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燕
關鍵詞:故事;幼兒德育;有效策略
第一,師幼互動。首先,應創(chuàng)設出一個和諧融洽的互動環(huán)境。師幼之間距離不能太遠,所以班級椅子可以按照“同字形”或者“半圓形”方式進行擺放,便于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言語、動作和眼神交流。其次,還應有一個寬松精神氛圍,幼兒教師需要用平等態(tài)度對待幼兒,與幼兒視線保持在平齊狀態(tài),坐在椅子上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此外,更要給予幼兒一個自由溫馨交流氛圍,這可以讓幼兒暢所欲言,勇敢抒發(fā)己見,幼兒教師對幼兒的要求越少,那么幼兒自我決定機會就會變得越多,不斷鼓勵幼兒進行自我展示,充分尊重幼兒個性,積極鼓勵幼兒以自身經(jīng)驗為依據(jù)進行講述,并客觀評價幼兒的講述。第二,小組互動。在實際小組互動中,幼兒可自由選擇一對多或者一對一的進行討論,靈活自由的選擇性參與,十分有利于幼兒教師注意到不同幼兒個體存在的顯著差異。在遇到教學過程中詳細講述過的故事繪本或者故事情節(jié)相對簡單的繪本時,小組互動不失為一個良好選擇。例如,在具體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講過與《逃家小兔》相類似的故事繪本以后,就可以讓班級幼兒分小組認真閱讀《猜猜我有多愛你》和《我媽媽》等優(yōu)秀故事作品,當幼兒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幼兒教師應及時給予幫助,全面增加與幼兒親密接觸的機會[1]。
第一,與中班幼兒相適合的故事德育法。相比于小班幼兒,中班幼兒群體傾聽和語言等能力有所增加,所以在“切己講述”這一方面的要求完全不同,當中班幼兒講述的時候,幼兒教師應提醒其將自己親身經(jīng)歷和所見所聞基本完整地講述出來,注重強調(diào)幼兒所講述故事的連貫性與完整性。此時可積極鼓勵幼兒緊緊圍繞繪本話題展開激烈小組討論,通常繪本話題必須要以與幼兒興趣相符和具有較強趣味性作為標準,幼兒教師在為幼兒選擇故事的時候,應注意選擇內(nèi)容相對簡單和情節(jié)多次重復的繪本。以《別讓鴿子開巴士》這本繪本故事為例,其實就是幼兒要對故事繪本中說出各種各樣理由和找借口的小鴿子說不行,故事中的小鴿子如同小朋友玩耍賴皮,在實際閱讀中,教師應鼓勵幼兒勸告小鴿子,通過這本繪本故事引導幼兒學會換位思考,小朋友以各種各樣理由來勸告小鴿子,其實就像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在不給自己買玩具時給予的拒絕理由是一樣的。第二,與大班幼兒相適合的故事法德育。與中班幼兒相比而言,大班幼兒表達能力和語言能力都有很大進步,幼兒教師應鼓勵幼兒在眾人面前勇敢闡述自己觀點,所以不斷增加分組討論環(huán)節(jié)和講述時間,同時還要拓展延伸和總結幼兒語言。既可以開放性問題為主,又可增加一些改編和創(chuàng)新故事情節(jié)方面的問題。在選擇故事繪本過程中,應優(yōu)先選擇畫面色彩并不突出的繪本。
綜上所述,從合理選擇故事素材到在具體活動中進行有質(zhì)量的提問,從及時回應幼兒提出的問題到全面把握活動節(jié)奏,皆需要幼兒教師認真思考和反復揣摩。作為幼兒教師,必須要充分尊重幼兒,并在這一前提下,詳細解讀故事繪本和充分激發(fā)幼兒情感,促進幼兒閱讀經(jīng)驗全面提升。在實際教學實踐中,幼兒教師應全面貫徹落實兒童本位這種教育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傳承故事中的精華,讓幼兒品德素養(yǎng)得到更好培育。
參考文獻:
[1]張春玉.以故事為載體實施幼兒德育的實踐研究[J].吉林教育,2022(28):94-96.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馬塘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