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茂芹
邀請小朋友到家里玩,父母該如何教孩子做好主人?而受邀拜訪的孩子怎樣做才是一個很棒的客人?
七歲的小杰星期天早早被叫起床,父母告訴他待會兒陳叔叔一家人會到家里來。小杰很不高興,因為陳叔叔家的小智會亂動他的玩具,如果制止,就會挨爸爸的批評,教訓他不要這么小氣。他真的很不喜歡這樣的聚會。
小智也不喜歡聚會,他很害怕陌生的環(huán)境,而且要跟小杰做朋友真的很難,他總是繃著一張臉,不知道在氣什么。被迫要跟小杰共處一個下午,真的很令人痛苦,好像做什么都不對。
陳叔叔一家人剛到家里,小杰就躲在房間里不肯出來打招呼,在媽媽強勢的要求下,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出來問了一聲好。小智則是躲在媽媽的背后,不發(fā)一語。后來,兩人在房間里更是一團混亂,小智順手拿起地上的一輛玩具汽車玩兒,一不小心摔到了地上。沒想到那是小杰最寶貝的玩具汽車,小杰氣得破口大罵,兩人大吵了起來。這次的聚會只好在兩家人的尷尬中匆匆結束。
父母希望孩子能成為“好主人”或“好客人”,是期待他在與他人互動時,能夠有得體、符合禮儀規(guī)范的行為表現。而要協助孩子扮演好這兩種角色,需要關注的層面并不相同。
讓孩子參與聚會的規(guī)劃與邀約。大多數父母在規(guī)劃家中聚會時,很少會讓孩子加入討論或事先征詢孩子的意見。因此,有許多孩子是在訪客抵達的當天,才從父母口中得知家里會有訪客。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不會對聚會有參與感,會認為那是父母的聚會,與自己無關。當然,孩子也不清楚自己可以在聚會中扮演何種角色,只能被動聽從父母指示。
如果打算在家中聚會,父母可以考慮跟孩子一起組成聚會籌備小組。規(guī)劃時納入孩子的想法,并分派適合的工作給孩子。例如:協助打電話邀請客人家的小朋友、幫忙打掃家中衛(wèi)生、聚會當天負責招待小朋友……這種全家一起完成聚會籌備的經驗,可以有效增進家人情感,孩子也能在過程中學習到責任感與細心。
給孩子準備時間。父母有時會在聚會中要求孩子表演某項才藝,或要求孩子與來訪的小朋友分享玩具,卻沒有事先給孩子時間準備。當孩子扭捏、害怕、生氣或拒絕表演才藝和分享玩具時,父母可能還會怪罪孩子,認為孩子表現得不夠大方、得體,這樣的做法其實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
父母要尊重孩子。如果有意邀請孩子表演才藝,應事先征得孩子的同意,并給予孩子事前演練的時間。如果當天聚會有其他小朋友,可讓孩子提前把玩具收拾好,避免因為爭搶重要玩具而發(fā)生沖突。
事后給予孩子反饋?!坝卸Y貌”泛指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想問題,并做出合適的對應行為。但未成年的孩子認知能力有限,通常需要父母與其討論并給予明確的反饋,才能將經驗轉化為學習。因此,在聚會結束后,全家人需要一起坐下來,討論今天聚會的經驗,指出哪些地方孩子表現得很得體,哪些方面可以改進。父母要盡量清楚地描述觀察到的行為,并提出改善建議,詳述背后的理由與想法,并聆聽孩子的想法。這個過程能一點一點地幫孩子累積對禮節(jié)的理解,并內化到日常行為中。
從明確清楚的基礎行為開始。禮貌并不是客觀存在的標準,行為得體與否,常隨著情境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父母希望孩子做客人時,能夠覺察情境中潛在的規(guī)則,并且讓自己符合情境的需要,這對于多數孩子是很困難的。
家長必須先設定幾個基本的禮貌要求,如“看到客人要問好”“取用東西必須先征得主人同意”,以此作為孩子行為的基本標準,待孩子熟練之后,再逐步提高要求標準。
對孩子的期待要符合年齡。父母對孩子提出行為要求時,要先確定自己的期待是否合理。很多時候孩子的脫序表現,只是反映出這個年齡的天性。以小學一年級的孩子為例:期待他保持20—30分鐘的專注與安靜是合理的,但若期待他在一個純談話性質的成人聚會中安靜2小時,就是強人所難了。因此,父母在考慮是否帶孩子赴約時,需要一并考慮孩子的年齡,不要把孩子放在其難以適應的情境中。
減少孩子對陌生情境的焦慮。父母可以先幫忙搜集對方孩子的相關信息,如興趣、年齡、個性等,讓孩子在拜訪對方前能有初步了解,降低心中的焦慮。另外,可以通過親子互動游戲幫助孩子熟悉特定的作客行為,如,如何向對方問好、如何主動要求參與游戲、取用玩具前該如何征詢同意??梢韵扔筛改赴缪葜魅?,讓孩子練習如何表達。之后也可以互換身份練習,讓孩子能以輕松的心態(tài)面對即將到來的陌生情境。
培養(yǎng)孩子掌握得體的社交禮儀,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禮貌的培養(yǎng)要通過人際經驗的累積,不是通過提醒或教育就可立即獲得的。父母要盡可能地讓孩子有人際互動練習的機會,并且跟孩子一起摸索、嘗試、討論,思考做得更好的方法。
禮貌應該是一種習慣,而非特定情境的表演。父母要先以身作則,以禮貌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因為孩子只有體驗過禮貌所帶來的正向感受,才有能力發(fā)自內心表現出禮貌的行為。父母希望孩子在招待客人、外出訪客時,能夠表現出哪些得體行為,可以先在家中實際推行,進而將孩子培養(yǎng)成“好主人”“好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