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無錫市濱湖區(qū)胡埭鎮(zhèn)中心幼兒園 朱佳玲
幼兒游戲計劃是幼兒對游戲的任務、材料、策略及步驟方法的設想和安排,也是活動流程、活動預期、活動結果在頭腦中形成的概念,是幼兒學習活動的邏輯起點。游戲計劃不僅可以提升幼兒的時間規(guī)劃能力,還有助于教師盡快了解游戲內容,預測幼兒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從而提供支持和幫助。小班下學期,我們將游戲計劃融入班級項目活動,探尋小班幼兒制訂游戲計劃的可行性及指導策略,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再發(fā)現(xiàn)—再解決”的方式,幫助幼兒初步了解計劃的重要性。
教師對本班幼兒進行觀察、了解、分析后,根據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將本班幼兒的計劃和游戲水平大致分為以下三種類型。第一種是被動計劃型,即不會主動表達自己的計劃,別人問了才會說。第二種是隨意計劃型,即愿意嘗試制訂計劃,能夠對當天開展的游戲有簡單的計劃,但是隨時可能改變計劃。第三種是自主計劃型,即喜歡與同伴說好今天去玩什么,與同伴共同制訂計劃。
KWHL 表格讓教師的“追隨”不斷融入“自我評估—捕捉興趣—預設生成—回顧反思”的循環(huán)中,得以在觀察、評估、記錄幼兒的學習經歷中支持幼兒不斷發(fā)展,獲得連續(xù)性的經驗與探究能力,有助于幼兒激活已有的知識經驗并提出未知的問題,計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并不斷嘗試探究。
幼兒通過一個學期的游戲積累,對于游戲計劃已經有了淺顯的了解,包括游戲計劃中的游戲內容、游戲材料、游戲規(guī)則等。由此可見,游戲計劃在小班下學期已有發(fā)生、發(fā)展的趨勢。
故事1:“老師,我不會?!?/p>
第一次開始做游戲計劃,幼兒拿著蠟筆、勾線筆在紙上涂涂畫畫。航航拿著紙走了過來,遞給教師。教師問:“你怎么沒畫呀?”航航委屈地哭喊:“老師,我不會。”教師耐心地說:“沒關系的,你也可以跟我說說你今天準備做什么,再嘗試著畫一畫,畫一條線或者一個圓都可以?!?/p>
其實,幼兒在第一次制訂游戲計劃時,更多的是被動計劃型,就比如航航。對于這類幼兒,教師需要給予他們靈活的計劃時間和空間,引導他們先用語言來表達今天的計劃,如果愿意的話可以去試著畫一畫。在游戲興趣的驅使以及教師的引導下,航航的游戲計劃主體清晰,內容詳細。這讓教師看到了幼兒是一個有能力的學習者,擁有強大、積極的學習力量和無限成長的潛能。
故事2:“小牌牌插滿了。”
自主游戲期間,為了防止幼兒集中選擇某個區(qū)域,導致游戲體驗感下降,幼兒在進入某個區(qū)域玩耍前會在門口插上一個小牌牌,插滿就代表這個區(qū)域已經人滿了。某天,周周畫好自己的游戲計劃后走到教師面前說:“老師,這個是我,這個是張欣悅。今天我們打算去玩小醫(yī)院,我去給娃娃打針,張欣悅給病人量體溫?!苯處熣f:“我剛剛看到有小朋友已經在小醫(yī)院插好牌牌了,你去看看還有沒有空位置?!敝苤苣弥螒蛴媱潄淼叫♂t(yī)院,發(fā)現(xiàn)小牌牌已經插滿了,怎么辦呢?
在出現(xiàn)問題后,教師隨即展開晨間談話,給予了幼兒現(xiàn)場感,促使幼兒更直觀地面對所要解決的問題。很快,幼兒便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可以輪流玩”“可以到別的地方玩”“在計劃的時候可以做幾個不同的計劃,這樣就不用擔心沒有地方玩了”……此時可以看到,幼兒的問題解決能力正在逐步提升,知道計劃并不一定能夠實現(xiàn),為了防止現(xiàn)實情況超出計劃,可以多做幾個備用計劃。這類幼兒已經在朝著自主計劃型邁進,對自己今天即將開展的游戲有初步的設想,與同伴有了共同的計劃,分工明確。對于這類幼兒,教師更多的是給予支持,支持同伴學習促進合作游戲計劃的發(fā)展。
故事3:“你今天是去哪里玩?”
維澤拿了一張紙給教師,上面畫了兩個圓圈、幾條細線,分別被涂了紅色和綠色。教師還沒來得及問,維澤就說:“我今天要去小醫(yī)院玩的?!闭f完迫不及待地就想走了。教師連忙問道:“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呢?”維澤看了看教師,也不說話。教師又問:“如果你想去小醫(yī)院,可以在計劃上畫一個什么來代表它呢?”一旁的朵朵連忙說道:“可以畫一個紅色十字,代表小醫(yī)院。”
一段時間后,幼兒在制訂計劃時已經能夠熟練地用某個事物代表自己或是他人,并開始展現(xiàn)自己的想法。比如:桐桐發(fā)卡上有蝴蝶結,冉冉就會畫一個蝴蝶結代表桐桐。幼兒的觀察能力隨著計劃制訂不斷發(fā)展,個別幼兒還能夠用標志表明區(qū)域。比如,朵朵會畫一個紅色的十字在紙上。借助這個契機,師幼共同開展了“我認識的標志”“標志的作用”等活動,并共同為班級里的區(qū)域設計標志。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經歷了自己畫簡單標記、認識標記及設計標記的體驗,實現(xiàn)了生活經驗的遷移、生成、再遷移、再生成。
游戲計劃在本學期的開展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點點的影子,是在為中班制訂游戲計劃拋磚引玉。幼兒游戲計劃的能力是一個潛移默化、慢慢積累的過程,上述故事僅僅只是對小班幼兒游戲計劃能力的初步探索。隨著幼兒經驗的提升,游戲計劃還有更多的精彩等待著我們去發(fā)現(xiàn),我們也期待幼兒在這個過程中能逐漸培養(yǎng)計劃能力,合理安排自己的游戲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