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婧
美育即審視之美的教育。美育是引導學生接納自己、欣賞自己,同時也尊重其他。自然美、藝術美、社會美等都可以作為美育的對象。美育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一,可以通過美育強化人的道德意識。美育通過引領學生認識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與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學生在美育教育中陶冶了情操,看待世界的眼光也由此多出幾分善意。第二,可以通過美育對人的智力進行開發(fā)。在美育的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等都可以得到極大開發(fā)。此外美育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情感的認知與控制。以上這幾點對于學生智力的開發(fā)都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
學生正處于價值觀養(yǎng)成、智力開發(fā)的重要人生階段,美術教育作為藝術科能對學生美育起到重要的作用。[1]
美術美育是美術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部分,對于學生美育有著獨一無二的作用。美術教材經(jīng)過專家選定,囊括了古今中外的藝術精華,每一課都飽含著對美的贊頌。學生通過小學階段的美術學習豐富了生活情趣、陶冶了情操、培養(yǎng)了正確的價值觀。
人在生活中本不缺少美,但人們卻往往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小學美術教學就是為學生打開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的視野?!凹艏垺闭n程中通過富有童趣的眼光去看待周邊的美。在學習剪紙的過程中,學生置身于極美的意境之中。學生在學習完剪紙相關課程以后,再在生活中遇到類似雪花的富有情趣的物品時,可能會品味出別樣的美感。雪花一直都很美,而美術教學為學生打開了發(fā)現(xiàn)雪花之美的視角,美術美育讓學生的生活中處處皆是小樂趣。[2]
學生在美術學習中跟著藝術家們領略邊塞風光、“游歷”名山大川。學生雖然身未動,但其實心卻已動。學生與藝術大家“為伴”縱情山水,享受祖國的大好河山,不但對祖國的人文地理增強了了解,更得以和藝術家進行了靈魂溝通。在小學美術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領略了自然之美、祖國山川之美,在不知不覺中陶冶了自身的情操。[3]
藝術作品所塑造的一個個形象都深深印入學生的腦海之中,在學習塑造泥塑的過程中,學生逐漸感悟人間善惡美丑。在學習泥塑的過程中,學生深切體悟人的體態(tài)、表情,以及體態(tài)表情所蘊含的意味,在一個個的名品塑像中體味著藝術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學生跟著課程感悟人間百態(tài),自然而然地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美術教學對學生美育有著獨一無二的作用,小學美術教學讓美育變成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美術教學從來不會一板一眼地為學生講解審美理論方法,但卻時時刻刻都在對學生的思想進行美育滲透。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藝術賞析是使學生“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鑒賞美”的重要途徑。通過對藝術賞析,逐字逐句品讀作者的描寫,感悟作者所塑造的形象之美、意境之美。
作者塑造人物的形象之美,通常是為了突出人物的心靈美。羅中立藝術作品《父親》并未對“父親”的事跡進行描繪。僅僅是一幅畫,一個吃苦耐勞的老父親形象便浮現(xiàn)在了學生的眼前。教師要引領學生對藝術中所描寫的事件的前因后果進行拓展,對“父親”的神態(tài)、動作進行分析賞析,從神態(tài)、動作等方面分析“父親”的心態(tài),從而總結(jié)出“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藝術對“父親”描摹無疑在學生的內(nèi)心中種下了一顆美好的種子,學生學完這件藝術作品以后一定相信在自己的心中一定有著一份美好。[4]
塑造意境之美是藝術作品所能達到的較高藝術水準。學生對這類作品的學習有助于鍛煉自身聯(lián)想能力,從字里行間中想象出“環(huán)境”與“心情”。同時美術教學中所傳達的“意境之美”能夠和學生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發(fā)生聯(lián)系。因此,學生在美術教學中體味作者所塑造的意境之美,同時對于生活中的美也能夠更好地發(fā)現(xiàn)。對于塑造意境美的藝術,教師應當帶著學生一句一句地進行解讀分析,讓學生說一說藝術中的描寫好在哪里。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對“美”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
藝術賞析是小學美術教學實現(xiàn)美育的重要方法,學生可以在課本賞析的過程中反復品讀、研究藝術細節(jié),以品味藝術之美。
直觀性是美育的基本特征。人對于美的追求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本能,近乎條件反射。美術教學絕不能以“文字教學”為主,這種教學方式并不直觀,“圖像教學”“視頻教學”等教學方式遠比“文字教學”更為直觀。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使用“圖像教學”“視頻教學”往往能夠起到更好的美育效果。[5]
小學美術每一課都配有藝術作品圖。教師在教授課程的同時應當引導學生去欣賞插圖、分析插圖,結(jié)合課本上的圖去體味藝術之美。美術藝術中的文字給了學生想象的空間,而插圖則更加直接地把美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安鍒D”能夠更直觀地把美傳遞給學生,“講解分析”同樣具備直觀表達美的功效,教師在進行美育時必須要考慮利用好這個條件。[6]在引導學生進行美術學習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對藝術作品進行講解分析,也可以引導學生自行對藝術作品進行思考。教師通過分析講解為學生營造美好的意境,學生自己思考藝術能夠增強自身對于藝術所想要傳遞的美感的理解。在分析講解藝術作品時,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音樂為朗誦配樂,這樣營造美感進行美育的效果往往更好。[7]
在學習山水畫鑒賞課程時,教師除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以外,可以以視頻多媒體的形式為學生展示山水畫中涉及景點的相關資料,讓學生“親眼”看到真實的景色,這更有利于學生總結(jié)風景的特點、感悟自然風光之美。僅僅通過藝術教學讓學生發(fā)揮對自然風光的想象,很多時候?qū)W生無法在腦海中構(gòu)建出自然的形象。因此,直觀教學對于美術教學而言是一大利器,讓學生最直觀地對藝術內(nèi)容建立認識。
學生的理解能力、鑒賞能力有待加強。因此,教師在講授很多問題時往往會感到吃力,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無法讓學生理解授課內(nèi)容。而直觀教學為小學美術美育打開了一條捷徑。人在理解文字時通常需要經(jīng)過大腦對信息正確的處理,而大腦對于圖畫、視頻都可以不假思索地接受。教師在美術教學時要把握住學生這些特點,以圖像、視頻等手段開展直觀教學,以此讓小學美術達到美育的最佳效果。
美術是人文藝術學科,相對較為適合第二課堂的開展,第二課堂對于美育起到重要作用。第二課堂包括課外的各種讀物、各種課外的音像制品、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旅游實地參觀名勝古跡、舉辦參加各種與美術學習內(nèi)容相關的繪畫比賽、雕塑比賽與剪紙等比賽。學生在第二課堂實踐中對各種活動實際參與,以此加深對美術教學內(nèi)容的印象,對于美術中的美也有更為深入的領悟和了解。
第二課堂內(nèi)容豐富多彩,學生對于參與第二課堂充滿積極性,但作為美術教師必須明確第二課堂為課堂服務的原則。因此,在打造第二課堂時要注意第二課堂的形式、內(nèi)容、安排與課堂內(nèi)容的緊密聯(lián)系。第二課堂選擇什么形式、什么內(nèi)容以及安排的實踐地點都要為課堂服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反應進行及時觀察、分析,以此為依據(jù)對第二課堂進行安排。
學生課業(yè)繁重且擔負著升學壓力,進行第二課堂的時間必然不能夠太長,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美育,這就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教師對于第二課堂的開展絕不能夠流于形式化,在開展之前要明確開展的目的,要圍繞教學目的展開,要盡量“短、精、快”,一旦在組織上缺乏針對性,則容易造成第二課堂耗時過長等問題。
第二課堂相對于課堂的重要優(yōu)勢在于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讓第二課堂成為課堂的重要補充。教師在開展第二課堂時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只有學生因為興趣愛好而能夠投入其中,才能得到良好的美育效果。以第二課堂為手段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領悟藝術之美,要做到“不知不覺”,這就必須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來展開。
學生通常好動,愿意充分表現(xiàn)自己,但同時教師在組織第二課堂時必須保證有序開展。例如,在《水墨畫——動物》一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能因為缺乏對動物的接近而不了解動物。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走進動物園或者大自然去觀察動物、了解動物。學生在這樣的“第二課堂”中能夠把自然之美與藝術之美進行比較,從而加深對藝術創(chuàng)造的理解。[8]又例如,在學習完《我設計的服裝》一課以后,教師可以組織“服裝設計交流會”,讓學生在一起展示自己設計的服裝,講述自己的設計目的以及設計含義,讓學生對其他人設計的服裝進行評價。學生在“服裝設計交流會”上一方面培養(yǎng)了自身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也通過聽其他同學講述自己的設計意圖、設計含義等提升了對美的品鑒能力,對于服裝之美也加深了理解。[9]
由此而言,小學美術尤其是低段美術是很適合開展第二課堂的學科,教師可以組織多樣化的第二課堂,通過第二課堂喚醒學生對于美術這門科目的興趣,同時也加深對課內(nèi)教學內(nèi)容的認識。教師在安排第二課堂形式時,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另一方面更要考慮教學內(nèi)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適合不同的第二課堂開展形式,能夠選擇正確的第二課堂開展形式,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第二課堂的作用。[10]
小學美術是較為適合開展第二課堂的學科,第二課堂能夠讓學生加深對藝術之美的深刻認識,但同時要想讓第二課堂達到較好的實際效果,需要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深入的分析、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
美育是學生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美術作為藝術科對于學生美育應當起到重要的作用。通過美術課讓學生理解美,能夠提升學生的生活情趣、陶冶學生的情操以及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面的價值觀。學生在美術課堂上養(yǎng)成的這些素質(zhì)對他們的一生發(fā)展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美術教師在美術美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規(guī)律能夠讓學生在美術課上接受良好的美育教育。教師必須對美育與美術教學的關聯(lián)高度重視,在思想上加強認識,在方法上不斷創(chuàng)新,讓美術課堂為“美育”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