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慶安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yī)院中醫(yī)科,鄭州 450007)
干燥綜合征是一種主要侵襲淚腺及唾液腺的外分泌腺炎性疾病[1]。干燥綜合征在我國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為0.3%~0.8%,其中在60歲以上人群中發(fā)病率高達3% ~ 4%,女性患病率為男性的9~20倍[2]。干燥綜合征起病隱匿,患者淚腺及唾液腺等外分泌腺萎縮,以口眼干燥最為常用,占98 %[3]。該病無法根治,西醫(yī)主要采用免疫制劑(羥氯喹)、補液、糖皮質激素、來氟米特等緩解癥狀,不良反應多,長期效果欠佳[4,5]。傳統(tǒng)醫(yī)學治療干燥綜合征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尤其口服中藥通過多靶向方式調節(jié)機體免疫力,抑制炎性因子復制,緩解甚至阻止病情進展,得到臨床醫(yī)師和患者的廣泛認可[6,7]。干燥綜合征證型包括陰虛燥熱型,氣陰兩虛型,氣滯血瘀型,肝腎虧虛型,其中陰虛燥熱型最為常見,占41.3%[8]。筆者在對中醫(yī)典籍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多年診療經驗,自擬增液除燥方可有效緩解陰虛燥熱型干燥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癥狀,增加淚液和唾液分泌,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選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在鄭州市中心醫(yī)院新鄭分院就診的77例干燥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美國風濕病協(xié)會聯(lián)合歐洲風濕病協(xié)會推薦的干燥綜合征診斷標準(2016年)》中干燥綜合征的診斷標準[9],且符合《內科學》中陰虛燥熱證中醫(yī)辨證診斷標準[8];年齡25~65歲;近半年無生育計劃。排除標準:合并重度肌膚糜爛、重度淋巴組織增生、視網膜病變者;意識模糊,無法進行正常交流者;近2 m使用過免疫抑制劑者;失訪患者。所有患者按照是否口服自擬增液化痹方分為觀察組(n=42)和對照組(n=35)。對照組男3例,女32例;年齡25~64歲,平均44.9±8.21歲;病程0.44~11.7 y,平均5.72±0.45 y。觀察組男4例,女38例;年齡26~65歲,平均44.7±8.4歲;病程0.45~11.8 y,平均5.78±0.42 y。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口服硫酸羥氯喹片(規(guī)格:0.1 g×14片,上海上藥中西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19990263)2片·次-1,Bid。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自擬增液化痹方,方劑組成:知母25 g、生地黃、百合、麥冬、當歸各15 g、黨參、玄參、海風藤、牡丹皮各10 g、甘草3g。每日水煎服1劑,分兩次口服。
所有患者治療12 w為1療程。
1.3.1 疾病活動指數(shù)
以歐洲醫(yī)學委員會風濕組干燥綜合征評分量表(Eular sjogren's syndrome patient reported index,ESSPRI)和歐洲醫(yī)學委員會風濕組干燥綜合征病程活躍程度(Eular sjogren's syndrome disease activity index,ESSDAI)作為評估患者疾病的活動指數(shù)。ESSPRI包括皮膚干燥、身體疼痛、疲憊感覺,每項計 0~10分[10]。ESSDAI包括全身癥狀、皮膚癥狀、關節(jié)癥狀、腺體癥狀、組織器官癥狀、淋巴結癥狀、神經系統(tǒng)病變,每項計 0~3分[11]。
1.3.2 淚液和唾液分泌情況
以淚液流量評估患者淚液分泌情況,拭去患者眼處液體,取兩個5 mm× 40 mm的條形濾紙,一側折彎,緩慢放入雙眼結膜囊內,患者緊閉雙眼,5 min后取出,測量淚液浸潤的長度。
以唾液流率評估患者唾液分泌情況,取負壓液體吸收器,放置在患者舌根處,使其吸收患者唾液,15 min后取出,計算收集唾液。
1.3.3 炎性因子
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 5 mL,3000 rpm離心5 min后取上層血清,通過透射比濁法測定血清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的水平。
1.3.4 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 5 mL,肝素抗凝,通過魏氏法測定ESR。
1.3.5 療效
參照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判定治療后及隨訪6 m、12 m患者的臨床療效[12],包括:①臨床控制:目干和口干等臨床表現(xiàn)消失,炎性指標恢復正常;②顯效:目干和口干等臨床表現(xiàn)消失,炎性指標改善;③有效:目干和口干等臨床表現(xiàn)好轉,炎性指標改善;④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
1.3.6 安全性
檢測患者血尿常規(guī),心電圖,肝腎等指標,觀察不良反應/不良事件,包括:食欲不振,情緒改變,頭痛頭昏,耳鳴耳聾,皮疹,角膜水腫等。
數(shù)據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D)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后及隨訪6 m、12 m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同期對照組(P<0.05)。見表 1。
治療前,兩組ESSPRI(皮膚干燥、身體疼痛、疲憊感覺)、ESSDAI積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ESSPRI、ESSDAI積分均降低,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治療前,兩組5 min淚液分泌量和唾液流率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5 min淚液分泌量和唾液流率明顯增加,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治療前,兩組ESR、CRP和RF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ESR、CRP和RF水平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治療期間未見患者血尿常規(guī)、心電圖、肝腎指標出現(xiàn)明顯異常改變。對照組治療期間出現(xiàn)食欲不振4例,情緒改變4例,頭痛頭昏1例,皮疹1例,角膜水腫1例。觀察組出現(xiàn)食欲不振4例,情緒改變4例,頭痛頭昏2例,耳鳴耳聾1例,皮疹2例。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1.0%,對照組為31.4%,兩者無明顯差異(P>0.05)。
干燥綜合征的病因病尚未完全清楚,臨床復發(fā)率高,一般認為與遺傳因素(組織相容性抗原、家族聚集史)、病毒因素(巨細胞病毒、逆轉錄病毒等)、性激素(雌激素升高)、免疫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等有關[13]。表1顯示,觀察組治療后及隨訪6 m、12 m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同期的對照組。這提示自擬增液除燥方可提高陰虛燥熱型干燥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療效,復發(fā)率低。
干燥綜合征臨床表現(xiàn)為口干燥(口舌干燥,猖撅齲齒,唾液腺炎,舌面干裂萎縮),結膜干燥(雙目干澀、眼睛分泌物增多,眼淚少,眼內異物感),其他淺表部位(鼻黏膜、陰道黏膜、消化道黏膜等外分泌腺分泌液體減少),還可累及肝(肝損傷發(fā)生率70%),腎(腎小管酸中毒發(fā)生率33%),肺(肺功能異常發(fā)生率70%,肺間質病變發(fā)生率25%),皮膚(紫癱性皮疹發(fā)生率33%),四肢關節(jié)(關節(jié)痛發(fā)生率70%),淋巴(惡性淋巴瘤發(fā)生率為正常人的44倍),胰腺(胰腺炎),神經系統(tǒng)(周圍神經炎)等[14,15]。本研究采用ESSPRI、ESSDAI量表評價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和疾病活躍程度。表2顯示,觀察組治療后ESSPRI、ESSDAI積分降低。提示自擬增液除燥方可明顯改善干燥綜合征患者的皮膚干燥,身體疼痛,關節(jié)癥狀、疲憊感覺,全身癥狀,腺體癥狀,組織器官癥狀,淋巴結癥狀,神經系統(tǒng)病變等。
表2 兩組干燥綜合征患者疾病活動指數(shù)比較 (±SD,分)
表2 兩組干燥綜合征患者疾病活動指數(shù)比較 (±SD,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皮膚干燥 身體疼痛 疲憊感覺 ESSDAI積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后 治療后 治療后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5 5.82±1.19 5.03±0.98* 8.17±1.34 1.78±0.45* 6.55±1.26 4.83±1.05* 0.79±0.17 0.62±0.15*觀察組 42 5.80±1.16 2.45±0.71*# 8.19±1.31 0.83±0.27*# 6.50±1.19 3.17±0.97*# 0.76±0.19 0.47±0.13*#
干燥綜合征患者淚腺及唾液腺等外分泌腺萎縮,以口眼干燥最為常用。其中淚液流量和唾液流率為評價干燥綜合征患者淚腺及唾液腺的功能的典型指標。臨床上西醫(yī)治療口眼干燥包括以下3個方面:淚液和唾液分泌液的替代藥物,以緩解口眼部干燥;促進淚腺和唾液腺蠕動,增加淚液和唾液生成;系統(tǒng)療法調節(jié)患者的免疫功能,緩解組織病理狀態(tài),以恢復患者淚腺、唾液腺及機體功能[16]。表3顯示,觀察組治療后患者5 min淚液分泌量和唾液流率增加。提示自擬增液除燥方可能具有促進干燥綜合征的淚液和唾液分泌,緩解口眼干燥的作用。
表3 兩組干燥綜合征患者淚液和唾液分泌比較(±SD)
表3 兩組干燥綜合征患者淚液和唾液分泌比較(±SD)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左眼5min淚液分泌量(mm) 右眼5min淚液分泌量(mm) 唾液流率(mL·15min-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后 治療后 治療后 治療后對照組 35 1.92±0.58 3.53±0.69* 1.49±0.54 3.18±0.72* 0.88±0.22 1.63±0.41*觀察組 42 1.89±0.62 4.39±0.87*# 1.52±0.55 3.63±0.85*# 0.90±0.27 2.21±0.45*#
表4 兩組干燥綜合征患者炎性因子比較(±SD)
表4 兩組干燥綜合征患者炎性因子比較(±SD)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ESR(mm·h-1) CRP(mg·L-1) RF(IU·mL-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后 治療后 治療后 治療后對照組 35 51.39±11.65 38.17±9.39* 21.46±4.74 9.96±3.64* 107.62±17.63 73.82±12.84*觀察組 42 52.08±11.61 25.83±7.52*# 20.51±4.59 3.17±0.80*# 105.84±18.45 57.80±11.07*#
干燥綜合征為慢性免疫性炎性疾病,其發(fā)生發(fā)展與炎性因子關系密切,其中ESR、CRP和RF為評價干燥綜合征的常用指標。ESR指紅細胞的沉降速度,其與紅細胞間的聚集力及血液黏稠度有關,在病理狀態(tài)時下,ESR通常明顯加快[17]。干燥綜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在病理作用下,機體可大量分泌RF[18]。CRP為機體感受炎性侵襲或組織受損時分泌的非特異性急性蛋白,其能夠激活補體、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以清除病原微生物[19]。觀察組治療后患者ESR、RF和CRP水平降低。提示自擬增液除燥方可能具有降低干燥綜合征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
綜上所述,自擬增液除燥方可提高陰虛燥熱型干燥綜合征患者治療后及 隨訪6 m、12 m的臨床療效,增加患者5 min淚液分泌量和唾液流率,減輕炎性因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