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婷
雜志封面拍攝前前后后發(fā)生的故事特別多,讓我把一張照片背后的焦慮、辛苦、擔心和開心都告訴你吧!
拍攝日正是一個下雨天。霧蒙蒙的天氣加上擁堵的路況,坐在車上感覺路程更漫長了,而且我暈車的感覺也越來越明顯,只盼著盡快抵達目的地。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聽到了雨滴落在車頂?shù)穆曇?,很清脆,一抬頭還看到了窗外街道兩邊的紅墻,這樣看來,雨中的北京城別有風味。吳穎姐還講起了她上中學(xué)的6年里每天騎自行車穿梭在這個城市里的故事。故事講得差不多,我們也到了。
在約定的時間,徐老師背著雙肩包,撐著雨傘就出現(xiàn)了。親切是徐老師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在拍照的過程中,徐老師也親切、積極地和孩子們互動,展現(xiàn)出了作為爸爸溫柔的一面。
在拍攝間隙,孩子們和徐老師玩得很開心,還開啟著有趣的對話—“你能蹦多高?”“那你呢?如果你能蹦2 0 米的話,那我就能蹦19米。”“19和20哪個大?”“20。”……拍攝結(jié)束后,我們開始采訪徐老師,而參與拍攝的孩子們一直不肯離開,時不時地探頭看徐老師,每一次徐老師都停下來,面帶微笑地跟他們打招呼。
“請徐老師單膝跪地?!碑敂z影師說完這句話,大家都樂了,單膝跪地不是求婚的標準動作嗎,攝影師要表達什么意思呢?徐老師還特別認真地重復(fù)了一遍攝影師的話,但做出這個動作之前還是有些遲疑。這時攝影師趕緊補充道:“您半蹲就好,等會兒孩子會從您的對面跑過來,您要張開雙臂擁抱他們?!惫?,真是一個大烏龍呀,我想攝影師應(yīng)該是“故意”用來搞氣氛的,一句話讓大家都放松了!
今天我們的拍攝地是前門大街的PAGEONE書店,作為一家特色書店,很多人都慕名前來打卡,店里幾個著名的打卡場景也在我們的拍攝計劃之中。比如位于三層的落地窗,站在窗前,正陽門城樓、前門步行街和鐵道博物館(正陽門展館)盡收眼底。因為是下雨天,我們還看到了箭樓壯觀的龍吐水景觀。書店里還有一個三層樓高的黑色旋轉(zhuǎn)樓梯,它正對著一面直抵屋頂?shù)臅鴫?,置身于書店之中,就像是抵達了詩與遠方。
之所以選在書店拍攝,主要是因為我們本期的封面人物是徐則臣老師。當從十月文學(xué)院的文爽老師那里得知她邀約了徐老師來拍封面的好消息時,我們都高興壞了,提早準備了一摞《北上》準備找徐老師簽名。在來的路上,我把書緊緊地抱在懷里,生怕它們被雨淋濕了。
文 | 文爽
約到徐則臣老師來北京坊PAGEONE書店拍攝新刊封面的那天,是一個秋日的午后。清晨還在淅淅瀝瀝地飄著小雨的天氣,在下午拍攝時已全面放晴,碧空如洗,讓人心情愉悅。透過書店的大玻璃窗向外望去,前門城樓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沉穩(wěn)、大氣,一如準時到達拍攝現(xiàn)場,溫文爾雅的徐則臣老師。
簡單、潔凈的T恤衫、牛仔褲、球鞋、雙肩包,徐老師這樣一身打扮很容易被認為是來書店購書的文藝青年,事實上,任職《人民文學(xué)》雜志副主編的他,多年來也一直保持著對閱讀的熱愛,對創(chuàng)作的熱情,對讀者的熱忱。這次參加《父母必讀》雜志封面的公益拍攝,也是徐老師繼成為“十月”文學(xué)品牌的十月簽約作家之后,在北京出版集團旗下育兒類雜志的封面首秀。
和徐老師結(jié)識將近10年,經(jīng)歷了在各種集體活動和國內(nèi)外出差時種種事件的考驗,我們已從最初的工作關(guān)系成為了好友知己。平時大家工作都很忙,偶爾見面也多為共同好友回國時的相聚,或是某個重要文學(xué)活動的現(xiàn)場,等等。但這種不太頻繁的聯(lián)系好像絲毫沒有影響我們之間的友情值。
這一次邀請徐老師來為新刊拍攝封面時,他正跟著長江科考隊在青海出差,行至長江的源頭格拉丹冬雪山,在海拔5600米的地方給我回微信。我聽著電話那邊呼呼的風聲,非常感動。這也讓我回想起和其他作家老師的相處,有時候很感謝他們對我的各種無條件信任,好像無論我推薦什么,他們只要在自己時間允許的條件下,從未拒絕過。這是我工作的收獲,也是人生的收獲。
回到拍攝現(xiàn)場,對徐老師的訪談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一個多小時。我們沉浸在徐老師回憶自己小時候于田間野地和小動物們相處的感動點滴;傾聽他在兒子成長過程中,面臨選擇孩子學(xué)習(xí)生活方式時的矛盾和思考;了解他寫給兒子那本《青云谷童話》的幕后暖心故事……那一刻,徐老師已不僅僅是一位著名作家,他還是一位嚴肅又溫柔的父親,而我們知道,這種來自父愛的力量,雖然簡單直接,但必將恒久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