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斌
摘要: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除要求學生扎實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包括字詞、語句、用法、結構句式等之外,還要具備較高的審美能力,懂得如何運用語言詞匯表達真實的情感。將歌曲資源中的文字與文學因素遷移到習作教學當中,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豐富學生寫作素材積累。
關鍵詞:習作教學 歌曲資源 美育滲透 實施途徑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語文教學中要積極培養(yǎng)小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習作教學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有著很高的比重。而歌曲作為音樂與文學相融合的綜合性藝術,有著非常豐富的寫作與情感素材,將歌曲資源引入到習作教學中,能夠利用優(yōu)秀的歌曲旋律與優(yōu)美的歌詞幫助學生深切感受到歌曲情感,體會到積極向上的真切感情,從而讓學生在欣賞、想象與表達中實現語感與樂感的提升,進而激發(fā)學生語言潛能,為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打開新的思路。更重要的是,可以從歌曲鑒賞與習作表達中實現美育的雙重滲透,提高美育效果。
一、直接與間接欣賞歌曲之美,激活學生習作思路
習作之行云流水,需要以日常審美熏陶和豐厚的文學積累為根本基礎,引歌入文、以歌行文,往往能夠產生一種別致的新鮮美感。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習作教學過程當中要能夠幫助學生懂得如何發(fā)現語言之美,如在開頭就引起讀者閱讀興趣,如可以借用歌名來激發(fā)讀者的聯想。文章題目如同閱讀的一扇窗,通過文章題目,讀者能夠洞悉文章內容的靈魂,一些較為新穎、獨到、簡約、明朗的題目往往能夠為讀者帶來耳目一新之感,且好的題目設定既能夠透出內容的風格以及作者的品味,同時又可以激發(fā)讀者繼續(xù)閱讀的興趣,快速抓住讀者的注意力。[1]所以,教師在擬定習作主題時要能夠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并且將歌曲資源引入到擬題當中,讓學生參照歌曲名稱或參考歌曲歌詞來進行習作主題的選擇與確定,同時也確保學生所擬定的題目富有哲理及情感。
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材中第五單元的習作教學,主題為“圍繞中心意思去寫”,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一些經典的歌曲名或歌曲主題中直接借鑒,如《世上只有媽媽好》《燭光里的媽媽》《父親》《最可愛的人》等經典曲目可以作為描寫“親情”類習作的標題,而練習“勵志”“夢想”類的習作時則可以借鑒《飛得更高》《我的未來不是夢》《隱形的翅膀》《和你一樣》《蝸牛》等等,這些歌曲主題明確,核心突出,情感濃厚,能夠快速引起讀者的共鳴。學生也可以將歌曲名或歌曲主題寓意或歌曲中的情感作為間接借鑒的素材,使讀者可以在熟悉的歌名或歌詞中感受到強烈的感染力,提高習作情感表達的效果。
二、以歌曲意境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幫助學生塑造美感
寫作過程是學生想象、自我表達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與讀者之間的一種另類互動,更是對學生自我塑造和感受的工程,而要想使習作教學達到這一效果,教師需要為學生構建自由、輕松的表達與交流空間。[2]小學生的習作過程往往是自由表達內心所想的過程,小學生可以寫自己想寫的、愿意寫的、所追求的、所欣賞的,而想象則是推動小學生進行習作構思、語言運用的動力。學生習作的創(chuàng)新性與靈活性以及個性都來源于形象。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深入發(fā)掘歌曲資源,在對歌曲內涵感悟的過程中大膽想象,并將其作為創(chuàng)編素材,從而使學生懂得如何塑造美。
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中的第六單元習作“我想對您說”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聽媽媽的話》:
小朋友 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為什么別人在那看漫畫
我卻在學畫畫 對著鋼琴說話
別人在玩游戲
我卻靠在墻壁背我的ABC
我說我要一臺大大的飛機
但卻得到一臺舊舊錄音機
為什么要聽媽媽的話
長大后你就會開始懂了這段話
長大后我開始明白
為什么我 跑得比別人快
飛得比別人高
歌曲蘊藏的是“媽媽嚴厲的愛”,而且歌曲中的內容也更能體現“媽媽無聲且嚴厲卻無私的愛”,將這些情感寫入到作文中也更加能夠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
總之,美育要根植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類文明優(yōu)秀成果,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培育深厚民族情感,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讓青少年擁有開闊眼界和寬廣胸懷。習作教學引入歌曲資源滲透美育,依托于藝術作品和文學作品的欣賞而發(fā)揮出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與核心素養(yǎng)能力的作用,其可實現對學生人格形成、素質養(yǎng)成,使學生可以正確感受美、理解美、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教師要將習作教學和美育充分結合起來,不拘泥于一種形式。將歌曲資源引入到習作教學中,營造出良好的藝術氛圍,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審美物鏡和心境,讓學生在學習中且歌且行,挖掘豐富的教學資源,實現美育、寫作的融合,形成更具效果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路徑,這也符合快樂教育理念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廖少輝.如何挖掘美育資源,開啟美麗之旅——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美育滲透研討[J].考試與評價,2020,7(9):126.
[2]田永茂.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的策略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20,2(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