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媛
立足英語學習活動觀開展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中開展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目的的學習理解類活動、應用實踐類活動、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文章將以具體的閱讀教學為例,闡釋如何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開展英語閱讀教學。
一、引導學生初探語篇,開展學習理解類活動
學習理解類活動主要是教師引導學生開展感知、梳理與整合語篇內(nèi)容的活動。在該階段,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提問,引導學生快速感知主題,對文本進行初步的梳理,從而初步了解文章內(nèi)容,為接下來的學習活動作好準備。
高中英語(譯林版)必修3 Unit1 wish you were here的Reading部分“Canada—a land of diversity”是一篇以旅游為主題的閱讀篇目,向我們介紹了加拿大的相關情況。這篇文章結構分明,且每個段落都是圍繞加拿大的某個方面展開介紹的。為了能讓學生快速梳理語篇,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問:“How did the author conceive this article?”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按照Introduction 、main body 、conclusion繪制思維導圖,并讓學生完善思維導圖的內(nèi)容(如下)。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引導學生概括出每個段落的大意,梳理出文章的結構脈絡,認識到作者是以總分總的方式介紹了加拿大是一個獨特的居住地和旅游地。
二、深入語篇,開展應用實踐類活動
在初探語篇之后,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只是有了大概的了解,還不能理解作者遣詞造句后的真情實感。此時,教師就需要開展應用實踐類活動,引導學生圍繞主題意義展開描述、闡釋和判斷等活動,以此達到讓學生實現(xiàn)從知識到能力的轉(zhuǎn)換目的,培養(yǎng)高階思維能力。
當學生對文章的結構和內(nèi)容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后,教師可以提供話題:“Which aspect of Canada is most attractive to you? Please discuss it based on the article and your own feelings.”并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然后,教師再讓學生代表進行回答。通過該討論活動,學生可以就文章中介紹的加拿大的其中一個方面進行深度閱讀與思考。有的學生可能對加拿大的種族多樣性比較感興趣,在交流時,還可將其與我國的民族多樣性進行對比,從而感受到不一樣的文化魅力;有的學生則提到了加拿大的美食,在文章中作者并沒有明確指出有哪些美食,學生根據(jù)自己吃過的Poutine向其他同學進行繪聲繪色地講解,引起了學生對加拿大美食的向往;還有的學生對文中提到的加拿大的建筑比較感興趣,他們感慨了原始的法國建筑凝聚著人們的智慧……學生對文本細節(jié)進行拓展性的交流與討論,有助于他們深層次地領悟文章內(nèi)涵。
三、內(nèi)化知識,開展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
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主要是為了增加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讓學生實現(xiàn)能力到素養(yǎng)的轉(zhuǎn)化。在此階段,教師需要將語篇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設計具有推理與論證、批判與評價、想象與創(chuàng)造等特性的超越語篇的讀后活動,從而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在對“Canada——a land of diversity”開展了學習理解類和應用實踐類活動之后,學生不僅對加拿大這個國家的文化魅力有了充分的了解,還激發(fā)了學生想要去加拿大旅游的興趣。本篇文章是以旅游為主題,為了契合主題內(nèi)容,教師可以提問學生:“Which other city do you want to travel to?”學生提到了Yunnan,Guilin等城市,接著,教師布置遷移創(chuàng)新活動:結合文章所學,課后查閱資料了解你想要去的城市并做好攻略,下節(jié)課請你當小導游向同學介紹你向往的城市。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能夠進一步深化所學內(nèi)容,了解如何介紹一座城市,并通過“小導游”的活動,將“輸入”的知識進行有效的“輸出”。
總而言之,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立足英語學習活動觀,開展學習理解類、應用實踐類與遷移創(chuàng)新類的活動,層層深入,從初探語篇到最終的超越語篇,讓學生真正理解文本的主題意義,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