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玲 褚秀玲 王玉柱 吉磊 李珍
摘要 本研究從營養(yǎng)生理方面入手,探尋了適宜白靈菇菌株生長的碳源、氮源和無機鹽等營養(yǎng)生理條件。結(jié)果表明,白靈菇菌株碳源范圍廣泛,最佳碳源為可溶性淀粉、甘露醇和阿拉伯糖,在以D-木糖為碳源的培養(yǎng)基上,菌絲長勢最差。在供試氮源中,對白靈菇菌絲生長促進最強的是硫酸銨、檸檬酸鐵銨、磷酸氫銨和硫酸鎂,磷酸氫二鉀和硝酸鋁。在添加的維生素中,白靈菇菌絲對葉酸的利用效果最好,菌絲生長旺盛,其次是煙酸,對維生素B1的利用效果最差,各種維生素均可以促進白靈菇菌絲生長。
關(guān)鍵字 白靈菇、營養(yǎng)生理、菌絲生長
中圖分類號 S646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3)11-0062-04
Study on nutritional physiology of Pleurotus ostreatus
ZHANG Yaoling1 ? CHU Xiuling1 ? WANG Yuzhu1 ? JI Lei2, 3* ? LI Zhen4
( 1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spection Test Center of Yulin, Yulin 719000, China;
2.School of Life Sciences, Yulin University, Yulin 719000, China;
3.Shaanx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Forage Plants of the Loess Plateau, Yulin University, Yulin 719000, China;
4.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 Yangling 712100,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research on a strain of Pleurotus ostreatus was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 of nutrition and physiology, and the nutrition and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such as carbon source, nitrogen source and inorganic salt suitable for this plant were explo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eurotus ostreatus strain had a wide range of carbon spectrum. The best carbon sources were soluble starch, mannitol and arabinose. On the medium with D-xylose as the carbon source, the mycelial growth was the worst. Among the tested nitrogen sources, (NH4)2SO4, ferric ammonium citrate, (NH4)2HPO4 and MgSO4, K2HPO4 and Al(NO3)3 were the strongest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Pleurotus ostreatus mycelium. The most suitable, niacin followed by, VB1 was the worst. Vitamins promoted the growth of Pleurotus ostreatus mycelium.
Keywords Pleurotus ostreatus; nutritional physiology; mycelial growth
白靈菇風味獨特、味道鮮美,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yǎng)元素,其中蛋白質(zhì)14.7%、碳水化合物43.2%、脂肪4.31%、纖維素15.4%,此外還富含氨基酸和礦物元素[1]。白靈菇在餐桌上成為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備受消費者的青睞。
目前,對白靈菇菌株營養(yǎng)配方成分的探索是許多學者關(guān)注的熱點,它是白靈菇節(jié)能高產(chǎn)高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周長青[2]研究得出,麥芽糖和蔗糖是白靈菇菌絲生長的最適宜碳源,酵母膏和蛋白胨是其生長的最適宜氮源。本文從碳源、氮源和無機鹽方面進行篩選適宜白靈菇菌絲生長的營養(yǎng)配方條件,以期縮短白靈菇的生長周期、提升白靈菇的品質(zhì),以期為不斷完善白靈菇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shù)和加快其產(chǎn)業(yè)推廣奠定基礎(chǔ)。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種 ?本試驗所用菌種來源于由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生科院。
1.1.2 培養(yǎng)基 ?培養(yǎng)基Ⅰ:蛋白胨2.0 g,瓊脂12.0 g,磷酸二氫鉀1.0 g,葡萄糖20.0 g,硫酸鎂0.5 g,加水到1 L。培養(yǎng)基Ⅱ:葡萄糖20.0 g,瓊脂12.0 g,磷酸二氫鉀1.0 g,硝酸鈉 0.1 g,硫酸鎂0.5 g,加水到1 L。
1.2 試驗方法
1.2.1 碳源對菌絲生長的影響 ?分別添加9種供試碳源于培養(yǎng)基Ⅰ中,以此探索白靈菇菌絲生長的最適碳源。添加碳源量為20.0 g/L,所有的處理均以不添加碳源作為對照,各處理采用平板培養(yǎng)法放置于25 ℃黑暗培養(yǎng),采用十字交叉法測定菌落直徑,菌落直徑測定每2 d記錄1次。每個碳源不同的處理做3個平行。
1.2.2 氮源對菌絲生長的影響 ?分別添加9種不同的供試氮源于培養(yǎng)基Ⅰ中,以此探索白靈菇菌絲生長的最適氮源,添加氮源量為2.0 g/L,所有的處理均以不添加氮源作為對照。每個氮源不同的處理做3個平行。結(jié)果處理和分析與1.2.1方法一致。
1.2.3 無機鹽離子對菌絲生長的影響 ?分別添加6種無機鹽于培養(yǎng)基Ⅰ中,每個培養(yǎng)基均設(shè)置濃度從添加量零開始,梯度0.5依次增長至2.0 mg/L,所有的處理均以不添加無機鹽作為對照,每個無機鹽不同的處理做3個平行。結(jié)果處理和分析與1.2.1方法一致。
1.2.4 維生素對菌絲生長影響 ?分別在培養(yǎng)基Ⅱ中添加維生素B1、葉酸,每個培養(yǎng)基均設(shè)置濃度從零開始,梯度2.0依次增長至10.0 mg/L,所有的處理均以不添加維生素作為對照,每個維生素不同的處理做3個平行。結(jié)果處理和分析與1.2.1方法一致。
1.3 數(shù)據(jù)處理
本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和作圖軟件采用Excel 2013,數(shù)據(jù)的方差分析和處理采用DPS軟件。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碳源對菌絲生長的影響
研究發(fā)現(xiàn),在培養(yǎng)基中分別添加9種不同的碳源,白靈菇菌絲均能生長,菌絲潔白,邊緣完整,但添加不同碳源的培養(yǎng)上基菌絲生長情況存在差異。如表1所示,白靈菇菌絲在添加可溶性淀粉的培養(yǎng)基中生長速度最快,在甘露醇和阿拉伯糖培養(yǎng)基中菌絲生長速度次之,白靈菇菌絲在這3種碳源的培養(yǎng)基中均生長粗壯。白靈菇菌絲對D-木糖吸收利用不佳,菌絲生長幾乎沒變化。與添加其他碳源處理比較,添加D-木糖、可溶性淀粉的白靈菇菌絲生長速度達到了極顯著差異水平。通過比較充分說明白靈菇碳源需求范圍較為寬泛。綜合比較,可溶性淀粉為白靈菇生長的最適碳源,其次為甘露醇和阿拉伯糖。
2.2 氮源對菌絲生長的影響
如表2所示,在10種供試氮源中,色氨酸培養(yǎng)基中菌絲未生長,與添加其他氮源相比較,達到極顯著差異水平;添加天冬氨酸和亮氨酸的培養(yǎng)基中白靈菇菌絲生長粗壯,生長速度最快,與添加其他氮源相比較,達到了極顯著差異水平。苯丙氨酸、酪氨酸、蛋白胨、酵母浸粉、尿素和甘氨酸這6種氮源,對菌絲生長促進不明顯,菌絲之間的長勢較弱。綜合比較,白靈菇菌絲生長的最適氮源是蛋白胨。
2.3 無機鹽離子對菌絲生長影響
由圖1可知,隨著無機鹽濃度增大,白靈菇菌落直徑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趨勢,表明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適宜濃度的無機鹽會有效促進白靈菇菌絲生長,但添加濃度過高時,不利于菌絲的正常生長。當均添加1.2 g/L磷酸二氫鉀和硝酸鋁時,與對照相比較菌落直徑分別增加了45.2%和44.8%,此時測得菌落生長的直徑數(shù)值均最大。添加濃度為1.5 g/L硫酸鎂時,白靈菇菌落直徑最大,為54.2 mm,高于對照62.7%;當分別添加濃度為1.3 g/L檸檬酸鐵銨和1.1 g/L硫酸銨時,白靈菇菌落直徑均達到最大,分別高于對照64.8%和61.5%;當添加濃度為0.5 g/L磷酸氫二銨時,白靈菇菌落生長的直徑最大,為59.8 mm,高于對照63.1%。充分說明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適宜濃度的供試無機鹽是提高白靈菇菌絲生長的有效途徑之一。
2.4 維生素對白靈菇菌絲生長的影響
2.4.1 維生素B1對白靈菇菌絲生長的影響 ?如圖2所示,在試驗范圍內(nèi),添加濃度為0~2.0 mg/L時,白靈菇菌落直徑隨著維生素B1添加濃度增大而增加,添加濃度為2.0 mg/L時,白靈菇菌落生長直徑最大,為40.9 mm,高于對照45.9%,之后隨著添加濃度的提高不再促進白靈菇菌絲的生長,菌落直徑無變化。
2.4.2 葉酸對白靈菇菌絲生長的影響 ?如圖3所示,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濃度為0~4.0 mg/L的葉酸時,葉酸在此濃度范圍內(nèi)并未促進白靈菇菌絲的生長,菌落直徑曲線幾乎無變化。在添加葉酸濃度為4.0~8.0 mg/L區(qū)間范圍內(nèi),葉酸對菌絲生長的促進作用顯著,曲線呈迅速上升趨勢,白靈菇菌落的生長直徑在添加8.0 mg/L葉酸時,達到最大值51.3 mm,高于對照83.9%,之后菌落直徑曲線呈迅速下降趨勢。由此可見,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相對較高濃度的葉酸對白靈菇菌絲的生長促進作用明顯。
2.4.3 煙酸對白靈菇菌絲生長的影響 ?煙酸濃度在0~2.0 mg/L時,對白靈菇菌絲生長無明顯促進作用,曲線呈平穩(wěn)狀態(tài),當煙酸濃度為2.0~8.0 mg/L時,對菌絲生長促進作用顯著,此段曲線整體呈快速上升走向。當培養(yǎng)基中煙酸添加濃度為8.0 mg/L時,白靈菇菌落直徑生長數(shù)值最大,為42.7 mm,高于對照52.1%,之后菌落直徑曲線呈迅速下降趨勢。由此可見,一定范圍內(nèi)高濃度的煙酸有利于白靈菇菌絲的生長。
3 結(jié)論與討論
不同碳、氮源對白靈菇菌絲生長的影響不同。9種供試碳源中,可溶性淀粉、甘露醇和阿拉伯糖是白靈菇菌絲生長的最適碳源;D-木糖對白靈菇菌絲生長起抑制作用;白靈菇菌絲生長對其余碳源利用較好,對菌絲生長表現(xiàn)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在10種氮源中,對白靈菇菌絲生長促進作用最強的是天冬氨酸,其次是亮氨酸和異亮氨酸。色氨酸對白靈菇菌絲生長沒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白靈菇菌絲對6種無機鹽的吸收利用效果均較好,促生長作用明顯。6種供試無機鹽對白靈菇菌絲生長促進作用由高到低依次是硫酸銨、檸檬酸鐵銨、磷酸銨、硫酸鎂、硫酸鉀和硝酸鋁。由此可見添加銨態(tài)鹽對白靈菇菌絲生長促進作用最佳。礦質(zhì)元素是細胞新陳代謝中各種酶發(fā)揮作用必需的輔因子或激活因子[3-4]。
不同維生素對白靈菇菌落生長的作用原理不同。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不同的維生素,白靈菇菌絲對葉酸利用效果最好,菌絲生長旺盛,其次是煙酸,菌絲對維生素B1利用效果最差,試驗中添加的維生素均能促進白靈菇菌絲生長。吳秀珍等[4]的研究結(jié)果也是如此。因為葉酸參與DNA的合成,是細胞生長分裂所需的物質(zhì)之一。研究發(fā)現(xiàn),煙酸作為細胞中新陳代謝輔酶的重要成分,與脂質(zhì)合成、轉(zhuǎn)運和分解等過程有關(guān)。蛋白質(zhì)、糖類及脂類諸多重要新陳代謝活動如合成和分解過程均與維生素B1有密切關(guān)系[5]。
綜上所述,在一定濃度范圍內(nèi),供試無機鹽、碳源、氮源和維生素對白靈菇菌絲生長均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研究結(jié)果可以為白靈菇母種的培育和擴繁提供參考依據(jù),也為白靈菇高產(chǎn)質(zhì)優(yōu)低耗栽培提供科學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趙占軍,張勇,李毅,等.白靈菇生理生化研究進展[J].山西農(nóng)業(yè)科學,2012,40(3):292-294.
[2] 周長青.白靈菇栽培基礎(chǔ)生理和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 泰安: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7.
[3] 馬璐,杜雙田,金凌云,等.杏鮑菇營養(yǎng)生理研究[J].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8(9):129-134.
[4] 吳秀珍,王秋玲,杜雙田,等. 無機鹽、維生素及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對斑玉蕈菌絲生長的影響[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0(3):157-162.
[5] 劉學彥,周巍,孫凱,等.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對平菇生長的影響[J].信陽農(nóng)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13(3):18-19.
(責編:何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