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麒
上海的冬天雖不像北方大雪紛飛,但也寒冷刺骨。然而,就在這樣的冬天里,我卻感受到了溫暖入心的冬韻。
冬雨
大年三十,夜晚,小雨。
夜幕下,逼仄的弄堂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盡頭。墻上,一盞盞橘黃色的路燈發(fā)出微弱的光芒,帶來一絲絲暖意。遠處,一道長長的影子在路燈下?lián)u搖晃晃地移動著。腳下的路坑坑洼洼,卻絲毫不影響她前進的速度。
“住在50號亭子間的王阿姨剛從外地回來,好像有點發(fā)燒,你趕快去看一下?!苯拥骄用竦膩黼?,她心里一緊:希望不是那可怕的疾??!這個老舊小區(qū)人口密集且流動性大,萬一……后果不堪設(shè)想。她立刻戴好口罩,穿上防護服,抓起雨傘沖進了雨里……
她就是我的母親,同上海千千萬萬個社區(qū)工作者一樣,沒有和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而是奮戰(zhàn)在防疫的第一線,守護著每一個家庭。
冬風
大年初七,下午,大風。
“是的,他昨天已經(jīng)確診了。從今天開始,銷售部所有員工居家隔離……”他左手拿著電話,向領(lǐng)導匯報工作;右手已打開了電腦,熟練地操作著。
“行,行……我馬上對整棟辦公樓進行霧化消毒……”“好的,我一小時內(nèi)將報告發(fā)給您……”“什么!口罩和洗手液還沒到貨?我立刻想辦法……”電話一個接著一個,他的聲音越來越嘶啞,眉頭越來越緊鎖,但他的目光始終堅定。顯示屏上,電子郵件的標志一閃一閃的,仿佛被門外的寒風吹得瑟瑟發(fā)抖,無聲地提醒他還有許多工作需要跟進。
他就是我的爸爸,一位物業(yè)經(jīng)理。雖未上班,卻比上班還忙。為了節(jié)后安全復工,在這個物資匱乏、物流停滯、人手緊張的春節(jié),他必須要做好全面的準備,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冬陽
正月十五,上午,晴。
“好無聊??!”爺爺伸了個懶腰?!耙弧覀兂鋈プ咦??”看著爺爺期待的眼神,我有一絲動搖。說真的,我也好幾天沒有下樓運動了。暖暖的陽光隔著玻璃照在身上,全身的細胞開始興奮起來?!艾F(xiàn)在是關(guān)鍵時刻,再堅持一周,就會出現(xiàn)拐點……”廣播里那抑揚頓挫的聲音瞬間平息了內(nèi)心的蠢蠢欲動?!安恍?,現(xiàn)在出去很容易功虧一簀的,再等等吧。”我停頓了一下,“要不,我們在餐桌上打乒乓球?”
這就是我們普通家庭中平凡的一老一小。我們用微薄的力量,鼓舞著身邊的人,靜待春暖花開。
冬雨是守護,冬風是盡責,冬陽是堅持。那個冬季,人們以各自的方式熱愛著這片土地,為春天孕育著生機,用大愛照亮每個人的心底。這就是上海的冬韻,這就是最美的冬韻。
點評
冬天是寒冷刺骨的,但小作者筆下的冬天不一樣,是溫暖入心的。本文最大的亮點,就是采用了三個小標題多方面展示冬天的溫暖,吸引讀者,也使行文條理更清楚。“冬雨”描寫的是奮戰(zhàn)在一線的媽媽,表達了守護的主題;“冬風”描寫的是居家工作的爸爸,表達了盡責的主題;而“冬陽”描寫的是堅守在家的“我”和爺爺,表達了堅持的主題。正是因為有了守護、盡責和堅持,這個冬天才變得溫暖。
(林丹)