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乾江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
相關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教師必須要對以往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改善與創(chuàng)新,圍繞學生發(fā)展與成長需求和具體教學內容來設計一系列教學方案,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因此,生活化教學模式隨之出現(xiàn)。小學教師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時,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開放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融入生活實際,拓展教材知識,開闊小學高年級學生視野,使其學習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小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時,應當轉變以往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新課程改革中的教學理念相結合,圍繞具體教學內容設計一個可以滿足小學高年級學生成長與發(fā)展需求的教學模式。對此,小學教師要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來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學習的內容貼近實際生活,以此來大幅度提升學習能力,使其在小學校園中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以蘇教版小學高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舉例說明:小學教師在教授小學生《主動拒絕煙酒與毒品》這一課程內容時,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環(huán)境;在課堂教學前期階段,小學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身邊有沒有抽煙或是喝酒的人群,又或者有沒有通過新聞來了解吸食毒品的后果;這時,小學生們會積極踴躍的展開交談,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然后小學教師就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案例來對小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使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明白煙草中含有尼古丁成分會容易讓人成癮,而且經常性的酗酒還會導致人們出現(xiàn)嚴重的健康問題;并且接觸毒品更是屬于違法犯罪行為[1]。
小學教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時,要結合實際生活中的素材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以此來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可以運用課堂所學過的知識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從而有效提升道德與法治的學習能力。以蘇教版小學高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舉例說明:小學教師在教授小學生《自主選擇課余活動》這一課程內容時,可以選取生活素材來豐富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教育與指導;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課余生活為切入點,了解學生在平時的課余生活中喜歡做些什么以及興趣愛好等;通過調查與了解發(fā)現(xiàn)班級中大部分學生都比較喜歡鋼琴,這時教師就可以圍繞學生的興趣愛好來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讓小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明白鋼琴是音樂領域,而音樂領域又屬于藝術領域,藝術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與道德品質;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需要小學生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還需要進行堅持不懈的訓練以及演奏,這站在本質的角度來看是學生提升品質與磨煉意志的有效方法之一。而這樣的生活化道德與法治教學,可以讓學生明白在個性化發(fā)展的過程中,需要有非常堅定的毅力以及迎難而上的勇氣,并且在平時的學習中也要保持這種態(tài)度,這樣一來,才能不斷提升自己。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教師應該采取生活化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這樣一來,可以使教學內容更符合學生們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可以更加深入理解與之相關的知識,并將所學過的知識內容運用到生活中去,以此來不斷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陳小燕.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23(16):11-13.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荻垛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