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m
寫作的目的是傳情達意,一篇作文一般由開頭、中間、結尾三個部分組成,在這三個部分中,結尾占的篇幅最小,卻最不容忽視。好的結尾,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升華作文主旨、傳遞作者情感的同時,給讀者耐人尋味之感。不少同學因未能掌握有效的結尾方法,致使作文“虎頭蛇尾”,整體效果大打折扣。其實,結尾也有許多技巧和“套路”,同學們應當根據(jù)不同的作文題目和寫作內(nèi)容,靈活運用不同的結尾方式,來提升作文的質(zhì)感和層次。
一、篇末點題,突出主旨
“點題”即在整篇作文的關鍵部分,用簡要的語句把中心意思概括出來,以使作文特點鮮明,主題突出。所謂關鍵部分,既可以在作文的開頭處,也可以在正文部分每個自然段的開頭或結尾句中,亦可以在結尾部分。最簡單的點題技巧,就是把作文題目中的關鍵詞語,或者整個題目,都寫進作文的關鍵部分,以起到點明主旨、突出中心的作用。常用的結尾點題方式有推理式點題、表決式點題、展望式點題和感悟式點題等,如作文《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的結尾: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能讓我們學會寬容與理解,去體諒他人的艱辛與不易;擁有一顆感恩的心,能讓我們懂得真誠與團結,去抵抗內(nèi)心的欲望與誘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能讓我們承擔義務與責任,去拒絕精神的萎靡與渙散……
作者用層層遞進、步步推理的表達方式,短短幾句話便表達了“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的重要性,很好地照應了作文題目,點明了主旨,突出了中心。
又如作文《我的未來不是夢》的結尾:
可以肯定的是,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有各種意外與挫折,但只要我們有進一步的勇氣,退一步的魄力,以執(zhí)著的精神,腳踏實地地走好每一步,便一定能通往“夢想的彼岸”?!拔业奈磥聿皇菈簟?,通往未來的路一直在我腳下,無論前路坎坷或是崎嶇,我都將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作者以表決心的方式,寥寥數(shù)語便表達了自己面對人生的態(tài)度與執(zhí)著進取的精神,很好地詮釋了“我的未來不是夢”的含義,突出了作文主題。
二、首尾呼應,彰顯結構
首尾呼應是一種常用的寫作手法,即在作文收尾時,結合開頭的內(nèi)容,再次亮明中心,從而使開頭和結尾相互照應,令讀者眼前一亮,凸顯作文的層次感和緊湊的結構。這種結尾方式難度較大,它不僅要考慮到結尾以怎樣的方式點題,還要顧及開篇以怎樣的方式落筆,因此較為考驗學生對作文整體結構的把握。唯有先列出提綱對作文進行合理布局,提前考慮好開頭和結尾,再著手寫作,才能逐漸掌握這種寫作技巧。例如《守衛(wèi)精神的火種》這篇作文的開頭和結尾。
開頭:
有一種光華,照耀著人類文明的精神家園;有一種火苗,點燃著奧林匹克的運動之火;有一種烈焰,溫暖著綿延不絕的文化情思,那便是友善!
結尾:
我們不能因為屢受傷害便失去與丑惡斗爭的信心與勇氣,因為我們需要守衛(wèi)我們的精神火種——友善!
作者開篇引出了作文所要討論的話題——友善,以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形象地說明了友善的重要性;結尾處再次以點題的方式,呼吁我們應當保持友善。開頭與結尾相互照應,渾然一體。
三、融入情感,深化內(nèi)涵
寫作的目的是傳情達意,讓讀者能夠通過閱讀了解作者的思想,體驗到作者的快樂或悲傷。無論是寫人、寫物還是寫景,除了要將具體對象敘述清楚外,更應當表達作者的看法。因此,在作文的結尾部分,我們可以用簡潔明了的語言,以倡議、發(fā)問、表達愿望等方式,對中心思想及寫作意圖進行直抒胸臆的表達,以將我們的情感融入作文之中,突顯作文所蘊含的哲理。如作文《把愛心帶給他人》的結尾:
就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爭當奉獻愛心、傳遞溫暖的“領頭羊”,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人做起,把愛心帶給他人,帶給那些留守兒童,帶給那些孤寡老人……逐漸把這溫暖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百浫嗣倒?,手有余香”,當你把愛心傳遞出去時,你也得到了莫大的幸福。如果人人都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一定能變得更加美好!
作者言簡意賅地表達出了“奉獻愛心”的價值與意義,并呼吁大家行動起來,參與到“奉獻愛心”的活動中,很好地彰顯了作文的主題。
四、恰當引用,增添韻味
古人常說,“言有盡而意無窮”,指語言雖然凝練,但所傳達的意蘊卻非常豐富,仿佛無窮無盡。一個好的句子勝過千言萬語,以引用名言名句的方式來為作文收尾,不僅能讓作文增色,充滿濃郁的文化氣息,更能恰如其分地凸顯主題,顯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如作文《讓閱讀成為習慣》的結尾: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增長了我的見識,陶冶了我的情操,開闊了我的胸懷,它已經(jīng)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往后,我想我依舊會與閱讀為伴,在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中尋找新的精神家園。
作者引用外國作家高爾基的名言,說明了讀書的重要性,同時又結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點明了讀書的益處,感受真實而深刻,意蘊悠遠而深長。
感恩老師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給予了它生長的養(yǎng)分;雄鷹感恩天空,因為天空賜予了它翱翔的舞臺;山巒感恩大地,因為大地給予了它廣袤的空間;我感恩我的老師,因為老師賦予了我成長的智慧,讓我在知識的海洋里縱意馳騁。
如果說老師像蠟燭,我們就是燭光下寫字的孩子,他燃燒了自己,卻照亮了我們;如果說老師是園丁,我們就是那驕陽下含苞待放的花蕊,他辛勤地勞作,卻滋潤了我們;如果說老師是艘巨輪,我們便是那漂泊在知識海洋中的水手,他斑駁了自己,卻圓滿了我們。老師,您不辭辛苦地奉獻,只為把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們,我非常感激!
記得去年我剛來到這所學校時,對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所以上課的時候,即便知道問題的答案,也羞怯得不敢舉手回答問題。而每次一抬頭,看到你那鼓勵的目光時,我都感到備受鼓舞,于是在一堂語文課時,我終于勇敢地舉起了手。問題回答得雖然并不理想,但你依舊表揚了我,于是,我的勇氣逐漸增加,慢慢養(yǎng)成了舉手回答問題的習慣。
依稀記得不久前的一場考試,考完的卷子發(fā)下來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幾乎滿卷的紅叉,讓我不知所措。你走過來,輕聲細語地安慰我,讓我不要灰心,繼續(xù)努力。我感激地點了點頭,下定決心不再馬虎。
雖然很多事情已成往事,但我對老師的感恩之心卻永遠不會淡去。我要奮發(fā)圖強,以優(yōu)異的成績回報老師,不辜負老師對我的期望!
點評
本文開篇便用抒情的方式對老師表達了感激之情;中間幾件小事的穿插,讓情感的流露更加真實;結尾則用表決心式的點題方法,突出了作文的主旨和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