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深圳音樂廳“萬象新聲”秋冬演出季如約而至。八大系列、五十余場音樂會邀請數百位國內外知名音樂家鼎力助陣,從優(yōu)雅精致的室內樂、華麗絢爛的聲樂,到永恒不朽的國樂、大氣磅礴的交響樂,樂迷朋友將在秋冬演出季盡情享受“樂之美妙”。
“古典名家名團”系列音樂會由波蘭指揮家雅切克·卡斯普契克(Jacek Kaspszyk)領銜華沙愛樂樂團,攜手鋼琴家陳薩揭開序幕。萬眾期待的王羽佳、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劉曉禹、“德國古典回聲大獎”年度青年藝術家愛麗絲·紗良·奧特(Alice Sara Ott)、零零后新星亞歷山大·馬洛費耶夫(Alexander Malofeev),以及張昊辰等鋼琴家將上演黑白琴鍵傳奇;小提琴家瓦吉姆·列賓(Vadim Repin)、萊昂尼達斯·卡瓦科斯(Leonidas Kavakos)、諏訪內晶子(Akiko Suwanai),大提琴家謝庫·坎涅-梅森,以及馳騁國際樂壇的上海四重奏將詮釋弓弦上的對話;集唱功和美貌于一身的歌劇名伶安吉拉·喬治烏(Angela Gheorghiu)、古典音樂“愉樂”代表維也納柏林愛樂音樂家合奏團等實力演奏家傾情加盟;此外,俄羅斯柴科夫斯基交響樂團將一連三天獻上柴科夫斯基交響曲全集,全國僅此一站!
年末的“新年演出季”將延續(xù)今年的精彩——維也納美泉宮交響樂團、英國愛樂樂團、深圳交響樂團和BBC音樂會管弦樂團將悉數登場,呈現東西樂韻交匯的新年盛宴,與鵬城觀眾一同在樂聲中辭舊迎新。
除此之外,在一年一度的“國樂當潮音樂節(jié)”中,上海民族樂團將以海派民樂奏響五千年中華文明;“笛簫圣手”張維良古曲新編,帶來傳統(tǒng)民樂的多面呈現;“箏壇圣手”王中山以多首獨具地方代表性的古箏力作及民族經典,帶領觀眾感受傳統(tǒng)音樂交相輝映的多彩風情;小劇場精品演出品牌“古典星光”“漫步古典夜”“流光幻彩”將繼續(xù)為觀眾獻上豐富多元的演出和與眾不同的體驗。
近日,格萊美為即將到來的第六十六屆格萊美獎評選更新了獎項的評選體系,其中關于人工智能(AI)輔助創(chuàng)作的音樂作品可以參與評選的部分引發(fā)熱議。
新的評選條文規(guī)定:包含人工智能生成要素的作品有資格參與格萊美獎評選,但獎項不會頒發(fā)給人工智能生成的部分。舉例來說,如果一首歌曲的人聲部分是由人工智能或語音模型生成的,那么該作品將不能參評表演類獎項,只能角逐詞曲創(chuàng)作類獎項。美國國家錄音藝術科學學院(NARAS)負責人小哈維·梅森(Harvey Mason Jr.)強調,該決定是評審團經過激烈討論并咨詢版權管理部后所達成的共識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