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鐵花
(南平市延平區(qū)爐下鎮(zhèn)衛(wèi)生院,福建 南平 353013)
2型糖尿病常見于35~40歲群體,主要臨床癥狀包括多食、多飲、多尿和體重減少等,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嚴重影響。若未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有效治療,將會進一步增加患者微血管并發(fā)癥、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對患者預后不利。當前臨床常見治療方式為藥物治療。二甲雙胍屬于常見藥物,經(jīng)口服用藥后,降糖效果較好,能夠抑制肝臟葡萄糖輸出。但是單獨用藥,降糖效果不理想。阿卡波糖是一種α-葡萄糖苷酶抑制藥,在小腸上部細胞刷狀緣處和寡糖競爭而與α-葡萄糖苷酶可逆地結合,抑制糖酶的活性,使淀粉分解成寡糖如麥芽糖(雙糖)、麥芽三糖及糊精(低聚糖)進而分解成葡萄糖的速度減慢,造成腸道葡萄糖的吸收減緩,緩解餐后高血糖,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通過阿卡波糖與二甲雙胍進行聯(lián)合應用,能夠提升血糖控制效果?;诖?本文觀察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雙胍聯(lián)合阿卡波糖的實際治療效果。
觀察組(n=38):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齡20~87歲,平均(53.29±4.18)歲,BMI:25~30kg/m2,平均(28.13±1.26)kg/m2,病程3~17年,平均(9.58±5.26)年。對照組(n=39):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齡21~88歲,均值(53.30±4.19)歲,BMI:26~30kg/m2,平均(28.19±1.30)kg/m2,病程4~17年,平均(9.60±5.30)年?;颊咭话阗Y料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二甲雙胍治療,單次口服劑量為0.5g,每天2次。
觀察組:二甲雙胍治療同上,另外給予患者阿卡波糖片治療,初始口服劑量為50mg,每天服藥3次,后續(xù)可將藥物劑量調(diào)整為0.1g/次。在治療期間,應密切關注患者血糖情況,對患者進行藥物劑量調(diào)整。
兩組均需要接受4周治療。
(1)借助血糖分析儀,觀察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參考值:3.9~6.1mmol/L之間)、餐后2h血糖(參考值:低于7.8mmol/L)、糖化血紅蛋白(參考值:4.8%~6.2%);(2)采取生化分析儀,分析患者治療前后的總膽固醇(TC:3~5.2mmol/L)、甘油三酯(TG:<1.70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2.6mmol/L);(3)治療前后,檢測患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質(zhì)過氧化氫(LHP),在檢測前,平衡試劑、樣本,保持到室溫,取1/3處微孔處進行垂直處理,滴入加試劑,溫育(37℃,60min)處理,水浴加熱,需要進行5次洗板。經(jīng)顯色劑,觀察顯色反應,在終止顯色反應后,使用酶標儀,在30min內(nèi)完成比色測定,并結合試劑盒,對計算參數(shù)進行設置,對檢測值進行判定。(4)觀察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具體包括惡心、嘔吐、低血糖等。
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糖各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血糖指標對比
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患者在TC、TG、LDL-C等血脂指標方面,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脂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血脂指標對比
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MDA、SOD、LHP等氧化應激指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MDA、SOD指標高于對照組,LHP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氧化應激指標對比
表4 不良反應對比(n,%)
觀察組各項不良反應低于對照組(P<0.05)。
在糖尿病患者中,若無法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長期處于高糖環(huán)境下,將會增加患者腎臟病變、糖尿病足等并發(fā)癥風險,甚至還會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相關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發(fā)生、發(fā)展主要與胰島細胞功能受損、靶器官胰島素抵抗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臨床治療需要有效優(yōu)化胰島素細胞功能,控制胰島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多不存在明顯臨床癥狀,而在疾病確診階段,患者已經(jīng)存在明顯臨床癥狀。同時,因為2型糖尿病病因相對復雜,病因不同,治療藥物也有所區(qū)別[1]。
二甲雙胍屬于雙胍類降糖藥,在我國應用廣泛。臨床研究顯示[2],二甲雙胍降糖效果確切,安全性較高,屬于當前治療糖尿病的一線藥物。二甲雙胍能夠提升外周胰島素靶器官反應敏感性,進而提升靶組織葡萄糖吸收能力,可有效強化患者組織無氧酵解能力,有利于優(yōu)化葡萄糖正向消耗。二甲雙胍還能夠抑制肝臟糖原異生反應,進而降低肝臟糖原數(shù)量,抑制肝臟糖原分解,進而避免血糖過高。二甲雙胍可以與多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安全性較高。但是在單獨應用該藥物的情況下,治療效果欠佳。本文將其與阿卡波糖聯(lián)合使用,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對比對照組,觀察組血糖、血脂指標均得到改善(P<0.05)。二甲雙胍聯(lián)合阿卡波糖能夠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同時,兩種藥物在聯(lián)合使用的情況下,二甲雙胍不僅具有降糖作用,還具有調(diào)節(jié)血脂、優(yōu)化脂肪代謝的作用,有利于進一步降低患者血脂指標,改善患者預后[3]。
二甲雙胍在血糖方面的調(diào)控機制主要指借助肝臟,對患者肝糖輸出進行控制,可有效提升葡萄糖利用率,進一步改善胰島素抵抗效果,可使患者機體游離脂肪酸水平呈現(xiàn)下降狀態(tài)。既往前瞻性研究[4]顯示,在應用二甲雙胍后,能夠有效促進患者胰島素代謝綜合征的改善。同時,還有研究[5]顯示,二甲雙胍可預防糖尿病的發(fā)生。阿卡波糖能夠?qū)μ穷惙纸膺M行抑制,能夠降低小腸對糖類成分的吸收,進而起到降糖作用。有學者研究顯示二甲雙胍聯(lián)合阿卡波糖,對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較好。兩種藥物以不同機制調(diào)節(jié)糖脂代謝。其中,二甲雙胍能夠?qū)€粒體膜進行調(diào)節(jié),有利于促進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的優(yōu)化。另外,還有研究[6]顯示,二甲雙胍能夠激活AMP激酶。二甲雙胍能夠提升脂肪前體細胞分解代謝速度。阿卡波糖不僅抑制α糖苷酶活性,還對腸道激素分泌、腸道菌群產(chǎn)生積極影響。相關研究[7]顯示,患者持續(xù)處于高血糖的情況下,導致患者體內(nèi)氧化應激反應加重。MDA、SOD、LHP均屬于氧化應激指標,通過評估上述指標,能夠反映患者氧化應激狀態(tài)。本文研究顯示,聯(lián)合治療的患者較單藥治療者,氧化應激指標均有改善(P<0.05)。有研究顯示[8],二甲雙胍聯(lián)合阿卡波糖治療,安全性尚可。既往臨床實踐表明,單獨應用二甲雙胍,將會導致患者糖尿病昏迷,并且患者還會出現(xiàn)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另有研究顯示[9],長期使用二甲雙胍,可能會引發(fā)乳酸性酸中毒,出現(xiàn)維生素B12缺乏等不良反應。本文研究中,對照組患者伴隨出現(xiàn)了惡心、嘔吐、低血糖的情況。因此,臨床應高度重視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通過給予二甲雙胍聯(lián)合阿卡波糖治療,有利于保持患者血糖穩(wěn)定性,可有效優(yōu)化患者血脂水平,進一步改善患者氧化應激指標,安全性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