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品,鐘婷婷
作者單位: 510410 廣州市白云區(qū)婦幼保健院
乳腺增生是婦科常見的多發(fā)性疾病,患者以乳房腫塊、結塊、疼痛為臨床主訴癥狀,部分患者更有癌變風險[1]。由于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中醫(yī)治療乳腺增生具有獨特的療效,中醫(yī)認為乳腺增生與肝郁氣滯、情志郁結、血瘀痰凝、沖任失調等因素有關,中藥乳結散是由我國經典漢方逍遙散化載而來,具有化瘀散結、疏肝理氣等功效[2-3]。但中藥乳結散味苦、口感差,且有部分患者會出現月經異常、胃腸道反應及皮膚瘙癢等不良反應。加之門診中不少患者對疾病缺乏正確的認知,導致其用藥依從性較低,影響治療效果[4-5]。研究指出,系統(tǒng)化的健康宣教有助于患者更好地認識疾病,增強患者治療信心,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6]。常規(guī)健康宣教以口頭宣教為主,受患者學歷、接受能力的影響,宣教效果存在較大的個體化差異[7]。認知行為療法屬于健康宣教方式之一,將認知及行為相結合,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8]。為了能更好提高應用中藥乳結散治療的乳腺增生患者治療依從性,確?;颊咧委熜Ч?本研究對患者實施認知行為干預,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廣州市白云區(qū)婦幼保健院婦科門診就診的乳腺增生患者220例,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10例。觀察組年齡20~52(28.10±2.78)歲;病程1~5(2.12±0.35)年;婚姻狀況:已婚86例,未婚24例;學歷:初中或以下35例,高中/中專45例,大專或以上30例。對照組年齡20~54(28.36±2.86)歲;病程1~5(2.26±0.39)年;婚姻狀況:已婚84例,未婚26例;學歷:初中或以下30例,高中/中專48例,大專或以上32例。2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核準開展。
1.2 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經X線或乳腺鉬靶確診為乳腺增生;(2)月經周期正常,年齡>18歲;(3)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愿意積極配合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乳腺腫瘤或乳腺炎的患者;(2)乳腺結節(jié)BI-RADS分級2級或以上的患者;(3)入組前服用過其他治療乳腺增生藥物的患者;(4)過敏性體質或對中藥乳結散相關成分過敏的患者;(5)合并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類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2組患者均行中藥乳結散治療,乳結散組分:柴胡15 g,當歸15 g,白芍10 g,茯苓10 g,白術15 g,橘核10 g,荔枝核10 g,夏枯草15 g,昆布10 g,山慈菇10 g,甘草10 g,薄荷5 g,生姜5 g,上述中藥加水300 ml煎煮,分早晚2次服用,連續(xù)服用3個月經周期,周期間無需停藥。對照組治療期間行常規(guī)健康指導,即每次門診隨診時由責任護士以口頭宣教的方式告知患者乳結散煎煮方法、口服劑量、用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對癥治療方法。觀察組治療期間行認知行為干預,分為3個階段,責任護士在患者每次隨診結束后組織同一時間前來就診的患者進行集中干預,每次干預時間30~45 min,干預地點選擇在科室會議室,具體措施:(1)階段一:由科室2名責任護士對入組患者進行分組,每組11名患者,共分為10組,每組選出1名小組組長,由組長負責組織組內活動并負責對組員干預行為進行監(jiān)督,團隊成員間相互介紹,以促進團隊成員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2)階段二:團隊認知療法。①健康教育:由小組組長向組內成員發(fā)放《乳腺增生健康教育手冊》,由科室護士長邀請乳腺外科專家以講座的形式對團隊成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乳腺增生原因、乳腺增生危害、中醫(yī)乳結散成分、乳結散治療效果及成功案例、遵醫(yī)用藥重要性、日常飲食注意事項、運動鍛煉及保持良好情緒的重要性。專家針對患者疾病掌握的疑點及難點對患者進行詳細講解,以鞏固患者學習內容。②團隊認知及心理互動:針對健康教育知識點,由責任護士組織每組患者進行組內疾病知識學習互動,鼓勵小組內學習能力強的患者上臺分享學習經驗。以小組為單位,讓小組內成員各自表達自己的學習方法、心理壓力,由責任護士記錄每位患者情緒及心理狀況。對于存在不良情緒的患者應給予心理支持及干預,鼓勵病友間建立友好的關系。團隊成員間應相互幫助,相互監(jiān)督,互相學習優(yōu)點,提高團隊成員認知水平,增強團隊成員應對疾病的信心。(3)階段三:認知行為療法。①飲食療法:指導患者進食清淡及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禁咖啡、辛辣食物及富含脂肪的食物。②用藥提醒:錄制中藥乳結散煎煮方法相關視頻,患者居家期間可根據視頻制備藥物,同時應用手機鬧鐘功能并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為患者設置每日服藥時間鬧鐘,避免患者出現遺忘。③運動療法:指導患者每天進行有氧運動30~45 min,運動方式以快走、慢跑、游泳、氣功及打太極為主,每周3~4次,運動強度以患者不感到不適為宜。④情緒放松療法:囑咐患者每天睡前平躺于床上,聆聽輕松舒緩的音樂,在音樂背景下依次放松頭部、頸部、前臂、上臂、雙手、肩部、胸部、臀部、雙下肢等肌肉群,各部位肌肉收縮5~10 s,同時行深呼吸,先吸氣10 s,再放松30~40 s,體驗放松感覺,訓練過程中可配合意象及冥想,每天訓練2次,每次時間10~15 min。
1.4 觀察指標 由2名責任護士負責記錄2組患者干預前后用藥依從性評分、臨床癥狀積分、治療效果及生活質量評分。(1)用藥依從性評分:采用Morisky用藥依從性問卷(MMAS-8)[9]進行評價,MMAS-8共8個條目,每個條目分為“是”和“否”選項,患者選擇“是”得1分,選擇“否”得0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用藥依從性越理想,>6分為依從性良好。(2)臨床癥狀積分: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進行評價,包括乳房脹痛、乳房觸痛、乳房腫塊大小、腫塊質地、腫塊分布范圍、情志抑郁、經行腹痛7個條目,每個癥狀根據嚴重程度記為0~4分,總評分0~28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臨床癥狀越明顯。(3)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評定量表(QOL)[10]進行評價,量表包括軀體癥狀、心理健康、物質環(huán)境、社交功能等4大維度,每個維度轉化為標準分0~100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5 療效評價指標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評價患者治療效果[11]。痊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積分較治療前下降>90%;顯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積分較治療前下降>70%~90%;有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積分較治療前下降50%~70%;無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積分下降<50%??傆行?(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2.1 用藥依從性評分及臨床癥狀積分比較 干預前,2組用藥依從性評分及臨床癥狀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3個月經周期后,2組用藥依從性評分高于治療前,臨床癥狀積分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變化幅度大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與觀察組干預前后用藥依從性評分 及臨床癥狀積分比較分)
2.2 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98.18% vs. 89.09%,χ2=7.628,P=0.006),見表2。
表2 對照組與與觀察組治療效果比較 [例(%)]
2.3 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干預前,2組軀體癥狀、心理健康、物質環(huán)境、社交功能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3個月經周期后,2組生活質量相關維度中軀體癥狀及心理健康評分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3。
表3 對照組與與觀察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3.1 認知行為干預可提高門診乳腺增生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治療依從性是指患者遵醫(yī)囑用藥依從程度,患者用藥依從性水平越高,其治療效果越理想[12]。本研究為了提高乳腺增生患者應用中藥乳結散的治療效果,在用藥治療基礎上對患者實施認知行為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干預后用藥依從性評分較對照組明顯提高,說明認知行為干預能有效提高門診乳腺增生患者服用中藥乳結散的依從性。研究指出,對患者實施認知行為干預后其認知水平較干預前得到明顯的提升,而不良行為較干預前得到明顯改善[13]。分析可能由于認知行為干預將小部分個體組成團隊,以團體健康宣教的方式,結合認知療法和行為療法,讓團隊成員相互支持及互動,幫助團隊成員更好地認識疾病治療依從性對病情改善的積極意義,進而促進小組成員采取積極的方式應對疾病,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14]。
3.2 認知行為干預可提高門診乳腺增生患者的治療效果 乳腺增生與女性情志失調及肝郁體質有關,采用活血散結、疏肝健脾類的乳結散治療可獲得良好的效果[8]。方中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功效;白術、茯苓具有健脾補氣功效;白芍、當歸具有活血、行氣及止痛功效。配合方中其他諸藥具有活血行氣、解肝舒抑、散結祛瘀等功效[15-17]。現代研究發(fā)現,乳腺增生與患者負面情緒有密切的關系,負面情緒會導致女性情志不暢、肝郁氣結、肝氣不疏、痰濁內生,郁結于乳絡,乳絡不通會導致乳腺增生癥狀?,F代藥理學表明,中藥乳結散中柴胡具有鎮(zhèn)痛、抗炎作用;白芍具有散結止痛作用;昆布能抑制雌激素產生,對乳腺導管及間質刺激引起的非炎性水腫具有消腫止痛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干預后臨床癥狀積分較對照組明顯下降,說明在應用乳結散治療的同時對患者加強認知行為干預可提高患者治療效果。由于中藥乳結散需要患者長時間服用,既往部分患者服用中藥乳結散時由于對疾病治療缺乏正確認知,導致患者依從性較差,影響用藥效果。在服用中藥乳結散同時對患者加強認知行為干預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增強患者健康意識及用藥依從性,從而提高患者遵醫(yī)行為,最大限度確保中藥乳結散治療效果。
3.3 認知行為干預可提高門診乳腺增生患者的生活質量 生活質量是評價個體身心健康及社會適應性的指標,患者疾病治療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18]。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相關維度中軀體癥狀及心理健康評分較對照組顯著提高,說明認知行為干預可改善乳腺增生患者身心健康。這是因為中藥乳結散可減輕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軀體舒適度,而認知行為干預能讓患者更好認識疾病,減輕患者治療過程中預后不確定感,增強患者康復信心,從而促進患者身心健康,改善患者生活質量[19]。
綜上所述,認知行為干預有助于提高門診乳腺增生患者采用中藥乳結散治療的依從性,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受研究樣本及時間限制,本研究隨訪時間較短,在日后研究中需長期追蹤,增加研究可信度。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