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俁
[摘 要]大數據畫像技術賦能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全方位勾勒學生總貌、揭示群體特點與規(guī)律,遵循畫像揭示的學生群體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特點與規(guī)律,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給側和需求側為切入點,將共性和個性聯系起來,融入精準思維,調整思想政治工作策略。
[關鍵詞]大數據畫像;大學生;精準思政
[中圖分類號] G6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3)09-0080-05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群體的特點以及發(fā)展規(guī)律也隨之發(fā)生變化。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認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應透過現象看本質,充分把握規(guī)律。精準思政是規(guī)律性、時代性、針對性的有效統(tǒng)一[1],因此,必然要遵循大學生的變化發(fā)展規(guī)律。大學生群體畫像技術有利于揭示大學生群體的特點及發(fā)展規(guī)律,有利于思政工作者把握時代脈搏,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一、大學生群體畫像流程
借鑒交互設計大師阿蘭·庫博(Alan Cooper)提出的用戶畫像的理念,對大學生群體進行畫像,通過收集大學生群體的相關數據,為大學生群體建立畫像模型,全面綜合展現大學生在校的思想、學習和生活情況。畫像流程是包含學生群體劃分、畫像標簽設定、數據處理、畫像建構等四個環(huán)節(jié)的統(tǒng)一體系,如圖1所示。
首先筆者對學生群體進行劃分、設置畫像標簽并圍繞各個標簽設定二級支持指標、并對數據進行處理,最終建構畫像模型,進而揭示大學生群體的特點與發(fā)展規(guī)律。
二、大學生群體劃分
在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學生輔導員、學生工作部門和學生進行訪談后,筆者將被測群體15978名學生劃分為五類群體,包括四類特殊群體和一類參照群體,并對四類特殊群體分別進行畫像,以觀察不同群體學生的特點。五類學生群體分別是:Ⅰ類——學習困難群體;Ⅱ類——經濟困難群體;Ⅲ類——心理困難群體——Ⅳ類:就業(yè)困難群體——Ⅴ類(參照群體)一般群體。不同群體的學生數量如表1所示。
三、群體畫像標簽的設計
為了全方位反映大學生群體的特點及成長規(guī)律,筆者選取能夠體現學生日常的思想、行為、學習、生活特征等10個方面作為標簽,并在每個標簽下選取4至5個方面的工作內容作為支撐數據,并給予解釋。
標簽1:思想意識特征
標簽1描述:學生遞交入黨和入團申請書的數量、思政類宣講活動參與人數、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參與人數、思政課學習情況、各類黨日和團日活動參與情況等5個指標的相關數據。主要體現學生的思想理論、政治素質、價值信仰等情況。
標簽2:行為表現特征
標簽2描述:學生在校期間的違紀處分率、寢室衛(wèi)生不合格率、晚就寢秩序不合格率、校園內吸煙飲酒不文明行為通報率等5個指標的相關數據,體現了大學生的日常表現、行為養(yǎng)成、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等情況。
標簽3:學習學風特征
標簽3描述:學生課堂曠課率和遲到率、自習曠課率和遲到率、學習輔助類圖書零借閱人數、學生考試不合格率、科技競賽零參與人數等5個指標。主要體現大學生在校學習學情況。
標簽4:消費行為特征
標簽4描述:學生校園一卡通月均消費額、月均網購消費額、月均超前消費額、月均外賣訂購額度等4個指標。主要體現大學生線上線下消費行為、消費心理、消費嗜好與消費水平等情況。
標簽5:心理健康特征
標簽5描述:大學生心理健康篩查后的一級、二級、三級心理問題人數,有自殺傾向學生人數,心理咨詢中心訪客咨詢人數,心理講座參與人數,心理培訓參與人數等5個指標,主要體現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
標簽6:網絡社交特征
標簽6描述:學生手機使用時長、社交類app使用時長、娛樂類app使用時長、日均手機游戲時長、社交媒體發(fā)布作品數量等5個指標,反映大學生使用手機進行網絡社交的情況。
標簽7:社團參與特征
標簽7描述:學生參與社團人數、人均參與社團個數、人均參加社團活動次數、馬克思主義類社團和宣講團人數等4個指標,反映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和融入第二課堂的情況。
標簽8:體育素質特征
標簽8描述:學生體育課達標人數、體育類活動參與人數、體育類競賽獲獎人數、體育場館日均使用人數、有效使用運動類APP人數等5個指標,主要反映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參加體育活動的情況。
標簽9: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特征
標簽9描述:畢業(yè)生就業(yè)率、畢業(yè)生創(chuàng)業(yè)率、年均參與“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人數、年均參與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人數、校內科技競賽項目人數等5個指標,主要反映大學生的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意識及科研素質。
標簽10:社會參與特征
標簽10描述:參與各級各類社會實踐活動人數、參與各級各類志愿服務人數、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獲獎人數、參與各級各類志愿服務人數等4個指標,主要反映大學生在實踐中參與社會服務、融入社會發(fā)展以及奉獻社會的情況。
四、畫像數據的抓取與處理
研究按5個類別群體從學生管理系統(tǒng)、就業(yè)服務系統(tǒng)、共青團系統(tǒng)、科研系統(tǒng)、教務系統(tǒng)、圖書館、校園一卡通系統(tǒng)、心理測試平臺、宣傳信息系統(tǒng)、體育測試等系統(tǒng)中調取60余萬條數據。比對發(fā)現,抓取的數據不僅量大而且存在取值范圍不均衡、數量級差異較大的情況。比如,每學期平均的輔助類圖書零借閱人數是5,而學生月均消費額則是1521.3元,具有300倍的極差,為了平衡數據極差,對抓取的數據進行歸一法處理,把有量綱的表達式變?yōu)闊o量綱的表達式,將各類數據值映射到0~1的范圍之內。
歸一法線性函數轉換公式:[X=Y-YminYmax-Ymin]
為了更易于勾勒群體畫像的輪廓,引入目標群體指數(Target Group Index,TGI)來表征不同學生的特征,TGI 意為某群體內的個體在某項特征下的強度,即為目標群體中某項特征所占比例與總體中該特征所占比例的比值,能更準確地刻畫群體內某個體的特征強度以及群體間的特征差異。
當 TGI = 100 時表示目標群體中對于A特征的傾向性恰好為總群體中的平均水平,當 TGI > 100 時表示傾向性高于平均水平,反之亦然[2]。且通常當TGI>120可以認為該項特征在目標群體中更顯著,當TGI<80時可以認為該項特征在總群體中更顯著。
例如,學習困難群體在“學習學風標簽”的特征表現TGI值為148.52,表明目標群體學生在該標簽下的各項特征顯著高于總體水平。通過目標群體指數(TGI)可以將群體特征體現為數值,再依據TGI進行畫像,能更好地體現該群體學生特點與成長規(guī)律。
五、基于目標群體指數(TGI)的大學生群體畫像模型的建構及精準思政策略的提出
為了進一步揭示學生整體與不同群體之間學生的特征與成長規(guī)律,筆者提出精準思政策略,實現學生群體特征從數據描述向圖形畫像的轉變,依據不同群體各標簽的TGI值,發(fā)現不同學生群體之間的在十個標簽既存在共性又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協(xié)同性,就是要堅持遵循教育規(guī)律、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學生成長規(guī)律。同時要把握師生思想特點和發(fā)展需求,注重理論教育和實踐活動相結合、普遍要求和分類指導相結合[3]。
(一)遵循畫像模型揭示的普遍規(guī)律,聚焦共性問題,有效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精準供給
從上述10個行為標簽特征來看,五類學生群體的思想意識、社團參與、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社會實踐等特征的TGI值都小于平均值;網絡行為、心理健康、學習學風三個特征的TGI值都大于平均值。因此高校應聚焦理想信念教育、身心素質發(fā)展、網絡行為三方面的共性問題,有效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精準供給。具體實施路徑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持續(xù)加強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是行動之力,是大學生順利成才、實現青春夢想的精神內核,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義[4]。五類學生群體在思想意識上的平均TGI為87.37,在社團參與度上的平均TGI為85.38,雖低于平均水平但不低于80。說明當代大學生堅守價值追求,堅定文化自信,勇于奮斗、永不停歇的是大多數,選擇“躺平”的是極少數。極少數學生個人理想、社會理想與現實脫節(jié),沉迷網絡游戲,易受外域文化侵擾,缺乏奮斗意識,迷茫于時代的洪流中[5]。但要面對大多數,關注極少數,高校應注重在傳統(tǒng)的思想理論灌輸教育的基礎上,同時要將理論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通過實地參觀、親身實踐等方式制作易于傳播、符合潮流的網絡文化作品,大力發(fā)揮社團育人文化的導向作用,積極開展豐富有趣的理想信念社團,推動理論創(chuàng)新,豐富貼近學生生活的理想信念教育元素。
二是重點關注大學生的身心素質教育。
新時代大學生應當素質過硬,要求身心素質更好更強。五類學生群體在體育素質上的平均TGI為94.6,接近但低于平均水平,在心理素質上的平均TGI為118.13,超過平均水平,說明大學生群體普遍存在體育素質較差而心理問題發(fā)生率較高的問題。因此,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體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是身心素質提升的必然選擇。比如,將體育強國夢與學生身體素質提升相結合,用女排精神、北京冬奧精神等勉勵學生加強鍛煉;充分利用游泳館、籃球場、足球場等帶動更多學生參與運動,提升身體素質,激發(fā)勇攀高峰的奮斗動機;通過排查、篩查,關注重點人群,構建常態(tài)化心理健康干預機制、組建師生共育的心理工作隊伍,引導學生塑造健全人格,養(yǎng)成健康心理。
三是深入推進大學生的網絡思政教育。
五類學生群體在網絡行為上的TGI均超過平均水平,這與當前學生依賴手機和網絡的現實一致。網絡化已經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同樣學生也不例外。深入推進學生群體網絡素質教育要強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性、內容的導向性、網絡話語權的影響力,進而提高網絡安全、營造和諧的網絡空間、提升大學生的整體素質。例如,優(yōu)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整合有價值的素材,打造有品質、有情懷的內容;關注學生需求和思想動態(tài),對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和現實問題要精準剖析,用學生喜愛的網絡語言、視覺效果進行精準的、符合年輕人口味的表達。
(二)遵循畫像模型揭示的特殊規(guī)律,關注個性問題,精準滿足大學生群體的需求,并實現分類指導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要堅持問題導向,注重精準施策。聚焦重點任務、重點群體、重點領域、重點區(qū)域、薄弱環(huán)節(jié),強化優(yōu)勢、補齊短板,加強分類指導、著力因材施教[6]。筆者將Ⅰ、Ⅱ、Ⅲ、Ⅳ類群體的10個TGI值繪制成10維雷達圖,即群體畫像??梢?,不同群體TGI指數畫像差異明顯,不同群體學生有著不同的教育需求,只有精準把握學生的需求,才能保證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供需平衡,這就需要找到出現個性問題的根本原因,精準應對、因材施教、分類指導。
學習困難群體是高校應積極關注的一類重要學生群體。由圖3可以看出,該群體在行為表現、學習學風、消費行為、網絡行為上的TGI大于平均水平,特別是在行為和學習的特征上超過120,具明顯高于總體水平。原因在于學生的自律性和主動性差,手機使用泛娛樂化,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較薄弱。而在思想意識、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社會參與方面上的TGI低于平均水平,因此,要在思想理論教育、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指導以及社會實踐等方面提升價值引領作用。關鍵在于要解決學生“為什么學習?學習什么?怎么學習?”的問題。一是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全面需求,找準每個學生的特征和學習需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觀;二是要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注重對課堂狀態(tài)和創(chuàng)新實踐等過程的管理;三是要注重發(fā)揮模范作用,抓住兩頭、帶動中間、幫扶結對,提升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由圖4可以看出,經濟困難學生群體在消費行為上的TGI值小于平均水平,在心理健康指標上的TGI值高于平均水平,說明經濟困難學生存在心理問題的可能性小。對經濟困難學生群體進行精準管理要建立以經濟資助為主,并結合精神上的資助模式。在解決學生實際問題的基礎上,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立自強、砥礪奮斗的品質,推動資助工作內涵式發(fā)展。由于家庭經濟的壓力,困難學生更容易出現自卑心理,產生負面情緒,導致學生迷失自我,在心理、性格、人格上出現偏差,從TGI上看這類群體在思想意識、社團參與、社會參與、學習學風等方面均表現薄弱,這就更體現了引導經濟困難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困難、通過奮斗去改變現狀,以艱苦奮斗譜寫青春底色的意義。
近年來,心理問題逐漸成為影響高校大學生正常生活和學習的首要問題。從圖5可以看出,心理困難群體除了存在心理問題,同時在學習學風、消費行為、網絡行為等方面的問題也高于平均水平。這說明心理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值得說明的是在社團參與、體育素質、社會參與等方面,該類學生的TGI小于平均水平,表明內向、焦慮、人際交往障礙等嚴重影響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融入高校思政工作要建立分層次、全覆蓋的心理育人保障體系,比如,一要把握開學季、考試期間、春秋季節(jié)、畢業(yè)季等敏感時間節(jié)點;二要重點關注存在家庭變故、戀愛受挫等問題的學生群體,建立跟蹤臺賬,確保對重點人群的重點問題能早發(fā)現、早預防、早干預;三要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及心理問題調適技巧的培訓、講座以及分享交流活動,建立全覆蓋式的心理育人機制。
就業(yè)壓力已經成為高校學生的主要壓力源之一,對就業(yè)困難學生群體進行畫像發(fā)現,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存在困難的學生往往伴隨著沉迷于網絡、學習能力差、違規(guī)違紀率高等情況,在社團參與、社會參與等方面也較為薄弱,如圖6所示。因此,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工作,通過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促學風、促管理、促改革,多渠道促就業(yè)、保就業(yè),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業(yè)意識與本領,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健康良好的就業(yè)觀念。思維是行動的先導,一是要通過思政教育向學生傳遞黨的教育方針和就業(yè)形勢,引導學生將自己的遠大理想與祖國發(fā)展、地區(qū)發(fā)展、行業(yè)發(fā)展同向同行;二是在專業(yè)教學、認識實習、實踐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大學生明確專業(yè)理想、就業(yè)方向,激發(fā)對專業(yè)的熱愛, 培養(yǎng)職業(yè)興趣;三是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培養(yǎng)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
六、結語
利用大數據畫像技術,對不同學生群體進行畫像并依據TGI值構建模型,更直觀地揭示了不同學生群體的特征及成長規(guī)律,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準性。新時代高校精準思政不僅應注重從數據中提取有效信息,更應構建包括數據提取、分析研判、規(guī)律發(fā)現、策略制定、有效實施、評價反饋、動態(tài)調整等完整環(huán)節(jié)的一體化體系,以滿足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要求。
[ 參 考 文 獻 ]
[1] 李輝,孫曉暉.精準思政:必要與可行[J].思想教育研究,2020,(6):3-8.
[2] 王黎明,鐘琦.基于搜索數據的網民科普需求結構和特征研究[J]. 科普研究,2018,13(4):51-60.
[3]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EB/OL].(2017-02-27)[2022-12-12].https://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4] 張紫薇.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8(5):95-97.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全文)[EB/OL].(2022-04-21)[2022-12-12].http://www.scio.gov.cn/zfbps/32832/Document/1723331/1723331.htm.
[6]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印發(f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的通知[EB/OL].(2017-12-05)[2022-12-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責任編輯:雷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