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琪莉
【摘要】? 乙型肝炎是臨床常見病毒性肝炎,傳染性較強,主要傳播渠道是血液,具有病程長的特點,且容易反復發(fā)作?,F(xiàn)階段臨床上對于慢性乙肝主要以疫苗接種預防為主,患病后采取抗病毒治療,目前尚未有特效藥物或者治療手段。乙肝患者的治療時間十分漫長,最少要接受6個月以上的抗病毒治療,患者服藥依從性較差,加之多數(shù)患者對乙肝缺少系統(tǒng)全面的認識,甚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誤區(qū)。一些患者可能要承受親人及朋友的疏遠、社會的歧視,心理壓力較大,易出現(xiàn)沮喪、悲觀、敏感、焦慮等負性情緒,不僅不利于治療作用的充分發(fā)揮,甚至可能影響病情。本文對乙肝患者常見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分析,以此制定護理對策,確保治療效果。
【關鍵詞】? 乙肝; 心理狀態(tài); 分析; 護理對策
Talking about the mental state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Tan Qili.The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Deyang,Sichuan? 618000
【Abstract】? Hepatitis B is a common clinical viral hepatitis with strong infectivity. The main transmission channel is blood.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course of disease, and the disease is easy to recur. At this stage, vaccination and prevention are the main methods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in clinical medicine. Antiviral treatment is the first step for patients after illness. At present, there is no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treatment drug or treatment method. The treatment time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is very long, and they receive antiviral treatment for at least 6 months. Patients' medication compliance is poor. In addition, most people lack a systematic,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hepatitis B symptoms, There are even some misunderstandings. Once some patients suffer from hepatitis B, they may have to bear the alienation of relatives and friends and social discrimination. Patients are under great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nd are prone to depression, pessimism, sensitivity, anxiety and other negative emotions,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full play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may even affect the condition.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in order to formulat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so as to ensure the treatment effect.
【Key Words】? Hepatitis B; Mental state; Analysis;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R512.6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15-0081-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15.027
乙型肝炎簡稱乙肝,經血液、體液傳播,至今無有效治療方法。乙肝與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發(fā)生密切相關,臨床療效差,而且治愈率較低[1]。有研究發(fā)現(xiàn)[2],乙肝患者大多為中青年人群,乙肝患者對生活質量有著更高的要求,患病期心理波動較大,會影響臨床治療和康復。乙肝患者身體健康受損的同時,心理也承受著極大的傷害。可見,臨床制定治療方案的同時須重視心理干預,以利于患者病情康復,改善生活質量。
1? ? 乙肝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分析
1.1? ? 焦慮心理? ? 一般患者生病后容易產生焦慮情緒,由于心理應激反應會導致情緒沖突,產生焦慮的心理狀態(tài)。乙肝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后,會陷入心理的痛苦,表現(xiàn)出頭痛、失眠等癥狀。例如:乙肝由于病程長,疾病反復發(fā)作,無法根治,當了解這些問題時,乙肝患者會產生焦慮心理,憂慮病情嚴重,進展成肝硬化、肝癌,憂慮長期治療會加大經濟負擔。這些長期積累的不良情緒,都會使乙肝患者產生焦慮心理[3]。
1.2? ? 抑郁心理? ? 由于現(xiàn)實喪失了預期,會使乙肝患者產生悶悶不樂的狀態(tài),表現(xiàn)出憂愁、壓抑的情緒。大多患者在面對乙肝時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緒,由于乙肝具有傳染性,有時還要被隔離,在用餐時要單獨限制,在活動時要控制活動范圍,在與他人接觸時還要控制探視的人員,甚至控制探視時間,這些情緒又會使患者產生更多的失落感,甚至產生絕望情緒,使抑郁情緒加重[4]。
1.3? ? 自卑心理? ? 乙肝患者容易產生無能為力、悲觀自憐的心理。這是因為現(xiàn)階段尚無特效藥物,而乙肝又具有傳染性,周圍人群面對乙肝容易產生恐懼情緒,表現(xiàn)出對乙肝患者的疏遠、歧視等態(tài)度。這些情況又使乙肝患者悲觀失望,面對自身情境無可奈何,既想得到親人的探望和關愛,又怕疾病傳染給他人,同時有的親人疏遠自己。這種矛盾的情緒會使患者產生自卑感,表現(xiàn)出悲觀、絕望,更為沉默,甚至表現(xiàn)出對人、事、物都冷漠、不關心[5]。
1.4? ? 猜疑心理? ? 乙肝由于治療時間過長,病情反復發(fā)作,受病情穩(wěn)定性差影響,患者會出現(xiàn)猜疑情緒,反應過于敏感。有些乙肝患者還會懷疑自己病情被隱瞞,對醫(yī)護人員任何舉動都會產生猜疑、曲解,其中女性患者、老年患者,猜疑心理問題更為嚴重[6]。存在猜疑心理的患者容易曲解他人的意思,遇事敏感,容易鉆牛角尖,面對治療、用藥、檢驗都會詳細詢問,但是對醫(yī)護人員的解釋又會多疑,不愿意相信?;颊邔ψ陨砑膊『蜕眢w狀態(tài)過于關注,用自己對疾病知識和自身癥狀的片面理解,去曲解醫(yī)護人員的解釋,對于不確切的診斷也會產生疑慮的情緒,甚至懷疑自己得了絕癥,面對常規(guī)隔離、預防性治療也會產生疑慮心理,從而產生抵觸情緒,甚至影響正常治療[7]。
1.5? ? 恐懼心理? ? 乙肝是人們公認的危害健康的疾病,有些乙肝患者會進展成肝硬化、肝癌,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脅?;颊咧雷约夯家腋魏螅L期住院,會擔心病情惡化,擔心經濟負擔過重,長期緊張情緒,內心會產生不安全感,出現(xiàn)精神恍惚的表現(xiàn)。尤其是重癥乙肝患者,更容易受到影響,面對疾病出現(xiàn)恐懼心理。
2? ? 護理對策
2.1? ? 焦慮心理護理? ? 護理人員和乙肝患者應保持良好的關系,要充分理解患者內心感受,學會換位思考,以同情態(tài)度與患者溝通,引導其發(fā)泄不良情緒?;謴头€(wěn)定情緒后,為患者講解病情,消除不良情緒,恢復愉悅的、輕松的心理,使患者可以正確認知疾病,建立康復的信心,配合各項治療,規(guī)律用藥。護理人員找出患者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針對性實施心理疏導,引導患者學會調節(jié)情緒,消除心理問題[8]。
2.2? ? 抑郁心理護理? ? 護理人員要熱情與乙肝患者溝通,尊重患者人格,熱情與患者握手,友善的態(tài)度使患者感受到自己被關愛,被重視,沒有被嫌棄。以周到的服務為乙肝患者提供護理,滿足患者需求,盡可能地幫助患者。找出乙肝患者抑郁情緒產生的原因,進行對癥處理。當乙肝患者由于病情反復發(fā)作喪失治療信心的時候,護理人員為患者講解積極情緒對病情康復的作用,可以促進神經內分泌功能恢復,增強抗病能力,使患者保持樂觀情緒配合治療,及早消除抑郁情緒,促進病情轉歸。護理人員通過和患者積極交流,了解患者內心感受,充分理解、同情乙肝患者,傾聽患者心聲,可以幫助患者宣泄不良情緒。觀察患者心理變化,指導患者保持良好心態(tài),可以戰(zhàn)勝疾病。指導家屬多與患者溝通,精神上支持患者,使患者感受到被關愛,減輕抑郁心理[9]。
2.3? ? 自卑心理護理? ? 護理人員要多理解、關心患者,為乙肝患者和家屬提供健康指導,講解疾病發(fā)病原因、傳播途徑和治療進展,使患者了解通過科學預防干預可以控制乙肝的傳播,從而消除自卑心理,積極配合治療。護理人員以親切的、平等的態(tài)度與乙肝患者溝通,耐心為患者解答疑問,指導患者按醫(yī)囑用藥、休息和配合治療,對于疾病康復具有重要的作用。幫助乙肝患者消除自卑心理,才能恢復患者康復的信心,更好地接受各項治療和護理操作。
2.4? ? 猜疑心理護理? ? 護理人員采取相應溝通技巧和乙肝患者溝通,全神貫神傾聽患者傾訴,忌用刺激性語言與患者溝通,以親切的、和藹的態(tài)度和患者交流,使患者保持平和的心理。分析患者猜疑情緒產生的原因,了解患者情緒變化,與患者溝通時要使用一定的語言技巧,指導患者學會心理自我調節(jié)方法,從而消除猜疑情緒,消除心理障礙。護理人員和乙肝患者保持良好的關系,使之可以成為患者的精神依靠,為患者講解治療的意義,消除猜疑心理,從而順利開展護理工作[10]。
2.5? ? 恐懼心理護理? ? 護理人員以醫(yī)學知識、心理學知識為乙肝患者開展護理干預,消除患者錯誤的認知,使其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更好地配合治療,消除不良因素影響。充分關心和體貼乙肝患者,以熟練的護理技術取得患者信任,消除周圍環(huán)境的刺激,利于患者病情康復。
2.6? ? 健康教育? ? (1)健康教育形式:采用一對一模式,從而提升乙肝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并進行個體化的干預。(2)健康教育內容:落實乙肝的防治工作要依據(jù)相關規(guī)章制度進行,并且在制定政策的環(huán)節(jié)中,需要結合本醫(yī)院的具體情況嚴格落實。在執(zhí)行的環(huán)節(jié)中,對于醫(yī)院來說,除在疾病防控、防治的過程中加強宣傳等控制外,還可以激勵醫(yī)院部門及患者,通過加大獎罰來確保宣傳能夠落到實處,并加大防控重要性的宣告。(3)醫(yī)院建立咨詢室、座談會,通過此種形式拓寬乙肝患者認知的途徑,在此基礎上進行相關手冊的發(fā)放,隨后進行乙肝的宣傳教育,提升全體成員對于傳染病的認知,從而促進推廣。(4)通過進行疾病防控,有效落實相關檢查,并完善相關制度,采用不同方式,例如,指導乙肝患者多進行開窗通風、空氣消毒等,促進健康教育控制制度的完善。
3? ? 總結
慢性乙肝病程長、病情復雜,臨床上暫無特效治療方法,患者通常情況下需要接受長達半年甚至更久的抗病毒治療。乙肝患者不僅需要承擔巨大的醫(yī)療費用壓力,還需面對社會方面的輿論,對其生活和工作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因此,乙肝患者通常具有嚴重的心理問題,最終會引發(fā)抵抗能力衰退,對治療不利,預后效果不理想。同時,多數(shù)人員對乙肝認識不足,認為乙肝具有傳染性,擔心被感染,不愿意接觸乙肝患者,所以乙肝患者多要承受親人及朋友的疏遠、社會的誤解等,易引起焦慮、抑郁、恐懼等負性心理,影響身體健康,可導致疾病復發(fā)。近些年來,眾多醫(yī)學專家致力于研究心理護理干預對慢性乙肝患者的影響,并得出其可切實改善乙肝患者治療效果的結果。
疾病影響著患者的心理活動,心理活動對于疾病的發(fā)展具有積極、消極的作用。在現(xiàn)階段醫(yī)學模式的不斷轉變、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中,人們逐漸認識到心理治療的重要性。受乙肝自身疾病特殊影響,多數(shù)人群采取歧視態(tài)度。在護理過程中通過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動,建立良好的關系,并使患者對疾病具有正確的認知,在用心理學方法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時,給予精神療法,能夠有效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也是護理成功的關鍵之處。乙肝患者作為特殊群體,給予針對性的護理,能夠提升護理質量。
目前全球慢性感染乙肝患者較多,同時約有4成左右感染者最終發(fā)展成為終末期肝病。通過對乙肝患者進行護理,在采取一般健康教育模式的同時提升對于乙肝疾病、飲食等健康教育,并進行針對性干預、護理,能夠減少反復發(fā)作,提升治療效果。對患者采用衛(wèi)生指導的方式,可促進身體健康的恢復,如果出現(xiàn)不良或不適癥狀應及時告知。
對存在焦慮情緒的乙肝患者,護理人員通過換位思考,引導患者發(fā)泄負性情緒,并進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認識疾病及對自身健康的影響,指導患者積極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增強治療信心。對于存在抑郁情緒的乙肝患者,尊重患者,關心、關愛患者,幫助患者尋找抑郁原因,引導患者通過情感宣泄方式將自己負性情緒表達出來,經常與患者溝通交流,使其保持樂觀情緒,消除抑郁情緒。同時,重視家屬對患者心理的影響,指導家屬關心患者,支持患者,滿足患者被愛的需要,逐漸減輕抑郁情緒對患者的影響,促進治療。部分乙肝患者感染后,因擔心疾病傳播給他人,給別人造成不良影響,出現(xiàn)自卑心理。護理人員通過向患者講解乙肝發(fā)病機制、病因、危險因素、治療方法等,可增進患者對乙肝的了解,正確認識疾病,有效控制疾病傳播,增強自信心,消除自卑感。此外,對存在猜疑、恐懼等心理的乙肝患者,通過實施針對性心理護理,不斷疏導其負性情緒,減輕負性情緒對患者疾病治療、正常生活的影響,提高護理滿意度[11]。
綜上所述,護理人員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還要具備專業(yè)護理技術,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更好地配合臨床治療。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也要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學習護理技巧和溝通技巧,提升護理人員整體素質,對患者心理變化準確評估,加強健康教育,同時注意對患者家屬實施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和患者共同參與到護患模式中,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建立良好氛圍。通過分析乙肝患者心理狀態(tài)后,實施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才能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心態(tài),改善不良情緒,建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參考文獻
[1]? ? 趙明霞.慢性乙肝病人的心理觀察及護理[J/CD].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9,6(19):23.
[2]? ? 梁珍玲,李永海,袁月環(huán),等.2013—2017年廣東省中山市某院骨科手術病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狀況及護理對策[J].醫(yī)學動物防制,2019,35(10):983-985.
[3]? ? 李穎.乙肝產婦在母乳喂養(yǎng)過程中的心理分析及對策[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9,10(11):150-152.
[4]? ? 潘劍芝.替比夫定對妊娠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婦抗病毒的療效及其護理對策[J].抗感染藥學,2019,16(5):906-909.
[5]? ? 汪保生,陳曉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療程與復發(fā)率的觀察及護理對策[J].心理月刊,2019,14(8):93.
[6]? ? 許道榮.改善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護理對策[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9,23(9):1240-1241.
[7]? ? 王碧芬,林麗燕.乙肝病毒感染女性妊娠期血脂異常對肝功能的影響及護理對策[J].中外醫(yī)療,2019,38(8):149-151.
[8]? ? 孫天浩.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障礙和心理護理對策[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34):285-286.
[9]? ? 岳小萍.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分析及護理干預對策[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83):232-233.
[10]? ? HAO N,SANABRIA-CABRERA J,ALVAREZ-ALVAREZ I,et al.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idiosyncratic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s[J].Pharmacol Res,2020,164:105404.
[11]? ? 潘蘭.心理護理對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情緒的效果[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1,19(20):118-119.
(收稿日期:2023-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