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電網曲靖供電局 阮松萍
楊梅這種酸酸甜甜的水果,深受全家人的喜愛,特別是我和兩個孩子。
每到梅雨時節(jié),朋友家院子里兩棵高大的楊梅樹成了我們品嘗鮮果的好去處。此外,隔三差五的,她總是登上高梯,摘下紅得發(fā)紫、核桃般大小的楊梅,送來給我們享用。這種人工改良后的品種,個大、肉厚、核小,十分鮮甜。
時針回撥。記憶里,滇西老家的山上也有很多野楊梅樹。小時候,我和母親不時會跑到山上去采摘野楊梅,找尋的過程很是費力,但是回憶里卻充滿了快樂。
六七月,大山里林木青翠,空氣清新得不得了,小鳥嘰嘰喳喳叫個不停,紅的白的藍的黃的,各種不知名的小花開得迷人?;ò晟?,蝴蝶、蜜蜂也被吸引而來,飛舞得令人陶醉。
山上的野楊梅味道特別濃郁,循著味道,沒走一會兒,我們遠遠就看到一叢郁郁蔥蔥的楊梅樹,這叢楊梅樹只有半人高,樹干上青綠色的楊梅只有玻璃珠大小,但結得密密麻麻,看來還沒被其他村民尋到過。酸香撲鼻,楊梅還沒入口我就已經口水直流。輕輕摘下,放入口中一顆,吃起來很是酸爽,只得讓牙齒投降。
翻下山頭,我們又尋到一株,楊梅已經紅彤彤,背陰的楊梅有些發(fā)白,但吃起來特別甘甜。
母親甜美的歌聲在山澗回蕩,爬完一山,又爬一山,我們就這樣走走歇歇,一路尋找。
回到家,我把提籃里的楊梅全部倒出,撿出紅的全家共享。還不熟的就留給母親用來做楊梅醬。
母親秘制的楊梅醬味道獨特。制作過程時間較長。母親先是把野楊梅用清水洗凈,撿走樹葉等雜物。而后放入未著過油的鋁鍋中,加入大量山泉水,小火熬煮至果肉分離。再用紗布濾去果肉、果核,將果汁繼續(xù)小火熬至黑稠狀。冷卻后放到干凈的玻璃瓶中保存。
雖然費時費力,但使用天然材料制成的野楊梅醬對身體健康有很好的功效。楊梅醬很酸,夏天,舀上一勺,加兩顆冰糖,兌些溫開水或冷開水,化開后飲用,很是解渴、開胃,我十分愛喝。
野楊梅醬還有很強的藥用價值。要是有人扁桃體發(fā)炎或是牙齒疼了等等,可以舀出一些涂抹到疼痛部位的表皮處,涂抹一兩次就會自行消炎,有些癥狀不重的隔夜就會病除。
要是熬的楊梅醬實在太稠,時間長了已經凝結成黑色固體,那也不要緊,敲開一小塊用少量溫開水泡化即可涂抹或服用。
近些年,農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醫(yī)藥也更加發(fā)達。加上采摘和熬制野楊梅費時費力,野楊梅醬的制作越來越少。
有時回到故鄉(xiāng),親朋好友間要是要到一小瓶珍貴的楊梅醬,品嘗到這珍貴的醬汁時,真是一件讓人無比開心的事,仿佛可以穿越時光似的,美好回憶中的那些畫面和美味總是叫我倍感溫馨和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