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第一中學 郁瑾山
群文閱讀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對于高中語文教學工作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成效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當下群文閱讀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在新的教育時代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有必要加強對群文閱讀在高中小說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進而充分發(fā)揮群文閱讀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促進作用,助力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進步。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我國越來越關注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和閱讀能力,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方式,逐漸被廣泛地應用到高中小說閱讀教學中,既拓寬了高中生的視野,也提高了高中小說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本文針對群文閱讀在高中小說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詳細討論,分析了群文閱讀的重要性及現階段高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狀況等內容,希望可以改善當前教學現狀,讓學生在高中階段涉獵更多的知識,提升人文素養(yǎng)、實現全面發(fā)展。
群文閱讀是圍繞議題讓學生將一連串的多篇文本進行聯系,然后進行一種整體性、探究性的閱讀方式,是當前很多教師都在應用的一種閱讀教學方式。群文閱讀能夠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也可以加快教學進度,實現高中語文教學工作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思維是影響學生成績提升的關鍵因素,思維會體現在學生學習的方方面面。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一直關注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希望可以拓展學生思維,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促進問題的解決。群文閱讀作為高中小說閱讀教學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通過群文閱讀突破教材內容的限制,了解不同題材的小說。比如,學生可以涉獵古典小說、現當代小說以及外國小說等,可以從不同的小說內容中領會不同作者的寫作思路,感受不同的精彩故事,進而開拓了自身的思維。
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同時還要使其具備語文核心素養(yǎng)等,這在無形中提高了對教師的要求。為了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開始嘗試將群文閱讀模式應用到高中小說閱讀教學中,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加強對群文閱讀的應用對教師來說也是一次嚴峻的挑戰(zhàn),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閱讀更多的小說,這樣才能給予學生更有效的、更具針對性的指導。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和能力都有了明顯提升。
小說中包含多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并且敘述的內容也十分深刻,具有強烈的閱讀價值,不管是對學生寫作能力還是閱讀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顯著的作用。但是當前高中教學受到教材以及教學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小說教學資源有限。比如,教材中僅給學生呈現了有限的小說,并且這些小說以微型小說為主,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難以得到提升。而群文閱讀則有效地彌補了小說課堂教學資源不足的情況,可以使學生在群文閱讀中閱讀大量的、不同題材的小說,也使高中語文教學資源更加豐富。
小說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教師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學措施不斷提高小說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但效果并不理想,影響了高中小說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之所以會存在這樣的問題,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高中教師的教學理念相對落后,忽視學生閱讀,沒有給學生搭建閱讀的平臺,也沒有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閱讀的時間和機會,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同時,部分教師對群文閱讀的認知存在錯誤,認為教材現有的小說已經可以幫助學生應付考試,對群文閱讀的重視程度不足,顯然已經不能滿足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知識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對知識產生新的認知,也會對閱讀內容有全新的體驗。小說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存在功利化思想,希望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小說的故事梗概,明確小說的寫作特點,把握小說的主旨,從中可以看出高中小說群文閱讀教學具有一定的功利性。高中小說閱讀教學中如果存在“重教輕學”的現象,學生在課堂上也會更加依賴教師的傳授,自己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小學閱讀教學效果也會不理想。
高中階段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都面臨著較大的升學壓力和教學壓力,并且高考這座大山依然需要每一名學生翻越。但在當前,很多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更加關注最終的成績,忽視了群文閱讀與成績之間存在的必然關系,因此,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群文閱讀的興趣開始降低,影響了教學質效。在今后的高中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只有不斷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才能助力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
議題是高中小說閱讀教學中學生討論的核心,議題選擇的合適性直接影響小說閱讀教學工作的科學性。因此,教師需確定合適的議題,保障議題的適應性、科學性、明確性,使其既能夠調動學生的討論積極性,也能促使教學工作能有條不紊地開展。
首先,教師需帶領學生厘清議題的核心和方向,以此設置具體的議題。議題一般具有包容性、可議論性的特點,因此教師可以根據這些特征設置議題。包容性特征更加強調學生對不同問題的不同理解,俗話說“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在設置包容性議題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感受,給每一名學生發(fā)表意見和見解的機會,允許更多的學生對議題表達個人觀點。
比如,在“歷史與英雄”一單元的小說群文閱讀中,學生可以對《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的具體人物事跡表達自己的看法,闡釋自己對人物的理解。這樣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在議論性方面,有議論性的議題可以為教師和學生搭建溝通的橋梁,也可以促使教師和學生對議題展開深入思考。在有議論性的議題中,教師不再是學生的管理者,而是和學生處于相對平等的地位展開對話,這個過程中沒有“權威”的閱讀,能在思想碰撞中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小說內容的理解。
其次,分清議題類型,選擇合適的議題。不同的議題類型培養(yǎng)的能力也不同,比如有的議題側重豐富學生知識儲備,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有的議題則側重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分清議題的類型,針對不同的小說選擇合適的議題,確保學生能夠在群文閱讀中有更多的收獲。
群文閱讀教學是由多篇小說組成的,但是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并不是隨意將文本進行組合,而是需要結合議題對文本進行組合,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首先,組合文本要緊扣議題。議題是連接不同文本的橋梁,如果教師在選擇文本時脫離議題,則會割裂文本之間的聯系,導致整個群文閱讀教學就像一盤散沙。因此,在文本組合方面,教師需要明確議題,在議題的指導下對文本進行組合。比如,教師給學生確定的議題是“語言的力量”,很多小說曾經提及語言的力量,如《范進中舉》中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后語言上的變化等,作者將當時的場景描摹出來,極盡語言的魅力。因此,教師有必要緊扣議題組合文本。
其次,需關注文本的互文性。教師在組織文本的過程中需要關注不同小說文本的關聯性和互文性,保障小說文本能統(tǒng)攝議題內容,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比如,《儒林外史》和《官場現形記》都展現了中國古代封建科舉制度以及官場的腐敗,并且兩部小說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一個人從士林到官場的過程。兩部小說在內容上具有相關性,《官場現形記》是對《儒林外史》的深化和順延,對學生具有強烈的教育意義,能幫助學生加深對小說內容的理解,也可以促進學生對小說內容產生全面認知。因此,教師需要關注小說文本的互文性,提高文本組合水平,讓學生在小說閱讀中有更多的收獲。
高中小說閱讀教學的開展離不開高效的課堂的支持,教師需要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高效的教學課堂,增強課堂教學的活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教師需加強對現代教學設備的應用,充分發(fā)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活躍課堂氣氛。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如同雨后春筍般發(fā)展起來,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教師應緊跟時代發(fā)展趨勢,在小說閱讀教學中加強對現代教學設備的應用。
隨著傳媒行業(yè)的發(fā)展,很多小說被改編成影視作品,讓人們通過不同的方式走進小說的世界,與小說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比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等小說作品被搬上熒屏,出現在觀眾和讀者的面前。在學習這些小說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給學生截取和播放其中精彩的部分。學生被視頻內容所吸引,產生了濃厚的、強烈的閱讀興趣,這為小說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全面彰顯學生學習的價值。學生是參與課堂學習的主體,在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更多表達的機會,讓學生在表達觀點中彰顯自身的價值。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說群文閱讀知識競賽活動。競賽主要通過閉卷答題的方式考查學生小說閱讀積累情況?,F場比賽中,學生十分投入,嫻熟答題,充分展示了高中學生的閱讀風采。
最后,教師需充分發(fā)揮自身導向作用,構建有序課堂。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教育事業(yè)也在不斷發(fā)展,但教師依然在整個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需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積極地構建有序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一方面,教師需加強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應用,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并給學生分配不同的任務,讓學生在任務的引導下加強小說閱讀,提高閱讀質量;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班級管理制度,確保小說閱讀教學能夠順利開展。制度是一切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沒有制度就沒有約束,對于教學工作來說也是如此。為此,教師需建立健全的小說閱讀教學管理制度,對閱讀教學工作進行明確規(guī)定,保障教學工作能夠有序地開展,提高小說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創(chuàng)設高效的教學課堂是未來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方向,教師需順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趨勢,積極構建高效課堂,提升教學活力。
課堂教學結束并不意味著整體教學工作的結束,評價也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評價對教師和學生來說十分重要,在教師方面,評價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認識自身的不足,也可以促使教學工作能朝著更加現代化和專業(yè)化方向發(fā)展;在學生方面,做好對學生的評價,可以讓學生及時調整學習策略,采用更加高效的閱讀方式閱讀小說內容。因此,在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有必要做好評價工作,保障小說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首先,教師需建立健全評價機制,明確對自身和學生評價標準,構建教學評價體系,為自身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學習指明方向。
其次,教師需保障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在以往的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是主要的評價者,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恰當評價,但這種評價方式是不科學也不全面的,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要參與者,每一名學生也應該是評價的主體。教師應積極地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評價中,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一員,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參與性,進而提升教學評價的質量和水平。
最后,教師需不斷豐富教學評價的內容。落實到具體教學中,教師需不斷豐富教學評價內容,在小說閱讀方面對學生進行多樣化評價,讓學生在多樣化評價方式的引導下不斷提升小說閱讀水平,從而形成語文核心素養(yǎng)。
總之,教學評價是小說閱讀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教師需加強對教學評價的關注和分析,讓教學評價可以進一步助力小說群文閱讀教學的開展。
綜上所述,小說是中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財富,很多經典的小說展現了古代人民群眾的智慧,具有很高的閱讀價值。在高中語文教材中也可以看到小說的影子,但當前小說閱讀教學現狀并不理想,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群文閱讀的重要性,學生參與小說群文閱讀的積極性也不高。因此,在今后的發(fā)展中,教師需加強對群文閱讀的關注,認識到群文閱讀的優(yōu)越性,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高小說群文閱讀教學的水平。作為學生,也要積極地配合教師的閱讀教學工作,讓小說閱讀教學能夠實現創(chuàng)新發(fā)展。本文對高中語文小說群文閱讀實踐策略的相關探討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但筆者會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繼續(xù)進行研究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