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艷
摘? ?要:引導學生習得提問策略能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fā)展。在教學中,提問策略不能僅關注提問本身,還應該將提問與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有機結合在一起。教師需以文本教材為基礎,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喚醒學生認知沖突及引導學生多角度閱讀等,將提問策略和思維發(fā)展結合起來,夯實學生閱讀基礎,提升學生閱讀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問策略;思維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3)19/22-0019-03
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編排有提問策略單元。提問不僅是一種語言表達方式,而且是一種思維呈現(xiàn)形式。在閱讀策略單元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提問策略的習得,還要關注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以使學生真正成為一名積極的閱讀者。但在實際教學中,多數(shù)教師都把閱讀教學的重點放在了提問策略的獲得過程上,很少去關注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致使學生閱讀與思維割裂,嚴重影響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那么,如何在引導學生習得提問策略的同時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fā)展呢?
一、研讀文本教材,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關注語文要素在課堂中的落實,這種落實要顯得隨意而不刻意。在提問閱讀策略單元教學中,有些教師只是從提問本身展開教學,包括如何提問,以及提問的角度等等。這種形式的提問只注重提問策略在課堂中的運用,沒有把提問與閱讀教學結合起來,導致學生提問策略的習得浮于表面,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把提問策略與課文中相關的學習內容結合起來,以提問來促進學生閱讀思考,以提問來幫助學生習得閱讀的基本策略,才能真正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讓閱讀策略真正在課堂得到落實。為此,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確定好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的提問點,以切實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
在提問策略單元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嘗試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的基礎上,幫助學生仔細研讀教材,讓學生從不同角度的提問中真正展開閱讀思考探究,而不是只是把“提問”作為一種閱讀方法的死知識展開教學。教師從學生思維參與的積極性出發(fā)展開教學,能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另外,教師還可以使學生站在文章整體的角度提出問題,發(fā)展學生思維。如學習《夜間飛行的秘密》時,可以引導學生順著文章內容的發(fā)展提問“飛機的夜間飛行和蝙蝠有什么關系呢?”也可以在學生閱讀思考以后提出問題“超聲波是怎樣幫助蝙蝠躲開鈴鐺的?”教師依據(jù)課文特點,把學生的閱讀提問與思考有機結合在一起,可以逐步幫助學生習得提問策略,讓學生的思維參與從低到高,實現(xiàn)提問與思維的協(xié)同發(fā)展。
在提問策略單元教學中,教師以提問為核心教學目標,以關注學生思維發(fā)展為主線,從宏觀到微觀準確把握學生思維的發(fā)展點,可以使學生不再盲目地閱讀思考問題,而是能夠在具體問題的支撐下真正沉入文本,有所得,有所獲。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在閱讀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把學生自然而然地帶入深入閱讀思考的學習過程之中,進而引起學生思維的深度參與。在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提問策略單元教學中,教師依據(jù)所學內容的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恰當?shù)膯栴}情境,把學生的思維引入問題情境之中,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問題的客觀存在以及閱讀的價值,從而產生主動學習的需求,并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與探究,讓學生在經(jīng)歷、探索、發(fā)現(xiàn)中體會學習的樂趣。
如學習《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一課時,教師以學生提出的問題“那粒最小的豌豆有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呢?”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最后一粒豆子的生長過程是什么樣的呢?最后一粒豆子的生長與小女孩的變化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請結合課文內容用表格的形式羅列出來,再說說自己的閱讀感受?!币源藖韱l(fā)學生閱讀思考。這個問題的提出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思維參與的積極性。學生的匯報交流如下:
教師引領學生對比閱讀,說說自己從豌豆的生長與小女孩的變化中感受到了什么?通過對比閱讀學生感受到了愛的神奇,愛的幸福,認識到愛與奉獻在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同時,自己也會感到非??鞓?。在教師問題情境的引領下,學生的學習內驅力被激發(fā),閱讀的目的方向更加明確,學生學習參與的積極性升高,能較容易地對文本進行深刻解讀。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與探索者。在《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教學中,教師從學生提出的問題出發(fā),巧設問題情境,把學生帶入到對文本信息提煉與梳理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借助直觀的表格進行對比閱讀,感受豌豆與小姑娘的情感變化等等。通過上述教學,學生會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感興趣,產生探究解決問題的欲望,從而促進思維的發(fā)展與閱讀策略的習得。
三、喚起認知沖突,促進學生思維深度發(fā)展
巧妙利用認知沖突來引領學生閱讀學習,可以使學生的思維空前活躍,真正獲得對課文內容的深刻理解。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抓住激發(fā)學生思維參與的矛盾點、沖突點,可以打破學生已有的思維慣性,引領學生思維的深度參與。在某種情況下,教師也可以依據(jù)課文與學生特點來制造一些認知沖突,以引起學生的重視。
如在學習《夜間飛行的秘密》時,教師可以通過設置認知沖突來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首先,教師可以從課后練習中的問題清單中篩選問題,引發(fā)學生原有學習與新學習之間的沖突與碰撞。為此,結合問題清單,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三個角色:問題改進者、問題堅守者、問題革新者。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對問題清單的改進,選出合適的問題展開思考。有學生以“改進者”的角色對問題三進行改進:蝙蝠探路的原理是什么?這種原理還可以用在生活的哪些方面?“我們小組認為這樣的問題更能促進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有助于我們抓住重點展開閱讀,并延伸到生活中去?!庇袑W生以“堅守者”的角色探討問題,“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心中對無線電波與超聲波的疑惑。”有學生在堅守自己問題的基礎上又提出了更有價值的問題。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思維得到快速發(fā)展。
創(chuàng)設認知沖突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快速發(fā)展。在《夜間飛行的秘密》教學中,教師結合問題清單引發(fā)學生思維的沖突,為學生留足了思考探究的空間,使學生經(jīng)歷了“經(jīng)歷認知起點——形成認知沖突——觸發(fā)認知聯(lián)結——認知重建”的全過程。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沖破了一重重的認知障礙,實現(xiàn)了學習能力的螺旋上升,并從更高層面感受到了“提問”的本質,真正提升了思維水平。
四、倡導多視角閱讀,拓寬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廣度
不同視角閱讀帶給學生的閱讀感受體驗是不同的。在閱讀教學中,依據(jù)課文內容特點倡導學生多視角閱讀,可以使學生的閱讀不再固定在同一內容上,而是以文本內容為出發(fā)點,由中心向周圍發(fā)散,這樣學生閱讀思考的問題將會顯得更加全面,促進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與此同時,學生的思維由膚淺走向深刻,全面提升了學習質量。
如在學習《呼風喚雨的世紀》時,教師鼓勵學生從讀者視角與作者視角閱讀,提出自己的問題,而多數(shù)學生會就讀者的視角閱讀提出自己的問題。從學生的提問情況來看,提出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對課文中名詞概念或者內容理解方面。教師依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逐步從關注文章名詞概念及內容理解轉向關注文章寫法等方面,引導學生以學習者的視角對課文語言表達、結構組織安排等方面展開探究思考,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另外,教師也可以引領學生站在作者視角提出問題。學生結合查閱到的資料,就作者對幾次修改稿的意圖提出了自己的問題。通過閱讀交流,學生對作者的表達意圖及課文結構的組織等,感受更加深刻。
在提問閱讀策略單元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多視角閱讀,引導學生感受文本內容及其內涵,為學生的思維參與提供了廣闊的閱讀空間,同時避免了學生閱讀視野狹隘或者思路受限等現(xiàn)象的產生,拓展了學生思維的廣度。
參考文獻:
[1]董翠萍.培養(yǎng)探究習慣 發(fā)展求異思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名師在線,2022,(26).
[2]李千金.指向思維發(fā)展的統(tǒng)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導學,2022,(27).
[3]俞霞芳.落實“提問”要素,助力思維品質發(fā)展——以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學為例[J].求知導刊,2022,(31).
【責任編輯 李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