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守蓉,羅麗蓉,唐然然,王佳
(四川護理職業(yè)學院,四川德陽 618000)
臨床實習是護理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護理專業(yè)學生在臨床實踐過程中鍛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為將來能成為一名合格護士的重要階段,它有利于護理專業(yè)學生將護理專業(yè)理論知識轉化為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1]。因此,實習期間帶教老師的帶教對于護生來講影響非常大,不僅能讓護生感受、適應角色的轉變,還能培養(yǎng)其臨床思維能力、心理素質、溝通能力等,而這些能力將來都會影響其臨床工作能力。因此,提高護理帶教質量意義重大。教師標準化病人(teacherasstandard-izedpatient,TSP)[2]是由標準化病人衍生出來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是指由有經(jīng)驗的臨床教師代替SP來扮演患者。臨床教師因長期從事臨床工作,具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jīng)驗、溝通技巧和應急處理的能力,能很好地去演繹并描述病人的陽性體征,為護生創(chuàng)設比較真實的臨床情景,讓護生在“真實的”場景中去學習、感受,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同時解決臨床帶教資源不足的問題。BOPPPS教學模式是最近幾年在歐美國家使用較普遍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把教學過程分為6個部分,即導言(Bridge-in,B)、學習目標(Objective,O)、前測(Pre-assessment,P)、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learning,P)、后測(Post-assessment,P)、總結(Summary,S)[3]。在教學過程中強調教師與學生互動,現(xiàn)已成為歐美國家普遍采用的教學方法之一。為了實現(xiàn)臨床帶教的創(chuàng)新,通過比較接受不同帶教模式兩組學生實習后的考核成績、調查自主學習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來評估BOPPPS聯(lián)合TSP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
隨機抽取2021年5月—2022年1月在德陽市某三級醫(yī)院實習的護生103人作為研究對象,分別設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51人,年齡20~24歲, 平均 (21.38±1.45)歲,其中女生49人,男生2人,本科25人,大專26人;實驗班52人,年齡20~24歲, 平均 (21.66±1.67) 歲,其中女生50人,男生2人,本科26人,大專27人。兩組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全日制大專/本科及護理實習生;②所有實習護生對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加入研究。
兩組護生實習大綱、實習內容、考核標準均一致。帶教老師均為臨床經(jīng)驗和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從事臨床工作6年以上的高年資護士擔任,熟知各科室常見疾病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診斷、治療及護理。TSP通過公開發(fā)布招募信息,篩選出臨床經(jīng)驗豐富、有責任心強,心理素質溝通能力良好,并具有一定表演天賦的臨床教師,帶教前均經(jīng)過統(tǒng)一培訓且考核合格。
1.對照組
采用傳統(tǒng)“一對一”的帶教模式。帶教老師根據(jù)實習大綱制定實習計劃和要求,進行傳統(tǒng)理論授課和操作示范,每周由科室?guī)Ы探M長集中組織授課1次,每次40~60min。
2.實驗組
采用BOPPPS聯(lián)合TSP的教學方法進行臨床帶教。將TSP融入BOPPPS教學法的參與式學習環(huán)節(jié),TSP模擬真實的臨床情景,幫助護生學習各科室常規(guī)的知識和技能,提升臨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實施以“哮喘病人的護理”為例展示如下:①引導:帶教老師通過視頻或真實案例、故事等來介紹日常哮喘患者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主動學習意識。②教學目標:護生入科時帶教老師明確告知護生需掌握哮喘的常見臨床表現(xiàn)、體征、并發(fā)癥及護理措施等,強調重難點,讓學生掌握學習方向,增強學習動機。③前測:帶教老師在雨課堂利用5分鐘時間摸底考試,了解學生對哮喘病人的護理內容的認知情況,以便后期調整教學安排及手段,對于掌握較差的同學,后期可多安排一些病例幫助學生實踐,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前側還可與后測中評價教學效果作比較。④參與式學習:參與式學習是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本環(huán)節(jié)加入TSP,TSP設計模擬場景,每位護生針對TSP單獨詢問病史、收集資料,并進行護理查體,然后小組學員對所收集到的信息集中進行討論,提出哮喘病人的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等。各組匯報討論結果,臨床帶教老師與TSP根據(jù)匯報情況適時提問,引導學生思考,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鍛煉了其溝通能力及臨床應變能力。⑤后測:通過雨課堂測驗檢測護生學習效果,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存在的不足,讓臨床帶教老師總結經(jīng)驗,不斷改進,完善教學方法。⑥總結:要求護生輪流總結,鼓勵其他護生評價,并說出自己的感受,教師對考評中的錯誤進行指導和糾正,總結護生學習情況及各小組任務完成情況,最后引出下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安排教學任務。
1.考核成績
護生實習結束后,教師可對兩組學生均進行考試,包括理論考試及實踐技能考核,各100分。理論考試按照實習大綱進行命題,采用相同題型和難度系數(shù)的試卷進行考試;操作考試由8名TSP采用同一考核標準進行考核,護生隨機抽取考試內容。
2.自主學習能力
采用自主學習能力量表對護生進行調查, 量表包括4個維度,分別是學習動機、自我管理能力、合作能力、信息素質,共30個條目[4]。
3.評判性思維
采用中文版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5]進行測量, 該量表包括尋找真相、分析能力、開放思想、系統(tǒng)化能力、求知欲、自信心、認知成熟度7個維度,每個維度包含10個條目,共計70個條目。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計量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 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表1 兩組實習后考核成績比較(±s /分)
表1 兩組實習后考核成績比較(±s /分)
組別 例數(shù) 理論考試 技能考試對照組 51 85.45±7.67 82.62±5.49實驗組 52 t-92.13±6.19 88.84±6.03-4.868 -7.446 P- <0.05 <0.05
表2 兩組實習后自主學習能力比較(±s /分)
表2 兩組實習后自主學習能力比較(±s /分)
組別 對照組 實驗組 t P例數(shù)學習動機51 52 - -33.56±4.87 35.83±5.23 -5.290 <0.05自我管理能力 40.75±4.91 44.15±5.88 -3.182 <0.05合作能力 20.37±3.56 22.38±4.38 -2.553 <0.05信息素質 23.70±4.60 28.45±5.11 -4.955 <0.05總分 118.38±7.12 130.89±7.89 -8.443 <0.05
表3 兩組實習后評判性思維能力比較(±s /分)
表3 兩組實習后評判性思維能力比較(±s /分)
組別 對照組 實驗組 t P例數(shù) 51 52 - -開放思想 33.56±4.87 35.83±5.23 -2.267 <0.05尋求真相 40.75±分析能力 35.05±4.91 44.15±5.88 -3.182 <0.05 6.78 38.46±5.94 -2.716 <0.05系統(tǒng)化能力 36.04±3.48 39.42±4.48 -4.270 <0.05自信心 38.03±6.45 40.80±6.06 -2.247 <0.05求知欲 40.12±6.34 43.64±5.55 -3.000 <0.05認知成熟度 40.76±6.63 43.71±5.92 -2.383 <0.05總分 267.31±20.70 286.01±22.51 -4.386 <0.05
對于護生而言,臨床實習是將護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并運用到臨床實踐的過程,但因臨床疾病種類多,病人病情不穩(wěn)定、突發(fā)狀況多等特點,護生通常會產(chǎn)生害怕、恐懼、自責等心理。傳統(tǒng)“一對一”的帶教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帶教老師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教學結果也得不到及時反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久而久之易產(chǎn)生厭學,降低學習積極性,造成知識的缺失。
BOPPPS教學法是一種以護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課前,帶教老師明確學習目標,布置學習任務,學生自行預習相關內容,針對性更強;前側、后測及總結能夠讓帶教老師很好地了解教學效果,利于調整后期教學計劃,針對難點、易錯點進行學習鞏固,提升教學質量。而在參與式學習環(huán)節(jié)融入TSP 教學,TSP真實還原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陽性體征及患者的行為表現(xiàn)及心理特征等,彌補了臨床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讓護生在“真實”的場景中鞏固了理論知識,提升了臨床技能,而不是作為“參觀者”。其中的小組討論、匯報病情,不僅加強了護生對理論課內容的理解,還鍛煉了其語言表達能力。該教學模式能讓護生在實踐中總結、記憶,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有研究指出,護生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并能高效獲取從事臨床護理實踐所需的知識和技能[6]。但現(xiàn)在部分大學生受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學習能力有限,學習主動性差。BOPPPS教學法與TSP教學法相結合,能讓教學內容更加逼真、生動,教學形式更加新穎,學生不再是機械地被動式地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TSP實景體驗、查閱資料和小組討論等方式主動地去尋找、探索知識,運用資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該教學模式中學生參與感更強,更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
另外,該教學模式也改變以往固化的知識傳授,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yōu)橹鲃忧笾?,教師由課堂講授轉變?yōu)橹R引導。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及時獲得教學效果反饋,在后續(xù)帶教中也可根據(jù)護生的學習反饋、興趣點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方案,使學生有興趣并愿意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高層次、高素質的護理人才。
臨床思維能力是護理工作者所必備的核心能力之一,傳統(tǒng)帶教中護生很少主動去思考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缺乏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臨床實踐的能力。BOPPPS聯(lián)合TSP教學法將學生從被動變成了主動,且教學過程中提供了視頻、案例、故事、問題等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此外,護生還可以通過TSP感受、參與、體驗“真實”的臨床情景,根據(jù)真實的體驗做出臨床判斷和干預,激發(fā)護生獨立思考、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在總結階段,帶教教師對護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引導護生對知識進行拓展學習,引導護生深挖知識內涵,提升求知欲,從而提升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BOPPPS聯(lián)合TSP教學模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更注重護生式在臨床護理帶教中激發(fā)護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批判性思維能力及學習的主動性,促進護生對??浦R和專業(yè)技能的掌握,從而提升臨床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