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樹
瓦楞、木窗、竹椅,坐下來是有風(fēng)的地方
三角梅在墻頭隨風(fēng)搖動,垂下的綠葉包裹著木質(zhì)的小門,暖黃的光從門頂灑下來。窄門微開,信步入庭,與世隔絕。寬闊的庭院,大樹遮陽,竹影婆娑。木桌竹椅前,無一空閑,三五人成桌,或喝茶,或就餐。
走進(jìn)古色古香的獨棟木屋,大廳里美食的香味愈發(fā)濃厚,食客相談甚歡,不時哄堂大笑。穿過回廊,有幾個包間,路過包間恰逢服務(wù)員開門上菜,有風(fēng)吹來,木窗外猶見繁花。聽聞是三缺一10多年老客,家人聚餐或宴請外地客戶,皆在此處。
我一向不愛聽這些老客的評價,總覺得帶了情懷,心中想著自己親嘗之后,定不會有如此高的評價。菜逐一上桌,老板夾菜我端盤,非要親嘗第一口。飯前一口墨魚燉土雞湯,清爽不膩。接著文火安格斯雪花牛肉,竟有爆汁感,鮮嫩甘甜。貢椒生態(tài)鱸魚,鮮嫩嫩嫩!小土豆排骨,排骨肉肌理分明,越嚼越香,湯汁濃稠拌飯滑舌。我不愛吃素,沒有嘗素菜。
家味、川味、回味,在成都早晚復(fù)相逢
雞湯和小土豆排骨,讓我想起以前在家,父親做菜的味道。許久沒吃,有些想念,起身去找老板取經(jīng)。服務(wù)員說老板去了新店“都成味兒”,無緣得見。這哪能難住我,馬上相約第二天中午新店見。
比相約時間早一小時到店,還未營業(yè),金融城的街道格外安靜。明朗的落地玻璃,香檳金和深柿紅的裝飾色調(diào),一張張小桌上的鮮花還盛著露水。店里放著周杰倫的歌,服務(wù)員細(xì)心擦拭著每一個角落,廚師忙忙碌碌搬運新鮮食材,開始為中午備餐。
“都成味兒”主打精致川菜,整體氣質(zhì)是符合國際城南的,格調(diào)、品質(zhì)、隱奢。一反“三缺一”的家常,像是勵志走向國際城南的新星。有太多疑惑在腦海翻滾,正想著呢,老板周洪偉神采奕奕進(jìn)門了。相遇歡喜,直奔采訪解惑。
年少對川菜的情懷,32載回望依然不改
Q:三缺一、都成味兒,名字都很奇怪,有什么由來?
A:我是老成都人,就是喜歡吃喝玩樂,安逸隨心。名字不要復(fù)雜,能記住就行?!叭币弧弊铋_始是想開茶樓,在茶樓里有最好吃的菜,后來對菜的要求太高,變成菜為主茶為輔?!岸汲晌秲骸?,為了符合當(dāng)下對川菜的精致品質(zhì)要求,調(diào)換一下就是“成都味兒”,也好記。
Q:為什么選擇做餐飲?
A:家里父母爺爺奶奶,都做得一手好菜,自己也喜歡。別人都夸我做菜好,符合三個開餐飲的條件:愛干凈、愛吃、會做。91年從體制內(nèi)離職,就想做家里味道的川菜,老成都人的味道。
Q:簡述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有什么心得?
A:91年衣冠廟第一家小吃店,93年漿洗街紅爆的一品鮮,95年武侯祠大街的錦官堂,2011年的三缺一,2023年的都成味兒。32年,開店都比較成功,可能是源于我的良心,食材和調(diào)料的選擇讓人放心,比如:一年以上的黑豬、千禾有機(jī)醬油、不用味精雞精……
Q:你最開心的事兒是什么?
A:說實話,可能大家覺得矯情了。但我最開心的,還真不是開了多少家店,而是客人說“就是這股老成都川菜味兒,好吃!”。客人的反饋,就是檢驗我一切的標(biāo)準(zh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