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上(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深圳 518000)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身體與心理迅速成熟的青春期前期,在身心變化與外部升學等壓力的雙重影響下,初中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
有關調(diào)查顯示,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占到15%~20%左右,它們主要表現(xiàn)在人際關系緊張與敏感、焦慮、厭學、情緒不穩(wěn)定等方面。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初中生的正常生活、學習和身心發(fā)展。特別是在疫情影響下,中小學在復學后,出現(xiàn)了一些由于心理問題而造成的涉及未成年人的極端事件。對此,國家高度重視,多次提及并強調(diào)心理干預及疏導的重要性。
為促進初中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筆者整合了音樂、美術、心理健康等多學科力量,在七年級開展了“藝術療愈在初中心理輔導中的應用研究”,確定采用“藝術療愈與心理輔導結(jié)合”的方式方法,形成了較為豐富有效的藝術療愈課程,為初中心理輔導提供了更多的路徑。
藝術療愈,是一種極具特色的心理治療手法。在教育領域,藝術的治療功能為人所熟知。但在國內(nèi)目前有關音樂和美術教育介入心理治療的文獻中,美術治療和音樂治療都僅僅作為單獨的治療方法,而且大多針對特殊兒童,并未推廣使用。對于初中學生的心理輔導,這方面的實踐較少,藝術療愈的方法和路徑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
其一,藝術教師缺乏心理學相關專業(yè)知識和多樣化的藝術療愈方法,只能根據(jù)學生的技巧進行評判與指導,不能很好地在藝術課堂中做到關注學生本身,關注學生繪畫的表達內(nèi)容,從而無法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教師也缺乏多樣化的藝術療愈方法來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其二,心理健康教師不能有效整合藝術教育課程,實現(xiàn)跨學科融合的交互效應。心理輔導活動形式較為單一,整體趣味性不足,學生參與感不強,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為幫助教師了解藝術療愈的理論,豐富藝術療愈的方法,筆者組織學校的美術、音樂和心理健康教師認真學習國內(nèi)外有影響的藝術療愈形式和理論,豐盈教師的“藝術療愈”理論系統(tǒng),提煉出符合我校藝術療愈走進心理輔導的教學要求,并積極整合美術、音樂和心理輔導等一切可以整合的優(yōu)質(zhì)資源,運用多種藝術療愈的方法、路徑,促進初中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實現(xiàn)學科綜合育人。
筆者和研究團隊教師通過學生繪畫作品、課堂表現(xiàn)、人際交往和同學間的沖突等進行心理分析,制作“輔助心理普查表”,篩選出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重點關注。并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心理情況和心理需求采用不同的藝術療愈方法,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提升其自我身份認同與情緒控制能力,改善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實踐中,筆者和團隊教師主要運用了以下幾種藝術療愈的方法。
1.涂鴉式繪畫,自由宣泄情緒
繪畫是藝術療愈的主要形式,也是我們表達內(nèi)心、抒發(fā)情緒的有效途徑。
我校一位七年級學生因胃疼頻繁請假。筆者通過初次會談,了解到其隱藏在軀體化癥狀背后因親子沖突而引起的憤怒、擔憂和失落等情緒,該生出現(xiàn)癥狀的主要原因是:面對這些復雜情緒,他缺乏相應的方式去看見、去紓解。
對此,筆者采用涂鴉式繪畫的方式對孩子進行個體輔導。通過四次涂鴉式繪畫,讓他回想最近一次產(chǎn)生激烈情緒的時刻,并將其自由地宣泄在空白的紙張中。
在輔導的一開始孩子有些猶豫不決,糾結(jié)于繪畫的正確性和專業(yè)性,并且表示通過繪畫表達情緒存在一定困難。但在后續(xù)的輔導過程中,他感受到繪畫其實并非要以畫出一張好畫為目的,而是可以進入自由的繪畫狀態(tài),也學會了通過繪畫去感受、表達和認識自己的情緒,意識到了問題所在。該生通過近半年的藝術療愈活動,變得自信、樂觀了,身體上的不適也消失了。
2.曼陀羅繪畫,整合內(nèi)心沖突
當學生出現(xiàn)心理壓力大、焦慮等情況時,筆者還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曼陀羅繪畫,達到調(diào)節(jié)情緒、自我修復的作用。
筆者的班級有個男生平時容易沖動,經(jīng)常和同學發(fā)生矛盾。在對他進行藝術療愈時,我運用了曼陀羅繪畫的方法。伴隨著舒緩的音樂,該生的注意力落在筆和畫上,在繪畫的過程中慢慢平靜心緒。他為他的作品取名《曼陀羅花園》,并且對我說:“這個作品讓我聯(lián)想到春天五顏六色的花兒和綠油油的小草,希望周末能和爸爸媽媽去郊外踏青,享受美麗的春天。”通過曼陀羅繪畫,他的心情變得平穩(wěn)緩和,不再焦躁。
3.情緒主題畫,了解自我情緒
筆者和團隊教師還會運用情緒主題畫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藝術療愈,引導學生用不同的顏色和線條來表達不同的情緒。
筆者班上有個男生因為自己最喜歡的鋼筆不見了,非常生氣,和同學發(fā)生了矛盾。筆者試著用情緒主題畫的方式對他進行藝術療愈。讓他選擇一種顏色來給一個小怪獸涂色。他選用了紅色來表示自己生氣的情緒,并寫出了生氣的原因和當時的想法。通過填色活動疏解情緒后,這位同學寫出的建議是:別生氣了,大不了再買一支。通過情緒主題畫,該生能了解自我情緒并更好地處理情緒。
4.三階段畫,提高自我認同感
在前期通過問卷調(diào)查了解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后,筆者和團隊教師在回收的問卷中,挑選出20 位學生作為藝術療愈的對象。在進行藝術療愈的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畫出自己的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個階段,并請學生圍繞自己的性格、狀態(tài)、人際關系、愛好等,為每個階段關聯(lián) 一個表示心情的詞匯進行描述。通過這種藝術療愈方式,學生不僅明確了自我定位,而且提高了自我認同感。
5.二人合作畫,增強人際交往能力
針對一些孤僻、內(nèi)向,人際交往能力弱的學生,筆者和團隊教師采用了“二人合作畫”的藝術療愈方式。請兩個人用不同顏色的筆,一人先畫一筆,第二個人在前一個人繪畫的基礎上再添一筆,以此循環(huán),最終完成圖畫。在合作過程中,學生充分進行交流。通過“二人合作畫”增強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6.團體合作畫,感受合作取得成功的喜悅
研究團隊教師除了針對個別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個別輔導外,還對篩選出來的有心理需求的學生進行了藝術療愈的團體輔導。筆者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五到八個人,每個人用不同顏色的筆,先由一個人畫出一個事物的輪廓,其他人陸續(xù)再給它添色或增加自己想畫的部分,最終合作完成一幅畫。
組員在相互分享自己繪畫時的念頭以及感受環(huán)節(jié)時暢所欲言,有學生說:“我本來只畫了一個圓,結(jié)果小組成員分別給我加了荷花、荷葉,小魚,和太陽,結(jié)果我發(fā)現(xiàn)單調(diào)的圓變成了美麗的荷塘,很開心?!庇袑W生說:“我記得有人幫我給單調(diào)花朵增加了顏色,還有同學在花朵旁邊添加了蝴蝶、小草,豐富了畫面,讓我感受到團隊協(xié)作的力量?!?/p>
合作畫讓同學們感受到了團隊協(xié)作的有趣過程和神奇力量,學生在活動中能體驗到成就感和喜悅,增強了人際交往能力。
7.音樂療法,表達自我,放松心情。
研究團隊中的教師還運用了音樂療法對學生進行藝術療愈。通過讓學生聆聽音樂、主動參與演唱、演奏音樂作品等各種音樂活動來達到療愈的目的。
此外,團隊還讓學生在聆聽音樂的基礎上,用抽象繪畫等方式表達與自己所選樂曲相對應的心情。這一藝術療愈的方法使學生處于安全的環(huán)境中,消除了戒備心理,自由地表達心情。創(chuàng)作活動過程形象地反映出每一位學生的心態(tài),從而為教師解決他們個性化的心理健康問題提供了有力依據(jù)。
例如,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筆者所在學校的戲劇社團的學生有60%以上存在情緒障礙 、行為規(guī)范差,難以管理等心理以及行為規(guī)范問題。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和團隊教師合作,設計豐富新穎的形式,把圖片、多媒體影像、游戲、故事等多種手段引進課堂,如歌劇《費加羅的婚禮》,音樂劇《獅子王》等,引導學生利用音樂與戲劇的方法來充分表達自我情緒,達到放松與治療情緒的效果。通過一段時間的藝術療愈,社團學生情緒明顯穩(wěn)定,行為規(guī)范有所改善,綜合心理情況有所好轉(zhuǎn)。
通過持續(xù)兩年的藝術療愈實踐,筆者欣喜地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藝術療愈的學生與周圍人交流的自信與能力提高了,并且能多維度審視問題,不再偏執(zhí)。一些羞于表達的孩子也能更大膽、主動地表達自我情感,逐步向身邊人敞開自己的心扉,并且,在美術課堂中,目標完成度更高,對作品的造型觀察力也逐步增強。個別過分關注自我、擾亂活動秩序的孩子在課堂上搗亂的次數(shù)慢慢減少,不遵守課堂紀律、多動、辱罵同學的情況得到改善。學生在藝術課堂中體驗正能量,充滿創(chuàng)造力,仿佛進入了治愈的樂園,美術、音樂課堂真正成為了學生們快樂和自信的源泉。
由此可見,藝術療愈在初中心理輔導中的應用適應了基礎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在初中心理輔導中,美術、音樂和心理健康教師要有效開發(fā)和整合藝術課程資源,實現(xiàn)學科綜合育人;要分析學生心理需求,借助繪畫、音樂藝術媒介,精準定制藝術療愈方法,運用多樣化的藝術療愈方法診斷和改善學生的心理問題,從而最終實現(xiàn)藝術療愈在初中心理輔導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人格的全面發(fā)展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