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華 汪從敏 王 亮 彭 亮 張 浩 張 俊 葉夏明
(1.寧波送變電建設有限工程甬城配電網(wǎng)建設分公司 2.國網(wǎng)寧波供電公司)
目前,現(xiàn)有的管道走廊技術已得到普遍應用,在中國,電纜溝仍然是水、電、氣、通信等方面的主要應用領域。由于受城市地質條件的制約,燃氣、電力、供水管道之間不能形成單獨的溝渠,管道常常會彼此交錯。如果水管受到損傷,將會滲透到其他管線,造成嚴重的安全風險。當遇到火源時,很容易發(fā)生爆炸,在維修井蓋或其他接頭處向地面泄漏,對行人的安全構成很大的威脅。
電纜的操作維護工作量大,電纜檢查維護時必須將電纜罩打開,以便進入電纜井或溝槽。在封閉的、狹窄的空間內,如電纜溝、電纜通道等,存在著有毒、有害的氣體,對人體造成危害;電纜在維護時,有時會要求電纜抬高、挪動或暫時吊掛,如果工人用手或肩去抓住或托住,非常吃力,而且不安全;另外,在電纜隧道中作業(yè)的作業(yè)人員,一旦出現(xiàn)事故,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所以該工程已開發(fā)出一種能探測有毒氣體,送風,人工支撐,后備防護的設備。本工程設備的推廣使用,既能保障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又能提高工作的工作效率。
隨著電纜線建設的迅速發(fā)展,電纜的維護和使用工作量越來越大,電纜的檢查和維護必須打開電纜蓋,以便在電纜井中或溝槽中進行檢查和維護。寧波電力公司的電力線纜中心維護和管理超過1000 多千米,電力線路的運行安全關系到整個城市的供電安全,因此,運維和管理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電纜溝、電纜通道等封閉的空間,可以確保電纜的正常使用,但在封閉的情況下,尤其是混合電纜走廊,更容易產生有毒有害氣體,所以在使用后,要對其進行快速的檢查,以確保其安全和可靠。近年來,在深基坑等封閉的有限空間內工作,發(fā)生多起中毒致死的事件。為避免在這種封閉的環(huán)境下進行工作,由于缺少及時的監(jiān)測和通風,造成人員中毒、缺氧等事故,在進入電纜溝或電纜通道之前,不但要打開蓋板,而且要進行檢查。
目前的電纜溝蓋板比較厚,每一根都有800 公斤重,需要借助大型機器來搬運。但由于大型機器的協(xié)同工作成本高、工作地點多、工作效率低;而用人工來搬運,不僅困難,而且非常吃力,有安全隱患,有的還會導致蓋板的損傷,因此需要抓取、舉、移的吊裝機構。電纜在維護中,有時會要求電纜抬高、挪動或暫時吊掛,如果工人用手或肩去抓住或托住,既困難又危險。在特定深度下工作的操作人員,應采取備用保護措施,并應設置備用保護帶輪提升或電氣提升。為了確保電纜溝的安全運行,必須開發(fā)專門的蓋板升降設備、氣體探測設備、電纜升降懸掛機構以及操作人員緊急救援或備用防護設備。該工程的主要成果實現(xiàn)了頂板的升降、及時的探測、電纜的懸吊和人員的緊急保護等,所以只要裝置安裝方便、操作簡單,一定會得到電力電纜運行維護人員的青睞和認可。
工程實施后,可有效地提升線路維修工作的效率,縮短停電時間,防止電力損耗;對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和保護,確保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防止安全事故。
目前國內還沒有找到與該工程有關的設備,只有類似的產品,比如福州電業(yè)局,開發(fā)了一種用于電纜蓋板的液壓起重設備,它的起重機構是以液壓千斤頂為起重機構,并配有起重框架來完成。寧夏維修公司曾在承重梁上,與起重絲桿相結合,再用四條提升繩索將索具的原有孔環(huán)鉤住,從而提升機蓋。另外,還有一項專利技術,就是將升降與移動結合起來,通過螺旋升降機,將軌道與滾輪連接起來,這種技術與前面兩種技術相比有很大的突破,可以進行升降和移位,但在功能上不能滿足本項目全部想解決技術需求。該項目既要解決吊裝、位移等問題,又要實現(xiàn)對有害氣體的快速探測,又可作為后備保護、承載支撐等功能。
該工程設計的主要目的是開發(fā)一種能快速裝配、快速送風、攀爬防護、后備防護、應急救援的新型電纜作業(yè)設備。
首先對常見電纜溝、電纜井的布局、尺寸、深度進行調查,確定結構、檢測、送風、承載、防護等具體技術指標,為后續(xù)工程的實施提供依據(jù)和技術指標。
其次,根據(jù)電纜溝和電纜井的形狀和尺寸,設計出能夠迅速裝配好的受力框架,考慮到儲存、運輸和搬運的方便。
最后,利用專用的快速夾具,將鋁合金圓管和方管迅速組裝起來,形成承載和安裝其他功能構件的框架。如圖1 所示。
根據(jù)安全結構,在顯而易見的地方設置有毒氣體探測主機,便于操作觀察,探測探針必須在操作人員進入之前進入有限空間、密閉空間進行探測,所以探測探針固定在直立爬梯的下端。毒氣探測系統(tǒng)是一種新型的氣體探測設備,它能對各種有毒氣體和有害氣體進行探測,并能對各種氣體進行實時報警。
考慮到進出溝、井內的便利與安全,本工程設計了一種硬式爬梯,該設備以環(huán)氧樹脂絕緣圓管為主柱,并考慮到重量輕而特制的鋁合金腳釘,為了便于運輸,將絕緣主柱與內置圓管對接,內置圓管對接能保證連接可靠,還能保證管內暢通便于送風。由于垂直爬梯懸吊在圓形管道上,容易搖擺,所以采用橫向排列的鋁合金方鋼管吊起。
為確保作業(yè)空間的安全性,根據(jù)有限空間、密閉空間作業(yè)的要求,設置送風設備,本工程設備選擇與電動送風器相匹配,但由于現(xiàn)場多一根送風管道會對現(xiàn)場作業(yè)造成不便,同時也會造成運輸不便,經(jīng)項目負責人提出,與爬梯的主柱、絕緣圓管進行集成。
在井下作業(yè)時,應采取緊急救援措施,在受力框架上設置電力絞車,以便對電纜溝和電纜井中的工作人員進行緊急應變。這種電動絞車還可以在維修電纜時,幫助吊索懸掛,電纜蓋板打開等。為了保證作業(yè)空間的安全,根據(jù)有限空間、密閉空間作業(yè)的要求需要配置送風裝置,項目裝置選配電動送風器,考慮現(xiàn)場多一根送風管會影響現(xiàn)場作業(yè),且儲運也麻煩,經(jīng)項目負責人要求和爬梯的主柱絕緣圓管一體化設計,因此結合爬梯主柱管進行融合設計。如圖2 所示。
圖2 融合設計圖
通過該工程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電纜溝施工的安全保護能力,防止事故的發(fā)生。主要的創(chuàng)新與技術包括:
項目總體目標及成果,可對進入電纜溝的工作人員在進入密閉空間之前,進行有害氣體的探測,設置送風裝置以預防中毒;為下井作業(yè)人員設置安全的梯子,配備速度差自動控制裝置,以避免攀爬和跌落;為便于電纜溝(井)中的工作人員提供了一個小型的工作平臺。
本項目裝置采用電動送風管道與懸空爬梯結合的結構,既能確保人員在進入之前能及時送風,也能防止送風管道對工作造成影響。
本裝置采用快速裝配的方法,利用快速的卡合機將管子迅速的裝配在一起,形成一個受力的框架,便于設備的運輸和搬運,同時也便于現(xiàn)場的迅速裝配。
該工程的理論基礎是目前有關建筑、安全工器具的設計、制作及《電力安全工作規(guī)程》等相關規(guī)定。
該課題的研究內容包括從工程中的吊頂、氣體檢測、后備防護等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并按照現(xiàn)行有關設備的設計、生產標準制定整體方案,并對現(xiàn)有的電纜蓋板進行優(yōu)化,以提高其安全性、可靠性和施工的便利性。本課題的研究內容是針對電纜維護人員的實踐經(jīng)驗和需要,改變以往手工開啟、挪動電纜蓋板的費時、不安全的作業(yè)方式。
電纜溝施工的安全防護框架,可在電纜罩附近迅速裝配,既可完成800kg 的大型箱體的抓取、移位,又具有檢測有害氣體、懸掛電纜、設置人員后備保護的作用,關鍵在于,保護結構必須按照標準構件的要求,快速裝配,并可根據(jù)電纜罩的不同而靈活調節(jié),這是工程的重點和難點。設備所要抓住的電纜蓋板規(guī)格不一,電纜蓋板吊裝抓具的安裝孔或扣環(huán)不一致,使夾具機構的設計變得困難,這是本課題的重點。在構架上應設置操作人員的后備保護機制,以便工作人員在電纜溝槽或隧道中出現(xiàn)事故時迅速進行救援,減少事故的損失。備用裝置不會對員工的工作造成影響,緊急情況下可以迅速提高,是該工程的核心技術。
對有毒有害氣體進行探測時,必須在電纜溝深處進行探測,并能迅速發(fā)出測試結果,并根據(jù)現(xiàn)場工作的特點進行重新設計。
開發(fā)適用于電纜溝施工現(xiàn)場的快速裝配作業(yè)安全保護框架,能夠適應各種規(guī)格的電纜罩板;開發(fā)適用于電纜溝工作的有毒有害氣體的快速探測技術,并對其進行實時、快速的信息傳輸和預警;開發(fā)適用于纜索罩的升降、移動、鎖定的機械裝置;為電纜連接的維護和操作人員的備用保護機構的設計。在對電纜罩進行設計和生產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優(yōu)化。
該工程的目的是開發(fā)一種能迅速裝配、進行起吊、移位、檢測和防護的新型電纜作業(yè)設備。首先,在調查了解常見電纜罩的有關尺寸及載荷需求的基礎上,確定具體的抓取、移位、檢測、送風、承載、防護等技術指標,從而為后續(xù)的設計工作提供參考。其次設計抓取、移位機構,根據(jù)方便、輕量化的需要,選用液壓或螺旋提升機構,完成提升、移位機構的設計方案后,再考慮適合于電纜溝寬度、長度調整的負荷構型,最后進行快速裝配和調整機構的設計。框架的結構是標準的,通過快速的連接或固定裝置進行裝配。另外根據(jù)安全框架的要求,設計了可伸縮的操作者,用于抓取有毒有害氣體的探測設備,以達到快速分層的目的。在該安全框架內設有輔助懸掛裝置及備用保護裝置,以便于對電纜連接等進行檢查或維護,并可為緊急情況下的緊急情況提供機械支援。
實施電纜溝作業(yè)的安全支架,可在電纜維修作業(yè)場所迅速裝配;在電纜蓋打開后,能夠對電纜溝進行快速的氣體探測;實現(xiàn)各類電纜罩的快速抓取功能,避免手動操作的危險;完成電纜吊起、移位和操作人員的后備保護。
該設備具備檢測有毒氣體、輔助下電纜溝(井)防護、應急救援、輔助作業(yè)等作用。本裝置整體框架結構為鋁合金圓管、方管,采用快速夾具組裝成受力框架,以達到相應功能。配置的有毒有害氣體檢測設備,能夠對密閉空間、有限空間、電纜溝、電纜井等環(huán)境中的有害氣體進行檢測,并能迅速發(fā)出警報。本設計的絕緣主柱爬梯為絕緣材料,并達到了靜力測試的要求,其整體和梯級靜載荷為2200N,并與內置套管對接,對接處采用腳釘定位,配置的腳釘全部采用鋁合金加工而成。送風設備為電動送風設備,送風設備設置在受力框架的下端水平橫梁上,送風管道與爬梯的主柱絕緣管集成在一起。使用功率120W 的電扇,與直徑為45mm 的圓形管道相結合,確保了工作環(huán)境的安全。工作平臺采用腳釘固定,便于調整安裝高度,方便操作人員操作。后備和緊急救援設備,配備速差自動控制和電動絞盤,可對出入電纜溝的人員進行防護,并能在緊急情況下迅速進行搶救。速度差自動控制裝置的額定工作負荷是100kg,而電動絞車負荷是200kg。
該工程設備的技術能夠保證電纜溝、電纜井內作業(yè)人員的人身安全,符合密閉空間和有限空間作業(yè)的安全防護要求,值得進一步推廣,希望能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其功能,同時考慮到大規(guī)模推廣的需要,進行產業(yè)化研究。因此,在對線纜維護的過程中,要加大對線纜控制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力度,保障整個系統(tǒng)正常運行,促使電力線纜維護技術的不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