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帥奇,張道亮,劉菲凡,3,何志強,4,張一帆,4,安志興,4,韓慶功,4*
(1.河南科技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2.安徽農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安徽 合肥 230000;3.新鄉(xiāng)學院藥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4.河南科技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教學動物醫(yī)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通信作者
近年來,國內寵物存量逐漸增加,一些老年疾病如腫瘤病的發(fā)病率也明顯上升。造成腫瘤發(fā)生的原因很多,如遺傳因素、環(huán)境因素、疾病因素,部分腫瘤的發(fā)生還與動物的生活習性有關,且老年動物的發(fā)病率高于青年動物[1]?;准毎┖秃谏亓鼍鶎儆谌惓R姷?種腫瘤,基底細胞腫瘤又稱基底細胞上皮瘤, 屬惡性上皮細胞腫瘤的一種, 誘因與日光、紫外線、電離輻射、放射有關, 常見于犬四肢、趾間及腹部[2]。黑色素瘤常起源于黑色素細胞,致病因素很多,機制尚不明確,與貓、兔子等相比,犬的發(fā)病率更高。本文對一例臨床病例進行總結,以期為犬體表腫瘤診斷和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金毛巡回獵犬,11歲,雄性,未去勢,體重39.9kg,體溫38.7℃,精神狀態(tài)良好,大小便正常,體況評分5/9,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2s,心跳頻率123次/min,呼吸頻率24次/min,心率正常,心音正常,呼吸音粗糙,腹部觸診無明顯異常。眼觀頸背部有雞蛋大小、游離性較大的卵圓形腫物;前臂部皮膚表面有一皮膚表層隆起;腳趾處有一個核桃大小、質感硬的黑色增生物,伴有舔舐性或磨蹭破潰,破潰處有黑褐色液體流出。
患犬后肢外側隱靜脈采血,進行血常規(guī)、血生化、血凝、血凝抑制檢查,檢查異常結果見表1。血常規(guī)結果可見患犬的平均血小板體積(MPV)升高,血小板(PLT)降低,提示外周血中血小板破壞較多;嗜酸性粒細胞(EOS)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惡性腫瘤。血生化結果均在正常范圍內,提示患犬營養(yǎng)狀況良好,機體代謝能力穩(wěn)定;Cit-Aptt、Cit-PT升高,提示與機體凝血因子、纖維蛋白缺乏或后天病變導致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維生素K缺乏可能有關。
表1 血液學檢查異常結果
影像學檢查結果未見肺部有明顯腫瘤轉移灶,可見頸背部有一高出頸部的實質性囊塊,囊塊的基部與頸部之間存在低密度組織,可見腳趾第二、三指骨之間存在一腫物,腫物與周圍組織之間界限不明顯,不易完全切除。
通過手術切除患犬體表3個大小不等的腫物,頸背部的腫物為有完整囊腔包裹橢圓形; 前臂部腫物為有包囊包裹的米白色內容物;腳趾處腫物為黑色形如松果樣外觀,與周圍組織無明顯界限;術后常規(guī)消炎止痛。術后3個月回訪,患犬恢復良好,腫瘤未見復發(fā)。
頸背部腫物病理組織切片可見癌巢區(qū)域:癌細胞胞漿較多,染色亮,細胞扁平狀,個體比較大,染色比較淡,界限不清,與上皮細胞相似,細胞形態(tài)大小不一,分化程度較高,有梭形、球形、星芒狀,在癌巢里有漩渦狀排列、束狀排列,癌巢的形成提示惡性程度較高;可見變異的基底樣細胞,并有黑色素彌散;可見間質包裹著基底細胞成團塊狀分布,其中鑲嵌著黑色素;可見黑色素沿著血管轉移進入基底細胞瘤組織中。提示該腫物為色素型基底細胞癌。
腳趾處腫物病理組織切片可見:組織間細胞排列不整齊,邊界不清晰,細胞排列形成條索狀、漩渦狀、梭形,并充斥著大小不等的黑色素細胞,細胞體積懸殊,散在分布于組織里,間質較少,與腫瘤細胞混合在一起,大量的黑色素顆粒使組織顏色發(fā)暗。提示此腫物為惡性程度極高的黑色素瘤。
基底細胞癌是一種起源于表皮基底層及其附屬器的常見皮膚癌,根據細胞分化不同可分為單向分化型基底細胞癌和多向分化型基底細胞癌;單向分化型基底細胞癌可根據細胞排列結構分為實質型、色素型、硬化型和淺表型[3]。癌化常發(fā)生于皮膚細胞的基底細胞層,其生長緩慢,轉移率低,隨著病程發(fā)展常呈局部侵襲性生長;基底細胞癌病理組織學特點為由均勻的基底樣細胞增殖組成,細胞核深染,細胞質相對較少,界限不清[4]。對于此類轉移復發(fā)率低的惡性腫瘤,可采用手術切除治愈[2]。
黑色素瘤是由黑色素細胞轉化來的惡性腫瘤[5],黑色素瘤的組織結構復雜, 細胞學形態(tài)多樣,多發(fā)生于皮膚和口腔,其惡變率和轉移率較高,發(fā)生率占所有犬腫瘤的3%, 占惡性腫瘤的7%[6]。有研究表明,惡性黑色素瘤活檢會明顯降低患犬的生存率[7],所以,建議完整的手術切除后進行組織學檢查。目前,小動物臨床對黑色素瘤常用治療方法有手術、放療和化療,其中, 手術是針對犬黑色素瘤最有效的局部治療手段,也是目前國內臨床獸醫(yī)最常用的治療方法[8]。對于已發(fā)生轉移的動物,單純的手術治療雖可以提高患犬的生活質量,但并不能延長患犬的生存期[8],而大范圍的手術切除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長患犬的生存期,對惡性程度較高的口腔黑色素瘤而言,即使進行大范圍切除也可能復發(fā)或發(fā)生遠端轉移[9]。因此,需要在術后配合放療、化療以及靶向治療,以延長患犬生存時間和提高生存質量。
缐鎧瑞[10]在2018—2020年間統(tǒng)計了沈陽5家寵物醫(yī)院的196例腫瘤病例中,金毛巡回獵犬占患犬總數的17.35%,位居患病品種第二,且金毛的皮膚腫瘤率70.59%;張明芳等[11]在2018—2020年間對吉林市7家寵物醫(yī)院的98例腫瘤病例進行統(tǒng)計,金毛巡回獵犬占患犬總數的18.37%,位居患病品種第二位。金毛巡回獵犬作為臨床上常見的體表腫瘤患犬之一,且腫瘤存在散在多發(fā)性,在診治過程中應對每個部位逐一排查,對每個腫瘤逐個進行分析,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多發(fā)性腫瘤患犬在通過手術完全切除原發(fā)病灶時,不同腫物的手術過程中應避免器械的交叉使用,術后對不同腫物逐個進行病理分析,根據腫瘤和動物體況的不同, 選擇化學療法、放射療法、靶向治療、冷凍療法或免疫療法等綜合治療,以期提高患犬的生存時間和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