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軍,張若寒(通信作者),朱麗鳳,肖瑤
1 揚州大學附屬醫(yī)院 (江蘇 揚州 225009);2 上海健康醫(yī)學院 (上海 200436);3 歐陸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 200436)
尿液生化檢測不僅是一項重要的實驗室檢測項目,也是某些藥物臨床試驗的重要評價指標。其中,尿鈣檢測是評價人體中鈣代謝和排泄的重要指標,可用于泌尿系統(tǒng)結(jié)石、骨質(zhì)疏松和家族遺傳性低尿鈣性高鈣血癥等多種疾病的診斷和隨訪,對疾病診斷、病情觀察、療效判定均具有重要意義[1-2]。但尿液成分復雜,其中的某些陰性酸根會與鈣形成復合物,從而影響尿鈣檢測結(jié)果的準確性[3]。因此,藥物臨床試驗方案和尿鈣檢測試劑廠家均推薦使用酸化容器(容器內(nèi)添加一定濃度的鹽酸)收集尿液樣本,以確保尿鈣檢測結(jié)果的準確性[4]。實際操作中,由于鹽酸具有強烈的腐蝕性,酸化容器操作不當易增加實驗室人員和患者受傷害的風險;同時,多中心藥物臨床試驗中尿液收集容器需由中心實驗室統(tǒng)一制備并運輸至各個臨床試驗機構(gòu),但因酸化容器屬于特殊運輸物品[5],不僅需要特種車輛運輸,且裝運前需報有關(guān)部門批準,運輸過程中需按特定路線行駛,因此運輸時間較長,常存在運送延誤導致未能及時采集尿液樣本而影響研究進展的情況?;谝陨显颍壳芭R床對尿液樣本是否必須酸化存在較大爭議。基于此,本研究通過分析未酸化樣本和酸化樣本不同時間點尿鈣檢測結(jié)果的可比性,探討尿液樣本酸化是否是尿鈣檢測的先決條件,現(xiàn)報道如下。
于2023 年2 月21 日9:00—10:00 收集41 名志愿者的隨機尿液樣本各10 ml(收集容器不添加任何酸或防腐劑),志愿者均為歐陸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職員工,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首先,樣本收集后立即使用歐陸中心實驗室羅氏 Cobas U411 尿液分析儀檢測pH 值(儀器檢測結(jié)果更加準確,有利于估算鹽酸的添加量)。然后,將每份樣本分裝為2 管,每管5 ml;其中一管不進行酸化;另一管加入2~3 滴6.0 mol/L 的鹽酸進行酸化,使樣本pH 值保持在1~3 之間(此時只需檢測酸化樣本的pH 值范圍,不需要精確結(jié)果,使用pH試紙檢測即可)。最后,將樣本進行二次分裝,即每管樣本(5 ml)分裝為5 管,每管1 ml,其中一管分裝完成后立即檢測尿鈣,將檢測結(jié)果作為基線數(shù)據(jù)(Day0);其余樣本保存于歐陸中心實驗室(保存溫度5~30 ℃),分別于第1 天(Day1)、 第2 天(Day2)、第3 天(Day3)和第7 天(Day7)檢測尿鈣。
尿鈣檢測儀為歐陸中心實驗室的羅氏Cobas 6000 c501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方法為甲酚酞氨羥絡合物終點比色法。
分析未酸化樣本和酸化樣本不同時間點尿鈣檢測結(jié)果的可比性。
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s 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獨立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未酸化樣本各個時間點的尿鈣檢測結(jié)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酸化樣本各個時間點的尿鈣檢測結(jié)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未酸化樣本和酸化樣本各個時間點的尿鈣檢測結(jié)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41 名志愿者尿液樣本未酸化和酸化后的尿鈣檢測結(jié)果比較(mmol/L,±s)
表1 41 名志愿者尿液樣本未酸化和酸化后的尿鈣檢測結(jié)果比較(mmol/L,±s)
樣本Day0Day1Day2Day3Day7FP未酸化3.92±2.91 4.00±2.95 3.97±2.92 3.93±2.91 3.64±2.19 0.120 0.980酸化 3.92±2.88 4.01±2.95 4.02±2.97 4.01±2.96 4.00±2.95 0.010 1.000 t0.0000.0200.0800.1200.630 P1.0000.9900.9400.9000.530
鈣是人體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不僅參與骨骼和牙齒的形成、肌肉的生理活動,且具有強化神經(jīng)系統(tǒng)傳導功能的作用。人體中的鈣主要經(jīng)食物攝入,并通過尿液代謝。尿鈣是尿液礦物質(zhì)檢測中的常用指標之一,主要用于檢測尿中鈣離子的含量,正常參考范圍為2.5~7.5 mmol/24 h。
實際工作中,由于尿液中含有無機鹽、尿酸、尿素、肌酐等多種成分,某些陰性酸根會與鈣形成復合物,導致尿中鈣離子含量降低,影響尿鈣檢測結(jié)果的準確性[5]。因此,藥物臨床試驗方案和尿鈣檢測試劑廠家均建議常規(guī)尿鈣檢測前在尿液樣本中添加鹽酸對尿液進行酸化,以促進鈣離子的析出,保證檢測結(jié)果的準確性。但鹽酸是一種危險化學品,操作不當極易導致嚴重皮膚灼傷和眼損傷,少量吸入即可導致刺激性嗆咳、咳嗽等癥狀;同時,酸化后的容器屬于危險貨物,其儲存、操作、運輸均需符合國家關(guān)于危險化學品的運輸要求,常存在運輸時間較長影響臨床使用和研究進展的情況。此外,臨床對尿鈣檢測前是否必須進行尿液樣本酸化存在爭議。Sodi 等[5]對133 例患者的尿液樣本進行配對研究,比較酸化和未酸化樣本及不同濃度鹽酸酸化樣本中尿鈣水平的差異,結(jié)果均未發(fā)現(xiàn)差異,說明酸化并不是尿鈣檢測前的必要條件。Darn 等[6]通過模擬鈣的沉淀過程,得出酸化或缺乏酸化不會導致尿鈣檢測結(jié)果顯著變化的結(jié)論。同時,該研究結(jié)果顯示,pH 值是鈣在尿液中沉淀的主要決定因素,如果尿液pH>6.5,則應在尿鈣檢測前進行酸化,以保證檢測結(jié)果的準確性。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未酸化樣本和酸化樣本各個時間點的尿鈣檢測結(jié)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jié)果與上述研究結(jié)果相似,進一步說明,尿液樣本酸化并不是尿鈣檢測的先決條件。但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尿鈣水平隨每日食物攝取量的變化而變化,因此臨床常規(guī)采用24 h 防腐尿液作為尿鈣檢測樣本[2];但本研究由于試驗條件和樣本來源限制而采用隨機尿液作為檢測樣本,這可能導致研究結(jié)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日后需擴大樣本來源和樣本量進行深入研究[7]。(2)本研究雖然未發(fā)現(xiàn)未酸化樣本和酸化樣本尿鈣檢測結(jié)果的顯著差異,但隨著保存時間的延長,未酸化樣本的尿鈣水平逐漸降低,因此本研究僅可證明尿液樣本短期(不超過7 d)保存后檢測尿鈣前不需酸化,對于長期保存的尿液樣本仍然建議在尿鈣檢測前進行酸化。(3)本研究中2 份樣本的Day7 檢測結(jié)果與Day0 數(shù)據(jù)差異較大,無法排除志愿者飲食習慣和健康狀況的影響,因此后續(xù)研究需嚴格控制樣本的納排標準,并應盡可能涵蓋各個尿鈣水平的人群。
綜上所述,尿液樣本未酸化不會影響尿鈣檢測結(jié)果的準確性和穩(wěn)定性,因此酸化并不是尿鈣檢測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