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景發(fā),馬海輪,鄒錦溪,李海林,羅艷,馬紅,楊素美,葛芹仙,巴子敬*
(1.巍山縣飼草飼料工作站,云南 巍山 672400; 2.巍山縣五印鄉(xiāng)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云南 巍山 672404; 3.巍山縣廟街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云南 巍山 672403)
煙葉生產是巍山縣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支柱產業(yè)之一。煙葉生產規(guī)模常年穩(wěn)定在15萬擔左右,2021年,全縣種植烤煙3580hm2,收購煙葉14.7萬擔,煙農售煙收入26292.64萬元。為深入實施“藏糧于技、藏糧于地”戰(zhàn)略,探索煙糧協(xié)同發(fā)展的可持續(xù)新路徑,逐步解決煙糧爭地矛盾,拓寬飼草來源,做到一年三熟:烤煙→青貯玉米→小春作物,增加農民收入,2022年,巍山縣飼草飼料工作站引入8個青貯玉米品種在巍寶山鄉(xiāng)開展烤煙生長后期套種青貯玉米試驗研究,以期篩選出適宜巍山縣烤煙生長后期套種的優(yōu)質高產青貯玉米新品種。
試驗地位于巍山縣巍寶山鄉(xiāng)建設村委會大樓房自然村農田中,地處東經100°12′41.79″、北緯25°23′16.94″,海拔1675.6m。年均氣溫15.6℃,年降雨量780mm,年日照時數(shù)2318h,無霜期245d,屬北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試驗田為沙壤土,地塊平,可灌溉,排水通暢,肥力偏低,土壤pH值6.6。
烤煙種植密度1235株/hm2,單行種植,行距1.2m,株距0.45m,青貯玉米播種前夕(2022年8月4日),煙高(1.27±0.08)m,未摘煙葉(11.20±1.93)片/株,已采摘煙葉(4.40±1.43)片/株,煙葉采摘率28.21%。
試驗青貯玉米品種見表1。
1.3.1小區(qū)設置
隨機區(qū)組設計,小區(qū)東西走向,小區(qū)面積:長10m×寬1.2m(煙畦寬度)×2畦=24m2/小區(qū),每小區(qū)3次重復,東、西保護行2m,南、北保護行1.2m。
1.3.2播種方式
單品種種植,寬窄行穴播,種子播在煙畦兩側,寬行行距0.80m,窄行行距0.40m,株距0.45m[1],每穴播3粒、留2苗;種植密度74000株/hm2。
為了不影響煙葉生產,青貯玉米種植時不施底肥、種肥,煙葉與青貯玉米共生期間不追肥。
清除煙田雜草后免耕播種,2022年8月5日播種,8月11日出苗。9月2日用3%甲維·氟鈴脲600mL/hm2防草地貪夜蛾。9月18日煙葉采摘完畢,同日清除煙桿,施N+P+K為15∶15∶15的復合肥300kg/hm2,10月9日施穗肥尿素300kg/hm2。
對物候期、農藝性狀、干物質產量及干鮮比等項目進行觀察測定[2]。
1.5.1物候期觀測
觀測記錄:播種期、出苗期、抽雄期、吐絲期[3]、乳熟期、青貯收獲生長期[2]。
1.5.2農藝性狀觀測
(1)株型:吐絲后目測,分平展、半緊湊、緊湊型3種;(2)倒伏率、倒折率、空稈率、雙穗率調查:倒伏株數(shù)、倒折株數(shù)、空稈株數(shù)、雙穗株數(shù)占小區(qū)總株數(shù)的比例[4];(3)收獲時測定:株高[4]、穗位高、全株重、莖重、綠葉重、果穗重、單株平均綠葉片數(shù)[5]、單株平均黃葉數(shù)。
1.5.3干物質產量、干鮮比
收獲時每個品種隨機選擇10m2[1],刈割后迅速稱量鮮重,平均值為鮮草產量(t/hm2),3次重復;每個品種選擇3株,刈割后迅速稱量鮮重(g),然后切碎后放入60℃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稱重求出鮮干比及干物質產量[1]。
1.5.4病(蟲)害調查
主要調查絲黑穗病、瘤黑粉病、大斑病、小斑病[6],病害發(fā)生率=染病植株/小區(qū)總株數(shù)×100%[7];玉米抗病鑒定病情級別劃分和抗性評價標準按《國家青貯玉米品種區(qū)域試驗調查項目和標準(試行)》進行[8]。田間觀測記錄玉米螟、蚜蟲[2]、蠐螬、地老虎、草地貪夜蛾等蟲害的危害情況[3]。
試驗數(shù)據(jù)使用Excel進行整理,用SPSS 17.0進行方差分析、LSD法多重比較,結果用標記字母法標記[2]。
2022年11月24日供試青貯玉米受到霜凍危害,8個供試青貯玉米品種中只有迪卡667、京科932、同玉008和五谷1790 4個品種生長至乳熟期。青貯收獲生長期最短的是迪卡667為100d,其次是京科932為101d、同玉008為103d、五谷1790為106d。其他5個供試青貯玉米品種青貯收獲期均大于106d,其中科玉181的青貯收獲期最長,2022年11月25日鮮草產量測定時還處于灌漿初期。見表2。
表2 生育期比較
同玉008株高2.40m為最高,且顯著高于京科932和迪卡667(P<0.05);同玉008和云黃3號莖中部粗1.67cm為最粗,但與科玉181和京科932差異不顯著(P>0.05);金博士817穗位0.70m為最高,且顯著高于科玉181、京科932、同玉008和迪卡667(P<0.05);川單99單株葉片11.0片為最多,且顯著多于云黃3號、迪卡667和同玉008(P<0.05);綠葉最多的也是川單99為10.6片,且顯著多于云黃3號、京科932、同玉008和迪卡667(P<0.05);迪卡667黃葉1.0片為最多,但與其他參試品種差異不顯著(P>0.05);川單99單株重759.3g為最重,僅顯著重于迪卡667(P<0.05);科玉181葉重100.3g為最重,且顯著重于同玉008和迪卡667(P<0.05);科玉181莖重302.3 g為最重,僅顯著重于迪卡667(P<0.05);川單99穗重371.0g為最重,且顯著高于同玉008和迪卡667(P<0.05);同玉008空稈較少為0,且顯著少于科玉181(P<0.05);五谷1790雙穗率2.10%為最多,且顯著多于除川單99外的其他供試品種(P<0.05)。見表3。
表3 主要農藝性狀比較
此次烤煙生長后期套種青貯玉米后,大風、大雨等不良天氣大大減少,所有參試品種的倒伏率和倒折率均為0;迪卡667病害為2級,主要受大斑病危害,其他參試品種病害均為1級,主要受銹病和白斑病危害;所有參試品種的蟲害均為1級,主要受草地貪夜蛾和地老虎危害;云黃3號受霜凍危害最重,62.2%的葉片受到凍害,且凍害程度顯著高于其他供試品種(P<0.05),川單99凍害程度最低,受凍害葉片為46.7%。見表4。
表4 抗逆性比較
云黃3號葉比重13.8%為最高,且顯著高于京科932、同玉008和迪卡667(P<0.05),迪卡667葉比重10.5%為最低;同玉008莖比重42.8%為最高,但與京科932和科玉181差異不顯著(P>0.05),金博士817莖比重34.5%為最低;金博士817和迪卡667穗比重均是52.5%為最高,且顯著高于其他供試品種(P<0.05),同玉008穗比重45.6%為最低;葉莖穗比中迪卡667穗比最高,穗莖葉比為5.00∶3.53∶1.00,其次是金博士817、同玉008,科玉181穗比最低。見表5。
表5 葉莖穗比較
青貯玉米青貯收獲期為乳熟后期至蠟熟初期,由于受霜凍而提前收獲,只有迪卡667、京科932、同玉008和五谷1790臨近青貯收獲期。五谷1790鮮草產量57.22t/hm2為最高,但與川單99、金博士817和科玉181差異不顯著(P>0.05),迪卡667鮮草產量29.17t/hm2為最低;金博士817干物質產量13.47t/hm2為最高,但與五谷1790和科玉181差異不顯著(P>0.05),迪卡667干物質產量7.62t/hm2為最低。見表6。
表6 產量性狀比較
青貯玉米收購價格與其成熟度有關,根據(jù)巍山縣2022年青貯玉米收購價格計算,同玉008獲得利潤7692.9元/hm2為最高,其他參試品種獲得利潤由高至低為京科932>五谷1790>金博士817>川單99>迪卡667>科玉181>云黃3號。見表7。
表7 效益比較
選擇生育期短能及時收獲的青貯玉米品種是做到一年三熟的關鍵。2022年巍山縣1—5月初氣溫比常年偏低,造成煙葉比往年遲收10 d左右,而套種青貯玉米后陰天較常年偏多,2022年9—10月日照較上年同期減少58 h,最終造成青貯玉米生育期延長,受霜凍危害,質量降低,產量下降。
本次試驗2022年8月5日播種時煙葉采摘率為28.21%,8月11日出苗,9月18日煙葉采摘完畢,青貯玉米與煙葉共生期達38 d,由于播種時煙葉采摘率低,青貯玉米與煙葉共生期長,光照不足,加之為了不影響煙葉生產,9月18日才施肥,最終造成青貯玉米植株矮小、纖細,生育期延長,產量不高。
煙葉套種青貯玉米在選擇適宜的品種時,煙葉種植時間要適當提前,選擇煙葉采摘率高、采摘完成早的煙田套種青貯玉米。
同玉008、京科932生育期短、抗性強、品質好、利潤高,可在煙田中套種,其中同玉008為優(yōu)先品種,其次是京科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