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 娟,張振偉,苗振偉,孫 磊
(1嘉祥正洋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嘉祥 272400; 2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鄭州 450009)
美國白蛾原產北美地區(qū),1979 年在我國遼寧省被發(fā)現(xiàn),目前在河北、天津、山東、陜西、上海、大連等省市均有發(fā)生[1],2019 年被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列為二級危害性林業(yè)有害生物(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公告2019 年第20 號)[2],自2008 年7 月,美國白蛾由泰安市傳入濟寧地區(qū),之后開始在全市范圍內擴散蔓延。美國白蛾雜食性極強,主要危害綠化樹、葡萄樹(圖1)等,其喜食鮮嫩多汁的闊葉[3]。近年來,濟寧地區(qū)連續(xù)出現(xiàn)暖冬氣候條件,為美國白蛾安全越冬提供了有利條件,越冬后成活率大大提高,不斷在綠化樹上繁衍傳播,苗木行業(yè)的興盛也導致了其傳播極為迅速,隨著綠化樹用藥防治,迫使很多美國白蛾轉向果樹,導致局部暴發(fā),嚴重影響我國生態(tài)安全,葡萄樹也成為受其危害較重的果樹樹種之一。
近年來,隨著國內多位專家學者對美國白蛾的深入研究,對美國白蛾的防治方法也更為多樣,從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多方面入手,并在全國各個試點地區(qū)取得一定成果,對美國白蛾的生物習性及多樣防治都有更為精確的認知,筆者將以嘉祥正洋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葡萄園區(qū)為研究載體,結合實踐經驗及文獻資料,重點闡述美國白蛾在葡萄上的發(fā)生規(guī)律以及防治方法。
美國白蛾屬鱗翅目、燈蛾科,成蟲白色,體長13~15 毫米,復眼黑褐色,口器短而纖細,胸部背面密布白色絨毛。卵圓球形,直徑約0.5 毫米,初產黃綠色或綠色,孵化前變?yōu)榛液稚泄鉂?。老熟幼蟲體長28~35 毫米,頭黑色有光澤,體黃綠色至灰褐色,背部毛瘤黑色、體側毛瘤橙色,長有白色的長毛(圖2)。蛹體長8~15 毫米,暗紅褐色,腹部各節(jié)布滿凹陷的刻點,臀刺8~17 根。
圖2 美國白蛾幼蟲
美國白蛾一年發(fā)生3 代,主要有卵、幼蟲、成蟲、蛹4 個蟲態(tài)[4],以蛹在繭內越冬,多在樹皮下、土壤中、干草堆、磚瓦內等溫暖適宜保溫的地方越冬,繁殖能力極強,蟲口密度大,為群居危害。春季4 月下旬溫度15 ℃以上,成蟲開始羽化,產卵于葉背面,片狀排列。5 月中下旬幼蟲開始群集結網蠶食寄主的葉片(圖3),第1 代幼蟲多危害楊樹,7 月上旬成蟲、幼蟲世代重疊,多為第2 代和第3 代幼蟲,開始分散危害葡萄樹。8 月下旬至11 月上旬,老熟幼蟲結繭化蛹越冬[3]。
圖3 美國白蛾聚集危害狀
閆豐軍等[5]在山東日照地區(qū)美國白蛾發(fā)生規(guī)律、預測預報及防治歷的研究中提出,用歷期法預測網幕盛期可以精確定位3 齡幼蟲期發(fā)生時間,該時期為集群結網蠶食狀,形成網幕期,相比較2 齡幼蟲期更易被發(fā)現(xiàn),該時期通過人工剪除網幕并集中銷毀,可大大減少蟲害基數(shù),減輕來年防蟲壓力。
美國白蛾一般喜歡在枯枝敗葉、樹干翹皮、墻縫磚瓦堆等地化蛹越冬,根據這一習性,慈蕊等[6]在美國白蛾入侵對園林的危害及防治對策討論中提出對于常年危害較重的地區(qū)可用寄主樹干包裹干草的方式進行引誘,集中銷毀,可大大降低越冬蟲蛹數(shù)量。
生物防治可用釋放天敵的方式進行防治,朱興沛等[7]在利用白蛾周氏嚙小蜂生物防治美國白蛾研究論文中提出,用白蛾周氏嚙小蜂與白蛾黑基嚙小蜂2 種天敵在2018 年6 月20 日左右混合釋放,寄生于美國白蛾的效率高達54.12%,利用天敵防治,可有效減少化學防治用藥,控制幼蟲基數(shù)(圖4),最終達到防治效果。
圖4 懸掛白蛾周氏嚙小蜂并釋放
懸掛性誘劑,也可大大降低美國白蛾雌蟲的繁殖量,閔水發(fā)等[8]在孝感美國白蛾的防治歷與防控措施中提出,在美國白蛾輕度發(fā)生地區(qū)可在其第1代幼蟲期,懸掛美國白蛾性信息素,對雄性成蟲進行誘殺,有效減少雄性數(shù)量,致使雌雄比例失調,最終降低下一代蟲口密度(圖5)。
圖5 懸掛性誘劑誘殺雄蟲
在美國白蛾疫情發(fā)生嚴重時,可適當使用低毒化學藥劑進行防治,園林綠化樹可在2~3 齡期進行化學防治,而瓜果蔬菜在采前10 天為了保證食品安全,禁止施用任何化學藥劑。
美國白蛾幼蟲1~4 齡,使用2.5%三苦素水劑1000 倍液、1.2%煙參堿乳油1000~1500 倍液、20%蟲酰肼懸浮劑1000~2500 倍液、2.5%魚藤酮乳油400~600 倍液,全園及園區(qū)周邊防護林進行立體式細致噴灑,3~5 天1 次,連噴2~3 次,防效較好。美國白蛾幼蟲4~6 齡,使用2.5%溴氰菊酯1000 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300 倍液、25%滅幼脲2000 倍液,全園及園區(qū)周邊防護林進行立體式細致噴灑,7~10 天1 次,連噴2~3 次[9]為宜。
隨著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fā)展,世界各地均出現(xiàn)相關外來物種入侵現(xiàn)象,外來物種的入侵不僅破壞當?shù)氐纳鷳B(tài)環(huán)境,嚴重可能造成某種單一物種消失與滅絕,造成巨大損失[10]。必須建立更全面法律法規(guī),嚴格進行檢疫工作;在技術交流、新品種、物種引進時做好風險評估,及時應對對生物環(huán)境及多樣性的影響;對于群眾,也要做好相關科普教育工作,建立大數(shù)據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