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國宏
范本呈現(xiàn)
阿桃下崗后,和老爹在鬧市的拐角租了一個門面,開了一間包子鋪。
為了吸引客流量,阿桃采取了一系列的促銷,出售五種不同餡料的小籠包子,滿足不同人的口味;店內(nèi)還免費贈送小菜,北方人早餐都有吃小咸菜的習(xí)慣;早點加宵夜,一早一晚,解決了下晚班的食客無處吃飯的難題。因此包子鋪剛剛開業(yè),便客滿如云。
鎮(zhèn)上的其他幾家早點鋪發(fā)現(xiàn)“客流”都被阿桃的包子鋪吸引過去了,很是嫉妒,便偷偷傳言:“哎呀,你們還不知道吧,阿桃家的包子啊,那肉餡是用病死豬做的。那些青菜呀,農(nóng)藥超標(biāo)不說,還懶得洗呢!”三人成虎,一周左右的時間,阿桃的包子鋪就變得冷清起來。
這天早上,阿桃剛剛打開店門,端出蒸好的幾屜包子放在火爐上,猛然間瞧見門外的臺階上,坐著一位年邁拾荒者。老人蓬頭垢面,兩眼無神,衣服黑黢黢地泛著油光,腳上趿拉著一雙破鞋,有一只居然被大腳趾頂出了一個洞。阿桃也沒理會——這會兒正是“飯口”,她得忙著招待陸陸續(xù)續(xù)進店的食客們。
正忙間,阿桃眼角的余光不經(jīng)意間瞥見拾荒老人。她看看手里端著的一盤包子,心頭一震,稍作思忖,便徑直走向老人:“大爺,您還沒吃早飯吧,這幾個包子您先吃著,不夠我再給您拿!”
拾荒老人面現(xiàn)驚恐和懷疑,惴惴不安地囁嚅著:“我……我……我沒錢……”阿桃笑了,貼近老人的耳朵提高聲音說:“大爺,您吃吧,本店搞活動,這盤包子不要錢!”拾荒老人似乎聽明白什么,哆哆嗦嗦地伸手接過盤子,蹣跚著坐在門口臺階上,抓起包子狼吞虎咽起來。店內(nèi)的食客邊吃邊透過玻璃窗,說笑著……
靠門口的那桌食客吃好后,出了店門。阿桃見店里出現(xiàn)了空座,便示意老爹把拾荒老人攙到店里。老爹把拾荒老人攙到后廚,幫他洗了手、凈了面,然后把他領(lǐng)到門口那張餐桌前。阿桃麻利地給拾荒老人端來一盤熱氣騰騰的包子、一碟咸菜和一碗稀粥。
店內(nèi)食客竊竊私語起來,幾位常來的食客甚至笑著打趣:“阿桃,老頭是你親戚?”阿桃笑而不語,只顧忙著料理生意。
此后一連幾天早上,拾荒老人都會出現(xiàn)在阿桃的包子鋪門口。阿桃呢,也會準(zhǔn)時將一盤準(zhǔn)備好的熱包子端給老人。
周日的早上,阿桃照例給坐在門口那張餐桌旁的拾荒老人端去包子。這時,忽見一男一女兩個青年人急匆匆走進店里,來到拾荒老人面前,撲通一聲跪下:“爹,您讓我們找得好苦?。〉?,咱們回家吧!”一番解釋,阿桃和食客們這才明白:原來拾荒老人是位走失的失憶老人。
拾荒老人被兒子、兒媳攙上車接走了。臨走時,老人的兒子、兒媳一個勁兒地向阿桃和老爹鞠躬感謝。
不知什么原因,第二天,阿桃的包子鋪門前突然間排起了長隊,每天早上準(zhǔn)備的30屜包子,不到20分鐘就賣光了!阿桃和老爹忙著繼續(xù)和面包包子——店門外還有好多食客在眼巴巴地等著買包子呢!這其中,居然有幾位是另外幾家早點鋪的老板。
阿桃一見“同行”,詫異之中又多了幾分警覺。這時只聽隊伍當(dāng)中有人喊:“張老板,你家也開早點鋪,咋不在自家店里吃,卻來這兒買早餐?。俊蹦俏粡埨习宀僦笊らT答道:“因為這家店里的包子有溫度!”
話音剛落,門外竟有掌聲傳來,“說得好哎——!”
此后,阿桃店里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紅火——沒辦法,誰不愛吃有溫度的包子呢!
(選自《淮南日報》2023年4月24日,有刪改)
技法提煉
初中作文離不開寫人,但同學(xué)們在寫人時往往過于簡單,人物形象是粗線條、漫畫式的。要想使筆下的人物形象變得豐滿,以下兩個方面尤為關(guān)鍵:
1.抓住典型事例表現(xiàn)人物
人物的思想品質(zhì)和性格特征是通過一件件具體的事例反映出來的,因此,要想寫好一個人物,選取典型事例是關(guān)鍵。典型事例不能無中生有、捕風(fēng)捉影,必須是生活中的“真事”,這樣才能使人信服。既可以是轟轟烈烈的“大事”,也可以是看似平凡,實際上卻包含著人物不平凡品質(zhì)的“小事”。文章通過阿桃開包子鋪遭同行擠對,最后卻因救助拾荒老人而讓包子鋪生意爆火的故事,表現(xiàn)出了阿桃的善良,也緊扣住了“有溫度”的主題。
2.運用多種描寫手法表現(xiàn)人物
寫人就是要對人物和與人物有關(guān)的事件進行具體生動的描繪和刻畫,使人物特征得以再現(xiàn)出來,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梢赃\用多種描寫手法讓人物性格鮮明突出,如文中“心頭一震,稍作思忖,便徑直走向老人”“貼近老人的耳朵提高聲音說”等句子,就體現(xiàn)了阿桃樂觀善良的性格;還可以運用對比手法,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人物,如文中阿桃的同行從一開始擠對她到后來幫襯她,前后判若兩人,從側(cè)面反映出阿桃的善良也潛移默化地感染到了其他人,這才是“有溫度”真正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