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遵循新聞傳播規(guī)律做好干部工作宣傳的路徑探究

      2023-09-11 10:55:41鄭杰潔
      新聞研究導刊 2023年14期
      關鍵詞:話語權媒體融合

      摘要:遵循新聞傳播規(guī)律,才能提高干部工作宣傳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文章主要從五個方面對干部工作宣傳應如何遵循新聞傳播規(guī)律作出分析:提高政治站位,找準干部工作宣傳的目標方向,主要包括站穩(wěn)政治立場,服務中心大局,增強為民意識;突出工作重點,把握好干部工作宣傳的時度效,主要包括善抓時機和節(jié)奏,堅持因事制宜,改進方式方法;堅持積極主動,掌握干部工作宣傳的話語權,主要包括積極適應輿論生態(tài)新變化,主動走好網絡群眾路線,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做好融合文章,打造干部工作宣傳的整體優(yōu)勢,主要包括占領信息傳播制高點,打造立體多樣傳播體系,推動內容與技術深度契合;優(yōu)化傳播理念,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主要包括培養(yǎng)打造全媒型、專家型人才,大力弘揚新聞輿論工作的優(yōu)良作風,堅定恪守職業(yè)精神、職業(yè)操守。研究發(fā)現,從上述五個方面出發(fā)推動干部工作宣傳報道,既遵循新聞傳播規(guī)律,滿足傳播力、影響力、公信力等要求,又符合干部工作自身規(guī)律,契合干部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嚴肅性強的特點。

      關鍵詞:干部工作;傳播規(guī)律;目標方向;話語權;媒體融合;傳播理念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14-0123-04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1],對做好干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面推進干部工作,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做好宣傳報道,增強報道的吸引力和影響力,營造濃厚氛圍。

      新聞傳播有其特定的規(guī)律,這是由新聞傳播活動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本質聯系所決定的。這個規(guī)律揭示的是新聞傳播主體如何通過傳播新聞,滿足收受主體新聞需求的內在關系,這種內在關系是存在于、作用于新聞傳播過程的不以主體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法則[2]。

      只有遵循相應規(guī)律開展新聞宣傳報道工作,才能實現新聞效果、社會效果的統一。開展好干部工作宣傳,既需要遵循新聞傳播規(guī)律,又要符合干部工作自身規(guī)律,如此才能增強干部工作宣傳報道的實效性、針對性,更好為推動干部工作高質量發(fā)展鼓與呼。

      一、提高政治站位,找準干部工作宣傳的目標方向

      黨的新聞媒體的所有工作,都要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做到愛黨、護黨、為黨。

      做好干部工作宣傳報道,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忠實宣傳黨的干部路線、原則和方針,精準選取報道角度,深入挖掘新聞素材,不斷提升干部工作宣傳報道質效。

      (一)站穩(wěn)政治立場

      干部工作宣傳的主要目的是推動干部更好地服務政治路線。因此,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找準工作定位,沖破一些表面現象和片面觀點的“迷霧”,加強政治方面的把關,確保在重大政治問題上不出現任何偏差,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二)服務中心大局

      主動站在大局角度思考如何推動干部工作宣傳,既是落實黨關于新聞宣傳工作健康發(fā)展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實黨的干部路線、原則和方針的必然要求。要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善于著眼大事、把握大勢,找到干部工作宣傳的著力點;要堅持與新時代干部工作的目標同向同行,緊跟工作熱點、聚焦工作難點,解讀好干部工作的重大政策、重要舉措,宣傳好干部工作具體實踐中的做法經驗,報道好干部隊伍中涌現的先進典型,為推動干部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三)增強為民意識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新聞輿論工作的對象是人民群眾,新聞報道能否直抵人心、贏得民心,是判斷新聞輿論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3]。從本質上看,新聞宣傳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一部分。干部工作宣傳報道直接服務廣大干部群眾,因此必須努力踐行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始終堅持以人民群眾為新聞報道的主體和服務對象,堅持“三貼近”、踐行“走轉改”,把干部工作宣傳報道對準改革發(fā)展最前沿、重大任務第一線、艱苦地區(qū)大基層;要重視用戶需求,堅持有的放矢解疑釋惑、凝聚人心,提供及時、準確、充分、交互的全新信息服務,不能為了宣傳而宣傳。

      二、突出工作重點,把握好干部工作宣傳的時度效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新聞輿論工作“關鍵是要提高質量和水平,把握好時度效”[4]。用時度效標尺檢驗新聞宣傳工作水平,是對新聞工作者履行職責使命的必然要求。

      干部工作宣傳也必須遵循規(guī)律辦事,用好時度效這把標尺,無論是主題宣傳、典型宣傳,還是突發(fā)事件報道、熱點引導,都要體現時度效的要求,以實現好的宣傳效果。

      (一)善抓時機和節(jié)奏,做到謀定而后動

      “時”,即時機、節(jié)奏。速度快才能贏得先機,最初時效決定最終成效,沒有時效性就沒有新聞。針對先入為主的宣傳現象,要在確保信息真實、準確的前提下,在增強時效性上下功夫。

      干部工作政策性強,不少政策的貫徹落實需要依靠媒體的解讀。因此,主流媒體要進一步提升政策解讀的反應速度,第一時間發(fā)布權威新聞,同步組織好解讀、評論、反響等配合報道,爭搶第一落點,掌握第一解釋權,主動、及時發(fā)出權威聲音[5]。

      比如,《干部任用條例》《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規(guī)定》等政策文件印發(fā)后,人民日報、中國組織人事報等主流媒體迅速配發(fā)答記者問、評論文章、社會反響等,有力推動了文件精神的解讀和貫徹落實。

      (二)堅持因事制宜,把握好報道的“度”

      “度”,即力度、分寸。新聞宣傳要堅持因事制宜、因時制宜,把握好報道的密度和尺度。針對不同類型的干部工作,要精準發(fā)力,加強對報道的調控。一些工作可以邊做邊說,如針對加強干部教育培訓、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等,應加大宣傳力度,大張旗鼓搞宣傳,切實營造良好氛圍;一些工作應先做后說,如個人重大事項報告核查、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等,應在取得實際成效后再進行宣傳,避免不必要的干擾;一些工作應只做不說,如年輕干部專題調研等,高度敏感、不宜公開宣傳,一旦宣傳反而會引發(fā)各方面議論,影響干部隊伍的穩(wěn)定和調研工作質量。此外,還需注意宣傳干部工作時,不能在個別用詞上大造其勢,不能急于出成績,就不加以求證,用諸如“第一”“首次”等詞來形容當前開展的工作,這樣反而會引起干部群眾反感[6]。

      (三)改進方式方法,增強報道實效

      “效”,即效果、實效。新聞宣傳最終看效果,這個效果就是有好的口碑,能夠引起強烈的社會共識。針對干部工作專業(yè)性強的特點,不僅要解決好“報什么”的問題,還要解決好“怎么報”的問題,讓干部工作宣傳報道離受眾更近。

      開展重大主題報道,既是傳達黨的聲音、形成輿論強勢、凝聚社會共識、推動實際工作的重要途徑,也是主流媒體提升權威性、思想性和影響力的重要途徑[7]。2021年,中國組織人事報立足行業(yè)報優(yōu)勢,推出《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特刊,以《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中堅骨干》為題,盤點建黨百年干部工作的成就與經驗,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與此同時,還要創(chuàng)新報道視角和方法,注重拿數據說話、靠事實說話、用典型說話、讓身邊人說話,讓宣傳報道見人見事,觸動人們最敏感的心弦。

      近年來,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大力宣傳廖俊波、黃文秀等先進典型的事跡;中國組織人事報深入挖掘和報道脫貧攻堅、抗擊疫情、抗洪搶險一線涌現的先進典型,讓廣大干部深受觸動,營造了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良好氛圍。

      三、堅持積極主動,掌握干部工作宣傳的話語權

      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深刻影響著輿論生態(tài)。網絡傳播出現“壞消息感染癥”,面對同一起事件,人們更熱衷于沖突而不是和解,更愿意放大瑕疵而不是關注友善[6]。

      由于干部工作的高度敏感性,涉干輿情更易被放大,因此必須完善網絡宣傳機制,遵循網絡輿論引導規(guī)律,牢牢把握干部工作宣傳的話語權。

      (一)積極適應輿論生態(tài)新變化

      當前,社會輿論生態(tài)發(fā)生深刻變化,網絡輿論爆發(fā)迅速,某起事件一旦登上熱搜,很可能迅速引發(fā)“蝴蝶效應”和“破窗效應”,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對此,要適應輿論生態(tài)新變化,不能等、捂、推,而要主動出擊,有針對性地回應社會關切,先聲奪人、掌握主動,避免“真相還在穿鞋子,謠言已經跑遍世界”。

      干部破格提拔極易引發(fā)網絡輿情,如2012年湖南、廣東、江西等地短時間內曝出多名年輕干部違規(guī)破格提拔的負面新聞,對年輕干部培養(yǎng)選拔工作造成極大影響。對此,人民日報及時刊發(fā)《破格提拔干部要從嚴》,以公正立場批評違規(guī)破格提拔現象,從標準條件、工作程序、嚴明紀律等方面重申破格提拔的工作要求,倡導營造良好的選人用人風氣。

      (二)主動走好網絡群眾路線

      實踐表明,好故事一定是源于生活、來自基層的。如今,互聯網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信息,其已經成為政府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渠道。開展干部工作宣傳,要修好“懂網”這門必修課,練好“用網”這項基本功,經常在線聊一聊、上網看一看,開展一些網上蹲點,充分利用互聯網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調研采訪,綜合運用論壇、微信、微博等渠道,發(fā)現干部工作的熱點、焦點、難點,篩選有價值的報道線索,講基層干部工作的精彩瞬間和正面故事。

      (三)做強網上正面宣傳

      干部工作不是完全封閉運行的。信息化時代,廣大干部群眾獲取相關信息的需求和呼聲日益高漲。因此,要主動加強正面宣傳,善于運用鮮活、生動的網言網語把干部工作的大政方針講清楚,潛移默化地開展輿論引導,不斷增強網上干部工作信息內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與網民實現同頻共振。

      例如,中國組織人事報著眼傳播正能量、提高共識度,開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欄,把解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組織工作、干部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重要內容,配發(fā)領導干部學習心得、主流媒體評論文章、各領域專家解讀等,為網友提供圖文并茂、動態(tài)交互的學習平臺,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做好融合文章,打造干部工作宣傳的整體優(yōu)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guī)律和新興媒體發(fā)展規(guī)律”[8]。這一重要論述指明了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的要求和路徑,對新的時代條件下的新聞宣傳工作提出了嶄新課題,而做好干部工作宣傳同樣需要答好這一課題。

      (一)把握發(fā)展機遇,占領信息傳播制高點

      當前,媒體格局、受眾對象、輿論生態(tài)、傳播技術等都在發(fā)生深刻變化[9]。由于受眾閱讀習慣和信息需求變化的影響,一些傳統主流媒體受眾規(guī)??s小、影響力下降,社交媒體、新聞客戶端等逐漸成為重要的資訊通道。

      新的傳播生態(tài)下,傳統媒體必須把握機遇,一方面繼續(xù)充分運用自身在采編、信息渠道、品牌影響力等方面的資源,發(fā)揮專業(yè)性、權威性、公信力等優(yōu)勢;另一方面,借助新媒體的傳播優(yōu)勢,創(chuàng)新理念、體裁、內容、業(yè)態(tài)等,打造適應傳媒格局變化的組織機構、運營模式等,實現信息內容、平臺終端、人才隊伍等的共享融通。

      在此方面,中國組織人事報進行了積極探索,不僅成立了融媒協調小組,實現一體策劃、一次采集、多元生成,還設立了視覺新聞版,利用組織人事和干部工作領域廣泛的信息和新聞渠道資源、宣傳人才隊伍等優(yōu)勢,用喜聞樂見的方式,聚焦干部工作等的前沿話題和焦點內容,形象反映干部工作的生動實踐,取得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二)借助新媒體優(yōu)勢,打造立體多樣傳播體系

      借助新媒體的優(yōu)勢,針對分眾化、差異化的傳播趨勢,做到多元生產、多元傳播,以實現細分受眾、融合渠道的目的,進而實現“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效果。

      中國組織人事報等從傳統媒體形態(tài)拓展為集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學習強國號、抖音號等多種新媒體終端于一體的多媒體平臺。通過跨界融合,有效拓展了組織工作、干部工作宣傳新陣地。特別是在展現形式上,網絡終端的選題更自由、更多元,既可以聚焦微觀場景、具體的人或事,又可以面向宏觀場景、大事件,并且表現形式也從文字、圖表拓展至視頻、漫畫、互動等,賦予了傳播更強的生命力。

      任何時代,“內容為王”都不過時。在新的傳播環(huán)境和輿論生態(tài)下,要真正做到“內容為王”,必須將先進技術有機嵌入內容生產的全過程[10],充分發(fā)揮技術在信息收集網絡的構建、相關工作數據的挖掘處理、新聞產品的加工傳播等方面的作用。

      做好干部工作宣傳,同樣需要把傳統媒體長期積累的內容生產優(yōu)勢與新媒體技術優(yōu)勢充分結合,有效擴大信息覆蓋面,進一步豐富宣傳報道的內容,不斷拓展宣傳報道的深度,努力追求內容價值實現最大化,以滿足受眾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為受眾提供良好的互動體驗。

      五、優(yōu)化傳播理念,提高從業(yè)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

      對于新聞工作者而言,政治堅定是做好新聞輿論工作的前提和關鍵,業(yè)務精湛則是立身之本。組織工作宣傳、干部工作宣傳是一門科學,既要遵循一般性的媒體傳播規(guī)律,又要遵循組織工作的特殊規(guī)律,樹立科學的傳播理念[11]。因為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有了科學的傳播理念,才能不斷提升干部工作宣傳隊伍的專業(yè)素養(yǎng)。

      (一)堅定恪守職業(yè)精神、職業(yè)操守

      新聞工作者加強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是必修課,是底線要求。從事干部工作宣傳報道,必須帶頭遵守法律法規(guī),帶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學習、傳播和踐行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是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自覺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頭腦,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二是要多報道干部隊伍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典型。

      三是要堅持擔道義、守良心,以自己的行動和筆觸影響和營造良好風氣。

      四是要嚴防商品交換法則侵入宣傳輿論工作領域,要將采編業(yè)務和經營業(yè)務嚴格分開,確保新聞工作者廉潔、干凈干事。

      (二)大力弘揚新聞輿論工作的優(yōu)良作風

      保持和弘揚優(yōu)良作風,是加強新聞輿論隊伍建設、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的重要保障。干部工作宣傳人員要轉作風、改文風,讓作品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宣傳報道干部工作,必須把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作為基本前提,作為采編人員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如此才能更好地從干部工作的“新聞富礦”中“采寶”。

      比如,近些年新華社組織記者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調查,全面了解基層干部隊伍情況。這一舉措有力推動了干部隊伍建設,是新聞采編人員接地氣的生動寫照。

      好的新聞報道是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結晶。練腳力,就得到火熱的實踐和基層干部群眾中去發(fā)現線索;練眼力,就得善于觀察,挖掘別人發(fā)現不了的新聞;練腦力,就得勤于思考、善于歸納,練就撥云見日的能力;練筆力,就得將干部工作中專業(yè)、抽象的公文語言轉化成通俗、群眾耳熟能詳的語言,多一些鮮活事例、真情實感。

      比如,2021年黨中央表彰全國優(yōu)秀縣委書記,中國組織人事報及時策劃,組織采編人員深入基層調研采訪,全面了解縣委書記的工作狀態(tài),生產了多篇有影響力的通訊報道。

      (三)培養(yǎng)打造全媒型、專家型人才

      新形勢下,成為全媒型、專家型人才,應該成為每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自覺追求,干部工作宣傳人員更應如此。

      成為全媒型人才,不僅要認真學習掌握傳統的采、編、發(fā)技能,還要突破傳統思維模式和媒體固有局限,樹立全新的傳播理念、新聞思維和報道視角。同時,要時刻保持危機意識,不斷完善履職盡責所需的知識結構,學習掌握現代傳播手段。

      成為專家型人才,要深耕干部工作領域長期積累、精深鉆研,要堅持干什么學什么,全面學習、精通了解黨的干部工作路線、方針和原則,認真學習掌握黨的干部工作最新政策,努力成為該領域的行家里手。

      六、結語

      干部工作的全面發(fā)展給干部工作宣傳報道帶來了新挑戰(zhàn),無論是黨報黨刊等綜合類媒體還是行業(yè)報等媒體,都要準確把握黨中央關于干部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遵循新聞傳播規(guī)律和干部工作規(guī)律,找準干部工作宣傳的目標方向,科學把握宣傳的時度效,全面掌握宣傳話語權,充分發(fā)揮融合發(fā)展優(yōu)勢,切實打造政治素質過硬、專業(yè)素養(yǎng)高超、能夠適應干部工作宣傳需要的人才隊伍,不斷發(fā)出干部工作的最強音,匯聚蓬勃向上的正能量。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17(2).

      [2] 翟惠生.媒介融合與講好中國故事[J].中國編輯,2015(2):4-6.

      [3] 孫忠法.黨建報道要注重做好共情文章[J].新聞研究導刊,2021,12(9):155-157.

      [4] 武楠,李彬.把準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的“定盤星”:讀《學習習近平關于新聞輿論的重要論述》[J].中國記者,2022(12):122-124.

      [5] 劉光牛,毛偉.科學精準把握時度效 全方位提升輿論引導能力[J].中國記者,2022(1):52-57.

      [6] 劉祖華.把握宣傳規(guī)律 講好組工故事[J].新聞世界,2017(1):17-19.

      [7] 陳開和.創(chuàng)新重大主題宣傳,完善輿論引導機制[J].新聞戰(zhàn)線,2020(3):24-25.

      [8] 習近平: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EB/OL].人民網,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0818/c120837-25489622.html1,2014-08-18.

      [9] 趙富杰.地方黨報要占領地區(qū)信息傳播制高點[J].中國報業(yè),2018(3):79.

      [10] 劉英魁.系統集成視角下省級廣播電視臺的媒體融合探究[J].中國記者,2020(1):39-43.

      [11] 謝鵬.把握組織工作宣傳的規(guī)律和特點[J].媒體融合新觀察,2021(5):66-68.

      作者簡介 鄭杰潔,編輯,研究方向:新聞學。

      猜你喜歡
      話語權媒體融合
      中國如何爭奪LNG市場話語權
      能源(2017年12期)2018-01-31 01:43:06
      “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融合發(fā)展路徑研究
      出版廣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32:22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fā)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新聞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8:01
      淺談電視新聞的創(chuàng)新
      新聞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0:58
      新形勢下地市報如何運用新媒體走好群眾路線
      中國記者(2016年6期)2016-08-26 13:02:28
      實施三三戰(zhàn)略 強化內容生產 推進媒體融合
      中國記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21:58
      論循證新聞的方法與意義
      中國記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14:57
      應提升貧困群眾話語權
      “社會共治”中的話語權爭奪戰(zhàn)
      緊緊掌握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話語權
      學習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22
      五峰| 高唐县| 盐亭县| 唐山市| 东城区| 昌图县| 砚山县| 丹东市| 衡东县| 迁西县| 婺源县| 葫芦岛市| 封开县| 拉萨市| 晋中市| 安宁市| 盐边县| 泾川县| 互助| 崇礼县| 射阳县| 石泉县| 肥西县| 普陀区| 铁岭市| 乌拉特前旗| 天全县| 河源市| 吉首市| 武陟县| 湟中县| 赫章县| 凯里市| 兴山县| 保亭| 精河县| 乌苏市| 东辽县| 穆棱市| 临朐县| 神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