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波 王旭初
八百里巍峨太行,那是她戴著勛章的挺拔脊梁;三千畝錦繡西溝,那是她殫精竭慮散發(fā)的世紀蘭香;六十載建言獻策,那是她堅守初心譜寫的壯麗篇章。
2020 年6 月28 日,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申紀蘭同志,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并為之奮斗一生的土地與人民。歲月恒久遠,精神永流傳。三年后,電影《申紀蘭》在長治市首映,并在全國同步上映,這既是對申紀蘭同志的深切緬懷,也是對申紀蘭同志奮力開拓的創(chuàng)新精神、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德、心系群眾的公仆情懷的弘揚和傳承。
學習申紀蘭,就要把忠誠融入人生信念,成為一個大寫的人。1953 年,在依山而建的平順縣西溝村委會辦公室窯洞里,24 歲的申紀蘭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以后,她始終聽黨話、跟黨走,始終堅信“按照黨的要求干,就沒有什么干不成的事情”。從提倡男女同工同酬的鑿空之行到帶領群眾植綠辦廠的開拓創(chuàng)新,從“不勞動怎么當勞模”的樸實話語到“當代表就要替老百姓說話辦事”的莊重承諾……滄海桑田,彈指過往,西溝村曾經撂荒的山坡如今或已披綠或莊稼蓋滿坡……西溝村曾經貧窮的舊面貌如今已煥然一新:廠房林立,青山疊翠,這是申紀蘭帶領群眾艱苦奮斗的見證。
道義擔兩肩,忠誠印寸心。新時代新征程,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fā)展任務,面對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廣大黨員干部就要像申紀蘭一樣,自覺把對黨忠誠、與黨同心、跟黨奮斗融入人生信條,做一個忠誠于黨、頂天立地的人,在披肝瀝膽、夙興夜寐、孜孜以求中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解難,全面凝聚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學習申紀蘭,就要把干凈銘刻在公仆本色里,贏得人民的口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必須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954年,25 歲的申紀蘭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參加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目前,她是唯一一位連任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1971 年,申紀蘭任平順縣委副書記、晉東南地區(qū)婦聯(lián)委員;1973 年至1983 年,任山西省婦聯(lián)主任;1984 年至2017 年,任長治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幾十年來,官至正廳級的申紀蘭,始終堅持不領工資、不轉戶口、不定級別、不坐專車、不要住房、不脫離農村,真正做到了不為名累、不為利惑,一生簡樸、一生清白,真正做到了保持人民本色。
電影《申紀蘭》劇照。
“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黨員領導干部時刻面臨“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在德行修養(yǎng)上必須向申紀蘭同志看齊,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始終把人民裝在心里,自覺接受人民監(jiān)督、傾聽民聲民意、回應人民訴求、保持清正廉潔,真正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事業(yè)之中,獲得人民群眾的口碑。
學習申紀蘭,就要把擔當書寫進群眾冷暖中,譜寫新時代奮進之歌。有位記者曾說:“要想了解申紀蘭,不只聽領導怎么講,不只聽媒體怎么播,不只聽外人怎么說,要聽來自西溝百姓的聲音?!焙樗┌l(fā),溝滿岸平,申紀蘭與群眾手挽手沖進齊腰深湍急的洪水里搶救集體的羊;天寒地凍,申紀蘭放火炮、掄大錘、背石頭,吃在工地、住在工棚,治理了七條干溝;坐火車、啃冷饃、喝涼水,她往返于西溝與太原之間,最初對企業(yè)經營一竅不通的申紀蘭,硬是辦起了西溝鐵合金廠。從一名扎著麻花辮的青澀女孩,成長為一名“聽黨話、跟黨走”的婦女代表,申紀蘭心懷西溝、一心為民的赤子情懷,沉下身子、甩開膀子的英雄本色,深刻映射了申紀蘭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fā)展、將個人命運融入家國命運的偉大胸襟。
從來就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我們學習申紀蘭,就是要學習她將“人生小我”融入“時代大我”“國家大我”中,就是要學習她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赤子情懷和大愛之心。電影《申紀蘭》作為一部強化黨性教育、堅定理想信念、補充精神之“鈣”的生動教材,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應該在撫今追昔中銘記先輩遺愿、弘揚先輩遺志,堅持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把奮斗的汗水揮灑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追夢”道路上奮力“圓夢”。
申紀蘭走了,但她的信仰沒走;申紀蘭走了,但她的本色沒走;申紀蘭走了,但她的精神沒走。新的長征路上,有風有雨是常態(tài),風雨無阻是心態(tài),風雨兼程是狀態(tài)?,F(xiàn)在,我們深情懷念申紀蘭同志、真情謳歌申紀蘭同志,就是要化悲痛為力量,化哀思為堅持,在風雨無阻中風雨兼程,在艱苦奮斗中砥礪前行,在榮光綻放中奮力圓夢,共同譜寫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