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科平
[摘 要]統(tǒng)編語文教材非常重視閱讀策略的教學,從三年級開始就專門設置閱讀策略單元。2022年修訂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的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群的形式進行組織與呈現(xiàn)。因此,在教學閱讀策略單元時,教師既要認真解讀教材,理解編者的意思,又要落實語文新課標的精神,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教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冀中的地道戰(zhàn)》一文時,教師要緊緊圍繞“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這一核心,通過設置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引導學生嘗試提問、展開快速閱讀,既讓學生掌握快速閱讀的策略,又讓學生受到紅色革命文化的熏陶感染,獲得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關鍵詞]閱讀策略;學習任務群;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16-0069-03
【教材解讀】
統(tǒng)編語文教材從三年級開始編排了專門的閱讀策略單元,均安排在每個年級的上冊教材里。從三年級到六年級,編排的四個閱讀策略單元分別為:預測單元、提問單元、有速度的閱讀單元、有目的的閱讀單元。根據(j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語文新課標”)提出的語文學習任務群的特點,這幾個閱讀策略單元應指向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任務群。語文新課標指出: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傾聽、閱讀、觀察,獲取、整合有價值的信息,根據(jù)具體交際情境和交流對象,清楚得體表達,有效傳遞信息,滿足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交流溝通需要”。
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編排的是有速度的閱讀策略單元。在單元的篇章頁中,編者明確提出“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的要求。這個單元以“提高閱讀速度”為線索編排了四篇精讀課文《搭石》《將相和》《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冀中的地道戰(zhàn)》,每篇課文前都有具體的閱讀提示,要求學生閱讀時“記下所用的時間”。這樣,四篇課文形成一個“速讀”的閱讀群,朝著同一個目標——“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而奔去。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怎么樣的閱讀速度是比較適合的呢?語文新課標對第三學段提出明確的要求:“默讀有一定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這是對第三學段學生閱讀速度的基本要求。
本單元的四篇精讀課文都致力于“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的訓練,這是它們的共性,也是本單元的教學要求。但是,每篇課文教學的側重點不同?!洞钍芬徽n的重點是“讀的時候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讀”;《將相和》一課側重的是“盡量連詞成句地讀,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一課側重的是“借助關鍵詞句,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冀中的地道戰(zhàn)》一課側重的是“帶著問題,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認真閱讀這些具體的要求,發(fā)覺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具有層次性、遞進性。
《冀中的地道戰(zhàn)》是這一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主要介紹了冀中軍民如何利用地道戰(zhàn)粉碎敵人的“大掃蕩”的事跡。教學這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了提高閱讀速度的三種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回讀”“連詞成句地讀”“借助關鍵詞句讀”。教學這一課,要引導學生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新方法“帶著問題讀”。對問題,五年級的學生并不陌生,因為他們在四年級的閱讀策略單元中專門學習過提問的方法。同時,在前面的《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的學習中,教材通過課后練習進行鋪墊:“提出自己感興趣的或不懂的問題,帶著問題再讀課文,和同學討論?!薄都街械牡氐缿?zhàn)》這一課的學習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同時,這是本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因此既要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新方法,更要綜合運用前面已學的方法,準確、快速地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目標】
1.圍繞課題,自由提出問題,帶著問題嘗試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內容。
2.在閱讀過程中自主提出問題,合作梳理問題。帶著梳理后的問題用較快的速度再次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巧妙運用思維導圖梳理內容。
3.比較兩次快速閱讀所用的時間,通過反思、交流更好地習得新方法。在閱讀過程中,初步體會中國人民的智慧和頑強的斗志。
【教學流程】
一、由舊入新,嘗試提出問題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第二單元是“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的閱讀策略單元,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學過的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1)集中注意力,不回讀;(2)連詞成句地讀;(3)借助關鍵詞句讀。
出示這一課的閱讀提示語:“帶著問題,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下所用的時間?!?/p>
引導學生用簡單的話來說說這個新方法:“帶著問題讀。”
(二)聚焦課題,嘗試提問
出示課題《冀中的地道戰(zhàn)》,并讓學生知曉在這篇課文閱讀中要學習帶著問題讀這一新方法。
帶著問題讀,問題從哪兒來?引導學生圍繞課題提問。
預設:地道是什么樣的?在地道里怎么打仗?為什么要打地道戰(zhàn)?……(要求學生把提出的問題寫在“問題條”上,并在黑板上集中呈現(xiàn))
【設計意圖 由舊入新,不僅是在復習舊知的基礎上學習新知,更是在為綜合運用已學的方法打下基礎?!皩W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睅е鴨栴}讀,問題從哪里來?從課題中來。問題怎么來?學生自己提出來。此時,學生提出的問題相對比較粗淺、集中,但這就是學生此時真實的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把問題寫在“問題條”上,集中呈現(xiàn)在黑板上,既便于學生互相分享,也利于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p>
二、嘗試速讀,粗知課文內容
學習任務一:帶著問題速讀,記錄時間
請學生帶著問題,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下自己所用的時間(課件出現(xiàn)計時器,方便學生計時)。
學習任務二:交流問題答案,初知內容
請學生選擇一個感興趣的問題,自己先想想問題的答案,再和同伴展開交流,最后進行集體分享。交流中,教師根據(jù)情況引導學生完成作業(yè)一(圖1)。
此時問題的交流不可拔高要求,只需大致知道課文內容即可。
根據(jù)學情,教師補充資料,幫助學生了解“冀中”的意思及抗日戰(zhàn)爭的背景。
利用教材課后練習第一題學習伙伴(小女孩)的提示,小結學習方法。(小女孩:“看到課文題目,我產生了疑問:‘地道是什么樣的?在地道里怎么打仗呢?帶著這些問題讀,我對課文內容理解得更快了,閱讀的速度也快了?!保?/p>
【設計意圖 學生第一次帶著問題嘗試速讀,問題應從課題中來的。帶著問題,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這樣學生對課文內容就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閱讀速度也就提高了。同時,教師要提醒學生:提高閱讀速度,不是誰讀得最快就是最好,而是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前提下快速閱讀課文。第一次速讀后,教師請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和同伴交流。同伴對學建立在充分獨學的基礎上,集體群學建立在有效的同伴對學的基礎上,為的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真實的學習體驗。同時,利用作業(yè)單進一步深化學生的閱讀體會;利用學習伙伴(小女孩)的提示,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第一次小結。學習速讀新方法——“帶著問題讀”,這是該文本承載的重要任務。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這是一篇紅色經典作品,教師適時地為學生補充相關的背景資料,凸顯紅色經典元素,這是非常必要的?!?/p>
三、再次實踐,理解課文內容
學習任務一:瀏覽課文,提出新問題
帶著問題讀,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產生出新問題。請學生快速瀏覽課文,邊瀏覽邊思考,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寫在“問題紙”上。
學習任務二:小組合作,梳理新問題
請學生在四人小組內交流自己提出的新問題。大家一起梳理:有的問題不妨礙課文的學習,先忽略;有的問題需要課后找資料解答,可以先放一放;把有助于理解課文的、最有價值的問題留下來,寫在“問題條”上,粘貼到黑板上。
學習任務三:“速讀”課文,解決新問題
教師引領學生梳理問題,留下3~4個有助于理解課文的主問題。
請學生帶著新問題,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下所用的時間。
預設:為什么說地道戰(zhàn)“是個奇跡”?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況呢?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介紹地道戰(zhàn)的?……
先和同伴交流自己最想解決的新問題,然后展開集體交流,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在學生集體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學情適時出示教材課后練習第一題學習伙伴(小男孩)的提示,復習“借助關鍵詞句讀”的方法。(小男孩:“讀到‘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況呢,我就知道這段話要講什么,所以我讀得很快?!保?/p>
【設計意圖 這個環(huán)節(jié)包含三個學習任務,也是學生第二次帶著問題再次進行提高閱讀速度方法的學習。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肯定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教師請學生把自己感興趣的一個問題記錄在“問題紙”上,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提問的學習體驗,這是“學習任務一”的要求,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皩W習任務二”強調小組合作學習,既有比較又有辨析,留下最有價值的問題,這樣的學習讓學生有了積極思維的過程?!皩W習任務三”是本環(huán)節(jié)的重中之重。在每個小組的問題都呈現(xiàn)在黑板上后,教師積極發(fā)揮引導作用,引導學生自己梳理問題,把相似的問題歸為一類,把需要借助資料才能解決的問題放到下節(jié)課學習,留下與理解課文內容相關的問題,繼續(xù)進行探究。這節(jié)課,學生就帶著與理解課文內容相關的問題來展開快速閱讀。快速閱讀后,學生交流問題的答案,看看快速閱讀的效果如何。這一環(huán)節(jié),既教學新的方法又鞏固舊的方法,特別通過學習伙伴(小男孩)的提示引導學生回顧“借助關鍵詞句讀”的速讀方法,讓學生對課文的有關內容進行梳理。三個學習任務,逐步推進,快速閱讀實踐逐步落實,使學生掌握快速閱讀的方法?!?/p>
四、小結延伸,傳承紅色基因
(一)比較用時,交流快速閱讀經驗
請學生比較兩次快速閱讀所用的時間,交流自己的實踐經驗。
教師引導:“課文共1200余字,平均每分鐘閱讀300字,4分鐘左右讀完是符合要求的。閱讀速度有快慢是很正常的。在閱讀時,要帶著問題讀,要有一定的速度,要做到一邊讀一邊想,要抓住關鍵詞句快速地獲取有價值的信息,這樣我們就能有效提高閱讀的質量?!?/p>
【設計意圖 兩次快速閱讀實踐完成后,比較兩次閱讀所用的時間變化,不僅是交流用時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反思時間變化背后所蘊含的快速閱讀策略。這樣的反思交流,讓學生明白不能一味地求快,而要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快速閱讀,從而習得快速閱讀的新方法。】
(二)運用導圖,梳理課文內容
地道戰(zhàn)之所以成為一個奇跡,其原因在于地道的巧妙設計。教師利用下面的導圖(圖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梳理地道設計的巧妙之處。在交流分享中,學生領會其中的巧妙,理解了課文內容。
(三)快速閱讀歌詞,傳承紅色基因
教師播放電影《地道戰(zhàn)》的片段,要求學生快速閱讀主題曲的歌詞,說說自己捕捉到的關鍵信息。這樣,讓學生初步感受地道戰(zhàn)這個奇跡。建議學生課后觀看電影《地道戰(zhàn)》,使學生感受中國人民的智慧和頑強斗志。
【設計意圖 快速閱讀的效果怎么樣,完成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檢驗方式?!都街械牡氐缿?zhàn)》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帶著問題讀”的方法,還要凸顯這篇紅色經典作品里的紅色元素,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要求學生快速閱讀電影《地道戰(zhàn)》主題曲的歌詞,獲取其中的關鍵信息,能加深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自覺傳承紅色基因?!靶闹行?,口中說,紙上作,不從身上習過,皆無用也。”這是顏元的哲學思想,他強調的是“從身上習過”,也就是實踐。本節(jié)課通過一次次的快速閱讀實踐,讓學習成為課堂的中心,讓學生自然地習得閱讀策略。】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