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鵬 鄭 欣
小學數學練習單指的是涵蓋了各種數學問題、數學算理的一種教學工具,其以表單為主要形式,在實施數學教學活動的同時,幫助學生對數學問題與數學知識點進行分析,鍛煉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與思維能力?;趯W生高階思維發(fā)展視角開發(fā)小學數學練習單,要注重數學知識的整合應用,建立為學生高階思維發(fā)展服務的課程開發(fā)體系,挖掘數學練習單的教育功能,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認知與數學理解能力,實現數學知識的內化,進而優(yōu)化數學教學活動。
高階思維是發(fā)生于較高層次的認知活動中的認知能力,與傳統(tǒng)的思維意識相比,其更加重視對數學知識“本質特點”的開發(fā),強調學生內在學習能力的引導。在教學活動中,高階思維包含了信息整合能力、知識構建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批判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等關鍵性要素,是學生正確認識數學知識、掌握數學學習方法的基礎思維技能。在教學活動中,積極發(fā)展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可以從認知、交互、探究的視角與學生開展有效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化學習技能。[1]用高階思維能力替代傳統(tǒng)的單元化教學機制,才能為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提供更多參考。
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對于推動教學活動的深度開展,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帶動學生的高階思維發(fā)展的同時,教師可從學生的認知過程、學習過程等角度入手展開教學,以理性方法和客觀知識實施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認知與數學理解能力?;诟唠A思維培養(yǎng)視角開發(fā)小學數學練習單,要重視數學知識的轉化,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但是,一些教師對于數學教學活動的關注,大多停留于教學進度,根據教學的整體進度實施教學活動,較少考慮學生數學思維的發(fā)展問題。高階思維的訓練、培養(yǎng)單純依靠學生的獨立探索開展,學習者難以掌握相應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學習效率得不到保障。數學練習單設計活動中,教師并沒有給出具體化的思維訓練目標,導致學生難以對自身的數學思維開展針對性訓練。數學認知能力發(fā)展緩慢,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不夠透徹,導致學習者難以獲取對應的數學學習經驗。在高階思維培養(yǎng)視角下,應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與數學技能的開發(fā)問題,創(chuàng)新數學教學活動,加強對學生數學理解能力與數學應用能力的訓練,實現教學活動的深度優(yōu)化,帶動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逐步發(fā)展。
學生高階思維的發(fā)展必須在思考、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數學學習對象,在實施教學活動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思考、探究的相關能力,延伸數學教學范圍。面對學生高階思維發(fā)展的教育要求,可嘗試利用低難度的數學問題開發(fā)數學練習單。在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高階思維的同時,建立指向學生數學技能、數學學習能力發(fā)展的全新教學機制,依靠基礎問題幫助學生搜集關鍵數學信息,推導解題思路,帶動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與信息整理能力的同步發(fā)展。同時,挖掘基礎問題的教學功能,借由低難度的數學問題開發(fā)數學練習單,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促使其在分析數學問題、推導數學知識的同時掌握對應的數學學習方法。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有趣的平行四邊形》教學為例,在設計數學練習單的過程中,要從最基礎的數學實踐問題與學生進行互動。教師在學習單中為學生布置數學練習任務,啟發(fā)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與數學探究技能,如下列所示。
1.觀察你面前的七巧板,對圖形進行分類,思考一下,你看見了哪些圖形?
2.對七巧板進行排列組合,思考一下,這些圖形有著怎樣的數學特點?
3.利用七巧板自由創(chuàng)作,你能夠制作哪些有趣的拼圖?
三個任務從自主觀察、趣味實踐、自由發(fā)揮等角度入手,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展開訓練。學生在觀察七巧板的同時認識相關幾何圖形,掌握正方形、長方形等數學幾何概念。在隨后的數學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借助對外界環(huán)境的觀察以及自主的拼搭設計完成數學練習任務。如房子可以看作是一個方形和一個三角形的組合,可以在七巧板當中選擇方形和三角形進行拼搭;松樹可以看作是多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可以選擇對應的數學圖形進行設計。低難度的數學問題從計算、實踐等角度入手,幫助學生分析并認知數學知識,從而進一步啟發(fā)學生的數學應用與數學理解能力。通過基礎數學問題給出對應的學習任務,有助于學生深度參與數學教學活動。
這個故事并沒有講完,阿扁有沒有被處死啾啾先生也不清楚。啾啾先生只知道齊桓公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最早稱霸的君主(這說明國家治理得很好),還知道阿扁講的“得手應心”意思是只有去實踐才可能心里明白,才會熟能生巧?,F在,“得心應手”用來形容技藝嫻熟或做事順心如意。
一些教師對于小學數學練習單的認識較為單一,認為練習單完全由數學問題與數學任務構成,強調學生數學運算能力與數學解題能力的發(fā)展。這一觀點雖然強調了數學練習單的教育功能,但忽視了數學教育本身所帶有的實踐性、互動性特點,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難以得到滿足?;跀祵W教學要求視角開展教學工作,要嘗試設計多元化數學活動方案,在組織教學的同時編排數學練習單,依靠數學活動發(fā)展學生的高階思維。[2]依靠數學活動開發(fā)數學練習單,可以在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同時發(fā)展學習者的高階思維,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教師要設計多元化數學活動,借由實踐教育、游戲教育幫助學生完成練習任務,帶動學生數學思維的進一步發(fā)展。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為例,可以在編排數學練習單的同時設計數學練習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如下任務目標。
準備長度為40 厘米的鐵絲,將其制作成長方形和正方形,思考一下,你在實踐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哪些數學圖形?這些數學圖形有著怎樣的特點?
在數學實踐任務的引導下,學生主動對相關數學知識進行應用,完成信息搜集、邏輯推理等任務。首先,鐵絲的長度為40 厘米,則代表所制作的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也為40 厘米,需要合理安排長方形的長和寬和正方形的邊長。其次,需要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說明數學計算思路。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數學教學活動以幫助學生獨立分析數學知識為要求,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訓練。教師要結合實踐活動為學生編排數學練習單,引導學生展開深度思考:既然已經確定了不同的數學圖形,圖形的面積應該如何進行計算?在數學課堂上,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表達、思考的機會,依靠數學實踐任務,讓學生在開發(fā)數學練習單的同時回答學什么的關鍵問題。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帶有明顯的互動性、實用性和工具性特點。數學知識的掌握與理解,不能局限于課堂中,而是要重視課外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趯W生的學習需求、數學知識的編排特點開展數學教學工作,能為學生掌握多元化數學知識提供全新的學習環(huán)境。導入課外資源編排數學練習單,能夠消除學生對數學教學活動所產生的抵觸情緒,將數學教學轉化為一個學生自由表達、自由探索的過程,啟發(fā)學生的數學創(chuàng)造力。在開發(fā)數學課外資源,創(chuàng)新數學練習單的設計方案過程中,可從不同角度挖掘數學素材,與學生開展高效數學互動。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可能性》的教學為例,可以基于數學課外資源編排練習單,對學生提出具體化的數學學習要求。在數學課堂上,向學生提出如下數學學習任務。
嘗試說明生活中不同事件發(fā)生的概率,分析其發(fā)生概率的表示方法。
1.一批燈泡的合格率為85%,可以理解為“100 個燈泡中有85個合格品,15 個不合格品”,但事件發(fā)生的概率是獨立的,并不代表“100 個燈泡中一定有85 個合格品”。
2.投擲一次骰子,每個點數朝上的概率為六分之一。骰子上寫有六個數字,每個面朝上的概率相等,所以其概率用六分之一來進行表示。
在通過課外資源編排數學練習單的過程中,要為學生提供自由探索的機會,允許學生結合現實生活進行自主表達,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與數學分析能力。在高階思維視域下,強調學生獨立學習意識的有效提升,才能帶動其高階思維的逐步發(fā)展。
在高階思維培養(yǎng)視角下開發(fā)數學練習單,要進一步發(fā)揮數學練習單的教育功能,將其應用到數學探究、數學交流等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理解與數學分析能力。[3]基于數學作業(yè)設計視角開發(fā)數學練習單,幫助學生在整合應用數學知識的同時,確定相應的學習方向,掌握數學難點與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的教學為例,可在開發(fā)數學練習單的過程中重新設計數學教學目標,對學生的數學分析、數學理解能力展開訓練。教師以“設計數學練習單”為要求,鼓勵學生以完成數學練習單的編排任務為目標,結合數學知識進行數學作業(yè)的設計任務。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可利用練習單設計數學問題,提出學習要求,對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進行合理應用。如下列練習單所示。
1.說明小數的特點。
2.列舉一個小數加減法計算題,嘗試進行求解。
學生從自身的思維能力與數學學習情況入手展開互動,對自身的數學知識掌握情況、數學應用能力展開探究,逐步嘗試歸納數學知識點,發(fā)展自身的高階思維。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結合數學作業(yè)編排數學練習單,從數學解題方法、數學學習方法等角度入手與學生展開高效互動,分析數學知識,鼓勵學生表達,以此來打造全新的教學模式。
數學是人類在漫長的探索過程中所掌握的科學知識,其反映了世界上的數字關系與運算關系?;趯W生高階思維開發(fā)視角設計數學練習單,除了導入數學知識與數學計算方法之外,還要對數學文化資源進行深度開發(fā),進一步調動學生的數學技能。圍繞數學文化資源編排數學練習單,能夠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榜樣,推動學生數學高階思維的進一步發(fā)展。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圓》的教學為例,可以基于數學文化視角引導學生獨立編排數學練習單:我國在數千年前的數學研究中便已經認識到了圓這一幾何圖形,請你嘗試搜集相關資料,探究我國圓的發(fā)展史。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完成兩個數學任務:第一,初步了解圓的幾何性質,從圓的直徑、圓心、半徑等角度展開數學討論活動,分析相關數學知識點,整合數學學習經驗;第二,了解我國的數學文化發(fā)展史,從我國數學家對于圓的性質的探究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與數學分析能力,構建全新的教學模式。在學生完成數學資源的歸納總結之后,再對數學練習單進行展示,要求學生分享數學故事,確定數學學習新方向,進而為學生高階思維的發(fā)展奠定新的基礎。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學質量。作為教師,要對多元化教學資源進行合理應用,建立積極互動、趣味交流、文化育人的全新數學課堂。教師要及時整合數學資源,分析數學難點重點,在引導學生搜集信息、推導數學知識的同時,不斷開發(fā)數學練習單的教育價值,為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