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育林
2023 年3 月1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90 周年慶祝大會上強調:黨校作為黨的思想理論戰(zhàn)線的重要方面軍,承擔著為黨獻策的重要職責。要做好理論研究、對策研究這個探索規(guī)律、經世致用的大學問,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研究闡釋、推進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為黨和政府建言獻策等方面推出高質量成果。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黨校科研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了總遵循和根本要求。對此,本文以云南省為例,針對省、市、縣三級黨校教師分別發(fā)放調查問卷共567 份,并綜合運用問卷、訪談、參與式觀察等研究方法,在學術與政治的二元框架中,提出地方黨校科研高質量發(fā)展的“推—拉”模型。
黨校因黨而立、因黨而興、因黨而存,是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重要陣地,是黨和國家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和重要智庫。黨校既是政治組織,也是學術組織;黨校教師既是政治組織成員,也是學術組織成員。黨校單位和黨校教師的身份雙重性,造就了黨??蒲谢顒拥碾p重性。黨??蒲校纫c黨和國家的政治活動接軌,也要與哲學社會科學的學術活動接軌,二者不可偏廢。地方黨校科研高質量發(fā)展,要同時掌握政治話語和學術話語,要推動政治話語與學術話語的融通。由此而論,地方黨??蒲懈哔|量發(fā)展具有三重意義。
地方黨??蒲懈哔|量發(fā)展,是對區(qū)域社會實踐進行理論總結、理論創(chuàng)新的重要要求與基礎條件。地方黨校尤其是基層黨校是區(qū)域社會的重要理論單位。地方黨校教師熟悉區(qū)域特點,掌握一定學術方法和理論工具,有責任有義務加強區(qū)域社會實踐研究,提煉總結其中的成就和經驗,發(fā)現區(qū)域社會變革的影響機制。而且,地方黨校科研高質量發(fā)展,可以更好地深入研究中國地方政府與政治,深入解析中國區(qū)域社會特點,產出區(qū)域性學術知識和成果。
由于區(qū)域特點、行政級別等因素,地方黨委、政府可資利用的常規(guī)智庫較少,尤其西部地區(qū),黨校成為不可替代的常規(guī)型智庫機構。但黨校的決策咨詢能力,依托于黨校的科研基礎和科研質量。唯有高質量的科研,才能提供好的決策咨詢。地方黨??蒲懈哔|量發(fā)展,可以減輕地方黨委、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調研壓力,可以為黨委、政府提供更多精準有效的決策建議。
黨和國家的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重要政策出臺后,如何更好地進行學術轉換,以及面向大眾的傳播,地方黨校具有較大優(yōu)勢。一方面,黨校教師比高校教師更熟稔政治話語和政治理論,長期的政治理論學習與學術耕耘,使他們可以較快地打通政治話語學術轉換的任督二脈,系統(tǒng)地進行理論闡釋和政策解讀。另一方面,地方黨校教師熟悉當地情況,在黨和國家政治話語的大眾化以及學術知識的普及化方面,他們更有經驗、更有方法,也更有優(yōu)勢。
地方黨校科研高質量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各級黨委、政府與黨校領導普遍重視科研工作,黨校教師有著強烈科研愿望。但目前地方黨校仍然存在科研成果數量和質量有待提高、科研意識需要加強、科研管理工作不夠完善等問題,同時,受教學科研的利益差距、難度差異等因素影響,黨校教師的科研投入總體不高。調研發(fā)現,77%的基層黨校教師對自己的科研產出“不太滿意”,92%的教師近5 年沒有出版過專著,80%的教師近5 年沒有在核心期刊發(fā)表文章,88%的教師近5 年沒有主持過廳級以上的課題,94%的教師近5 年沒有獲得過廳級以上的決策咨詢報告批示。地方黨校教師科研似乎出現了省級黨校“過關”、市級黨?!翱皯n”、縣級黨?!皫缀鯚o科研”的尷尬狀況??偟膩碚f,黨校要全面履行理論創(chuàng)新、為黨獻策的職能,在科研方面還有不少困境。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必要的科研經費是科研活動得以順利展開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多數市級與縣級黨校缺乏科研專項經費,地方財政亦無相關預算安排。調研中,68%的教師反映全年無科研經費,縣級黨校這一比例達到84%。同時,基層黨?;緹o力購買中國知網、讀秀等網絡數據平臺,缺失必要的科研平臺。
科研是一項久久為功的事業(yè),需要大量的時間付出。受教學工作、行政事務、個人偏好等因素影響,75%的縣級黨校教師每天科研時間不足2 小時。部分縣級黨校教師反映,在行政事務的擠壓下,教學科研有成為“副業(yè)”的風險。
地方黨校在科研方面,普遍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考核機制、培訓機制、交流機制與上下聯(lián)動機制。在縣級黨校,普遍缺失專門的科研管理職能部門。45%的教師對所在單位科研激勵機制表示不太滿意。
目前,部分地方黨校教師對科研持消極態(tài)度,認為“做科研的收入,不如教學來得快”,抑或認為“黨校是培訓單位,科研是社科院和高校的事情”。加之深入細致的研究與高端學術成果產出的難度較大,一些教師對科研望而卻步。37%的教師認為“周圍同事對科研并不是很熱心”。
很多地方黨校教師反映自己缺乏調研能力、數據采集與資料獲取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文獻檢索能力。最關鍵的是,一些基層黨校教師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科研訓練,缺乏基本的選題能力與學術思維。75%的教師反映找不到好的選題,48%的教師反映自己的教學設置缺乏學術分析框架。
黨校是黨的重要職能部門,地方黨??蒲懈哔|量發(fā)展,需要行政主體(黨委、政府)—黨校單位—教師本體三者共同發(fā)力。唯有通過黨委政府的拉動、黨校單位的推動、黨校教師的努力,形成“三位一體”格局,方能實現地方黨校科研高質量發(fā)展。
黨對黨校工作的全面領導,是我們黨辦黨校的根本經驗,也是推動黨校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根本保障。黨校科研高質量發(fā)展,離不開黨委、政府的支持與拉動。一是從經費上拉動黨校科研。地方政府財政預算可設置供黨校使用的必要科研專項經費,同時賦予黨校一定經費自主權,以便黨校提高科研投入,保障教師基本科研經費,暢通經費使用渠道。二是從課題資助上拉動黨校科研。基層黨委、政府可面向轄區(qū)黨校,委托決策咨詢課題,讓黨校深入研究區(qū)域性熱點難點問題,從科研角度精準服務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三是從橋梁建設上拉動黨??蒲小|h委、政府為黨校與實務部門、政研部門、高等學校、科研院所之間的交流合作搭建橋梁,形成黨校內外、縱橫交錯的科研合作格局。四是從環(huán)境營造上拉動黨??蒲??;鶎狱h委、政府減少對轄區(qū)黨?!盁o涉教學科研”的行政事務安排,同時加強對黨校教學科研的質量考核,為黨校科研高質量發(fā)展立規(guī)矩、把脈象、定航向。
各級黨校本身是黨??蒲懈哔|量發(fā)展的最大推動性力量,要把質量立校作為黨校工作的重要抓手,堅持嚴的學術標準,努力提高教學科研質量。一是從管理上推動科研發(fā)展。亟須建立健全基層黨??蒲泄芾砺毮懿块T,厘清其工作的對象、性質與職責范圍。二是從機制上推動科研發(fā)展。完善科研的激勵機制、培訓機制、交流機制、調研機制,讓科研人員有奔頭、有勁頭,開展黨校教師“進機關”“下基層”“入田野”調研活動,讓黨校教學科研更接地氣、更貼現實、更重實效。三是從評價上推動科研發(fā)展。建立健全與黨??蒲邢嗥ヅ涞膶W術評價體系、學科評價體系、學術人才評價體系。四是完善各級黨校辦學質量評估的科研類目,增加經費保障、激勵考核、學科建設、調研活動、學術培訓、學術交流等內容。
教師和其他各類人才是黨校最寶貴的財富,教師科研努力是黨??蒲懈哔|量發(fā)展的基礎。黨校教師要提高政治站位,樹立正確科研認知。一是堅守黨校人的初心使命,錘煉意志力、養(yǎng)成堅忍力、增強自制力,變生活壓力、指標壓力、競爭壓力為學術動力,充分認識科研不僅是安身立命的職業(yè),也是成就人生的事業(yè),更是服務黨和國家的應有志業(yè)。二是嚴守政治品格、養(yǎng)成人文品格、堅持研究品格,學會用敏銳的眼光觀察社會、用清醒的頭腦思考政治、用智慧的力量創(chuàng)造未來,做到守正創(chuàng)新、開創(chuàng)未來。三是提高科研素養(yǎng)與科研能力,把科研工作做實做細做精,產出高水準的科研成果,回答時代課題、破解實踐難題、創(chuàng)新理論命題。四是做一個務實的理想主義者,讓學術在心中點亮理想之燈、發(fā)出信念之光,胸懷“國之大者”進行學術研究,堅定信念開展科研活動。
地方黨校科研高質量發(fā)展是黨的偉大事業(yè)的一部分,需要黨委政府、黨校單位、黨校教師的共同發(fā)力。具體過程需要圍繞偉大實踐加強理論總結、理論創(chuàng)新與知識產出,聚焦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開展決策咨詢、為黨獻策,圍繞政治話語的學術轉換進行知識輸出與知識傳遞。此種黨??蒲懈哔|量發(fā)展,是對黨校初心使命的堅守,既守護科研的本真性與原初意義,也強調黨??蒲械恼涡浴⒗碚撔院蛯嵺`性,進而達到不違背科研活動基本規(guī)律與兼顧黨校特殊屬性的雙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