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獨處,獨處的時光自由自在,可以不說話、不思考,但在學校時我不敢這樣做。比如,我其實不太想與同學聊天,但又覺得應該要去聊天。有時候,明明在座位上獨自閱讀感覺挺好的,但同桌和旁邊的人在熱火朝天地聊天,我總覺得我得停下閱讀,湊上去聽聽他們在說什么,融入他們之間,不然老師、其他同學看到這般場景,也許會覺得我不合群,或者覺得我很可憐,孤單寂寞。
其實,我湊上去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他們談的話題,我可能也只是聽聽,插不上一句話。那時,我又覺得尷尬,雖然覺得得說些什么,但大腦一片空白,覺得自己特別多余,不應該湊這個熱鬧。我特別想讓自己在獨處的時候坦然一點,為什么我不能無視別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呢?為什么總要去湊自己不擅長的熱鬧呢?
一個不擅長湊熱鬧的女孩
黃 瓊 浙江大學——
我特別羨慕不在乎別人眼光生活的人,高中的時候就由衷地羨慕。班里有個女生喜歡其他班的一個男生,她就跑去其他班的走廊上看這個男生;男生經(jīng)過的時候,她會主動跟他打招呼……換作是我,一定會害羞到無地自容,但她活得自在而坦然,喜歡就說,高興就笑。雖然我們大多數(shù)時候會覺得她跟我們都不太一樣,但不能否認,我一直羨慕她的這份灑脫與不羈。
林陳斌 浙江理工大學——
我自己沒有碰到過類似的情況,但我試著站在其他同學的角度去思考。我其實不太會注意安靜的人,更加不會因為覺得他融不進聊天圈而去質(zhì)疑他、可憐他。從局外人的角度看,我會敬佩那個在吵鬧中仍然有定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人,這么難能可貴的清凈之心,難道不值得敬佩嗎?
羅澤霖 杭州師范大學——
我就是那個在集體中“格格不入”的人,總覺得自己會被其他人無視,或是變成“冷場王”。以前我會耿耿于懷,“哎呀!今天又沒把話說好,本來可以更加精彩,讓場子熱起來!”但后來,我看到“內(nèi)耗”一詞,覺得挺符合我的,總是把時間浪費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耗費自己的心力。建議你去看《被討厭的勇氣》一書,愿你我都有這樣的勇氣。人不可能總是完美的,東南西北隨便來一個人,都有可能看不慣你和我??赡怯衷鯓??放過自己!
你可能只是不擅長『聊天』
我聽說過類似困擾,“我很怕孤獨,但我又沒法融入熱鬧”。恭喜“一個不擅長湊熱鬧的女孩”,跟這個困擾的主人比起來,你顯然更有優(yōu)勢?!拔蚁矚g獨處,獨處的時光自由自在,可以不說話、不思考”,你可以享受獨處的時光,那是多么難得的一件事情。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人渴望熱鬧,渴望有人陪伴,試圖靠近身邊的人,改變自己,努力融入群體之中。
如果你真正享受獨處,那就鼓勵你自己完成享受的事情,若是把注意力分散到其他人的“眼光”與“定義”中,便成了不必要的內(nèi)耗。你可以嘗試著與自己對話:“別人不會注意到我,也沒時間來定義我,即使來定義我了,那也是他在浪費時間和精力。請不要內(nèi)耗了,親愛的自己?!?/p>
但我想,還有另一種可能:你想成為一個擅長社交的人,你想和同學們聊得熱火朝天,只不過他們的話題你不太喜歡,或者你在幾次聊天中產(chǎn)生了挫敗感,漸漸產(chǎn)生了一種錯覺:我不擅長湊熱鬧,我更喜歡獨處,自由自在很舒服。歸根結底,你的內(nèi)心仍渴望參與聊天這件事情。今天我們來談談,如果本意是想要參與聊天,但又沒法融入,我們該怎么辦?
一“腦”不能兩用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社交的本質(zhì)。社交的本質(zhì)就是通過社會交往獲得個體需要。你想要融入那個聊天的圈子,說明你想要得到同學們對你的話語的肯定,讓你在聊天中獲得愉快的體驗。但過往有一些不太好的體驗,比如搭話失敗、場面一度變冷等,讓你抗拒聊天,下意識地定義自己不擅長聊天,其實是你的內(nèi)心在恐懼加入聊天圈子這件事情。
當你的腦袋里開始產(chǎn)生“恐懼”,擔心自己做不好,你就變得無法專心投入?yún)⑴c聊天這件事情。當然,結果也將不盡如人意,因為你的專注點不是想辦法投入,而是擔心自己無法融入,擔心自己把氣氛變得尷尬。
那一刻,你雖然站在那個圈子里,身邊的同學都投入地聊著一個話題,但你就像一個上課走神的學生,擔心老師看到自己頭發(fā)上沾了中午的米飯,擔心老師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動了鉛筆盒里的明星卡片,擔心老師叫自己回答問題自己會出丑……唯獨沒有聽老師上課的內(nèi)容。當然,你也不可能針對老師上課的內(nèi)容轉化信息、提出疑問、發(fā)表觀點。
一“腦”不能兩用,此時,你的思維跟他們不在一個頻道上,你就會覺得自己“不擅長湊熱鬧”。這樣便形成了一個體驗感不好的圈子,打擊了你的社交自信。
要解決這個問題,方法其實很簡單:評估自己是否對他們的談話內(nèi)容感興趣,不感興趣就不參與,若真感興趣,便大膽嘗試,積極參與。
傾聽是參與聊天的形式
聊天的必要因素是有講述者,也有傾聽者,即使回應一個“嗯”,那也是有來有往的對話。在一場愉快的聊天中,你并不一定要成為主導者(講話者),有時候,做一個安靜的支持者(傾聽者)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選擇,因為每個人在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的時候,都希望有人認真傾聽。大多數(shù)時候,傾聽者會更受別人的歡迎,畢竟聊天場景中,“表達者”總是過多。
積極傾聽,就是告訴對方你對他所講內(nèi)容的理解。所以我們要學會做一個真誠回應的人。你可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明明需要對方回答,但對方卻心不在焉地說:“哦?!边@樣的情形特別讓人難受。只有真正關注聊天者彼此的感受和弦外之音,才能使聊天更深入地進行下去。每個人都希望被在乎、被理解,積極傾聽就是一個很好的走進對方心里的方式。
當你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和他們聊天的內(nèi)容上,對聊天內(nèi)容投入精力、認真傾聽后,你自然會產(chǎn)生自己的見解,也就不可能大腦一片空白了,而是能很自然地表達自己的一些看法了。
TEST解析(內(nèi)容偏娛樂向)
選擇1社交懶人
感情方面,你是內(nèi)斂的、不外露的,所以在別人看來,你往往有些冷淡,再加上你不怎么在意別人在背后對你的評價,所以你會顯得有些特立獨行。但你總是“說得少,做得多”,用自己的方式關懷著身邊的人。只要是真心跟你交往的人,都會感受到你的溫暖。
選擇2社交探險家
在你看來,社交像是一條與人互相分享生活,讓生活變得更加有趣、更加多彩的途徑,這讓你對世界多了一份見解。同時,你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也能維持和善的形象。你從不吝嗇去欣賞和贊美別人,也不會嫉妒和自滿,能像磁鐵一般強烈地吸引身邊的人。
選擇3社交紅人
在人際交往中,你有著絕對的熱情與自信,簡單的寒暄或者玩笑,都能打破當時沉悶的僵局。你常在不經(jīng)意的狀況下施展自身的魅力,很容易成為眾人眼中的焦點。
選擇4社交智者
你善于分辨“有效社交”和“無效社交”,懂得如何去平衡獨處和交際之間的關系。通常情況下,人際交往會成為你認識自我、反思自我的鏡子。
選擇5社交潛水員
在社交中,你懂得“適可而止”,往往會讓自己處于一個獨立的小圈子中,并與外界保持一段安全、完美的距離,你有時好像沉浸在隱秘的個人世界中,有時又會大膽發(fā)言、富有創(chuàng)新。
選擇6社交導師
對于他人情感上的表達,你有著極強的共情能力,因此在他人看來,你往往是樂觀與睿智的。同時,你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善于洞悉他人的心境,并且能為他人進行適當?shù)男睦碚{(diào)節(jié),讓人感覺自己結識了一位社交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