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凌
摘 要:開展美術培訓活動是文化館加強區(qū)域文化藝術建設、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途徑,同時文化館開展美術培訓活動有利于提升人民群眾的審美水平,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新時期下,文化館如何高效開展美術培訓活動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本文以甘肅省定西市文化館為例,從培訓材料、培訓內容、培訓方法三個維度逐層分析美術培訓活動的實踐策略,旨在促進甘肅定西文化館美術培訓活動高效開展。
關鍵詞:文化館;美術培訓
近年來,甘肅省定西市文化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初心,秉持“全民藝術普及”的理念,積極聯合各地區(qū)文化館組建公益培訓班,促進文化館成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陣地,在培養(yǎng)文藝骨干人才的基礎上持續(xù)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藝術獲得感。2023年3月,由岷縣文旅局主辦,定西市文化館、岷縣文化館承辦的“岷縣三區(qū)”人才支持計劃文化工作者專項培訓順利開展,且取得了良好的培訓效果。此次交流培訓班的主題雖然為文藝演出策劃與舞蹈作品創(chuàng)作經驗分享,但對于甘肅定西文化館開展美術培訓活動極具借鑒價值。在后續(xù)的工作中為持續(xù)推進文化藝術普及工作,甘肅定西文化館需更有針對性地開展豐富多彩的公益培訓活動,進一步促進定西文化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對此,本文將針對美術培訓,探究文化館美術培訓活動的實踐策略。
一、準備文化館美術培訓材料
美術培訓材料是否充足、培訓材料的質量是否過關均對文化館美術培訓的順利開展帶來直接影響。除學員自主準備的美術培訓材料外,甘肅定西文化館在開展美術培訓活動的過程中還需重視優(yōu)化館內美術培訓材料。關于具體操作,文化館館內工作者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方面,積極提交經費申請。文化館開辦的各類、各項文化活動均具備公益屬性,對于弘揚文化、建設地方文化均有積極作用,所以在美術培訓實踐中,文化館館長及相關負責人員應積極提交美術培訓材料經費的申請,以此種方式獲得美術培訓材料的經費,而后對比市場上美術培訓材料的價格,結合培訓課程與學員數量購進美術培訓材料。另一方面,樂于接受社會捐助。甘肅定西文化館可以積極與生產經營美術材料的企業(yè)對接,鼓勵此類企業(yè)為文化館捐贈美術培訓材料。從企業(yè)發(fā)展的角度看,捐贈美術培訓材料的行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yè)的社會影響力,增強企業(yè)在本行業(yè)的市場競爭力,幫助企業(yè)走向人民群眾。從甘肅定西文化館發(fā)展的角度看,接受捐贈美術培訓材料的行為可以節(jié)省一定的美術培訓經費,為館內美術培訓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所以文化館與相關企業(yè)的對接是相得益彰、互惠互利的。
二、確定文化館美術培訓內容
甘肅定西文化館在以往的美術培訓活動實踐中大多會結合館內的美術培訓條件確定美術培訓的內容。如2023年4月,甘肅定西文化館組織舉辦了第三期中老年繪畫培訓班,培訓內容為“工筆、寫意的臨創(chuàng)結合”。雖然美術培訓具備提升人民群眾文化藝術獲得感、豐富人民群眾業(yè)余文化生活的作用,但主觀性過強的美術培訓內容并未顧及人民群眾的喜好偏向和個體差異,同時也無法發(fā)揮出美術培訓活動弘揚文化的作用。筆者認為在后續(xù)的美術培訓互動中,甘肅定西文化館應從以下三個方面確定美術培訓內容,以提升美術培訓的科學性。
(一)基于民主性確定培訓內容
首先,甘肅定西文化館在招滿學員后,應結合館內美術培訓條件推出幾項美術培訓課程,如繪畫、工藝、書法、篆刻、攝影等。其次,將幾項培訓課程做細分,如繪畫課程涵蓋油畫、水墨畫、壁畫、人物畫、風景畫等;工藝課程涵蓋木、玉雕,陶、瓷器,泥塑,剪紙以及蠟染等;書法課程涵蓋隸書、行書、楷書、草書以及篆書;篆刻課程涵蓋秦漢官印、私印、陽刻與陰刻等;攝影課程涵蓋靜物攝影、記錄攝影、風景攝影、建筑攝影等。再次,組織美術培訓班學員結合自己的喜好偏向在不同美術培訓課程中分別選擇一項內容,將其記錄在白紙上,上交給館內工作人員,例如在工藝課程中選擇剪紙內容,在繪畫課程中選擇油畫內容。最后,由文化館館內工作人員統(tǒng)計培訓班學員的選擇,將被選數量最多的課程作為本次美術培訓內容。此種美術培訓內容確定方式極具民主性,培訓班學員可以結合自己的喜好偏向參與培訓內容的選擇,無形之中使培訓學員感受到文化館對自身主體地位的尊重,同時因培訓內容為絕大多數學員所中意的,保證了培訓班學員參與美術培訓的積極性,還有利于后續(xù)美術培訓活動的高效開展。但在具體的操作中,美術培訓課程細分后的培訓內容種類較多,所以若想更為高效、民主地確定培訓內容,館內工作人員還需縮減培訓課程,組織培訓班學員針對某一個美術培訓課程選擇培訓內容,如僅針對工藝美術課程開設美術培訓班,學員可在木、玉雕,陶、瓷器,泥塑,剪紙以及蠟染幾個選項中選擇培訓內容。
(二)基于文化性確定培訓內容
文化館美術工作服務地方文化藝術建設,因此需要履行弘揚文化的職能。筆者認為甘肅定西文化館在確定美術培訓內容的過程中也應顧及培訓內容的文化性,即考量所確定的美術培訓內容是否有利于弘揚地方文化。例如鎖定甘肅定西的剪紙文化而選取工藝美術課程體系中的剪紙作為文化館美術培訓內容,由此達成弘揚隴中民間文化的目的。定西剪紙分布廣泛,題材種類繁多,取材與地方百姓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具體的操作中,文化館美術工作人員仍需對這一培訓內容進行細分,如將其細分為窗花剪紙、板簾子剪紙、遮面剪紙、春葉剪紙、“一架山”剪紙等。工作人員還需系統(tǒng)性地梳理某一種類剪紙的理論知識。以定西窗花剪紙為例,窗花多貼于居民的窗格子上作裝飾,因地方風俗與建筑形式的不同,定西各地窗戶獨具特色,使得定西剪紙的窗花鑲嵌、張貼均具有一定的格式。所以窗花剪紙需要結合居住建筑的窗格多少進行布局,一般情況下,“中心”為棋盤(也稱鑲窗),分為平、立、圓形,四角稱角云,其余為散朵子。定西窗花以“棋盤”或“云子”(也稱團花)最為人民群眾喜愛,定西窗花圖案造型古樸,剪刻技法較為獨特,具備漢印和漢代畫像磚的藝術風格。
若文化館館內美術培訓軟硬件設施條件允許,文化館美術工作人員還可以將某一獨有的剪紙藝術形式作為美術培訓內容,如“一架山”剪紙,為隴西獨有的一種剪紙藝術形式,采用傳統(tǒng)的熏樣依樣而剪,在棋盤窗花剪紙的基礎上,采用剪制、渲染、鑲金邊以及黏合的方式完成制作?!耙患苌健奔艏埦C合了單色剪紙、套色剪紙與染色剪紙,分斗眼剪紙與實眼剪紙。制作過程中,位于中間豎著的窗眼需全部粘糊剪紙,而后左右依次對稱粘糊,其余未粘糊剪紙的窗眼粘以白紙。位于窗戶最上處的剪紙裝飾圖案稱為“角花”,此處剪紙顏色大多為黑色,底為白色,如圖1所示。其余剪紙粘糊過程中底色配以五色紙,一個窗眼一個顏色且左右對稱。
(三)基于個體差異性確定培訓內容
甘肅定西文化館在確定美術培訓內容的過程中還需關注學員的個體差異。例如培訓班學員的年齡,不同年齡段的學員對文化館的美術培訓活動存在不同的文化藝術需求,例如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大多對繪畫培訓有需求,而大學階段的學生在繪畫培訓的基礎上還對工藝、書法等有需求。再如中老年群體對文化館美術培訓的需求雖然涉及不同的美術領域,但具體的需求較為定向,如繪畫領域定向水墨畫,工藝領域定向泥塑、剪紙、木雕,篆刻領域定向私印。由此可見關于美術培訓內容的確定,文化館館內工作人員還需結合培訓班學員的個體差異,基于不同年齡段,使美術培訓活動能夠針對性地滿足不同年齡學員的培訓需求。
三、優(yōu)化文化館美術培訓方法
甘肅定西文化館在以往的美術培訓活動中主要采用專業(yè)老師集中輔導與自行練習相結合的方式。此種培訓方式雖然能夠保證美術培訓活動的成效,但筆者認為若想進一步強化文化館美術培訓活動的開展效果與培訓班學員參與美術培訓的體驗感,館內工作人員還需持續(xù)創(chuàng)新美術培訓方法。
(一)情境培訓法
情境培訓法在文化館美術培訓中的應用主要側重于培訓前的情境導入與培訓中的情境體驗。情境導入方面,文化館美術工作人員可以借助網絡搜集與培訓內容相關的信息,而后將其整理為培訓課件或培訓微視頻,以此幫助培訓班學員初步理解培訓內容。情境體驗方面,文化館美術工作人員可以鼓勵培訓班學員親自動手實踐,使學員置身美術練習的情境之中,增強學員的文化藝術體驗感。例如美術培訓內容選取為工藝美術領域中的硯臺制作,為發(fā)揮出文化館美術培訓的弘揚文化作用,文化館美術工作人員可以將隴中的非遺項目洮河綠石硯(圖2)作為培訓內容。在美術培訓開展之前文化館美術工作人員將洮河綠石硯作為關鍵詞在網頁中搜集相關信息,將各類信息整合制作成文化館美術培訓視頻,留作美術培訓課上備用。在美術培訓開展過程中,文化館美術工作人員操作培訓室內的多媒體一體機,為培訓班學員播放預先制作好的美術培訓視頻,利用視頻情境的導入幫助培訓班學員初步了解洮河綠石硯。之后,工作人員為培訓班學員下發(fā)硬度為摩氏3.5-4度的洮河石以及雕刻工具,遵循“出坯→下膛→取蓋→合口→落圖→透空→精雕→打磨→上油”的制作步驟逐步引導培訓班學員進行洮硯制作。由此在情境導入與情境體驗的雙重作用下提升文化館美術培訓成效,打造帶有非遺傳承氣息的工藝美術培訓氛圍。
圖2 洮河綠石硯樣式示意圖
(二)任務培訓法
任務培訓法在文化館美術培訓活動中的應用主要側重于為培訓班學員設定學習任務,學習任務設定的數量大多結合學員接受能力靈活而定,在某一學習任務的引導下,培訓學員能夠全神貫注地學習美術技巧。例如將油畫作為培訓內容,在美術培訓的初期階段,文化館美術工作人員可以將“認識油畫用品”“學習油畫技巧”作為學習任務,也可以將“學習油畫技巧”任務細分為上光、底色、濕畫、調色板刀的應用、厚涂、純灰色畫以及明暗畫,將其作為子學習任務,在提升油畫美術培訓課程連貫性的基礎上保證培訓班學員均能夠掌握最為基本的油畫繪畫技巧。以“認識油畫用品”學習任務為例,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開門見山的方式將學習任務直言告知培訓班學員,然后逐一為學員介紹優(yōu)化用品,如優(yōu)化顏料的基本色調;不同形狀和尺寸的畫筆的應用,如扁平的畫筆大多適用于純色圖層的創(chuàng)建,而圓形的畫筆大多適用于細節(jié)的增添;調色板與調色板刀的應用;帆布、油畫布以及松節(jié)油的應用。
(三)賽事培訓法
甘肅定西文化館可以基于賽事培訓法開展美術培訓活動,即通過舉辦賽事的方式提升培訓班學員參與美術培訓的積極性,如“喜迎二十大·墨彩譜新章”定西市中老年書畫大賽。以寫生為例,在美術培訓開展的過程中文化館美術工作人員可以要求學員以定西市為取景基地,公園景色、房屋建筑等均可作為學員寫生對象,而后由美術工作人員傳授“對景局部寫生”的技巧,如局部摹寫法、詳記法、記意法等,待培訓班學員掌握基本的寫生技巧后鼓勵他們繪制寫生作品,并要求學員在設定的期限內完成寫生作品。最后,由學員上交寫生作品參與評比,甘肅定西文化館設計制作大賽獎狀、大賽紀念品,從而強化美術培訓活動的賽事屬性,提升培訓班學員的參與動力。
四、結 語
綜上所述,本文圍繞文化館美術培訓活動的實踐,以甘肅定西文化館為例分析了文化館美術培訓材料的準備,論述了文化館美術培訓內容的確定,同時列舉了三種美術培訓的方法。其中持續(xù)創(chuàng)新美術培訓方法是甘肅定西文化館提升美術培訓活動成效、強化培訓班學員文化藝術獲得體驗感的關鍵。近年來,甘肅定西文化館的群眾藝術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諸多公益培訓活動欣欣向榮,但為了保證文化館公益培訓良好格局的可持續(xù)運轉,在后續(xù)的工作實踐中仍需相關工作人員付出更多的努力。
(甘肅省定西市文化館)
參考文獻
[1] 王大剛.淺談文化館公益美術培訓中的審美教育[J].美術文獻,2021(10):93-94.
[2] 朱伏剛.基層文化館公益性美術培訓工作之探索[J].長江叢刊,2020(22):58,96.
[3] 秦繼秋.文化館開展美術培訓活動的意義及相關思考[J].藝術家,2019(11):106-107.
[4] 劉鋼花.文化館免費開放后對青少年美術培訓的認識和思考[J].中國文藝家,2019(6):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