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董康赴日訪書事新考

      2023-09-16 02:28:44馮靜
      關(guān)鍵詞:光緒學(xué)堂法律

      馮靜

      (山東大學(xué)圖書館,山東 濟南 250100)

      董康(1867—1947),原名壽金,字授經(jīng),號誦芬室主人,江蘇武進人,光緒十六年(1890)進士,“余性喜聚書,終日埋頭故簡,每至幾案陵轢”[1]。傅增湘曾評價道:“君嗜書之癖,殆出性成,拓以見聞,遂成絕學(xué)。”[2]1074董康曾多次到日本訪書,與島田翰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學(xué)界對董康訪日次數(shù)的認識有7次、8次、至少9次等觀點,并不統(tǒng)一,且相關(guān)研究集中于1926年以后的活動,缺少對他早期訪書活動的發(fā)微[3]64-71,[4-5],[6]8-11,[7-8],[9]230-232,[10]73-77。本文以新發(fā)現(xiàn)的島田翰寫給董康的一封書信和繆荃孫日記中的相關(guān)記載,對董康早期利用公差機會訪書和與島田翰的交游事跡略作考辨,不當(dāng)之處,祈請方家指正。

      一、光緒二十八年(1902)董康赴日訪書事子虛烏有

      光緒二十八年(1902)董康赴日訪書之事最早提出者是蘇精,云董康先后7次到日本,最早是光緒二十八年(1902)在法律館內(nèi),其次是辛亥革命前后避居,第三次是民國十二年(1923)出國考察。此后便是《書舶庸譚》所記之4至7次[3]70。蘇氏并未列出相關(guān)史料進行佐證,只是一種假說。

      錢婉約則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董康一生8次赴日。其中,第一次是光緒二十八年(1902)董康在法律館編修任上,公差赴日考察日本司法刑律,并為京師法律學(xué)堂延聘日籍教授,第二次是光緒三十二年(1906)初夏至歲末,游日本,卜居?xùn)|京小石川,與島田翰交,秋日同赴京都、奈良訪書[6]8-11。錢氏為光緒二十八年(1902)董康赴日之說增添了具體任務(wù),此說遂成為定論。2018年,王會豪在討論董康赴日訪書事時仍以此論為基礎(chǔ),提出至少9次赴日的新說[10]73-77。

      然而細繹史料,則會發(fā)現(xiàn)光緒二十八年(1902)董康根本未赴日本,此事純屬子虛烏有,理由如下:

      其一,修訂法律館開館是在光緒三十年(1904)四月初一日。光緒二十八年(1902)二月,朝廷以為“為治之道,尤貴因時制宜,今昔情勢不同,非參酌適中,不能推行盡善。況近來地利日興,商務(wù)日廣,如礦律、路律、商律等類,皆應(yīng)妥議專條”,因而命“各出使大臣,查取各國通行律例,咨送外務(wù)部;并著責(zé)成袁世凱、劉坤一、張之洞慎選熟悉中西律例者,保送數(shù)員來京,聽候簡派,開館編纂”[11]537。這一上諭的發(fā)布,標志著光緒末年清廷律法改革的開始。

      旋即朝廷接受袁世凱、劉坤一、張之洞的會保推薦,命刑部左侍郎沈家本、出使美國大臣伍廷芳“將一切現(xiàn)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參酌各國法律,悉心考訂,妥為擬議,務(wù)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11]577。實際上,當(dāng)時伍廷芳遠在國外,籌備修訂法律由沈家本一人主持。沈氏即“酌擬大概辦法,并遴選諳習(xí)中西律例司員,分任纂輯;延聘東西各國精通法律之博士、律師,以備顧問;復(fù)調(diào)取留學(xué)外國卒業(yè)生從事翻譯;請撥??钜再Y辦公,刊刻關(guān)防以昭信守各等因,先后奏明在案”[12]12。

      光緒三十年(1904)四月初一日,修訂法律館開館,律法修訂工作正式開始。首先適譯各國重要律例,沈家本奏云:“自光緒三十年四月初一日開館以來,各國法律之譯成者……校正者……比較異同,分門列表,展卷了然,各國之法律已可得其大略?!盵12]12-13并自光緒三十一年(1905)三月開始,對《大清律例》進行修訂[13]217-218。因此,光緒二十八年(1902)到三十一年(1905)九月之間,沈家本主持的律法改革以翻譯外國重要律法和修訂《大清律例》為主,尚未安排人員出外考察事宜。在此期間,董康草擬了改革刑制奏稿,并與張仲和翻譯了日本學(xué)者高木豐三的著作《日本刑法義解》[14]。

      其二,京師法律學(xué)堂成立于光緒三十一年(1905)。此年三月二十日,因修訂法律大臣伍廷芳等奏稱“交涉日繁,擬請在京師專設(shè)法律學(xué)堂,考取各部屬員入堂肄業(yè),畢業(yè)后派往各省佐理新政,并酌擬辦法三端”,朝廷遂批準在京師專設(shè)法律學(xué)堂[13]217。光緒三十三年(1907)五月,法律學(xué)堂改歸學(xué)部管理[13]594。七月,沈家本奏請,“大學(xué)堂法政專科,甫經(jīng)豫備,法律學(xué)堂暫難歸并,仍請責(zé)臣管理。自應(yīng)認真督率,隨時咨部察核存案?;I款維持,俾免中廢”[13]619,遂又未改并學(xué)部。十一月,朝廷在沈家本的奏請下,“將法律館存款全數(shù)撥充法律學(xué)堂附設(shè)監(jiān)獄學(xué)專修科經(jīng)費”[13]713-714。

      基于以上兩條,即可斷定錢婉約所云光緒二十八年(1902)董康在法律館編修任上,公差赴日考察日本司法刑律,并為京師法律學(xué)堂延聘日籍教授是錯誤地將光緒三十二年(1906)和光緒三十四年(1908)董康赴日之事嫁接到光緒二十八年(1902)之上(詳后),因此光緒二十八年(1902)董康赴日考察事純屬子虛烏有,進而可知董康第一次赴日考察是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四月。

      二、光緒三十二年(1906)島田翰奉贈董康《楊誠齋集》

      光緒三十二年(1906),董康以刑部后補郎中的身份赴日本調(diào)查裁判監(jiān)獄事宜,并且借公差之機,在日本進行訪書。其實,派遣董康赴日考察事在光緒三十一年(1905)九月就已定下,只不過因“館事猬集,遲至翌年四月始克成行”[15],與董康同行的還有麥秩嚴。董康年底歸國后撰《裁判訪問錄》《監(jiān)獄訪問記》二書,沈家本親為之序。四月,沈家本奏請。十月,董康被清廷任命為修訂法律館提調(diào)[13]691。

      正是這一次,董康與島田翰結(jié)識并進行了學(xué)術(shù)方面的討論交流。董康在光緒丁未三十三年(1907)仲夏所撰的《刻皕宋樓藏書源流考題識》中云:

      丙午夏初,余游日本東京,獲交島田彥禎……時余卜居小石川,彥禎頻來寓所,析疑質(zhì)難無虛日。秋日相與訪書于西京、奈良間,縱觀古剎舊家之藏,浹旬而返。歲杪回國,彥禎贈影宋鈔足本《楊誠齋集》,并約余梓其《舊書考》,別以宋元版若干種相酬,復(fù)親送至小田原而別。[16]396

      由此可知:其一,董康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夏初赴日本,始結(jié)識島田翰,并與之進行學(xué)術(shù)交流。其二,秋季,在島田翰的幫助下,董康訪查西京、奈良等地古剎舊家所藏的古籍善本,費時十日。此事在民國二年(1913)夏董康給繆荃孫的信中可以得到印證,信中說:

      光緒丙午,奉牒游日本,道出西京,夙慕崇蘭館藏書之富,訪之于北野別業(yè)。主人福井翁,漢醫(yī)也,抱獨樂天,酷嗜經(jīng)籍,出示宋元舊本,且言凡錄入森氏《訪古志》者,慘罹秦厄,此皆劫余所續(xù)得者也。部帙井然,如登宛委。內(nèi)大字本《劉夢得集》, 每半葉十行,行十八字,中縫有刻工姓名,書體仿《開成石經(jīng)》,紙墨并妙,竊謂此書當(dāng)與東京圖書寮《太平寰宇記》,宋景文、王文公、楊誠齋等集,及吾國定府徐公文集(此書后歸余,今入大倉),可稱海內(nèi)孤本,歸國每與朋輩道及之。[17-18]

      其三,董康年底從日本回國時,島田翰與其商定,在國內(nèi)刊刻《古文舊書考》。島田翰贈送董康若干宋元版善本,并送到小田原而別。贈送的善本中即有影宋鈔足本《楊誠齋集》。

      由北京大學(xué)購回并于2020年出版的《大倉文庫粹編:和刻本·朝鮮刻本》第九至第十四冊即影印島田翰贈董康之影宋鈔足本《楊誠齋集》。據(jù)解題,此本133卷,目錄4卷,計43冊,書高26.8厘米,寬18.2厘米。每半頁10行,每行16字,無格,目錄一(圖1)鈐有“島田翰讀書記”“大倉文化財團藏書”朱印。每卷卷末題“嘉定元年春三月男長孺,端平元年夏五月門人羅茂良校正”,書后有端平元年(1234)劉渙煒叔跋[16]219。

      圖1 目錄一

      其中,有島田翰所撰兩則題記和給董康的一封書信,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島田翰奉贈《楊誠齋集》之事的詳情。題記一(圖2)在第九冊書衣背面,云:

      圖2 題記一

      影宋足本《楊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島田翰奉贈/授經(jīng)先生,以為他日券。[19]8

      題記二(圖3)在第十四冊書尾,云:

      圖3 題記二

      此書,日本元祿中從建仁寺藏宋端平刻/本所影鈔。宋本凡一百三十三卷,分為四十三冊/今校之明版,乃知元、明以來刻本皆佚/其一半,建仁寺之藏概就散逸,是書遂/歸于內(nèi)府。敝著《古文舊書考》所載宋本即/是書也。晉陵董授經(jīng)先生東渡講法,與吾/相見甚懽,日以談古書為樂。地雖異,義似兄/弟。其將歸也,奉贈是書以為文字因緣。丙午/冬日,島田翰敬記。[20]

      島田翰給董康的信在第九冊中間(圖4),云:

      圖4 島田翰給董康的信

      授經(jīng)先生大人閣下:

      連日得接/高教,感荷奚堪。茲奉贈影宋/足本《誠齋集》以為贐。書凡四十三/本,蓋為元、明以來之佚書。卷尾/記奉贈來由/閣下勿吝一讀。專肅敬頌/著安。弟島田翰頓首。[19]121

      由上可知:第一,島田翰所贈《誠齋集》是在日本元祿中從建仁寺所藏端平刻本影鈔,島田氏曾與明本對校,發(fā)現(xiàn)元、明本《誠齋集》內(nèi)容缺失,建仁寺所藏端平刻本散逸,此本遂成為海內(nèi)孤本,入藏內(nèi)府。島田氏曾對此書做過詳細探討,見《古文舊書考》卷二[16]210-221。第二,董康到日本后,與島田翰探討古籍善本,島田翰當(dāng)從董康處獲得很多國內(nèi)古籍善本的信息。一則答謝董康,二則作為二人友誼的見證,三則與董康建立學(xué)術(shù)聯(lián)系,并以董氏為通道,以便他日再到中國訪書,獲得更多有關(guān)古籍善本信息并結(jié)識學(xué)人,故而將日本所藏海內(nèi)孤本《誠齋集》贈送給董康。董康在辛亥革命后避居日本,為解決生計,將自己部分藏書轉(zhuǎn)賣給日本巨富大倉氏,此書遂入藏大倉文化財團。

      光緒三十二年(1906)初夏,董康東渡日本,至年底回國,盤桓將近大半年的時間。在調(diào)查裁判監(jiān)獄公事之余,他結(jié)交了日本古典文獻學(xué)家島田翰并開展學(xué)術(shù)交流。在島田翰的幫助下,訪求日本所藏古籍善本,為日后獲取日本收購皕宋樓、十萬卷樓、守先閣藏書以及日本學(xué)界古典文獻學(xué)等信息提供了條件。同時,他在國內(nèi)刊刻島田氏著述,促進了中日古典文獻學(xué)術(shù)文化的交流。

      三、光緒三十四年(1908)三月至六月董康赴日事考辨

      董康致繆荃孫書云:

      筱翁仁丈大人閣下:

      都門肅奉寸緘,計達座右??狄蜓悠干谭ń處?于月之十一日東航,十九日抵東京,僑寓于松葉旅館,約有月余留滯……茲從島田彥楨易得北宋殘本《冊府元龜》一百冊,明文淵閣舊藏,約四百卷;又南宋槧《史記》,狩谷舊藏。舊鈔本《五百家播芳大全》,一百卅卷。慶長活字本《群書治要》、《事寶類苑》各一部,均唐土希見之籍,然互易之書亦不在千金以下矣。彥楨為雙桂后人,少年校書中秘,以故精??敝畬W(xué)。曩在巖崎文庫典守書籍,茲因巖崎氏物故,被同人傾軋,欲辭職來中國別謀枝棲。訊其所需薪水,每月二百元即可。竊思南中圖書館締造伊始,任事需人,如得此君襄助其間。一則可杜舊書之外溢,一則可將唐、宋軼出之秘冊稍稍收輯。于國粹前途獲益良多,且所需甚廉,實優(yōu)于延聘尋常科學(xué)教授萬萬。又安知東西二京名剎故家之舊藏,不盡為我所奄有,以為皕宋樓之報復(fù)也。敬懇長者謀諸午帥,迅賜一函是盼?!抖抵攩ⅰH仑ノ?。

      賜諭寄日本東京市麴町區(qū)富士見町一丁目七番地松葉館董康殿。[21]

      信中提到,董康為法律學(xué)堂延聘商法教師,于三月十一日始東渡日本,十九日到達,寓居松葉旅館。晤見島田翰,從島田翰處換得若干種國內(nèi)稀見善本,并向繆荃孫推薦島田氏,欲讓其在南中圖書館任職。

      此信只注明撰寫時間為三月二十五日,未云哪一年,因此考定此信寫作年份成為判定董康此次赴日年份的關(guān)鍵。錢婉約認為董康一生8次赴日,其中,第一次是光緒二十八年(1902)董康在法律館編修任上,公差赴日考察日本司法刑律,并為京師法律學(xué)堂延聘日籍教授,第二次是光緒三十二年(1906)初夏至歲末,游日本,卜居?xùn)|京小石川,與島田翰交,秋日同赴京都、奈良訪書[6]9-11。

      按:董康赴日考察裁判監(jiān)獄事是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夏至歲末,與島田翰定交并訪書只是其利用公事之機的個人學(xué)術(shù)行為,并非是其赴日的主要任務(wù)。故錢婉約直接將光緒三十二年(1906)董康赴日考察司法刑律事和此信中言延聘商法教師歸于光緒二十八年(1902)董康京師法律館任上第一次赴日之事,換言之,即認為此信寫于光緒二十八年(1902)三月二十五日,甚誤。桑兵援引錢婉約的研究,但意識到錢氏將延聘商法教師歸之于光緒二十八年(1902)赴日之事有誤,故而將其劃為光緒三十二年(1906)董康赴日之事,稱“1906年夏董康再游日本,延聘商法教授”[22]。

      王會豪曾詳細研究此信,認為桑兵之說有誤,指出此信撰寫時間不可能是光緒三十二年(1906),而應(yīng)該寫于光緒三十四年(1908)或宣統(tǒng)元年(1909),且更傾向于宣統(tǒng)元年(1909),理由有四:

      其一,董康所撰《刻皕宋樓藏書源流考題識》所記“丙午初夏,余游日本東京,獲交島田彥禎”的時間與信中所言“月之十一日東航,十九日抵東京”不符。按:王氏直接將光緒三十二年(1906)初夏視為董康到達日本的時間,而后以此為據(jù),與信中所說不符。但還有另外一種解釋,即光緒三十二年(1906)初夏是董康和島田翰定交之時,而非董康到達日本之時,因為“余游日本東京”一語僅是其與島田翰定交的一個契機。單就此條而言,不能作為反駁的依據(jù)。其實,還有一條材料可以佐證此信并非寫于光緒三十二年(1906)。因為光緒三十二年,董康赴日卜居小石川,而信中說其居于松葉旅館,居住地不同。

      其二,董康信中提到的皕宋樓藏書歸日本巖崎文庫事件。

      其三,光緒三十四年(1908)二月二十五日巖崎彌之助“物故”。這兩條才是最核心的反駁證據(jù)。由此可以斷定董康此信寫于光緒三十四年(1908)二月巖崎氏去世之后。

      其四,王氏依據(jù)董康因島田氏受同人排擠而推薦島田氏到南中圖書館任職進一步佐證,得出該信所寫時間應(yīng)該是光緒三十四年(1908)或宣統(tǒng)元年(1909)的三月二十五日的結(jié)論。但他認為若該信寫于光緒三十四年(1908)三月二十五日,則此時距巖崎氏去世恰好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在如此短的時間里,島田氏怎會因受到排擠而迅速產(chǎn)生去意,這有些不太符合常理,因此其更傾向于該信寫于宣統(tǒng)元年(1909)。按:還有另一種解釋,島田翰受到同人排擠是之前就有的事,島田翰早已萌生去意,但在巖崎彌之助的庇護下,還能稍安。但巖崎氏去世后,島田翰失去庇護,故而以每月200元很低的薪水條件急忙向董康尋求幫助,到中國謀職。因而王氏以此推斷董康此信寫于宣統(tǒng)元年(1909),稍顯武斷。

      另外,柳和城將此信斷為宣統(tǒng)三年(1911),云時任清政府大理院推事的董康,為延聘商法教師事,東渡扶桑[9]230。王會豪的研究顯然沒有注意到董康此信寫作的準確時間。

      筆者翻檢繆荃孫《藝風(fēng)老人日記》,在光緒三十三年(1907)十二月至宣統(tǒng)元年(1909)二月間,載有董康與繆荃孫書信往來的記錄,征引如下:

      光緒丁未十二月:

      七日甲子……發(fā)京師法律學(xué)堂董壽京信。(481頁)

      光緒戊申正月:

      人日(即七日)癸巳……接法律學(xué)堂董壽京回條。(486頁)

      二月:

      十二日戊辰……慶禧入都,讬帶……董壽京信……(491頁)

      三月:

      廿一日丙午……接……董壽京信……(497頁)

      廿四日己酉……發(fā)……法律學(xué)堂董綬京信。(498頁)

      四月:

      三日丁巳……接董綬京信,即答之,由日本郵局去。(499頁)

      廿日甲戌……接董綬經(jīng)日本信。(502頁)

      廿一日乙亥……發(fā)日本松聲館董壽京信、島田彥禎信。

      五月:

      (一日)乙酉……發(fā)日本董綬經(jīng)信。(504頁)

      十五日己亥……閱董受經(jīng)信,寄《郁泰峰書目》。(506頁)

      六月:

      (一日)乙卯朔……發(fā)日本董授經(jīng)信,寄詩。(509頁)[23]

      宣統(tǒng)己酉二月:

      十五日乙丑……接董壽京信……(12頁)[24]

      繆荃孫在記錄時,時稱“壽京”“授經(jīng)”“綬經(jīng)”“綬京”,皆是董康。由上可知,三月二十一日繆荃孫接到董康的信和二十四日發(fā)出信的地址為法律學(xué)堂。此時繆荃孫尚不知董康已東渡日本。到了四月三日接到董康的信,只是由日本郵局去,可能是董康在信中告訴繆荃孫,自己將要東渡日本,可見此時繆荃孫知道董康赴日,所以回信交由日本郵局寄去。

      四月二十日,繆荃孫接到董康的信,第二天便回信寄到松聲館董康住處。可知繆荃孫四月二十日接到的信即是董康三月二十五日所撰。信中推薦了島田翰,并附上島田翰給繆荃孫的信,所以第二天繆荃孫才給董康、島田翰回信。一直到六月,董康尚在日本。此后繆荃孫日記中二人聯(lián)系中斷,直到宣統(tǒng)元年(1909)二月十五日,繆荃孫才接到董康的信,表明最晚在此之前董康業(yè)已回國,所以繆荃孫并未注明日本或松聲館。由此可以得出:

      董康因法律學(xué)堂延聘商法教師之故,于光緒三十四年(1908)三月十一日始東渡日本,十九日到達東京。三月二十五日,寫信告知繆荃孫自己在島田翰處換的善本書,并因巖崎彌之助過世,島田翰失去庇護,為同人排擠,推薦島田翰到南中圖書館任職,試圖通過島田氏杜絕國內(nèi)善本外流,收輯唐宋軼出之秘冊,并收日本“東、西二京名剎故家之舊藏,不盡為我所奄有,以為皕宋樓之報復(fù)也”。

      綜上所述,目前的研究表明,光緒、宣統(tǒng)間,董康先后二次東渡日本,即光緒三十二年(1906)四月至十二月、光緒三十四(1908)年三月至六月,加上《書舶庸譚》所記,共計7次,學(xué)界此前對董康赴日訪書之事的認識有誤。董康利用公事之機,訪求日本所藏中國古籍善本,反映出董氏對日藏漢籍的搜訪興趣,并非突現(xiàn)于1926年之后,而是存在一個長期持續(xù)發(fā)展的過程。他早期赴日時的訪書活動,既為后來的訪書鋪墊了基礎(chǔ),也是他一生中海外訪書成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董氏早期赴日訪書史實的梳理,也將使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他在海外訪書方面付出的艱苦努力,以及他對近代海外中國文獻回流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貢獻[10]77。

      猜你喜歡
      光緒學(xué)堂法律
      古稀之年上學(xué)堂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毓慶宮光緒書房的使用與陳設(shè)
      紫禁城(2020年8期)2020-09-09 09:38:10
      光緒《黔江縣志》的藥學(xué)價值
      中成藥(2017年10期)2017-11-16 00:50:24
      “戊戌變法”中的光緒和慈禧
      公民與法治(2016年5期)2016-05-17 04:10:07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互助獻血”質(zhì)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森林學(xué)堂
      寶寶國學(xué)堂
      娃娃畫報(2015年6期)2015-07-30 04:48:07
      寶寶國學(xué)堂
      娃娃畫報(2014年5期)2014-07-31 08:18:10
      铁岭县| 民勤县| 荥经县| 晋宁县| 南丰县| 兰考县| 青川县| 博野县| 乐都县| 门源| 成都市| 陆良县| 湖南省| 云和县| 河源市| 建湖县| 原平市| 丰宁| 普兰县| 景东| 兴宁市| 寿宁县| 合水县| 绍兴县| 抚远县| 元阳县| 营山县| 昭觉县| 政和县| 辽宁省| 昂仁县| 高雄县| 贵定县| 措勤县| 故城县| 靖边县| 黑龙江省| 益阳市| 万安县| 喜德县| 清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