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落
一生中,一個人總有一段時間是陷在夢想里的,盡管這些夢想的“牢籠”并不牢固,但還是能圈住因夢想而迷茫的我們。上大學的時候,我探索世界的欲望高漲,于是選擇在校園里做兼職,送外賣便是其中之一。
我打探了學校附近各家餐館的兼職工資,每小時基本在11元到15元之間,且時間非常固定,要兼職就不能保證正常的三餐時間。因此,我沒有去兼職服務員,而是做了校園里“最后一公里”的兼職——外賣員進不了學校,只能將外賣放在學校門口,而我承接的便是從校門口到宿舍這“最后一公里”的“跑腿”工作。
最開始引起我注意的,是校園線上集市里一個代取外賣的求助帖子。與我同一棟宿舍樓的一個同學因胃病發(fā)作,要吃些清淡食物,想請人幫忙帶一碗清湯面。我瞧她與我同住一樓,本著友好互助的心思,就應了帖子,把午飯送到了她的宿舍。
我把清湯面放在她宿舍門前的窗臺上,拍好照片發(fā)給她,示意可以開門取餐了。她對我的熱心萬分感謝,執(zhí)意要發(fā)個紅包請我喝一杯奶茶。我再三推辭后,帶著一點點小心思,厚著臉皮收下能買一個冰激凌的錢。
她說:“這幾天能不能都幫我?guī)б幌嘛?。?/p>
我回復道:“當然可以”。
食堂的飯菜適合大多數(shù)學生吃,卻不適合病人吃。很快,我便開始承接從外賣員那里取餐的任務。我送一單,能獲利4元。
我心想這個業(yè)務不錯,便順帶著在校園線上集市發(fā)展了一下同樓的“客戶”。送餐一個來回一般要十五分鐘,有時我能一口氣接到同一個宿舍的兩單,十五分鐘就能賺8元,這比在餐館端盤子賺得多。最重要的一點是,如果一個同學點了同一家外賣三回以上,就證明這家餐館質量和口味都不錯,也值得我去探索了。我掙錢的目的就是探索這個世界,美食則是這個世界的靈魂之一。
但“最后一公里”的活兒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外賣員到達校門口的時間并不固定,即使外賣程序上標注了預計送達時間,外賣員也會提前或延后送達。為此,我在烈日下追趕過被提前送到的外賣,在夜晚感受過二十分鐘寒風的無情,在大雨里忍耐過無根之水的過度“活躍”。我還沒有完完全全地開始探索這個世界,世界就已經展示了它的風霜雨雪。
有一次,本該中午十二點半才送達的外賣,竟提前半小時被送到了。我胡亂穿了雙鞋子就出發(fā)了,下樓梯時才發(fā)現(xiàn),這雙鞋是昨天剛買的,是我走了好幾家店才找到的打兩折的鞋。我小心翼翼地跑著,在艷陽高照下,試圖在樹蔭下尋覓一些溫柔。
越靠近樹蔭,就越靠近零亂的樹坑石,我一不小心踩到了石頭,崴了腳。腳踝的鈍痛并沒有得到我的關注,我第一反應是心疼地看向鞋子,打兩折的新鞋子。
還好,鞋幫子沒有被石頭劃花。我長舒了一口氣,試探著走了兩步,腳似乎沒什么大礙,我又開始小跑起來。取外賣,送餐,收錢,這一趟結束后,我回到宿舍,腳踩在地上,這才感覺一陣疼痛。我從抽屜里拿了一張止痛膏貼在腳踝上,藥膏的清涼感從腳踝往腦門上沖。
世界以疼吻我,我仍愿報之以歌。在青春里,為夢想付出的痛,都會成長為一棵堅實的果樹,在未來結出甜美的果實,等待你我采擷。下一個是探索大海,而我已經買好了“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