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俊 葉愛卿
一、案例背景
浙江省松陽縣葉村小學位于松蔭溪畔,距離縣城3公里,是一所典型的城郊農(nóng)村小學。學校共有12個班級,在校學生382人,轄區(qū)內(nèi)戶籍學生占總?cè)藬?shù)的50%左右,家長以茶產(chǎn)業(yè)種植和加工為主;本縣外學區(qū)學生占總?cè)藬?shù)的25%左右,家長以香菇種植為主;貴州、云南等省外學生占總?cè)藬?shù)的25%左右,家長主要在官田工業(yè)園區(qū)務工。
農(nóng)村教育資源有限,家長教育意識淡薄。長達兩個月的暑假,家長忙著采茶葉、種香菇、企業(yè)務工,根本沒時間陪伴孩子,沒精力看管孩子,沒能力輔導孩子。學生暑期生活單調(diào),不少學生整日和電視相伴,甚至沉迷于電腦游戲、手機游戲和短視頻。
為充分發(fā)揮學校教書育人的主體功能,進一步增強教育服務能力,學校以問題需求為導向,積極回應社會和家長的呼聲,開展暑期托管服務,有效緩解了小學生暑期“看護難”的問題。
二、解決問題的特色做法與經(jīng)驗
(一)暑期托管課程設置指導思想
課程是學校核心價值的體現(xiàn)。學校堅決貫徹浙江省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精神,積極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zhì)教育深入實施。學校立足于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辦學思想和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培養(yǎng)目標,在暑期托管課程體系建設中,積極整合學校、社區(qū)和高校課程資源,完善課程體系。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倡導選擇性理念,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建立多層次、多元化、可選擇的課程體系和自主選課制度,為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二)暑期托管課程內(nèi)容整合路徑
1.整合學校課程資源,推出精品課程
學校結(jié)合原有的課程基礎和師資力量特點,以“五育融合,全面發(fā)展”為指導思想,在“以德立身、以智啟慧、以體強身、以美潤心、以勞立行”的課程框架中設置了暑期托管拓展性系列課程。
學校組織學生對拓展性課程進行星級評價,評選出最受學生歡迎的10門精品課程。在暑期托管課程實施中,學校整合了原有課程資源,增加了精品課程的課時數(shù),擴大了精品課程的普及面,如陶藝課程、超輕黏土課程、科技小制作和勞動課程等。精品課程進一步挖掘了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一技之長。
●學校拓展性課程精品課程
(1)“快樂陶吧”課程
陶藝作為一種古老的造型藝術(shù),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民族文化中的瑰寶。2015年,學校根據(jù)地域特色和學生喜好開發(fā)了陶藝課程,建立了快樂陶吧,配備了拉坯機、電窯等陶藝設備,購買了陶泥和各種陶藝制作工具,積極開展陶藝制作活動。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學習“揉、捏、搓、疊加、粘貼、壓印、雕刻、泥條盤筑成型、泥板成型、拉坯成型”等制作技法。學生們的陶藝作品在“周莊杯”全國小學生陶藝大賽中獲一等獎和最佳工藝獎。
(2)“超輕黏土”課程
“超輕黏土”課程是學校的特色課程之一。超輕黏土的顏色純正、鮮艷、可塑性強,制成品便于收藏,使用超輕黏土進行創(chuàng)作,充滿趣味性和創(chuàng)造性?!俺p黏土”課程通過搓、團、捏、按、壓等不同操作方法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立體造型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在同學們的巧手下,栩栩如生的花朵、惟妙惟肖的玩偶等作品展現(xiàn)在眼前,學校也被評為“松陽縣特色學?!?。
…
2.整合高校支教課程資源,推選活力課程
學校于2016年被確定為“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學校,為發(fā)揮“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的育人功能,滿足學生的課外活動需求,豐富學生暑期生活,培養(yǎng)學生興趣和特長,學校每年暑假都開展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培訓活動。2018年開始,浙江工商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每年選派20多位大學生來校開展暑期支教活動。今年暑假,學校整合了大學生暑期支教課程,助力暑期托管服務。
大學生暑期支教課程關注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從學科拓展類、科技創(chuàng)新類、體育藝術(shù)類和健康安全類等方面安排了20多門課程。這些課程對同學們來說是新鮮的、新奇的、充滿挑戰(zhàn)的。在古生物課上,支教老師帶領同學們進入恐龍世界,了解恐龍的起源、種類及其繁衍滅亡的過程。同學們追根溯源,探索生命的本質(zhì),激發(fā)了對未知世界的探究欲望。在魔術(shù)課中,支教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了各種魔術(shù)類型,指導學生進行精彩的魔術(shù)表演,同學們樂此不疲。
●大學生支教精品課程——“芯”動課程·智能小車
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的學生擅長電子科技類課程,為了普及科技知識,探索電子信息與智能制造的神奇領域,設計了一系列“芯”動課程。在智能小車課上,支教老師利用簡單明了的語言給同學們介紹智能小車的工作原理;通過編寫程序代碼給大家展示了小車原地直走、調(diào)速行走、轉(zhuǎn)彎行走和原地轉(zhuǎn)圈等功能;同學們分組進行小車的免焊接安裝,動手組裝反沖汽車,嘗試操作智能小車,感受科技之美。
3.整合社區(qū)課程資源,推送魅力課程
2018年,學校被確定為麗水市鄉(xiāng)村紅領巾學院,松陽縣青少年宮是麗水市紅領巾學院。縣少年宮有豐富的地域特色課程,有更專業(yè)的藝術(shù)類指導教師,在紅領巾學院共建活動中,學校積極向縣青少年宮借勢借力,縣青少年宮定期來校開展送教活動。
在今年的暑期托管工作中,縣青少年宮來校開展了“愛暖童心,快樂成長”支教活動。結(jié)合縣域縣情,少年宮推出了“四色”課程,即“紅色”少先隊活動課程、“古色”傳統(tǒng)文化民俗活動課程、“綠色”健康陽光守護活動課程和“金色”藝術(shù)類品牌課程。
●縣少年宮送教精品課程——松陽高腔
松陽高腔是浙江省現(xiàn)存最古老的劇種之一,至今已傳23代,被戲曲界譽為“中國戲曲的活化石”,是國家首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項目。今年暑假,松陽高腔傳承公司來校開設了“松陽高腔”課程,表演松陽高腔《箬寮風雷》,讓學生們了解松陽高腔,感受戲曲文化的魅力。
(三)暑期托管課程實施策略
1.基本情況
2022年暑假,一至五年級報名參加暑期托管的學生共有137人,各年級報名人數(shù)比較均衡,以年級組班的形式組建了5個學習班。
2.課程課時安排
暑期托管課程主要包括學校拓展類課程、大學生支教課程和縣少年宮送教課程等。每個班級每天安排6課時,具體安排如下。
3.“點餐式·走班制”課程實施
暑期托管課程中,上表的前5課時班級固定,學校為每個班級定制課程,上課老師輪流到各班教學,確保每班學生都能享受到大學生支教和縣少年宮送教的優(yōu)質(zhì)課程。為了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fā)展,我們每天為學生開設1節(jié)“點餐式·走班制”課程。具體實施流程如下。
三、問題解決的成效與社會影響
整合學校、高校和社會各級各類課程資源,豐富課程內(nèi)容,使暑期托管工作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一)學生得意
暑期托管中,松陽電視臺記者來采訪學生,有的學生說:“參加暑期托管,可以自主安排學習內(nèi)容,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我很喜歡?!庇械膶W生說:“暑期托管上課的內(nèi)容很豐富,智能小車讓我們愛不釋手,魔術(shù)課使我們大開眼界,松陽高腔讓我們當了一回小演員。暑期托管可以讓我學到很多本領?!?/p>
(二)家長樂意
記者采訪家長,一位家長有感而發(fā):“暑假時間比較長,我們沒有時間看管孩子,他們整天看電視、玩手機,跑出去玩還很不安全。小孩子參加暑期托管,不僅可以增長見識、開闊視野,還解決了家長的后顧之憂?!?/p>
(三)老師在意
大學生支教結(jié)束,他們在支教推文中寫道:“在這里,有一群天真爛漫、渴望知識的孩子,有一群有理想有責任的青年。我們和孩子們相遇、相識、相知,用真誠陪伴孩子,用熱情點燃孩子的夢想。我們的幸福感之源是孩子們天性中單純的小美好,是與他們的雙向奔赴!”
(四)社會滿意
鄉(xiāng)村學校整合各級各類資源,豐富暑期托管課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松陽縣電視臺專題報道了學校暑期托管活動。浙江工商大學支教團隊的新聞報道《大學生設計的“芯”動課堂,讓鄉(xiāng)里的孩子大呼“神奇”》在“杭+新聞”發(fā)表,閱讀量達1.7萬。
在暑期托管課程建設中,學校整合校內(nèi)外各級各類資源,形成教育合力,共建暑期托管新樣態(tài),有效促進了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