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超
(山西古縣蘭花寶欣煤業(yè)有限公司,山西 臨汾 042400)
蘭花寶欣煤業(yè)3209 綜采工作面開采3#煤層,3#煤層賦存穩(wěn)定,結(jié)構(gòu)簡單,煤層平均厚度2.05 m。頂板巖性為粉砂巖、泥巖,底板巖性為泥巖或粉砂巖。3209 綜采工作面地面標高為+1155~+1200 m,井下標高為+740~+672 m。工作面東側(cè)為實體煤,南側(cè)為原3207 采空區(qū),西側(cè)為南翼運輸巷、北翼2#煤總回風巷、北翼3#煤總回風巷、北翼軌道大巷,北側(cè)為采空區(qū)BYCK-01(2005 年5 月—9 月)。
為減少煤炭資源的浪費,提高經(jīng)濟效益,考慮在3209 工作面回采后,將3209 軌道順槽保留作為下一采面的進風巷使用。為確保沿空留巷的穩(wěn)定性,需對巷旁柔模充填墻體的合理寬度[1-5]進行確定。
為確定充填體的合理寬度,根據(jù)3209 綜采工作面的實際工程地質(zhì)條件,采用FLAC3D數(shù)值模擬軟件建立了不同充填體寬度(1.0 m、1.2 m、1.5 m、2.0 m)的計算模型,模擬分析工作面開挖后不同寬度墻體及巷道的應力、位移演化規(guī)律。模型尺寸統(tǒng)一為長×寬×高=300 m×100 m×80 m;在模型上邊界施加9.9 MPa 的垂直均布載荷,以模擬覆巖壓力,模型四周及下邊界采用位移邊界條件約束;模擬單元均遵循摩爾庫倫破壞準則。模擬中煤巖體物理力學參數(shù)見表1。
表1 煤巖體物理力學參數(shù)表
1)應力分析
工作面推進過程中,不同寬度墻體的巷道應力云圖如圖1。
圖1 不同寬度墻體的巷道應力云圖
由圖1 可知,隨著工作面的推進,不同工況下巷道上方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應力釋放區(qū)。充填墻體寬度分別為1.0 m、1.2 m、1.5 m、2.0 m 時,對應的巷道頂板垂直應力分別為3.7 MPa、2.6 MPa、1.7 MPa 及1.4 MPa,較上一寬度的降低率分別為29.7%、34.6%、17.6%;而巷道副幫存在明顯的垂直應力集中,其應力值分別為23 MPa、19 MPa、21 MPa 及22 MPa,在生產(chǎn)時應對副幫加強支護;充填墻體的垂直應力分別為8 MPa、6 MPa、4 MPa及5 MPa,巷道底板的應力較小,變化規(guī)律基本一致。
2)位移分析
隨著工作面的推進,不同寬度墻體的巷道位移演化云圖如圖2。
圖2 不同寬度墻體的巷道位移演化云圖
由圖2 可知,充填墻體寬度分別為1.0 m、1.2 m、1.5 m、2.0 m 時,對應的巷道頂板下沉量分別為500 mm、380 mm、230 mm、200 mm,較上一寬度的降低率分別為24.0%、39.5%、13.0%;巷道副幫水平方向的變形量分別為223 mm、185 mm、200 mm 及170 mm,基本相差不大。
綜合數(shù)值模擬結(jié)果可知,隨著充填墻體寬度的增加,巷道頂板的應力集中程度及頂板下沉量均逐漸降低,但當充填墻體寬度由1.5 m 增加至2.0 m 時,頂板垂直應力及下沉量的降低幅度不明顯,繼續(xù)增加墻體寬度對巷道穩(wěn)定性的影響不再明顯。1.5 m 的墻體寬度已能滿足安全生產(chǎn)需求,因此,綜合考慮經(jīng)濟成本及巷道穩(wěn)定性需求等因素,確定3209 軌道順槽沿空留巷的巷旁充填墻體寬度為1.5 m。
充填墻體的載荷力學模型如圖3。墻體及巷道上方的巖體發(fā)生離層斷裂,并回轉(zhuǎn)下沉,引起一定強度的礦壓顯現(xiàn),可采用“分離巖塊法”對充填墻體的寬度進行驗算。充填墻體承受的載荷q可由下式計算:
圖3 “分離巖塊法”計算模型
式中:h為工作面采高,取2.05 m;θ為離層巖塊的剪切角,取26°;bB為巷道寬度,取5.0 m;x為充填墻體寬度,取1.5 m;bC為充填墻體外側(cè)的懸頂距,取0.3 m;γs為巖塊的平均容重,取24 kN/m3;α為工作面內(nèi)煤層的傾角,取3°。
將3209 綜采工作面的相關(guān)參數(shù)代入式(1)進行計算得出,當充填墻體寬度為1.5 m 時,其承受的載荷為836.7 kPa。則作用在單位長度、寬度1.5 m 的墻體壓力為:836.7 kPa×1 m×1.5 m=1 255.05 kN。
受采動影響,取3 倍的安全系數(shù),則作用在充填墻體上方的壓力:1 255.05 kN×3=3 765.15 kN。
充填墻體的承載能力可由下式計算:
式中:N2為巷旁充填墻體的承載能力,kN;fc為充填體混凝土材料的抗壓強度,取19.1 MPa;Ac為單位長度柔模內(nèi)混凝土截面積,取1.5 m2。
將相關(guān)參數(shù)代入上式,巷旁充填墻體的承載能力為25 785 kN,采用“分離巖塊法”得出墻體礦壓為3 765.15 kN。充填墻體的承載能力遠大于留巷礦壓強度,1.5 m 巷旁充填墻體寬度合理。
在3209 軌道順槽巷內(nèi)澆筑墻體,墻體寬度為1.5 m,底板向下掏槽200 mm 并清理干凈后開始施工。為防止充填墻體發(fā)生較大的變形,在充填體內(nèi)設置錨栓,錨栓直徑為22 mm,長度為1100 mm,每排布置5 根,間排距均為800 mm;巷內(nèi)每排布置4 根單體支柱進行補強支護,第一根單體支柱在距副幫800 mm 處布置,其余單體支柱的間距依次為1000 mm、1700 mm、1000 mm,單體支柱的排距為1600 mm,切眼口至留巷200 m 時,視頂板情況進行回收留巷單體柱。具體布置參數(shù)如圖4。
圖4 沿空留巷支護斷面圖(mm)
用于澆筑巷旁充填墻體的材料為混凝土,其主要成分為水泥、砂子及碎石子,先在地面將各組分進行配比,隨后通過輸送機運輸至井下進行濕料攪拌。井下料漿制備站的總長度為30 m,每小時可生產(chǎn)50 m3的料漿,輸送距離最遠可達到500 m。
選取充填墻體中部的錨桿進行受力監(jiān)測分析,如圖5。工作面推進剛過充填體時,墻體中部錨桿的軸向應力約為13 kN,工作面推進0~50 m 后,錨桿軸力開始迅速增大,隨后逐漸趨于穩(wěn)定,穩(wěn)定后的軸力約為85 kN,表明巷旁充填墻體為受采動影響而發(fā)生破壞,承載性能較強。留巷段穩(wěn)定后的頂板最大下沉量約為250 mm,充填墻體的變形量約為80 mm,巷道副幫的變形量約為140 mm,整體變形量較小,滿足井下安全高效生產(chǎn)需求,驗證了1.5 m 寬度墻體的適用性。
3209 綜采工作面的留巷長度約為1000 m,掘進巷道每米的費用約為3400 元,而每米沿空留巷的直接費用約為6300 元,則每米巷道的成本增加了2900 元,共計增加成本290 萬元;沿空留巷可回收15 m 的煤柱,約為14.6 萬t,按每噸煤炭230元進行估算,可創(chuàng)收3358 萬元,減去沿空留巷前期購置設備及材料成本600 萬元,產(chǎn)生的效益達到了2758 萬元,可大幅提高礦井的經(jīng)濟效益。
1)通過FLAC3D數(shù)值模擬軟件建立不同寬度巷旁墻體的留巷模型,對比分析了不同充填墻體寬度下的巷道應力及位移分布情況,得出合理的巷旁充填墻體寬度為1.5 m。
2)采用“分離巖塊法”計算得出巷旁充填墻體上方的礦壓為3 765.15 kN/m,而充填墻體的承載能力為25 785 kN/m,遠大于留巷礦壓強度,驗證了1.5 m 巷旁充填墻體寬度的合理性。。
3)現(xiàn)場礦壓監(jiān)測結(jié)果表明,工作面推進后,充填墻體中間錨桿的軸力穩(wěn)定在85 kN 左右;巷道穩(wěn)定后的頂板最大下沉量約為250 mm,充填墻體的變形量約為80 mm,巷道副幫的變形量約為140 mm,整體變形量較小,滿足井下安全高效生產(chǎn)需求。
4)采用1.5 m 寬度的充填墻體進行沿空留巷后,產(chǎn)生的效益達到了2758萬元,具有良好的推廣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