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秦然 陳翩翩
糖尿病心肌?。―CM)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DCM 可導(dǎo)致心力衰竭,包括心肌細胞肥大、壞死以及心肌纖維化[1-3]。氧化應(yīng)激、炎癥、心肌能量代謝和鈣平衡異常是DCM 的發(fā)病機制[4-6]。白皮杉醇(Pic)是白藜蘆醇衍生物,主要存在于葡萄、大黃、甘蔗等植物中。Pic 是一種多酚類化合物,具有多種生物學(xué)活性,有抗炎、抗氧化、提高機體免疫力等作用[7-10]。此外,Pic 對高膽固醇血癥、動脈粥樣硬化和血管生成具有正向作用[11],表明其在心血管疾病中有一定治療潛力。本文主要研究Pic 對DCM 模型大鼠的治療作用及機制。
1.1 試 劑 大鼠心肌細胞H9c2(武漢賽維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G4511)。鏈脲佐菌素(STZ,Sigma 公司,批號S013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20190220、20190307);原位末端凋亡法(TUNEL)檢測試劑盒(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shù)公司,批號C1088),蘇木素伊紅染色(HE)試劑盒(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批號20220324),天狼猩紅染色試劑盒(武漢塞維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GP1033),CCK-8 試劑盒(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批號CA1210),核因子-κB(NF-κB)p65 抗體(碧云天生物有限公司,批號AF1234)。
1.2 大鼠心肌細胞H9c2 的培養(yǎng) 將大鼠心肌細胞H9c2 分為正常組、高糖(HG)組和HG+Pic 組。H9c2大鼠心肌細胞在含有5.5 mmol/L 葡萄糖、10%FBS、100 U/mL 青霉素,以及100 mg/mL 鏈霉素的DMEM 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而HG 組細胞被孵育在含有33 mmol/L葡萄糖的DMEM 中。將細胞以5×105/mL 密度接種在培養(yǎng)皿中,并在37 ℃下孵育24 h。將正常組細胞和HG 組細胞以8000 個/孔的密度接種在96 孔板中,孵育24 h 后,HG 組細胞給予0.01 mmol/L Pic 后繼續(xù)培養(yǎng),在培育24、48 h 時,分別統(tǒng)計細胞的活性。H9c2 細胞在HG 中培養(yǎng)后,給予Pic 繼續(xù)培育48 h。經(jīng)4%的多聚甲醛固定,洗滌,封閉,一抗(p65 抗體),熒光標記二抗以及細胞核DAPI 熒光染色,封片即可,通過p65 細胞免疫熒光染色實驗對比三組細胞p65 水平。
1.3 DCM 模型建立及分組 健康的7~8 周齡SD 大鼠48 只,雄性,清潔級,體質(zhì)量(200±20)g,均購自上海斯萊克實驗動物中心,實驗動物使用許可證號:SYXK(浙)2015-0009,所有動物實驗經(jīng)溫州醫(yī)科大學(xué)實驗動物中心機構(gòu)動物倫理與使用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wydw2016-0282。將大鼠飼養(yǎng)在20~24 ℃、濕度45%~55%,12 h 循環(huán)照明的環(huán)境中,自由攝食飲水。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48 只大鼠分為正常組、DCM 組、Pic-L 治療組和Pic-H 治療組,每組12 只。DCM 組、Pic-L 治療組和Pic-H 治療組大鼠單次腹腔注射70 mg/kg STZ,注射后3 d 空腹血糖>16.7 mmol/L則成功建立糖尿病模型,6 周后即可發(fā)生DCM[12-15]。正常組大鼠則給予等劑量PBS 溶液。造模成功后,Pic-L 治療組、Pic-H 治療組分別予5、10 mg/(kg·d)的Pic 灌胃,正常組、DCM 組予等量生理鹽水灌胃,連續(xù)給藥12 周。
1.4 常規(guī)超聲檢查評價大鼠心功能 藥物治療結(jié)束后,將各組大鼠吸入式麻醉,仰臥位固定,褪去前胸毛發(fā),對大鼠進行常規(guī)超聲在體檢查,記錄左心室舒張末期直徑(LVIDd)、左心室后壁(LVPW)和左心室收縮率(LVFS)。
1.5 大鼠血糖以及心臟質(zhì)量/體質(zhì)量比(HW/BW)檢測 將大鼠固定在固定器中,用刀片劃破大鼠尾尖,從尾根輕柔至尾尖,血液自然流出,采集至血糖試紙上,插入血糖儀檢測血糖。大鼠通過腹腔注射過量戊巴比妥鈉麻醉安樂死,取出心臟稱重,計算HW/BW:大鼠的心臟質(zhì)量與體質(zhì)量的比值。
1.6 大鼠心肌組織SOD、MDA 水平 另取部分心肌組織,用生理鹽水洗凈后,濾紙吸干水分,將生理鹽水與組織以9∶1 的比例加入離心管中,用眼科小剪刀將組織剪成小碎片,然后用組織勻漿機制成10%心肌組織勻漿液,嚴格按照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試劑盒操作說明書測定心肌組織SOD 和MDA 含量,評價各組大鼠的氧化應(yīng)激水平。
1.7 病理學(xué)評價 將大鼠心臟固定在4%的多聚甲醛中,石蠟包埋,制備成5 μm 切片,分別進行HE 染色觀察大鼠心肌形態(tài)與排列、天狼猩紅染色觀察大鼠心肌膠原沉積情況、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1(TGF-β1)免疫組化染色觀察心肌細胞炎癥情況,TUNEL 染色觀察心肌細胞凋亡情況。
1.8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應(yīng)用GraphPad Prism 9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xué)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 表示,多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較采用Dunnett’s 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Pic 增強HG 環(huán)境下H9c2 心肌細胞活性 HG環(huán)境下的細胞活性比正常組細胞的活性下降,而給予Pic 培育24 h 后,細胞活性較HG 組增加,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在培育48 h 時,HG+Pic 組的細胞活性依舊高于HG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表1 H9c2 細胞活性(%,±s)
表1 H9c2 細胞活性(%,±s)
注:正常組細胞培育在含有5.5 mmol/L 葡萄糖的DMEM 中;HG 組細胞培育在含有33 mmol/L 葡萄糖的DMEM 中;HG+Pic 組細胞為培育在含有33 mmol/L 葡萄糖的DMEM 中且給予0.01 mmol/L 白皮杉醇;與正常組比較,aP<0.05;與HG 組比較,bP<0.05
組別正常組HG 組HG+Pic 組24 h 100.00±9.54 81.33±6.03a 96.67±5.13 48 h 100.00±7.94 84.67±4.93a 102.00±5.57b
2.2 Pic 抑制高糖誘導(dǎo)的NF-κB 活化 通過免疫熒光染色評估在HG 誘導(dǎo)的H9c2 細胞中,NF-κB 激活的情況下發(fā)生p65 的核易位。在正常組中,p65 定位于細胞質(zhì),在HG 條件下,NF-κB p65 核易位加速,p65 會定位于細胞核中,但給予Pic 處理后可逆轉(zhuǎn)該現(xiàn)象,見圖1。
圖1 p65 免疫熒光染色(×600)
2.3 Pic 可改善DCM 大鼠心功能 與正常組比較,DCM 組大鼠的LVIDd 和LVFS 下降(P<0.01),LVPW上升(P<0.01);與DCM 組比較,Pic-L 治療組和Pic-H 治療組的LVIDd 和LVFS 升高(P<0.01),LVPW 下降(P<0.01)。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心功能指標(±s)
表2 各組大鼠心功能指標(±s)
注:Pic-L 治療組大鼠灌胃白皮杉醇5 mg/(kg·d),連續(xù)灌胃12 周;Pic-H 治療組大鼠灌胃白皮杉醇10 mg/(kg·d),連續(xù)灌胃12 周;正常組和DCM 組灌胃同等劑量生理鹽水,連續(xù)灌胃12 周;DCM 為糖尿病心肌??;LVIDd 為左心室舒張末期直徑;LVFS 為左心室收縮率;LVPW 為左心室后壁;與正常組比較,aP<0.01;與DCM 組比較,bP<0.01
組別正常組DCM 組Pic-L 治療組Pic-H 治療組鼠數(shù)12 12 12 12 LVIDd(mm)7.11±0.13 5.64±0.13a 6.50±0.16b 7.41±0.09b LVFS(%)50.43±0.81 36.10±0.40a 44.83±1.36b 46.77±0.99b LVPW(mm)1.48±0.04 1.69±0.05a 1.59±0.05b 1.52±0.02b
2.4 Pic 改善DCM 大鼠血糖水平和HW/BW 值 與正常組比較,DCM 組大鼠的血糖和HW/BW 均升高(P<0.01);與DCM 組比較,Pic-L 治療組大鼠血糖下降(P<0.01),HW/BW 比值有降低趨勢,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Pic-H 治療組血糖和HW/BW 比值均降低(P<0.01 或P<0.05)。見表3。
表3 各組大鼠血糖與HW/BW 值(±s)
表3 各組大鼠血糖與HW/BW 值(±s)
注:Pic-L 治療組大鼠灌胃白皮杉醇5 mg/(kg·d),連續(xù)灌胃12 周;Pic-H 治療組大鼠灌胃白皮杉醇10 mg/(kg·d),連續(xù)灌胃12 周;正常組和DCM 組灌胃同等劑量生理鹽水,連續(xù)灌胃12 周;DCM 為糖尿病心肌?。慌c正常組比較,aP<0.01;與DCM 組比較,bP<0.05,cP<0.01
組別正常組DCM 組Pic-L 治療組Pic-H 治療組鼠數(shù)12 12 12 12血糖(mmol/L)6.30±0.20 25.13±1.74a 19.47±1.21c 13.70±2.18c HW/BW(mg/g)2.60±0.36 5.20±0.46a 4.73±0.68 3.70±0.46b
2.5 Pic 抑制DCM 大鼠心肌細胞氧化應(yīng)激反應(yīng) 與正常組大鼠比較,DCM 組大鼠SOD 下降(P<0.01),MDA 上升(P<0.01)。與DCM 組大鼠相比,Pic-L 治療組和Pic-H 治療組大鼠心臟組織SOD 水平升高(P<0.01),MDA 水平降低(P<0.01)。見表4。
表4 各組大鼠心肌組織SOD、MDA 水平(±s)
表4 各組大鼠心肌組織SOD、MDA 水平(±s)
注:Pic-L 治療組大鼠灌胃白皮杉醇5 mg/(kg·d),連續(xù)灌胃12 周;Pic-H 治療組大鼠灌胃白皮杉醇10 mg/(kg·d),連續(xù)灌胃12 周;正常組和DCM 組灌胃同等劑量生理鹽水,連續(xù)灌胃12 周;DCM 為糖尿病心肌?。籗OD 為超氧化物歧化酶;MDA 為丙二醛;與正常組比較,aP<0.01;與DCM 組比較,bP<0.01
組別正常組DCM 組Pic-L 治療組Pic-G 治療組鼠數(shù)12 12 12 12 SOD(U/mg protein)83.69±2.48 45.33±3.96a 59.41±1.98b 72.30±3.99b MDA(nmol/mg protein)3.11±0.12 5.05±0.26a 4.19±0.18b 3.55±0.13b
2.6 Pic 改善DCM 大鼠心肌纖維化 HE 染色結(jié)果顯示,正常組大鼠的心肌細胞完整,且排列整齊、致密,無間質(zhì)水腫;而DCM 組大鼠的心肌細胞排列紊亂且形態(tài)變異,心肌纖維存在明顯的損傷和斷裂,且心肌細胞間隙增大。給予Pic 治療后,大鼠的心肌細胞排列較為完整、整齊,且心肌纖維的斷裂情況有所減輕。天狼猩紅染色結(jié)果顯示,與正常組大鼠相比,DCM 大鼠心肌膠原沉積現(xiàn)象明顯增加,心肌間質(zhì)存在纖維化,而給予Pic 治療后,能降低DCM 大鼠膠原沉積現(xiàn)象。見圖2。
圖2 各組大鼠心肌組織染色(×200)
與正常組大鼠比較,DCM 組大鼠心臟切片中TGF-β1 表達上升;與DCM 組比較,Pic-L 治療組和Pic-H 治療組大鼠心臟切片中TGF-β1 表達下降。見圖3。
圖3 各組大鼠心肌組織的TGF-β1 免疫組化染色(×200)
2.7 Pic 降低糖尿病誘導(dǎo)的心肌細胞凋亡 與正常組大鼠比較,DCM 組心肌細胞凋亡加重;相較于DCM 組,Pic-L 治療組和Pic-H 治療組心肌細胞凋亡現(xiàn)象減輕。見圖4。
圖4 各組大鼠心肌組織TUNEL 染色(×400)
DCM 的發(fā)生機制復(fù)雜,涉及氧化應(yīng)激、炎癥反應(yīng)以及細胞凋亡等多重病理生理過程,多種信號通路參與其發(fā)生過程。氧化應(yīng)激反應(yīng)以及促炎和細胞死亡途徑的激活,都會誘導(dǎo)DCM 的發(fā)生,引起細胞因子過表達和巨噬細胞浸潤誘導(dǎo)應(yīng)激、纖維化、細胞凋亡和器官損傷。因此,抗炎和抗氧化藥物可能有助于預(yù)防和治療DCM。
Pic 是具有抗炎和抗氧化活性的天然多酚化合物。為了探討Pic 對DCM 的治療效果及機制,本課題通過體內(nèi)外實驗進行驗證,首先我們驗證Pic 對H9c2 大鼠心肌細胞活性影響和抗炎效果,結(jié)果顯示,在HG 環(huán)境下,H9c2 細胞的活性有所抑制,而給予Pic 后,H9c2 的活性提高。此外主轉(zhuǎn)錄因子NFκB 調(diào)控HG 環(huán)境誘導(dǎo)的許多炎癥因子編碼基因的表達。HG 的刺激觸發(fā)了IκBα 的磷酸化,由此產(chǎn)生的p65 從細胞質(zhì)轉(zhuǎn)移到細胞核,IκBα 隨后在細胞質(zhì)中降解。在細胞核中,NF-κB 激活編碼分解代謝酶、炎癥介質(zhì)和細胞因子的表達[16]。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在HG 條件下,NF-κB p65 核易位加速,p65 會定位于細胞核中,說明HG 條件激活了NF-κB,但給予Pic處理后可逆轉(zhuǎn),說明Pic 在H9c2 細胞中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過抑制NF-κB 的激活來介導(dǎo)的。
許多研究表明,在STZ 誘導(dǎo)的糖尿病模型[17-18]中存在心功能障礙。本研究首先通過心臟超聲檢查各組大鼠的心功能,大鼠腹腔注射STZ 建立Ⅰ型糖尿病模型后,能觀察到大鼠心臟收縮及舒張功能受損,與Ⅰ型糖尿病患者DCM 的癥狀相似,目前多用此方法制備DCM 模型大鼠,從本研究結(jié)果可知,DCM 組大鼠的LVIDd 和LVFS 較正常組大鼠降低,而LVPW 升高,說明DCM 組大鼠的心功能較正常大鼠有所受損,此外,給予Pic 干預(yù)治療的大鼠心功能較DCM 組大鼠有所改善。
TGF-β1 是心肌纖維化的關(guān)鍵因子,在DCM 心肌纖維化過程中處于過度表達狀態(tài)[19]。從HE 染色結(jié)果得知,Pic 治療能改善DCM 組大鼠心肌組織排列紊亂、心肌纖維斷裂的情況。且從TGF-β1 免疫組化染色的結(jié)果可以看到,Pic 治療后,TGF-β1 的表達較DCM 組降低,說明Pic 可通過下調(diào)TGF-β1 的表達來減少心肌纖維化。研究組還通過各組大鼠血糖水平和HW/BW 比值來檢測Pic 的治療作用,結(jié)果顯示,Pic 治療后的大鼠血糖和HW/BW 比值較DCM組大鼠下降,進一步證明Pic 可以預(yù)防與糖尿病相關(guān)的血糖水平的升高和心肌肥厚的發(fā)生。
氧化應(yīng)激仍被認為是DCM 發(fā)病的核心機制之一[20-21],而Pic 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有文獻報道,Pic可以減輕糖尿病腎病大鼠氧化應(yīng)激水平[22],從研究結(jié)果可知,DCM 組大鼠心肌組織SOD 含量較正常組下降,同時MDA 含量升高,說明DCM 組大鼠心臟氧化應(yīng)激水平提高[23],而給予Pic 治療后,氧化應(yīng)激反應(yīng)下降,同時,根據(jù)TUNEL 染色結(jié)果可知,Pic 治療后的大鼠心肌細胞凋亡水平下降,該結(jié)果說明Pic 通過提高心肌組織中SOD 水平和降低MDA 水平,來降低心肌細胞的凋亡,從而減輕DCM 的癥狀。
綜上,Pic 可能通過降低DCM 大鼠氧化應(yīng)激水平、減少心肌纖維化、改善心肌組織排列以及降低心肌細胞凋亡來預(yù)防和治療D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