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臨夏市教育局 馬 蘭
在我國素質(zhì)教育和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語文科目在初中教學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升高,借助語文教學來提升初中生的人文素養(yǎng)也成了許多初中語文教師面臨的重大課題。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現(xiàn)閱讀和寫作的有機融合,以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的方式,助力初中生人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的不斷提升就顯得尤為重要?;诖?,本文以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為前提,探究了初中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的具體教學方法。
在初中階段,語文科目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借助語文課堂,初中生除了能夠增加自己的語文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之外,同時還能夠為其他科目的學習打好基礎?;谶@一背景,廣大初中語文教師就需要著力訓練初中生的語文閱讀和寫作能力,通過閱讀和寫作一體化教學來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果,進而為初中生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筑牢根基。由此可見,探索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一體化教學是有必要的。
當前,提升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有效性成了廣大初中語文教師共同關心的話題。隨著我國教育形式的不斷發(fā)展,探究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內(nèi)涵與聯(lián)系的各種理論研究層出不窮,也出現(xiàn)了許多較為典型的案例。然而,當前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具體來說,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部分初中語文教師沒有意識到初中語文教學與其他教育階段語文科目的不同之處,使得其在開展語文課堂教學時,往往只是機械地模仿其他語文課堂的方法和模式,沒有將中學教育的實際情況與語文教學聯(lián)系起來,也沒有結合好初中生的認知基礎和年齡特點,使得初中語文教學閱讀與寫作結合的效果不佳。其次,許多初中語文教師的教育思維固化,沒有隨著教育體系的改革而改變,也沒有將“以生為本”的教育原則真正落實到位,更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性格特點開展因材施教。這些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往往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沒有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導致課堂氛圍較為枯燥,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從而很難高效地開展閱讀與寫作的結合工作。在這種背景下,盡管許多學校要求教師對語文教學的模式和方法進行改革,但是實際效果往往難以達到預期。
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一些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和寫作教學時往往是分開進行的,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閱讀和寫作之間的內(nèi)在邏輯關系,無法為初中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筑牢根基。事實上,強化做好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一體化教學工作,能夠讓初中生在語文素材的閱讀過程中,先積累一些優(yōu)美詞句,并且將其內(nèi)化為自身的寫作素材。這一過程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鑒賞能力,同時還能夠讓學生結合自身的情感體驗和主觀經(jīng)驗,將其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借助一體化教學過程,學生還能夠在閱讀和寫作的循環(huán)中注重情感共鳴和情感表達能力,意識到什么樣的抒情方式才是更加自然和舒適的,什么樣的寫作結構才是更加緊密和科學的等。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初中生能夠?qū)崿F(xiàn)對理論知識和寫作實踐的完美融合,初中語文教師也可以借助對學生作文的批閱來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具體閱讀與寫作情況,進而對他們進行針對性的指導,這對于初中生良好語文閱讀和寫作體系的打造以及初中生人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的不斷提升有著十分重要且積極的意義。
步入初中階段,學生在擁有一定語文知識儲備的同時,其自身豐富的想象力和強烈的好奇心也并未得到抹殺,因此利用初中生的這一學習特點來進行語文教學工作是有必要的。不過,通過當前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情況來看,目前許多初中生在寫作過程中明顯存在著想象力不足、語言邏輯表達能力不足以及素材短缺等問題。導致初中生在寫作時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原因很多,最為主要的是初中生的閱讀量有限,沒有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實現(xiàn)對大量素材的積累。為此,廣大初中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就必須結合語文課程的教學特點以及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客觀規(guī)律,提高閱讀教學的目的性,引導學生將語文閱讀學習的重心轉(zhuǎn)移到文章本身上,在不斷的積累中來為自身寫作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礎。舉例來說,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大雁歸來》這篇課文的時候,先要為學生布置一個任務,即要讓學生能夠在快速閱讀中篩選重要信息,了解科普小品文的語言描寫技巧,并且通過作者的描寫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教師在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還需要通過問題教學以及小組合作教學等方式來引導學生掌握文章分析的方法和套路。通過這種方式,初中生除了能夠了解到文章的文字之美、積累大量的語文閱讀素材之外,同時還可以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這些對于其語文寫作能力的不斷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初中生不僅是學習的主體,也是讀寫的主體。為了建立閱讀和寫作的關系,初中語文教師先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充分發(fā)揮閱讀和寫作的協(xié)同作用。例如,在學習《鄧稼先》這篇課文時,教師應帶領學生認真閱讀文章有關鄧稼先描寫的內(nèi)容,體驗作者想用文字表達的情感,并且根據(jù)學生的獨立寫作經(jīng)驗進行一定的指導,通過分析,逐步引導學生從淺到深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在課外閱讀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注意閱讀和注釋的結合,通過書面記錄的形式加深讀者對閱讀素材的印象,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另外,教師要鼓勵學生抄寫和背誦句子中的詞語和句子,把閱讀素材中優(yōu)美的句子變成自己的知識儲備。對同一個示范文章,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感受和經(jīng)驗,教師應該主動進行學生的讀寫訓練。否則,學生在課堂上很容易遵循教師的思維方式,從而限制學生獨特思維的發(fā)散。
初中語文教育,特別是讀寫一體化教育中,讀寫的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應該有一定的相關性。閱讀文章及寫作訓練的體裁差異明顯,不利于學生的吸收和接受,也不利于綜合教育的系統(tǒng)進行。為此,教師需要做好以下幾點:第一,在學生可以獨立學習的前提下,模仿作文是必要的、重要的訓練模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考老舍的《駱駝祥子》,通過依次描述所描述對象的外貌特征、服裝、語言、動作,將作者的思想情感注入描寫中。對于這種訓練,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重點說明作者人物描寫的重點和描寫的目的,以此來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和修改。一篇文章的寫作方法有很多,同一個對象也有不同的描寫角度,寫作方法和角度最大限度上決定了文章的效果。教師的工作就是要讓語文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有機統(tǒng)一,并且將自己的感情注入語文學習中。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每天寫日記,記錄下身邊最為印象深刻的事物,以此來引導學生逐步愛上語文寫作,這對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閱讀和寫作一體化教學的重要作用,初中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的方式來進行素材積累,并且利用早讀和課外時間對這些素材進行理解和記憶,以此來將其作為學生寫作的重要靈感和思維源泉,做到隨取隨用。基于此,初中語文教師的閱讀教學過程就需要強化閱讀素材本身的教學,注重引導學生建立起一種良好的閱讀思維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類型文章所運用的寫作手法和寫作結構往往是不同的,教師在此過程中就要引導學生做好對這些方法的分類,以便學生理解和記憶這些文章。
除此之外,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和寫作一體化教學工作中還需要明確自身的指導者地位,要引導學生產(chǎn)生邏輯思維和問題思維,深入文章內(nèi)核中,與作者進行思維和情感上的交流與碰撞,以此來引導學生能夠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舉例來說,教師的作文主題選擇就需要與學生的興趣接近,讓初中生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表達出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收獲與感悟,從而真正意義上體現(xiàn)出讀寫教學的融合。
在經(jīng)過六年小學的學習之后,初中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語文知識儲備量和足夠的生活經(jīng)驗,在寫作方面也積累了一定的素材和寫作技巧。不過,由于小學生學習能力有限,其在寫作過程中往往很難將一些寫作技巧進行熟練運用,無法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同時,許多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和寫作教學過程中,由于沒有很好地實現(xiàn)二者之間的有機結合,從而加劇了學生對于閱讀和寫作的割裂,進一步導致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下降。為此,廣大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過程就必須著重強調(diào)讀寫這一基礎,通過對于閱讀素材的教學,深入剖析其中的寫作技巧,從而能夠助力初中生寫作能力的不斷提升。舉例來說,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孔乙己》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明白本文是一篇小說的基礎上,讓學生嘗試獨立分析文章中所運用的寫作手法和寫作技巧,掌握如何刻畫人物形象和描寫故事的方法。事實上,魯迅在寫作這篇文章的時候,盡管只是關注了社會上的一個小人物,但是細節(jié)描寫卻極為生動傳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以小搏大的作用。因此,教師的教學過程就要聚焦于這一角度,讓學生能夠通過對于人物特定動作和神態(tài)的描寫,突出自身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這對于學生記敘文寫作乃至整體寫作水平的不斷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將多媒體應用于教學中,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有必要將多媒體合理整合到教育工作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例如,在進行《蘇州園林》這篇課文的教學時,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蘇州園林,讓學生通過欣賞蘇州園林視頻對蘇州園林留下深刻印象。其次,教師要讓學生從多媒體回到教科書中,閱讀課文中有關蘇州園林的句子、詞語和段落等內(nèi)容。最后,教師還要安排模仿訓練練習,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鼓勵學生進行模仿概括與訓練。
調(diào)查顯示,目前許多初中生在進行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最為嚴重的問題是寫作素材的短缺,所描寫的內(nèi)容往往較為空洞無力,而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初中生閱讀量較低以及寫作素材積累量較低的問題?;谶@一現(xiàn)象,廣大初中語文教師的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過程就要注重學生閱讀積累量的提高,通過拓展閱讀這一方式,來不斷擴充初中生的寫作素材庫。舉例來說,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我的叔叔于勒》這篇課文的時候,要做好如下兩個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帶領學生吃透課文,明白課文所描寫的主要內(nèi)容以及所運用的主要寫作方法。而為了在此過程中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對本篇小說進行縮寫。第二,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莫泊桑或其他小說家的作品,讓學生能夠在對比和拓展閱讀中尋找到作文寫作的精髓。隨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嘗試對這些小說進行縮寫,以此來訓練其寫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素材的閱讀時,初中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做到將課外作品與自己的實際生活進行有機聯(lián)系,讓學生能夠?qū)⒄Z文知識與實際生活融合在一起,從而為自身文章的寫作提供更加豐富的素材。
在當前素質(zhì)教育不斷改革的當下,初中語文教師要想實現(xiàn)對現(xiàn)有教學模式和教學水平的不斷改革與提升,就必須提高對閱讀和寫作一體化教學的重視度。教師需要把握好閱讀和寫作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以語文課程的具體特點和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客觀規(guī)律作為重要前提,制定科學高效的教學規(guī)劃和教學方法,最大程度上挖掘出閱讀和寫作對于初中生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的作用,從而能夠為初中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以及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不斷提升打下一個堅實而有力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