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鑫,冀召帥,王 新,2,張 維,毛乾泰,艾 超△
(1.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yī)院·清華大學臨床醫(yī)學院,北京 102218; 2. 北京市昌平區(qū)天通苑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北京 102202)
家庭藥師是指通過與居民(或其監(jiān)護人)簽約,建立契約式服務關系,為居民居家藥物治療提供個體化、全程、連續(xù)的藥學服務和普及健康知識的藥學人員[1]。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關于加強醫(yī)療機構藥事管理促進合理用藥的意見》(國衛(wèi)醫(yī)發(fā)〔2020〕2 號)[2]指出,積極開展居家社區(qū)藥學服務,提升基層藥學服務水平,以提高居民合理用藥意識。北京天通苑社區(qū)是亞洲最大的社區(qū),健康服務需求多,天通苑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于2022 年6 月11 日正式啟用,其由北京市昌平區(qū)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與北京清華長庚醫(yī)院共同建立,是北京市首家由三級醫(yī)院直接運營的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嘗試通過構建緊密型醫(yī)聯(lián)體,切實提升基層衛(wèi)生健康服務質量。且醫(yī)院與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之間已實現(xiàn)管理垂直化、資源共享化、服務同質化、信息一體化。為進一步做好家庭藥師服務,對該社區(qū)居民進行了家庭藥師服務開展迫切性的問卷調查,分析社區(qū)居民對家庭藥師需求的程度及特征?,F(xiàn)報道如下。
通過文獻檢索并參考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家庭藥師服務標準與路徑專家共識》及《江蘇省家庭藥師居家藥學服務指南(試行)》設計調查問卷,并由2 名副高級及以上職稱藥師審核,確定調研內容。內容包括社區(qū)居民的基本信息(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對家庭用藥管理相關內容(藥品說明書、藥品有效期、藥品貯藏等)了解情況,對家庭藥師的需求度及期望的服務內容、服務形式等。
派駐專人作為調查人員,于2022 年6 月11 日至7 月10 日在天通苑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向該社區(qū)居民發(fā)放調查問卷,待其現(xiàn)場填寫后回收,調查人員初步核實填寫情況,如有缺失及時讓其補填。共發(fā)放問卷200份,回收198份,有效170份,有效回收率為85.00%。
采用Excel軟件錄入數(shù)據(jù),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見表1(其中高中含普通高中、中專、技校,大專指大學???,本科指大學本科。后文同)。
表1 居民基本信息(n=170)Tab.1 Basic information of residents(n=170)
108 人(63.53%)能看懂藥品說明書大部分(>70%)內容,59 人(34.71%)可看懂小部分(<30%)內容,3人(1.76%)完全看不懂;164人(96.47%)能看懂藥品有效期。156人(91.76%)家中有常備藥,其中130人(83.33%)知道且能按藥品所需儲存條件保存,3 人(1.92%)知道藥品所需儲存條件但未正確執(zhí)行,23 人(14.74%)不知道儲存條件;141 人(90.38%)可將藥品放在統(tǒng)一且安全的地方;105 人(67.31%)每隔1~2 年整理家庭藥箱1 次,37 人(23.72%)為1~3 個月整理1 次,12 人(7.69%)從不整理;68 人(43.59%)家中存有過期藥品;84 人(53.85%)用藥前會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了解度:認為自己了解家庭藥師的居民占比不足50%(77人,45.29%),且不同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居民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居民對家庭藥師的了解程度[人(%),n=170]Tab.2 Residents′ understanding for family pharmacists[resident(%),n=170]
需求度:96 人(56.47%)認為非常需要家庭藥師,42人(24.71%)認為家庭藥師可有可無,32人(18.82%)認為不需要家庭藥師,且不同年齡和文化程度居民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居民對家庭藥師的需求度[人(%),n=170]Tab.3 Residents′ demand for family pharmacists[resident(%),n=170]
藥學服務內容及形式:居民最希望家庭藥師提供的藥學服務為藥物治療管理,其次為藥學咨詢與用藥教育,詳見表4。居民最希望家庭藥師提供藥學服務的形式為社區(qū)義診,其次為咨詢室咨詢,詳見表5(其中線上交流途徑包括微信、微信公眾號、手機應用客戶端等)。
表4 居民希望家庭藥師提供藥學服務的內容(n=170)Tab.4 Residents′ hope for pharmaceutical care provided by family pharmacists(n=170)
表5 居民希望家庭藥師提供藥學服務的形式(n=170)Tab.5 Residents′ hope for ways in which family pharmacists provide pharmaceutical care(n=170)
調研結果所得該社區(qū)居民家庭藥箱常備率(91.76%)與既往報道數(shù)據(jù)[3-4]相當,說明目前我國居民家庭藥箱普及率較高。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 醫(yī)療健康”的推進,國民健康素養(yǎng)的提升,自我藥療已成普遍現(xiàn)象,且相當一部分居民還曾有自我藥療行為,這可能會存在用藥風險、疾病誤診、藥物濫用等相關風險,尤其是對于學歷較低及缺乏醫(yī)學背景的居民[5]。超35%的居民完全看不懂或僅能看懂藥品說明書小部分內容,其自我藥療存在較大安全隱患。近20%的居民無法按規(guī)定條件儲存藥品,其中絕大部分居民甚至不了解藥品的儲存條件,而藥品必須按規(guī)定條件儲存才能保證其質量安全。近半數(shù)居民家中存有過期藥品(或不知是否過期),而《中國家庭過期藥品回收白皮書》[6]調查顯示,我國每年產(chǎn)生過期藥品1.5噸,這不僅是醫(yī)療資源的浪費,也是對環(huán)境的污染(過期藥品屬有害垃圾)。近半數(shù)居民用藥前不會閱讀藥品說明書,且研究表明多數(shù)居民即使關注藥品說明書也僅關注藥品的用法用量及適應證,而較少關注注意事項、禁忌等[5]??梢?,該社區(qū)居民家庭藥箱管理存在一定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藥品使用、藥品效期及藥品儲存方面。家庭用藥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如濫用)等情況仍是藥師關注的重點[3]。
調研結果顯示,近半數(shù)(45.29%)居民認為自己了解家庭藥師,且給出不同答案居民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超半數(shù)(56.47%)居民認為“非常需要”家庭藥師,近20%(18.82%)居民認為“不需要”家庭藥師,>45 歲及文化程度較低(高中及以下)的居民更需要家庭藥師??梢?,家庭藥師在我國正處于起步階段,目前知曉率及需求度較低。多項研究表明,藥師參與居家藥學服務對于降低用藥風險、疾病管理、提高藥品使用效率方面有積極作用[7-10]。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已步入全球老齡化加速發(fā)展的國家行列,60 歲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的18.7%,慢性病患病率及致死率逐漸升高,居家藥學服務的開展迫在眉睫[11]。我國居民進行自我健康管理比例較低[12],亟須加強宣傳普及,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意識。調研結果顯示,居民迫切希望提供的藥學服務包括藥物治療管理及藥學咨詢與用藥教育,可能與調研人群集中在中老年有關。有研究表明,高齡、患慢性病的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意識較強[12]。對于提供藥學服務的途徑,較多居民希望為社區(qū)義診或咨詢室咨詢,均為可面對面交流的途徑,選擇電話隨訪或線上交流的居民相對較少,因其認為面對面交流更直接、生動形象、易理解。
居家藥學服務為新時代藥師轉型提供了新路徑。近年來,我國各地探索建立家庭藥師工作制度,如2021年9月江蘇省制定《江蘇省家庭藥師居家藥學服務實施方案》,大力推廣家庭藥師居家藥學服務,并已初步取得成效[13]。家庭藥師的居家藥學服務具有良好效果[14],值得推廣應用,然而《家庭藥師服務標準與路徑專家共識》中提出的家庭藥師資質、培訓、服務內容等相關要求,尚缺乏國家層面的法規(guī)支持。為藥事服務合理支付報酬是學科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藥師勞動價值的重要體現(xiàn)[15],但具體支付細則的制訂值得關注。為提高公眾的健康水平,仍需普及相關健康科普知識及合理用藥知識,提升家庭藥師的社會認知度。
綜上所述,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居家藥學服務可能成為未來藥學行業(yè)發(fā)展的趨勢,但目前尚處于發(fā)展的初級階段,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逐步完善與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