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乙涵
寬大的帽檐,短小的粗布衫,敞開的襯衫領(lǐng)口,惠特曼作為藝術(shù)天空的一顆星,閃耀著名為文學的燦爛。
如果說人生漫漫,道阻且長,那么文學如同我們頭頂?shù)男枪猓此迫粲腥魺o,卻指引著我們?nèi)松姆较颉2煌跁局R,文學是對人生社會的精神探索,是深入與徹底的,是啟發(fā)與現(xiàn)實的。
正如詩歌,它如細水長流般的存在,將文學浸潤,慰藉人心。文學是《詩經(jīng)》中“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的兒女情思;是柳永筆下“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的市井繁華;亦是魯迅口中“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募覈狼?。從古至今文學就同一個人的人生,從小我到大我,從小家到大家,使我們的精神品質(zhì)得到升華。
文學承載著人們對人生的思考,對時代的追問,點點光亮,刺破黑暗。如果說承載千年的中國詩詞留下的是雅致與風韻,那么如《草葉集》一般的西方詩歌帶來的是質(zhì)樸而又純粹的力量。“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長著草?!边@如同詩作本身一般純粹到極致的序言,是惠特曼對于自我人生的感悟。他相信本質(zhì)的力量,回歸自然,創(chuàng)造了第一本屬于自己民族的自由詩集。正如他“平民式的潔癖”,他對自我以及作品的肯定,照亮了他堅定不移寫下去的人生道路。
繁忙雜亂,反復平常的日常生活磨平了我們的棱角,而文學和風細雨般的存在又給予了我們欣賞美的能力。《死亡詩社》中說:“我們生活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原來浪漫主義從未消亡?!币唤z不茍,井然有序的生活固然重要,但用孕于詩歌中的浪漫點綴生活會為生活增添別樣的色彩,同樣不可或缺。生命存在的意義是享受美與探尋美,而文學正是美的本身。
文學世界,詩歌自成一派,它承載著千年文化底蘊,彰顯著時代風貌。然而反觀當下,文學似乎被金錢所裹挾,賣得好,銷量多,即為好作品。在這樣世俗而又物質(zhì)的標準里,網(wǎng)絡(luò)小說占盡上風。而如詩歌一般,蘊含千年風韻的文學卻無人問津,甚至被打上“晦澀難懂”的標簽,淹沒在時代的潮流之中。愚以為一部好的作品,無關(guān)文體,而在于作品本身,它是作者的精神,也是時代的精神。
普希金說:“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念?!睆墓胖两?,中外詩歌文學的篇章翻過了多少過往人生,于我們而言,亦引領(lǐng)我們尋找精神價值的內(nèi)涵,不斷充實我們的人生。
文學如點點星光,照亮人生,照亮時代。
(指導教師? 徐?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