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浙江之豇種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杭州 310020))
品種定位試驗是鑒定雜交水稻新品種豐產(chǎn)性、穩(wěn)產(chǎn)性、適應性、抗逆性等的重要手段,是雜交水稻新品種進行市場化推廣評價的重要參考依據(jù)[1-2]?!愦蠹五a優(yōu)610’是浙江大學聯(lián)合嘉興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無錫哈勃生物種業(yè)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之豇種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共同選育的雜交水稻新品種,于2022年通過國家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國審稻20220269)。為進一步了解‘浙大嘉錫優(yōu)610’的特征特性,從而更好地推廣該品種,筆者特于2022年在嘉興港區(qū)農(nóng)業(yè)示范區(qū)開展了該品種的定位試驗?,F(xiàn)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供試品種(系)共10 個,分別為‘浙大嘉錫優(yōu)610’(審定編號:國審稻20220269)、‘春優(yōu)927’(審定編號:浙審稻2017017)、浙杭優(yōu)200、‘甬優(yōu)1540’(審定編號:國審稻2015040)、‘甬優(yōu)31’(審定編號:浙審稻2020018)、‘嘉豐優(yōu)2號’(審定編號:浙審稻2017012)、‘甬優(yōu)1538’(審定編號:贛審稻2015009)、‘甬優(yōu)7823’(審定編號:浙審稻2021012)、‘浙粳優(yōu)1578’(審定編號:國審稻20190028)、‘甬優(yōu)7860’(審定編號:浙審稻2017021)。其中,‘甬優(yōu)1540’‘嘉豐優(yōu)2 號’‘春優(yōu)927’‘浙粳優(yōu)1578’4 個品種是2022 年浙江省雜交晚稻的主導品種,具有一定的市場代表性。
試驗于2022 年在嘉興港區(qū)農(nóng)業(yè)示范區(qū)內(nèi)進行。試驗田土壤肥力分布均勻,前茬作物為小麥。試驗設1個品種(系)為1個處理,共10 個處理,以‘甬優(yōu)1540’為對照品種。各品種種植面積667 m2,不設重復。各處理均采用基質(zhì)疊盤育秧,于5 月15 日播種,每盤播種量為0.06 kg,6 月11 日移栽,種植密度為30 cm×22 cm(折合每667 m2大田用種量為1.35 kg),全生育期每667 m2施純N 16.2 kg(其中,基面肥6.8 kg、蘗肥7.0 kg、促花肥2.4 kg)、P2O53.4 kg、K2O 6.6 kg。
各水稻品種(系)的播種、移栽、栽插密度、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均統(tǒng)一操作且保持一致[3]。各處理于7 月中旬施用20% 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0 mL、24%噻呋酰胺懸浮劑25 mL、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10 g 防治水稻紋枯病、稻縱卷葉螟、二化螟,8月下旬施用20%阿維·甲蟲肼懸浮劑50 mL、40%苯甲·嘧菌酯懸浮劑25 mL 防治稻縱卷葉螟、稻曲病、水稻紋枯病,9月上旬施用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20 g、30%苯甲丙環(huán)唑乳油20 mL 防治稻飛虱、稻曲病。
各水稻品種(系)于6月11日移栽后灌水護苗,7月8日淺水灌溉,7月19 日開始擱田,連續(xù)擱7 d,7 月26 日至9 月11 日實行干濕交替的灌溉方式。
在秧苗移栽后,每處理區(qū)連續(xù)選取10 穴,在試驗期間定點調(diào)查基本苗數(shù)、莖蘗數(shù)(從移栽期至抽穗期,每7 d 調(diào)查1 次)、最高苗數(shù)、株高和每667 m2有效穗數(shù)等指標。在水稻成熟后,每處理區(qū)連續(xù)選取10 穴,測定每穗總粒數(shù)、每穗實粒數(shù)、千粒質(zhì)量、穗長、產(chǎn)量等。
由表1 可知,各水稻品種(系)的全生育期在158~179 d 之間。其中,‘甬優(yōu)1538’的全生育期最短,為158 d,‘甬優(yōu)7860’的全生育期最長,為179 d;其他品種(系)的全生育期在161~175 d之間,‘浙大嘉錫優(yōu)610’生育期為161 d,比對照品種‘甬優(yōu)1540’短2 d。
表1 10 個水稻品種(系)的生育期表現(xiàn)
由表2 可知,每667 m2最高苗數(shù)以‘浙大嘉錫優(yōu)610’和‘甬優(yōu)31’最高,達26.0 萬苗;其次為‘甬優(yōu)1538’,每667 m2最高苗數(shù)達25.4 萬苗;‘嘉豐優(yōu)2 號’和浙杭優(yōu)200 的每667 m2最高苗數(shù)最少,為18.5 萬苗。每667 m2有效穗數(shù)以‘浙大嘉錫優(yōu)610’最高,為14.9 萬穗;‘甬優(yōu)7823’的每667 m2有效穗數(shù)最低,為12.6 萬穗?!畠?yōu)1538’的植株最矮,株高為113 cm;‘嘉豐優(yōu)2 號’的植株最高,株高為134 cm,其他品種(系)的株高在120~128 cm 之間,‘浙大嘉錫優(yōu)610’的株高為120 cm,與對照品種‘甬優(yōu)1540’相同。
表2 10 個水稻品種(系)的主要農(nóng)藝性狀
由表3可知,每穗實粒數(shù)以‘嘉豐優(yōu)2號’最多,為271.00 粒,明顯高于其他品種(系)。‘甬優(yōu)31’的結實率最高,達92.2%,‘春優(yōu)927’的結實率最低,為73.5%,其他品種(系)的結實率在83.4%~91.4%之間。經(jīng)分析,2022 年浙江省遭遇長期持續(xù)高溫干旱天氣(從7 月初至8 月25 日,長期持續(xù)40℃高溫天氣),而水稻減數(shù)分裂期受高溫的影響較大,故各水稻品種(系)的結實率普遍在90%以下。然而,對于‘春優(yōu)927’來說,該品種授粉時雖然高溫天氣已經(jīng)結束,但是高溫天氣時該品種處于減數(shù)分裂期,‘春優(yōu)927’在減數(shù)分裂期遇高溫對花粉發(fā)育的影響較大,因此該品種的結實率也較低。千粒質(zhì)量以‘甬優(yōu)7860’最高,為26.0 g?!畠?yōu)7823’的產(chǎn)量最高,每667 m2實際產(chǎn)量為834.8 kg;其次是‘甬優(yōu)7860’,每667 m2實際產(chǎn)量為804.9 kg;‘春優(yōu)927’的產(chǎn)量最低,每667 m2實際產(chǎn)量僅為598.0 kg,說明該品種受高溫的影響較大。‘浙大嘉錫優(yōu)610’的產(chǎn)量與對照品種‘甬優(yōu)1540’相比,僅減產(chǎn)1.3%,減幅不大,說明‘浙大嘉錫優(yōu)610’仍然具有一定的豐產(chǎn)性。
表3 10 個水稻品種(系)的產(chǎn)量及產(chǎn)量構成
試驗結果表明,除了‘春優(yōu)927’受高溫影響較大外,其他9個水稻品種(系)均具有一定的豐產(chǎn)性。另外,試驗還表明,2022年的高溫熱害對‘浙大嘉錫優(yōu)610’的影響相對較小,說明該品種具有一定的耐高溫性。同時,‘浙大嘉錫優(yōu)610’在生育期和產(chǎn)量方面也有一定的優(yōu)勢,產(chǎn)量與對照品種‘甬優(yōu)1540’相當,故該品種適合在浙江省作單季晚稻種植。
水稻種植關乎國家糧食安全,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發(fā),給雜交水稻種植帶來了較大影響,因此在雜交水稻新品種推廣之前,有必要進行多種環(huán)境下的品比試驗,以獲取新品種在大田種植中的各種表現(xiàn)數(shù)據(jù),找到新品種種植的“安全邊界”,從而將災害性天氣對水稻生產(chǎn)的影響降到最低,確保水稻安全生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