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海
(福建省惠安職業(yè)中專學校,福建惠安 362100)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其應用的基礎自然科學。中職化學教學以培養(yǎng)中職學生扎實的化學理論基礎與良好的化學實驗操作、化學應用能力為追求。然而,目前的中職化學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認識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局限性,并積極將滿足當下課程標準教學要求的探究式教法應用到教學中,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教學理念是教師對教學工作具體認識的集中體現(xiàn),包括教師對教學工作的看法、態(tài)度、觀念等等[1]。目前的中職化學教師仍存在教學理念過于傳統(tǒng)的問題,導致其教學創(chuàng)新力不足,中職化學課堂缺乏新穎性,影響學生學習狀態(tài)。比如,部分教師仍然以“師本理念”作為主導教學理念,忽略了與學生的溝通與互動,導致學生的學習需求不能得到滿足;部分教師仍然注重應試教育,強調讓學生背知識點、做題,限制了學生多元思維的發(fā)展。
教學資源指的是一切可被用來做教學工作的資源,如文字知識、影音資料、教學工具等等。目前,部分中職化學教師在落實教學工作時,仍然以教科書作為主要教學資源,忽略了對課外理論知識、化學實驗操作資源、化學實踐教學資源的整合與應用,導致中職學生的化學學科學習視野狹窄,限制了學生的學習廣度。
學習是一個向未知內容探索的過程。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股腦地將所有知識灌輸給學生,在短時間內會增加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卻并不能使其真正地認知、理解相關知識,最終造成其囫圇吞棗的學習問題。然而,當下的中職化學教學就存在這樣的問題。課程教學中,部分教師并未結合中職學生思維發(fā)展特征設計導入、講解、探究、內化、吸收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導致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識仍然停留在淺層學習階段[2]。
優(yōu)質的教學評價具有引導、診斷、指正、鼓勵等積極教學作用,適時在課程教學中加入教學評價,可優(yōu)化教學氛圍,使學生得到積極的學習感受。但是,目前的中職化學教學評價缺乏全面性,不能給學生積極的評價學習體驗。一方面在于教學評價的標準不全面,比如部分教師只根據(jù)學生的應試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價;另一方面在于教學評價的過程不全面,比如部分教師只在教學結束后給予學生點評。
教師個人能力水平的高低決定了課程進行的高度。與傳統(tǒng)的灌輸式、注入式教法不同,探究式教法主張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提倡教師作為引導者落實教學工作[3]。此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地位、所負責的教學工作發(fā)生改變,如果教師不能及時調整傳統(tǒng)教學理念,及時學習新的教學理論、方法,則很難使該教學法貫徹落實。對此,教師可從兩方面提升個人素質,為探究式教法的有效應用奠定基礎:一方面,教師要認識到注入教學理念、應試教學理念的不足,并根據(jù)探究式教法的需求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比如,教師可學習“有效教學”這一教學理念,了解其中關于學生認知思維發(fā)展、學習心理變化的專業(yè)知識,為日后如何使用觀察、實驗教學活動促進學生探究學習奠定基礎。再如,教師可學習“生本教學”理念,了解如何讓學生作為課程學習主體了解知識、學習知識的方法等等。另一方面,教師要認識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并積極根據(jù)探究式教法的教學需求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方法、任務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方法等等。通過學習、應用多種教學方法為探究式教學的開展提供積極助力。
設置合理的課程教學目標是保證教學活動有序、高效進行的關鍵。在應用探究式教法進行中職化學教學前,教師應基于課程的實際教學需求、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合理設定課程教訓目標,使教學活動向著某一個方向開展,從而保證學生探究式學習的有效性。首先,教師應明確探究式教法的中心要求,如使學生經(jīng)歷從未知到已知探究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在探究式學習中真正理解、掌握知識并學會知識的應用方法等等。明確中心要求后,教師應對中職化學教學課程的教學重點、難點、疑點進行綜合分析,從中提煉出主要的教學內容,并初步設置知識教學、方法教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教學目標。最后,教師應對中職學生現(xiàn)有的化學學科學習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比如分析學生的知識基礎是否扎實,分析學生是否具備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分析學生是否能夠獨立完成學習項目等等。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教師再對教學目標進行改良,使探究式教法的應用目標與學生的學習、發(fā)展目標相契合。這樣,通過明確教學目標,使探究式教學活動有了開展的方向,學生能夠在具體的指導下收獲更多知識。
1.配置理論教學資源,豐富探究教學內涵。豐富中職理論教學內容可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使其在廣泛了解、廣泛分析、廣泛探究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內容,從而提升其學習廣度。應用探究式教法時,中職化學教師不應局限于中職化學教科書,而應根據(jù)探究式教法的教學應用要求主動地收集、整理、歸類理論教學資源,并將其合理應用到探究式教學過程中,使學生了解更多的化學知識,提升其理論能力[4]。配置教學資源時,教師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一方面,教師可深入挖掘教科書中不明顯的,可被用于探究式教學的教學資源,如化學理論、化學方程式、化學性質等等,依托具體理論內容設計探究教學方案,使學生在循序漸進的探究學習過程中扎實掌握教科書的基本內容。另一方面,教師可廣泛整合教輔書、教學網(wǎng)站、化學報刊的理論知識,如化學發(fā)展史、目前化學界取得的科研成就等等。依托拓展理論內容設計拓展探究教學方案,使學生在拓展閱讀、拓展研究、拓展探索的過程中了解更多化學專業(yè)的知識,提升其專業(yè)素養(yǎng)。
2.配置實驗教學資源,滿足探究操作需求。中職化學教學的教學任務主要有兩項,其一在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化學理論能力,其二在于培養(yǎng)學生熟稔的化學探究、化學實驗、化學實踐技能。要在探究式教法應用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就需要為學生配置完善的操作教學資源,使學生在應用實驗用具、化學藥劑的過程中逐漸掌握實驗探究的方法,理解實驗的原理,從而提升其實驗能力。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先提煉課程教學中可被用于設計實驗探究教學活動的教學內容,明確實驗教學主題。之后,教師再根據(jù)教學主題分析實驗教學需要的化學試劑、化學藥劑、化學操作工具(如玻璃棒、圓底燒瓶、酒精燈等)。做好教學計劃后,教師再根據(jù)學生數(shù)量準備合適數(shù)量的實驗工具,并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將工具發(fā)放給學生。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化學實驗藥劑具有一定的腐蝕性,某些化學實驗器材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教師在組織學生應用具體工具進行操作時,要為其講解實驗的正確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項,使其能夠規(guī)避危險,在實驗學習過程中取得較好的學習成果。
1.設計閱讀觀察環(huán)節(jié),提升學生化學認識。閱讀是了解化學新知的主要渠道,觀察是發(fā)現(xiàn)化學現(xiàn)象的主要渠道。教師在應用探究式教法的過程中設計閱讀、觀察教學環(huán)節(jié),可同時提升學生對化學理論知識、化學變化的認識,使其在課程學習中形成初步的探究學習認知。但是由于中職化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某些化學實驗現(xiàn)象也并不明顯,如果完全放任學生自主閱讀、自主觀察,不一定會收獲理想的探究式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設計閱讀、觀察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應提前設計教師指導、師生交流的小活動,使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引下有效閱讀、有效觀察,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認識的目的。比如,教師可在閱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化學情境,使學生在情境的作用下產(chǎn)生閱讀探究的興趣,克服學習困難了解新知;再如,教師可在觀察環(huán)節(jié)使用文字為學生呈現(xiàn)實驗現(xiàn)象,使學生結合具體結果觀察化學實驗,達到驗證教學的效果。
2.設計問題分析環(huán)節(jié),促進學生深度思考。在探究式教法應用過程中設計問題分析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促進學生對中職化學教學內容進行深度思考,使其在了解、分析、研究、遷移的過程中真正掌握知識原理及其應用方法,保證學生有效學習??紤]到中職學生化學學習能力并不一致,教師在設計探究問題時還應控制問題的難度與問題數(shù)量,以免為學生帶來過多學習壓力,影響其深度思考效果。針對學習基礎薄弱的中職學生,教師可提出一些簡答、易解決的化學問題,使其在聯(lián)系教材理論內容,聯(lián)系觀察現(xiàn)象的過程中進行有效思考,在解答問題的同時提升化學認知。針對學習基礎一般的中職學生,教師可適當提升問題難度,由問題驅動學生主動、深入地思考與探究,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化學教學內容的見解。針對學習基礎良好且學習能力卓越的中職學生,教師可適當提出遷移、應用問題,使學生在遷移思考、應用思考的過程中總結出化學知識的應用方法與技巧,進一步增進其學習成效。
3.設計任務探究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能力。培養(yǎng)中職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是促進中職學生多元發(fā)展的關鍵[5]。在應用探究式教法開展中職化學教學工作時,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任務探究環(huán)節(jié),由具體教學任務驅動學生主動觀察、主動發(fā)現(xiàn)、主動提問、主動探究,使學生在此過程中提升化學綜合能力。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分以下幾步落實任務教學:第一,教師應綜合分析課程教學主要內容,在分析過程中提煉出有利于探究教學的知識點;第二,教師可結合具體知識點設計探究任務,并為學生規(guī)定任務完成時間,以此增加學生任務探究的緊迫性,使其能夠全神貫注于化學任務學習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中職化學課程教學的主題、內容、特征并不完全相同,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也應注重任務的多樣性。通過設計有良好趣味的任務驅動學生主動提出學習中的疑惑,并使其在疑惑的驅動下獨立思考、與人溝通,從而提升中職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設計階段總結環(huán)節(jié),提升學生總結能力。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目的在于讓學生經(jīng)歷自主探索后自行發(fā)現(xiàn)知識點的原理并將其總結出來,從而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中職教師在落實化學探究式教學過程中設計總結教學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學生全面、具體、完善地將知識點總結出來,使學生在總結過程中理解化學規(guī)律,形成化學概念,建立自己的化學認知模型與學習方法架構。在該環(huán)節(jié)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先拋出引導性問題,如:在此次探究學習中你都了解到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通過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回顧閱讀、觀察、思考、討論、聽講等學習活動,使其在回顧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形成整體性的認知。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學生的總結能力并不十分突出。在學生總結過后,教師還可根據(jù)其總結內容為其進行補充,使其在自我總結、聆聽補充的過程中完成知識體系的建構。
教學評價不及時、教學評價不全面會影響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教學效果。教師在落實探究式教法過程中,可搭配科學、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通過適時、合理的教學評價讓學生意識到自身在探究式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加速其自我矯正、自我改善,從根本上增強探究式教法的應用效果。一方面,教師應基于探究式教法的需求對原有評價標準進行刪改,并結合概教法閱讀、觀察、實驗等教學環(huán)節(jié)要求設計相應的教學評價標準,使學生的任一探究學習行為都有評價指標;另一方面,教師應將形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鼓勵性評價、指導性評價用于課程教學中。通過將教學評價貫穿于探究式教學的全過程,增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知識的交互,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真正掌握理論知識,真正學會探究方法。
綜上所述,針對目前中職化學教學仍然存在的學生生本性不足、教學環(huán)節(jié)少、課堂教學缺乏探究性等問題,教師可應用探究式教法解決。應用探究式教法時,教師應明確當下中職化學的具體教學需求以及中職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實情科學制訂教學目標,整合理論、操作教學資源,補足教學環(huán)節(jié),完善教學評價,從各個層面提升中職化學課程教學質量,實現(xiàn)對中職學生化學學科關鍵能力的充分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