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倩妮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小學教育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然而,傳統(tǒng)教育中還存在很多不足和問題。例如,教師過分注重學生成績的提高,忽視學生能力的提高,這些問題都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小學英語學習中,也存在這樣的不足和問題。教師要能夠立足現狀,探究解決對策,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出新的教學對策,可以采用結合繪本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英語繪本教學可以采用圖像化、卡通化閱讀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讓英語教學更加通俗易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英語學習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表達能力培養(yǎng),要關注學生語言的理解和應用。所以,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記憶英語理論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掌握寫作的規(guī)范、閱讀的邏輯與要求,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要關注學生運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情感,提高學生英語素養(yǎng)。在實際教學中,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優(yōu)化教學設計,通過繪本教學,引起學生的興趣,利用學生好奇的點導入新課,帶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在課堂中積極說英語,參與到英語活動教學中;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供英語語言表達的空間和平臺,讓學生能夠自由地發(fā)表見解、表達意愿。因而,繪本故事內容、圖片內容可以融入到英語教學中,教師將豐富的圖片用英語描繪成文字或故事,在課堂上營造情境,給予豐富的內容背景,通過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達到鍛煉學生能力的教學目的。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感官能力比較豐富,但觀察能力不強,教師可以結合繪本中的具體故事內容引導學生發(fā)現細節(jié)、找尋關鍵內容,根據學生自身的經驗和繪本內容相結合,引導學生分析和判斷,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小學繪本內容大多數是身邊的故事、生活內容細節(jié),教師要緊密結合素材內容,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生在學習繪本時,要認真觀察圖片內容、文字介紹、故事背景等,了解圖片中事件的邏輯關系,通過觀察發(fā)現其中的內容,提高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師也要注重引導學生的語言表達、視覺感受等感官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內在邏輯能力,還可以借助圖片讓學生引起情感共鳴,體會繪本故事情感,幫助學生建立表達邏輯,提升綜合能力[1]。
從課堂角度說,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繪本,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在情境中更易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聽讀能力和會話能力,引導學生迅速進入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中;從學生角度說,通過繪本圖片,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猜想,開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遵循繪本的內容邏輯關系,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開發(fā)繪本故事內容,體現出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和合理性,保證課堂學習的生動性。教師要關注繪本教學中細節(jié)要素,善于發(fā)現圖片中的細節(jié),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表述,根據自己的理解對繪本內容進行總結概述,然后表達出來,實現開發(fā)學生想象力和鍛煉學生語言組織能力的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中,還要結合多種教學素材,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化的寫作,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根據繪本內容進行想象和思考,然后將故事內容通過寫作表達出來,體現出更符合邏輯關系的整合方式。
英語繪本中有豐富的圖畫,搭配簡單的語言,可以呈現出精彩的故事,學生閱讀中能夠感受到豐富的情感,激發(fā)閱讀的樂趣,也能一直保持學習的專注力。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英語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卻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部分英語教師將繪本作為朗讀訓練的素材,并未將其作為訓練綜合能力的教材資源,只是在布置任務時才會用到,學生都是用來作為朗讀單詞、朗讀句子的素材,這是不利于發(fā)揮繪本的價值的。在這種教學目標下,學生雖然短期內可以獲得詞匯量,能夠鍛煉學習能力,但是長期來看,會消磨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能開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很多教師并沒有開發(fā)利用繪本的內在價值,只是將繪本的故事進行講解,教學模式偏向于傳統(tǒng),設定了固化的教學目標和形式內容,學生在學習中仍然是傳統(tǒng)的思路,缺乏分析創(chuàng)造,不能產生情感共鳴,難以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2]。
在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越來越多地融入繪本,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開發(fā)想象力,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提升其綜合素養(yǎng),因而,受到英語老師的青睞。但是,很多教師在融入繪本教學時,采用的教學方式有待完善,最終的教學效果也不是很好,未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一方面,是因為英語教師對于繪本的運用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形式較為固化。教師作為繪本主講人,向學生描述繪本的故事內容,最后總結提問,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這種方式沒有深入挖掘繪本故事中的內在價值,未發(fā)揮好情境教學的功能,也未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失去了繪本應有的價值。另一方面,是老師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按照傳統(tǒng)的講解單詞、句子、分段落閱讀的方式,太過于突出教師的閱讀,存在主導性強的問題,學生只能聆聽教師講,只是聽課堂故事,這種方式不利于學生的鍛煉和表達,忽視了學生的能力提高,因此也限制了繪本的教學功能,課堂效果不佳。
現階段,小學英語教師大多數將繪本作為課外讀物資源學習,并沒有作為課堂素材資源講授,對于繪本應用不夠重視。究其原因,第一,大部分英語教師素質教育理念不夠深入,通過繪本閱讀只是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在課下時間進行,且學生在課下拓展閱讀中,教師發(fā)揮的引導作用很小,任由學生自己閱讀,缺乏導向,那么繪本的價值也就難以發(fā)揮;第二,部分教師雖然在課堂上提到過繪本內容,但是教學設計中并未有針對性地學習和探索,而是大致概括,這種方式也不利于發(fā)揮繪本的作用。小學階段,學生缺乏質疑能力的訓練,自己閱讀繪本更多的是觀看圖片,發(fā)揮不了繪本的教學導向功能,也就不能激勵學生的學習。教師在引入繪本內容時,沒能根據課堂內容與教學重難點進行有效銜接,并未將繪本與學生的學習發(fā)展達到適配性學習,反而引起反作用,學生對繪本的了解也就不夠深刻,甚至浪費課堂時間,降低了課堂教學效果[3]。
現階段,市場上繪本內容豐富、種類較多,教師在引入繪本內容時,要精選符合當節(jié)課堂教學重難點,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這是課堂的核心設計,要滿足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保證教學價值,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出繪本的作用,體現應有的教學效果。
教師要堅持繪本選擇的三個原則:第一,堅持因材施教原則。教師在選擇繪本時,要結合本班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需求、實際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確保學生能夠看懂繪本故事內容,掌握繪本知識,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保證學生從中受益。繪本選擇上難度不要太高,要適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使學生在學習后能夠有所啟發(fā),引起情感共鳴,還要關注到班級所有學生學習能力,保證全體學生都能有所收獲。第二,要堅持重復訓練原則。繪本的學習核心在于服務好課堂,其內在的教學價值不是一兩次學習就能夠掌握的,教師要堅持重復訓練原則,結合課堂知識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重復繪本知識,拓展學生的能力學習。因此,選擇繪本時,既要做到形式上與課文產生差異,又要從內容上有一定的關聯,從而能夠達到鞏固學習的目的。第三,要堅持適配性原則。繪本是課本資源的輔助資源,且市場上繪本的種類很多,教師在選擇時,要堅持適配性原則,要和課本內容相適配,保證繪本內容和課本內容之間具有一定的關聯性,保證學生的學習思路是統(tǒng)一的,避免出現偏移的問題。另一方面,要確保課程的重點要素、重點知識點,最大化發(fā)揮繪本的價值。
在信息化教育的背景下,繪本也在朝著信息化發(fā)展,教師可以結合電子繪本的形式,將傳統(tǒng)的圖片內容轉為視頻資源、動圖資源,在課堂上營造出相應的學習情境,讓學生能夠融入到繪本故事中,深切感受到故事,引起情感共鳴?;蛘咭部梢詫⒐适峦ㄟ^語音的形式播放,根據故事內容中不同角色搭配不同的聲音,通過抑揚頓挫的聲音變化,引起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建更加良好的視聽效果。教師可以根據繪本的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入情境,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本內涵,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以《Birthday》這節(jié)課為例,教師在講解時就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日和身邊朋友的生日展開教學。但是教學中,直接引入知識可能會讓學生產生一種脫離實際的感受,難以引起情感共鳴,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電子繪本的方式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進入到真實的學習氛圍中。電子繪本中會有一些故事場景,例如,學生的對話圖畫中展示兩個學生的對話和思考,并分別展現了兩個日歷,用紅色的筆圈出一個日期,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結合繪本開展討論。例如,你可以說出另一個同學的生日嗎?同桌就可以回答October 19th,然后同桌兩個人將自己作為圖畫中的人物進行交流,互相問一問,討論下生日的說法。通過這種問題設計,就可以讓學生做到觀察圖片,并學會詢問同學與自己的生日,在情境中練習對話,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還可以適當改編,為了給同學過生日,在班級中,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唱了生日快樂歌,在這種情境下,學生也會參與到慶祝中,營造出其樂融融的氣氛,掌握了課本的教學重點知識,達成教學目標[4]。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更多是關注學生的單詞記憶、句型學習、書寫表達等。在繪本教材資源下,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繪本表演,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繪本表演中,教師鼓勵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對話中用口語對話,鍛煉了口語能力。
例如,在學習《Our animal friends》這節(jié)課時,里面有很多動物類型,就很適合結合繪本《From head to toe》引導學生開展表演活動。課堂開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的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扮演不同的動物,然后根據繪本故事進行對話,或者自行設計內容,在對話中練習簡單的句型、詞匯。例如,有學生喜歡企鵝,就可以邊表演邊自我介紹,I am a penguin,I can turn the head.Can you turn the head? 有學生喜歡狗、長頸鹿等,可以一邊表演這些動物的動作,一邊用類似的句型表達動物的自我介紹,在相互的練習中掌握本節(jié)課句型。還可以組內一對一對話傳遞,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鞏固練習,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5]。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繪本教學,可以在課堂上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雖然在實踐教學中還有很多問題,但是教師要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精選繪本教學內容,明確課本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組織學生表演,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從而整體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