.12) 年。 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 (P>0.05)。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枸櫞酸莫沙必利片 (江蘇豪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9990315) 治療, 餐前口服, 5 mg/次, 3 次/d。 觀察組采用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lián)活菌片聯(lián)合莫沙必利治療: 莫沙必利用藥、 用法、 用量同對照組, 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lián)活菌片 (蒙古雙奇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S19980004) 用溫開水溶解后口服, 2 g/次, 3 次/d。 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4 周。
1.3 觀察指標①治療效果。 療效評價參考以下標準: 腹痛腹脹等癥狀完全消失, 排便頻率及大便性狀正常即為痊愈; 腹痛腹脹等癥狀基本消失, 排便困難情況顯著改善, 1 ~2 d 可至少排便1 次, 大便性狀已恢復正常即為顯效; 腹痛腹脹癥狀有所改善, 約2 d 排便1 次, 糞便成型, 偶爾出現(xiàn)排便不通暢即為有效; 相關癥狀、 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即為無效。 痊愈、 顯效、有效合計為總有效。 ②胃腸激素水平。 抽取患者治療前及治療4 周后的空腹靜脈血5 mL, 離心后分離血清, 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生長抑素、 血清胃動素、 血管活性腸肽水平。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25.0 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 計量資料以描述, 實施t 檢驗; 計數(shù)資料以率描述, 實施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2.5%,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 (P<0.05)。 見表1。
表1 兩組的治療效果比較 [n (%)]
2.2 胃腸激素水平治療后, 兩組的血清生長抑素、 血管活性腸肽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 血清胃動素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P<0.05); 且與對照組相比, 觀察組的血清生長抑素、 血管活性腸肽水平均顯著更低, 血清胃動素水平顯著更高 (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胃腸激素水平比較 (, pg/mL)
表2 兩組的胃腸激素水平比較 (, pg/mL)
注: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 *P <0.05。
?
便秘型IBS 的發(fā)病機制至今尚未明確, 臨床多認為胃腸道動力紊亂和腸道菌群失調是導致該病發(fā)生的主要因素[4]。 便秘型IBS 是以腹部不適或疼痛并有排便習慣改變和排便異常為特征的功能性腸病, 病情具有一定隱匿性, 進展緩慢且會持續(xù)較長時間, 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5], 因此臨床對確診此病的患者需及時給予治療。
莫沙必利是治療IBS 的高效選擇性5-HT4受體激動劑, 該藥物能有效激活腸肌層的5-HT4受體, 刺激神經(jīng)末梢釋放乙酰膽堿, 加快患者腸道蠕動, 針對IBS 患者癥狀改善有良好的效果[6-7]; 在安全性方面, 應用莫沙必利治療的優(yōu)勢在于不會阻斷K 通道、 多巴胺D2 受體, 因此不會引發(fā)嚴重的心臟毒性等不良反應。 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lián)活菌片是一種臨床常用的微生態(tài)調節(jié)制劑, 能有效調節(jié)免疫功能, 保持腸道菌群平衡, 保護腸道屏障功能[8-9], 特別是針對便秘型IBS 患者, 該藥物能夠提供患者所需的雙歧桿菌、 乳酸桿菌, 更好地保護腸道黏膜。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2.5%,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 (P<0.05), 提示與莫沙必利單一用藥相比,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lián)活菌片與莫沙必利聯(lián)用治療便秘型IBS 的效果更佳, 可明顯提升臨床療效。
胃腸激素和便秘型IBS 之間存在密切關聯(lián), 胃腸動力障礙是誘發(fā)IBS 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學基礎[10]。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治療后的血清生長抑素、 血管活性腸肽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血清胃動素水平高于對照組 (P<0.05),提示與莫沙必利單一用藥相比, 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lián)活菌片與莫沙必利聯(lián)用治療可明顯改善便秘型IBS 患者的胃腸激素水平,促進其胃腸運動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 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lián)活菌片聯(lián)合莫沙必利治療便秘型IBS 的效果顯著, 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腸激素水平, 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